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自残身体,只因是白居易的追星族,白居易却只崇拜李商隐

此人自残身体,只因是白居易的追星族,白居易却只崇拜李商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水一白聊历史 访问量:3207 更新时间:2023/12/20 19:11:21

说到诗人,我们必然会想到唐朝的李白杜甫,而唐朝的诗歌处于鼎盛时期,诗人辈出,接下来您会想到谁?当然是白居易了,他们并成为唐朝三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歌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平易近人,他反对脱离内容的形式主义,反对单纯追求华美的艳丽之风,为此还与元稹一起推行了新乐府运动。就因为他的诗歌受众很多,也为他赢得了相当多的欣赏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追星族、粉丝。

别看是在古代,当时的粉丝追起明星来,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人。当年汪伦为了能一睹李白的风采,不惜将其骗到泾县桃花潭,让这位诗仙喝得零丁大醉,还写下了《赠汪伦》一诗,让自己的名字也能流传千古。

汪伦对于李白,只是耍点滑头,赠送一些美酒罢了。然而白居易的粉丝,就让人汗颜了。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荆州有位叫做葛清的人,崇拜白居易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光将诗歌记在心中还不够,葛清竟然在自己脖颈之下全部纹身,内容竟然都是白居易的诗歌。(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

别人的刺青,是龙虎豹等猛兽,而葛清却都是一行行的诗句。这还不算,为了证明他是真爱而不是附庸风雅,只要别人吟诵白居易的诗,他都能很快在身体的某个位置准确找到。

葛清将自己的纹身引以为豪,经常光着膀子走来走去,好像一块流动的诗版,有人就称呼他为 “白舍人行诗图”。他的身上一共纹了三十多首白诗,而现存白居易的诗歌就有近三千首,在当时肯定更多,不知道葛清到底能背多少。

其实白居易的粉丝众多。唐宣宗都写诗赞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唐穆宗更是白居易的忠实拥趸,连隔海相望的日本也到处流传白居易的诗歌,从天皇到平民为之疯狂。不过这样,白居易不但没有清高的架子,自认天下第一,反而在晚年疯狂崇拜一位晚辈诗人。

他就是比白居易要小差不多四十岁的李商隐。李商隐在中国诗坛中确实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虽然他的名气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在后世文学同行中,他收获的粉丝绝对超过了此三人。

不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使白居易不以年纪而论,不以名气而论,更不以官职而论,但怎么会特别迷恋李商隐的诗呢?要知道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而著称,李商隐的诗歌却是诗意朦胧,意味深刻,需要自己琢磨。

不管如何,当晚年的白居易看到李商隐的诗歌后,是非常欣喜的,对李商隐本人也是相当崇拜的。到了要去世的时候,他还对李商隐说:“希望我死了以后,能投胎做你儿子,你可要好好教导我啊!”(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

大概是李商隐也自负才高八斗,并没有被这惊世骇俗之语所吓到。白居易死后不久,他果然得了一个男孩,还真取名叫做白老。可惜这个儿子天资愚钝,更是没有半点诗情,温庭筠曾借此打趣说:“假如白居易投胎做了这个儿子,岂不是辱没了他吗?”(温飞卿戏曰:“以尔为待郎后身,不亦忝乎)

后来,李商隐又有了小儿子李衮师。李衮师自小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朋友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居易是投身到这个儿子了。李商隐也非常自得的在《骄儿诗》中夸耀李衮师道: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只不过,后来的李衮师也默默无闻,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没有什么成就,淹没在史籍之中,与李商隐的期望相去甚远。

参考资料:《酉阳杂俎》、《唐才子传》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细节

    历史人物编辑:木槿读书标签:白居易

    琵琶琵琶音为“皮爬”,由秦朝时期一种横抱弹奏的圆身长柄乐器,与后来南北朝时期西域传入的曲颈梨形音箱四弦乐器相结合,逐渐发展而成的竖抱式乐器。之所以叫“琵琶”这个怪名,出自它的两种弹奏手法,前弹为“批”,后挑为“把”,合称而来。因同为弦乐器,为统一书写称呼,又如“琴瑟”一般给加了个部首。唐朝是琵琶发展

