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岁月易逝,本以为可以来日方长,但人生总是无常。小草依然快乐地生长,世界还是那样略带忧伤,却再也见不到很多人微笑的模样。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无回头的可能,生活有悲苦,世事多沧桑,风狂吹叶落,水静散花香。唐代一位诗人垂钓时忽然就有所感悟,于是为后世留下了一首禅诗。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人家,他自小聪慧,学习刻苦,终于由科举考试而进人仕途,29岁成为进士,32岁时以拔萃登科,为秘书省校书郎,35岁为周至尉,不久召为翰林学士。小白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人,于是踌躇满志,振翅欲飞。可是好景不长,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白居易被贬离开家乡,他孤独惆怅,满眼迷茫。
他给好友刘禹锡写信,又托人给知己元稹捎话,诉说自己的悲愤。不过还没等他们回话,白居易就重整旗鼓,满怀激情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但后来他的亲人相继离开人世,自己的朋友也不断地受到打击,自己更是看不见希望。此时的江州司马不仅是衣衫尽湿,而且是欲述无人,为了遣散心中的忧愁,白居易独自一人垂钓散心。
首联就发出一声深沉的慨叹,“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诗人回忆过往,内心迷茫,曾经翩翩少年,曾经壮志凌云,如今却青丝变白发,不仅芳华空逝,而且壮志难酬。“临水一长啸”,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场景,诗人临水照见自己的倒影,满面愁容,眉头紧锁,这一切哪里像一位伟大的诗人,莫非自己眼花,岁月难道已经把自己雕刻成这番模样?
诗人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这一切。他又回忆起那些仕途中的往事。“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这是白居易追溯曾经的春风得意,也是对贬谪所受精神创伤的反衬。白居易的才华人所共知,曾经在长安一诗成名,连皇帝也非常欣赏这位才子。但年轻人心直口快,他又嫉恶如仇,于是得罪那些皇亲贵族就是迟早的事情。更有那些宵小之辈,寻找各种由头给他栽赃陷害。回忆是苦涩的,但生活依然还要继续!
既然上进无路,只好退而谋生。诗人忽然感到自己变得成熟多了,“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人生如浮云,漂浮不定,变幻无序;世事也如天上的明月,盈亏都是正常。白居易顿时参悟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觉得放松了很多。也许你也能感同身受,只有经过了黑暗,才能感到初升的太阳如此灿烂。
看着平静的湖面,白居易不再像刚才那样烦躁不安了。眨眼间,夕阳西沉,暮色苍茫,水面上波光粼粼,白鹭盘旋,水天一色处,正有一位渔父在悠然地唱歌。白居易也高声地附和着,“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终于对世事人生有了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
没有谁天生达观,也不会有人撞断南墙了还不知转弯。诗人热爱美好的山川,也期待清风明月的良辰美景,更憧憬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他曾抚惜群芳丛中那些寂寞开放的花,“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如今看来,这些花儿就像他自己的化身,他以诗入禅,禅意悠远,这些诗歌中的禅意,唯有经历了同样遭遇的人们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