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这么推崇白居易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这么推崇白居易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摇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1/18 5:26:59

因为相对来说,白居易的诗跟这些人比起来,明显更浅白通俗呗。不是说白居易的诗不好,意境啊艺术性啊很多都是上品,但白居易的诗确实有这个特点,他早期的诗犯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毛病被友人批评过,打那以后他幡然悔悟力避此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他写诗据说有个特点要作到老妪都解,就是说没文化的老婆婆都能理解看懂。说是他的许多诗写好之后都读给没文化的老婆婆听,如果听不懂再改。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了,他后来位高权重真的是否做到这一点也不确定,不过这个传说显然也不是空穴来风,跟他诗的特征确实相映衬验证。而日本人虽然用汉字许多人都精通汉学汉诗,但是这个文化隔膜理解障碍显然也是明显存在的,而白居易诗的特点显然使这种文化隔膜理解障碍最小化,最容易得到日本人的理解引起共鸣呗。

唐宣宗李忱有诗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一句说的就是白居易诗的普及性或者说是特点,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的诗显然就不具备这种普及性和特点,即使在中国本土也是一样。而日本人泛义理解来说,就算胡儿,搁这里应景正对。苏东坡评唐人诗,有郊寒岛瘦元轻白俗之说,这里的白俗说的就是白居易,你说庸俗也好俗气也好通俗也罢,沾了一个俗字就好像有点降格吧。但是苏东坡还是比较推崇敬仰白居易的,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他曾经以前贤白居易自比,杭州白堤苏堤苏东坡自己也当荣耀。即使这样,他仍然说白居易的诗“俗”,可见白居易诗的这个特点有多么的明显。而正是这个特点,当通俗浅白理解吧,使得白居易的诗能更为汉学水平相对来说差有文化隔阂理解障碍的日本人理解认同,相比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人,能最大限度的为更多的日本人喜爱从而普及推广吧。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以为白居易为例了解唐代文人造园风气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白居易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园林业的高峰期。与汉魏时代不同,皇家园林之外,私家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繁荣,是唐代园林业的重要特点。唐代的文人园林在魏晋时代私家园林的基础上,又有极大的跃进。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发展迅猛,文人山水诗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画巨匠。文

  • 学生“课本涂鸦”走红,杜甫“穿越”到现代,老师气的眼冒金星

    历史人物编辑:雅儿教育标签:杜甫

    教材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的学习工具,新学期的到来,学生们也能拿到崭新的教材,但当整个学期结束之后,教材却变得失去了本来的面目。随着学生们的翻看频次的增加,教师由新变旧,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白色的纸张也略显陈旧。当老师翻开学生们的教科书之后,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可傻眼了。学生们总是能给老师带去

  •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

    历史人物编辑:小娜搞笑家标签:杜甫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这李白杜甫俩基友玩的不过瘾,还找来白居易玩三人的,这有点重口了噢。这日天日地日空气的,李白的居心何在?是不是杜甫不行,想和白居易耍朋友?那也不能这么对可爱的杜甫吧。这位苏联的红军同志,你这样做真的好吗?小朋友都头冒火光了,你怕是要完了?网友们

  • 杜甫:被埋没的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杜甫

    相信提起杜甫大家都很清楚,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对于他的诗实在不陌生,那一篇篇流传了上千年的诗篇迷倒了无数人,也让人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一个忧思国家的有才之人,然而,杜甫在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以及社会经历,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繁华渐远,衰凉寂寂杜甫出生在一个大动荡、大改变的时代,他是唐朝人,是那个繁华而

  • 杜甫真的很穷吗?他的工资收入相当于现在月薪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瞳眼天下标签:杜甫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有着困难和贫穷的生活,只能依靠官职的薪酬度日。那么,杜甫这位著名诗人在唐代的官职是什么呢?他的工资收入相当于现在月薪多少呢?这些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杜甫的官职。公元757年,杜甫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获得了进士称号,由此

  • 杜甫为什么非常仰慕李白?因为杜甫根本就不了解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小迪逗你笑标签:杜甫

    杜甫和李白都是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明星之一,杜甫作诗忧国忧民被人尊为诗圣,李白作诗飘逸绝群,卓然洒脱,被人尊为诗仙。虽然说两人作诗风格截然不同,但是杜甫一直非常敬仰李白。杜甫年龄比李白小11岁,可以说是李白的小迷弟。据典籍记载,杜甫与李白在这一生中只相遇过寥寥几次。在古代车马慢,疫病多,这寥寥的几次

  •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 伊恩·麦克莱恩读杜甫英译诗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的小土豆标签:杜甫

    BBC推出杜甫纪录片迈克尔·伍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在东方,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了时长将近一小时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杜甫其人其诗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片中,BBC最受欢迎

  • 从“茅屋歌”的立意,看杜甫的人格魅力〔181〕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杜甫

    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语义:诗人从“吾庐独破”以致全家长夜沾湿的痛苦体验中,联想到饱经战乱的整个国家,伤时悯世,推己及人,热切希望解除民间疾苦、“大庇天下寒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甘愿牺牲自己

  • 苏轼为表现自己,踩杜甫李白,合适吗?

    历史人物编辑:凡人摸史标签:杜甫

    林语堂说,苏轼是个酿酒师。此为确论。只不过,他忘了说,他酿出来的经常喝得儿子上吐下泄,朋友们避之不及。所以,这个师,绝非师傅的师,而是技师的师,他更喜欢的是创造,在失败中不断地尝试。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他喜欢喝酒。二是他酒量感人。他在《夜直秘阁呈王敏甫》里中写道:共谁交臂论古今,只有闲心对此

  •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诗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杜甫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才是唐诗第一?首先,要先回答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标题,在我心里此二人应该并列第一。这不是怕喷而故意这般回答,不是的。打实讲,在我心里李杜并重,都是大神一样的存在。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杜甫的人,喜欢他的严谨和沉郁顿挫。杜甫的诗在我心里是高度深度厚度俱存,他的秋兴八首真的是妙,他的《登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