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程咬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武将。在当时来说,程咬金是非常厉害的武将,自古就有俗语“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无论是小说中的程咬金还是历史上的程咬金,都是非常厉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程咬金到底有多厉害呢?
程咬金少年时期就已经是习武多年了,大业六年,这时候的隋朝已经要走向灭亡了。天下大乱之际,程咬金开始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于是程咬金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这就是用来反抗隋朝的,到了之后程咬金归附了李密,这让李密如虎添翼。
归附了李密之后,程咬金得到重用。这一点与隋唐演义中的描写是有不同的,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是加入了瓦岗起义军,后来还做了皇帝。不过正史中的程咬金没有这样的经历。程咬金在李密这里得到了重用,同时李密夸奖了程咬金。
可是在正史中,对程咬金的记载是不多的。唐朝的史书中对这位寿终正寝的开国功臣似乎并不太在意,原因就是史书中对他的记载太少。按照常理来说,程咬金这样的开国功臣,应该会有详细的记载,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史书对程咬金的记载少之又少。
李密兵败之后,程咬金追随了王世充,到了之后王世充兵败,于是程咬金追随了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仍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官拜太子右卫率,随后又迁升为右武卫大将军。此时的程咬金已经成为了唐朝的重要官员。
帮助李世民夺得皇位之后,程咬金是一路高升。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下旨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程咬金就位列其中,排名第十九位。在这时候程咬金度过了安稳的阶段,可是李世民晚年时期,出现了太子被废的情况。
这就造成了皇子的跃跃欲试。可是程咬金在这样的争斗中,平安度过了。作为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对于程咬金的身世,史书却没有记载。只是记载了程咬金的事迹,以及是如何追随李世民建立唐朝的。那么后人对程咬金的身世就充满了好奇心。
关于程咬金的身世,是史书中都没有记载。无论是《新唐书》,还是在《旧唐书》,以及之后的《资治通鉴》中都没有任何对程咬金家族的记载内容。作为唐朝的开国大将,按照常理来说,程咬金的事迹和家族情况肯定会被详细记载。
一般历史名人将士都是有好多传记的,甚至是那些臭名远扬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传记,为何程咬金的传记内容如此少呢?这就需要从程咬金的墓中探索答案了。1986年的4月,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在李世民墓旁边发现了程咬金墓,不过这时候的程咬金墓已经被盗过了,古墓中的珍贵文物已经不存在了。
程咬金的墓是在陕西礼泉县烟霞乡上营村西面发现的。虽说古墓中的珍宝已经不在了,但是古墓中出土了墓志铭,墓志铭边长78厘米,厚度约为15厘米。共45行,共有两千余字。在这些记载中,发现了程咬金的身世,也就是程咬金的另一个身份。
通过对墓志铭的查看后可以知道,原来程咬金的身世这么厉害。程咬金的家族历史显赫,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根据墓志铭可以看出,程咬金的曾祖父是南北朝的大司马,“曾祖兴,齐兖州司马;祖哲,齐黄州司马”,其次祖父程哲曾担任黄州司马。
在南北朝的北齐中,州司马的官职并不算低。程咬金的父亲是“父娄,济州大中正”,也就是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的官员,权力可不小。根据这样的记载来看,程咬金至少是“官四代”。乱世出英雄的程咬金,选择了加入起义军,“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
程咬金之所以能够“聚徒数百”,与他的身世肯定是有关系的。原因就是程咬金有这个号召力。更为厉害的是,根据墓志铭的记载来看,程咬金是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的第十三代孙。这样的身世恐怕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人们都以为程咬金是一个莽夫,没想到程咬金的身世这么厉害,绝不是莽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