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几道的一首词,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晏几道的一首词,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裳小历史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4/1/8 20:54:00

这首词描写了弹筝歌妓的精湛技艺,刻画其内心深处的哀怨,现了她丰富而美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好歌女形象,全词清新雅淡,情感真挚婉转。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代: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阙起于一曲《湘江曲》,筝声哀怨,声声入耳,仿佛湘江绿水尽收眼底。“写尽”二字,可见筝曲之妙,技艺之高。一方面以流水喻筝声,把《湘江曲》为可见的绿波。通感的运用,不仅使得湘水绿波荡漾的画面浮于眼前,更显得筝声悠扬以及歌姬演奏精湛。另一方面,借典传情,以湘江为题的乐曲,多涉及湘妃的故事。湘妃正是泪染斑竹,怀抱“幽恨”的怨女形象。歌姬把心中哀怨通过“湘水之”这一漫的悲剧故事传出,颇为凄哀,扣人心弦。谈及乐声,轻抚琴弦,幽幽愁思,跃于弦间,流于心间。一“细”字,写出难以言表的细微感情变化;此间“幽恨”,既是曲中哀思的体现,也糅杂了歌姬对身世的幽怨,二者揉,颇有“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的韵味,声情并茂,哀婉动人。

下阕力写人,刻画细腻,入木三分。面对筵席宾客满座,歌姬眼如秋水明眸慢转。“以秋水”代目,双眸灵动,清澈如水、聪慧灵巧溢于言表。一字“慢”,从容专注不言而喻。“玉柱斜飞雁”转而将目由歌姬转乐器。上阙写筝弦,下阕写筝柱。一弦一柱,十三根玉柱在筝面上斜着列整齐,宛若高飞的鸿雁。弹至动情处,弹者双目低垂,楚可怜,心中波澜起伏、愁绪万千;乐声凄婉,声声断肠,不忍卒听。“断肠”与上阙“幽恨”遥相呼应,将全词感情推向高潮。弹者多情,因湘江的传说而自怜自哀。“眉黛低”以外在神态传内在深情,千头万绪,起于心头,聚于眉头;言虽已尽,然其意深远,回响无穷。

清代词学家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赞道:“按,写筝耶?寄耶?意致却极凄婉。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朋友的遗孀读完此诗,果然走火入魔,默默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白居易

    唐德宗贞元年间,徐州百姓得到一个重磅新闻,当时的才子白居易正好路过此地。白居易此时只是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徐州此诗张愔听说之后,马上邀请白居易到家中做客,白居易也欣然前往。尽管是行伍出身,张愔却非常喜爱诗词歌赋,对于文人也十分谦恭。这种殷勤款待,让白居易也大为感动,宾主相谈甚欢,

  • 诗能杀人!白居易一首诗,杀死一位专情女子,令人悲叹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白居易

    诗词是高雅艺术,这人人都懂,但是,诗词可以杀人,并不是人人都懂。在唐朝时,大诗人白居易,就因为多管闲事写了一首诗,竟然杀死了一位专情女子,实在令人悲叹。这位女子是名妓女,注意,唐朝的妓女虽然也是身份低微,但是跟现在所说的妓女意思是不尽相同的。现在的妓女卖身变现,而古代的妓女,有很多种,只有勾栏瓦肆的

  • 瀛奎律髓104·卷41子息类,白居易晚年得子,乐极生悲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瀛奎律髓第41卷为子息类,子息,即子嗣。这一卷的作品,都是诗人写儿孙的题材。在这一卷中,方回录入了白居易的几首五律和七律,记录了他最初老年得子的快乐,和儿子夭折后的痛苦。一、祝贺元稹得子 830年,白居易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了洛阳履道里,第二年,58岁的白居易生了个儿子。从题目看,元稹也

  • 显微镜下的白居易

    历史人物编辑:高盼盼标签:白居易

    文/老夫门内白居易,字乐天。双鱼座。34岁时,迎来了人生高光。一曲《长恨歌》响彻大唐,吸粉无数。大街小巷能诵读者比比皆是,青楼歌姬们也以会背诵《长恨歌》来抬高身价。日本人爱白居易,甚至超过李白。在唐倭人、遣唐使回国,都不忘带上白居易的诗。他们爱白居易才气横溢的诗工,爱长恨歌,也爱杨贵妃。曾有异邦国王

  • 公认的中国最美县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大佬争相打卡,留下7000多首赞美诗

    历史人物编辑:Shirley雪梨酱标签:白居易

    久居喧闹的大都市,车水马龙、钢筋水泥丛林总让人觉得透不过气。因此,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去安逸平和的小县城旅居小住,享受难得的慢时光。在我国,就有这么一个县城,同时拥有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数不清的荣誉,

  • 此人自残身体,只因是白居易的追星族,白居易却只崇拜李商隐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白居易

    说到诗人,我们必然会想到唐朝的李白和杜甫,而唐朝的诗歌处于鼎盛时期,诗人辈出,接下来您会想到谁?当然是白居易了,他们并成为唐朝三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平易近人,他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反对单纯追求华美的艳丽之风,为此还与元稹一起推行了新乐府运动。就因为他的诗歌受众很多,也为他赢得了相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木槿读书标签:白居易

    琵琶琵琶音为“皮爬”,由秦朝时期一种横抱弹奏的圆身长柄乐器,与后来南北朝时期西域传入的曲颈梨形音箱四弦乐器相结合,逐渐发展而成的竖抱式乐器。之所以叫“琵琶”这个怪名,出自它的两种弹奏手法,前弹为“批”,后挑为“把”,合称而来。因同为弦乐器,为统一书写称呼,又如“琴瑟”一般给加了个部首。唐朝是琵琶发展

  • 古代官员退休,不留京城和任地,却回老家,白居易一语道破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白居易

    对于古代官员来说,他们之所以当官,是为了获得三种东西,一是“学而优则仕”,这是为权;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为名;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为财。不过,话可以说得好听,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还得看一个人的品行如何,所以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权和财,另一类则是为权和名。他们既然经

  • 再读白居易的《卖炭翁》才顿悟:从今天开始,要带现金出门了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白居易

    高尔基说:“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小时候读了白居易写的一篇课文《卖炭翁》,只是感觉文中的老人,太凄凉,官吏太霸道。人到中年,再读《卖炭翁》,忽然发现,和文中类似的老人,真的很多。时代变了,但是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仍旧困苦。很多人呼吁,让时代等一等老人,让老人跟上来。现实却告

  • 她是唐朝名妓,才貌双全,曾得白居易称赞,也因白居易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白居易

    妓女,就是以出卖色艺为生的女子,在古代非常常见,而民国时期仍然存在,地位非常低。靠谄媚一些达官贵人换取钱财,而最幸运地也莫过于被赎身,之后被纳入后房为妾。她们大都是可怜的女子,也许是被拐卖,也许是因为家里太穷,这些女子不得已流落风尘。而唐朝有个名妓在丈夫去世后,守寡15年,始终洁身自好,她就是关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