  • 古代官员退休,不留京城和任地,却回老家,白居易一语道破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白居易

    对于古代官员来说,他们之所以当官,是为了获得三种东西,一是“学而优则仕”,这是为权;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是为名;三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为财。不过,话可以说得好听,可实际操作的时候却还得看一个人的品行如何,所以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权和财,另一类则是为权和名。他们既然经

  • 再读白居易的《卖炭翁》才顿悟:从今天开始,要带现金出门了

    历史人物编辑:布衣粗食标签:白居易

    高尔基说:“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小时候读了白居易写的一篇课文《卖炭翁》,只是感觉文中的老人,太凄凉,官吏太霸道。人到中年,再读《卖炭翁》,忽然发现,和文中类似的老人,真的很多。时代变了,但是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仍旧困苦。很多人呼吁,让时代等一等老人,让老人跟上来。现实却告

  • 她是唐朝名妓,才貌双全,曾得白居易称赞,也因白居易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白居易

    妓女,就是以出卖色艺为生的女子,在古代非常常见,而民国时期仍然存在,地位非常低。靠谄媚一些达官贵人换取钱财,而最幸运地也莫过于被赎身,之后被纳入后房为妾。她们大都是可怜的女子,也许是被拐卖,也许是因为家里太穷,这些女子不得已流落风尘。而唐朝有个名妓在丈夫去世后,守寡15年,始终洁身自好,她就是关盼盼

  • 小诗人写庐山瀑布,白居易夸赞超越李白,苏轼:我不服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白居易

    在中国诗坛上,李白的艺术成就几乎是无可匹敌的。唯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就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才大放异彩的杜甫。关于李白的诗歌,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想必这首《望庐山瀑布》更是脍炙人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典型风格,它将瑰丽神奇的

  •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这么推崇白居易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白居易

    因为相对来说,白居易的诗跟这些人比起来,明显更浅白通俗呗。不是说白居易的诗不好,意境啊艺术性啊很多都是上品,但白居易的诗确实有这个特点,他早期的诗犯过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毛病被友人批评过,打那以后他幡然悔悟力避此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他写诗据说有个特点要作到老妪都解,就是说没文化的老婆婆都能理解看懂。

  • 以为白居易为例了解唐代文人造园风气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白居易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园林业的高峰期。与汉魏时代不同,皇家园林之外,私家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繁荣,是唐代园林业的重要特点。唐代的文人园林在魏晋时代私家园林的基础上,又有极大的跃进。由于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学艺术发展迅猛,文人山水诗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画巨匠。文

  • 学生“课本涂鸦”走红,杜甫“穿越”到现代,老师气的眼冒金星

    历史人物编辑:雅儿教育标签:杜甫

    教材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的学习工具,新学期的到来,学生们也能拿到崭新的教材,但当整个学期结束之后,教材却变得失去了本来的面目。随着学生们的翻看频次的增加,教师由新变旧,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白色的纸张也略显陈旧。当老师翻开学生们的教科书之后,站在原地目瞪口呆,可傻眼了。学生们总是能给老师带去

  •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

    历史人物编辑:小娜搞笑家标签:杜甫

    学生课本涂鸦,杜甫被李白“开飞机”,法拉第秒变“美少女”!这李白杜甫俩基友玩的不过瘾,还找来白居易玩三人的,这有点重口了噢。这日天日地日空气的,李白的居心何在?是不是杜甫不行,想和白居易耍朋友?那也不能这么对可爱的杜甫吧。这位苏联的红军同志,你这样做真的好吗?小朋友都头冒火光了,你怕是要完了?网友们

  • 杜甫:被埋没的才子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杜甫

    相信提起杜甫大家都很清楚,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我们对于他的诗实在不陌生,那一篇篇流传了上千年的诗篇迷倒了无数人,也让人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了一个忧思国家的有才之人,然而,杜甫在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以及社会经历,又有多少人了解呢?繁华渐远,衰凉寂寂杜甫出生在一个大动荡、大改变的时代,他是唐朝人,是那个繁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