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瀛奎律髓104·卷41子息类,白居易晚年得子,乐极生悲

瀛奎律髓104·卷41子息类,白居易晚年得子,乐极生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3/12/26 4:57:47

前言

瀛奎律髓第41卷为子息类,子息,即子嗣。这一卷的作品,都是诗人写儿孙的题材。

在这一卷中,方回录入了白居易的几首五律和七律,记录了他最初老年得子的快乐,和儿子夭折后的痛苦。

一、祝贺元稹得子

830年,白居易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了洛阳履道里,第二年,58岁的白居易生了个儿子。从题目看,元稹也得了个儿子,于是白居易作了两首诗(戏作二什),一来祝贺,一来自嘲。

这首诗的题目很长《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於言叹,着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戏作二什,一以相贺,一以自嘲》

其一,应该是祝贺元稹:

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阴德自然宜有庆,皇天可得道无知。

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

白居易说元稹,总是担忧老而无子,如今新生了一个,又是儿子。

阴德自然宜有庆,白居易诗中有自注,上联后面是(于公陰德,其後蕃昌),出自《汉书》,将元稹比作西汉名臣于定国 ,意思是积德之人,子孙必然兴亡:

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

皇天可得道无知,亦有自注(皇天無知,伯道無兒),老天爷不长眼,让邓攸无儿。这也是一个典故, 出自《世说新语·赏誉》:

“ 谢太傅重邓僕射 ,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

邓攸为了侄儿,舍弃了亲儿子的性命,结果自己绝后 。

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指元稹搬进新居,多有水和竹,百卷的文集也得以完成

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鹓雏比作贤人,凤凰池比作朝廷中枢,意思是将来还会重归相位,一展宏图。

这首诗前后有点分裂,前两联祝贺元稹得子,后两联转为祝愿其事业东山再起。不过第二年元稹(831年七月)就去世了。

二、自嘲得子

这组诗有两首,第二首即题目中说的“一以自嘲”:

五十八翁方有後,静思堪喜亦堪嗟,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

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初长紫兰芽。持杯愿祝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

我58岁了(830年)才得了这个儿子,静下来想一想,即开心又叹息。很惭愧这么老了,才得了这么小的儿子,但是我也不羡慕其他人儿子多。

颈联说,秋天的桂树结了果实,有些晚了。但是也如同春风中茁壮成长的幼苗。尾联继续自嘲,希望你长大了,不要像我这样顽愚。

白居易在《和微之道保生三日》写道:“嘉名称道保,乞姓号崔儿。” 元稹的儿子,应该叫道保,白居易的则叫崔儿。

同时,他还有一首五言排律《阿崔》,也被方回收录到这一卷。

三、五言排律《阿崔》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这首诗中,白居易写得更为详细,自己年老体衰,于是称病回到洛阳。孤单如同邓攸,年老好比商瞿。

伯道,即无子的邓攸;商瞿,孔子学生,商瞿40岁无子,孔子说“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果然后来有了儿子。

不料头发白了,才得了一个儿子。本来不抱希望了,如今儿子虽然有点斜眼,但是也比没有好。之前有生儿子的征兆,结果真的生了一个儿子,亲朋好友们都来祝贺。

兰入前春梦,“兰梦”为得子的征兆。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初,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鯈 。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 穆公 ,名之曰 兰 。”

桑悬昨日弧。《礼记注疏》记载说,在门左边挂一张弓表示生了儿子:

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三日,始負子,男射女否。漢·鄭玄注:「表男女也。弧者,示有事於武也。帨,事人之佩巾也。」

后面几句,是诗人对于新生婴儿的描写:

腻剃新胎髪,香綳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乳气初离殻,啼声渐变雏。

《瀛奎律髓》常见的版本中,在“啼声渐变雏”后少了这四句: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方回评价说:

元白皆苦无子,乐天晚得此子後亦夭也。诗人穷相,形容无所不至。晚乃所以妨此子欤。

方回说,元稹、白居易都因为没有儿子而痛苦,而白居易晚年得子后来又夭折。这首诗中显露出诗人的“穷相”,虽然这首诗“形容无所不至”,但是贫贱之相总有不详的征兆,结果一语成谶。

“未能知寿夭”,这种话不要说为好。“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结尾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是对于儿子的期待。然而没有等到成人,儿子就夭折了,

四、七律 哭崔儿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怀抱又空添默默,依然重作邓攸身。

崔儿三岁以后夭折,古人论虚岁,应该是出生两年后,所以白居易说自己60岁了。

诗人在颈联说自己:愁肠欲断,泪眼昏花。诗人不直写因丧儿而悲痛,而是用“非因剑、不是尘”反衬。

尾联又用了邓攸的典故。重作邓攸身,邓攸原先是有儿子的,永嘉之乱中,邓攸逃难到南方,《晋书·良吏传·邓攸》记载:

“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

结束语

生儿生女,现代人大多无所谓了。但是古人需要儿子传宗接代。据旧唐书记载,白居易的哥哥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了白居易:

(白居易)无子,以其侄孙嗣 。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诗一首为今天作业,五律习作104子息类《雏燕》:

未生谢宅,偏入野人家。

唤母声音嫩,恋巢芳影斜。

一朝成羽翼,万里渡风沙。

何必羡鸿鹄,骄矜不足夸。

@老街味道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显微镜下的白居易

    历史人物编辑:高盼盼标签:白居易

    文/老夫门内白居易,字乐天。双鱼座。34岁时,迎来了人生高光。一曲《长恨歌》响彻大唐,吸粉无数。大街小巷能诵读者比比皆是,青楼歌姬们也以会背诵《长恨歌》来抬高身价。日本人爱白居易,甚至超过李白。在唐倭人、遣唐使回国,都不忘带上白居易的诗。他们爱白居易才气横溢的诗工,爱长恨歌,也爱杨贵妃。曾有异邦国王

  • 公认的中国最美县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大佬争相打卡,留下7000多首赞美诗

    历史人物编辑:Shirley雪梨酱标签:白居易

    久居喧闹的大都市,车水马龙、钢筋水泥丛林总让人觉得透不过气。因此,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去安逸平和的小县城旅居小住,享受难得的慢时光。在我国,就有这么一个县城,同时拥有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数不清的荣誉,

  • 此人自残身体,只因是白居易的追星族,白居易却只崇拜李商隐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白居易

    说到诗人,我们必然会想到唐朝的李白和杜甫,而唐朝的诗歌处于鼎盛时期,诗人辈出,接下来您会想到谁?当然是白居易了,他们并成为唐朝三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平易近人,他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反对单纯追求华美的艳丽之风,为此还与元稹一起推行了新乐府运动。就因为他的诗歌受众很多,也为他赢得了相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木槿读书标签:白居易

    琵琶琵琶音为“皮爬”,由秦朝时期一种横抱弹奏的圆身长柄乐器,与后来南北朝时期西域传入的曲颈梨形音箱四弦乐器相结合,逐渐发展而成的竖抱式乐器。之所以叫“琵琶”这个怪名,出自它的两种弹奏手法,前弹为“批”,后挑为“把”,合称而来。因同为弦乐器,为统一书写称呼,又如“琴瑟”一般给加了个部首。唐朝是琵琶发展

  • 古代官员退休,不留京城和任地,却回老家,白居易一语道破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白居易

    对于古代官员来说,他们之所以当官,是为了获得三种东西,一是“学而优则仕”,这是为权;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为名;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为财。不过,话可以说得好听,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还得看一个人的品行如何,所以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权和财,另一类则是为权和名。他们既然经

  • 再读白居易的《卖炭翁》才顿悟:从今天开始,要带现金出门了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白居易

    高尔基说:“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小时候读了白居易写的一篇课文《卖炭翁》,只是感觉文中的老人,太凄凉,官吏太霸道。人到中年,再读《卖炭翁》,忽然发现,和文中类似的老人,真的很多。时代变了,但是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仍旧困苦。很多人呼吁,让时代等一等老人,让老人跟上来。现实却告

  • 她是唐朝名妓,才貌双全,曾得白居易称赞,也因白居易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白居易

    妓女,就是以出卖色艺为生的女子,在古代非常常见,而民国时期仍然存在,地位非常低。靠谄媚一些达官贵人换取钱财,而最幸运地也莫过于被赎身,之后被纳入后房为妾。她们大都是可怜的女子,也许是被拐卖,也许是因为家里太穷,这些女子不得已流落风尘。而唐朝有个名妓在丈夫去世后,守寡15年,始终洁身自好,她就是关盼盼

  • 小诗人写庐山瀑布,白居易夸赞超越李白,苏轼:我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白居易

    在中国诗坛上,李白的艺术成就几乎是无可匹敌的。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就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才大放异彩的杜甫。关于李白的诗歌,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想必这首《望庐山瀑布》更是脍炙人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典型风格,它将瑰丽神奇的

  •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这么推崇白居易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白居易

    因为相对来说,白居易的诗跟这些人比起来,明显更浅白通俗呗。不是说白居易的诗不好,意境啊艺术性啊很多都是上品,但白居易的诗确实有这个特点,他早期的诗犯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毛病被友人批评过,打那以后他幡然悔悟力避此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他写诗据说有个特点要作到老妪都解,就是说没文化的老婆婆都能理解看懂。

  • 以为白居易为例了解唐代文人造园风气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白居易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园林业的高峰期。与汉魏时代不同,皇家园林之外,私家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繁荣,是唐代园林业的重要特点。唐代的文人园林在魏晋时代私家园林的基础上,又有极大的跃进。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发展迅猛,文人山水诗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画巨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