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

白居易: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守望者 访问量:481 更新时间:2024/1/26 6:12:17

避过了战火纷飞的安史之乱,在颠沛流离的年代,白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儿。

公元772年,年仅七个月大的白居易,被祖父抱在怀中逗弄,嫩生生的小脸蛋儿分外惹人怜爱。祖父看着这眉眼灵动的宝儿,一时间兴致上头,哪怕白居易还不会说话。他老人家却兴致勃勃的指着书案上的字,一个一个念给孙儿听。

这幅含饴弄孙之景,本是无心之举,未曾想过段时间,居易会开口说话后,竟能一字无误地指出并读出当日祖父教他的字来,顿时举家欢庆,这样一个天才般的少年诞生于白家,且将成长于白家,也必将光耀白家!

长大后的白居易也果然不负众望,二十几岁便考中了进士,以“离离原上草”一诗,赢得顾况青眼,诗歌风靡长安,传入日韩。年纪轻轻,便带着一腔热血,雄心勃勃的踏入了仕途。

年轻时的白居易有点愤世嫉俗,十分关注当时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勇于针砭时弊,敢于发声,写给上级的折子那是一沓一沓的。

大明宫有一披香殿,十分奢华精致,就连殿上的地板都铺上了厚厚的宣城蚕丝地毯。白居易非愤怒,为此写了一首诗,名为《红线毯》,目的也写得很明确——忧蚕桑之费也,发出了“地不知寒,却有蚕丝披地;人需温暖,却无衣御寒”的悲哀。

此外,白居易还有写士兵贪图军功,乱捉无罪人的《缚戎人》,小户人家的女儿与人私奔后惨遭抛弃的规劝诗《井底引银瓶》凡此种种,皆为白乐天”心忧天下事,心怜百姓苦'的一片丹心。

公元810年,母亲逝世,已是中年的白居易回乡服丧,悲痛之,常常回顾思考,这时又开始迷上佛经,整个人开始沉静下来,当初那种激扬澎湃的热情渐渐隐退,逐渐开始变得有理性了。

五年后,因宰相武元衡被盗所杀,白居易忧心忡忡,越过一众长官上书报告给了皇帝。结果被群起而攻之,不仅扣上了越职言事的罪名,还遭到了其他的污蔑。一道诏令,他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很委屈,也很愤懑,更多的却是无奈失望。到了江州,浔阳江头,他写下了著名的《琵琶行》,结语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泪如雨下。他终于明白了政治,更是切身体会了官场之道。

白居易退却了,沉寂下来了,急流勇退,收敛锋芒。从此以后,他不再揭露社会的黑暗,也不在渴望官居高位,也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很失望的选择了明哲保身。

皇帝这时却重新用了他,任命他为苏州刺史。到任后,他依然关心民生疾苦,但是不在上书针砭时弊,而是兢兢业业的治理他管辖的地区。

但白居易到底还是变了脸色,从前他非常反对“嘲风月、弄花草”很讽刺的是,如今他也这么干了,读佛道书籍,听歌唱曲,吟弄风月,玩赏美人。

想起以前的兼济天下,到现在独善其身,白居易有时候想想,也不免自嘲,偶有意趣,还会小作几首。像什么“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红泥煨酒,还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非花、雾非雾”……名作很多,名句也很多,流传也甚广。

良辰美景,赏心悦事,悠游度日,超然物外,淡淡的平和的一日三餐,白居易非常优雅舒适的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原来王维和白居易都曾是科举移民,兼论当今高考移民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白居易

    引言:今年高考前的一次摸底考试,深圳出现了在高端局中来自一区的“王者考生”被来自郊区的“青铜考生”吊打的现象。经调查发现,这些吊打“王者”的“青铜”选手原来是外服的“王者”。外服王者被取消参赛资格遣送回原服,但关于“移民”现象的讨论却远未结束,因为它直指高考的绝对公平和区域公平。而这个问题,在一千多

  • 瀛奎律髓101·卷39消遣类,白居易这类七律,以议论为主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唐文宗的甘露之变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件,宦官掌权,朝廷重臣纷纷被杀,皇帝成了傀儡。在这一事件发生时,早就看出端倪的白居易正在洛阳悠游岁月。看着那些为争名夺利而人头落地的老同僚们,白居易为之遗憾,也为自己庆幸。不过,也有人认为白居易有些幸灾乐祸。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

  •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白居易的一首禅诗,禅意悠远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白居易

    时光如水,岁月易逝,本以为可以来日方长,但人生总是无常。小草依然快乐地生长,世界还是那样略带忧伤,却再也见不到很多人微笑的模样。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无回头的可能,生活有悲苦,世事多沧桑,风狂吹叶落,水静散花香。唐代一位诗人垂钓时忽然就有所感悟,于是为后世留下了一首禅诗。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人家,他自

  • 白居易写了一首诗,揭开历史之谜,学者:唐玄宗也谈跨国恋?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白居易

    唐朝自李渊建立以来,经过“贞观之治”之后,到了唐玄宗时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当时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白的歌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合成为“盛唐三绝”,可见舞蹈艺术在开元年间已经繁盛一时。而唐玄宗李隆基本人是一个酷爱莺歌燕舞之君,在李隆基的宫中,自然少不了许多

  • 晏几道的一首词,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白居易

    这首词描写了弹筝歌妓的精湛技艺,刻画其内心深处的哀怨,表现了她丰富而美好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好歌女形象,全词清新雅淡,情感真挚婉转。《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宋代: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上阙起于一曲《湘

  •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朋友的遗孀读完此诗,果然走火入魔,默默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白居易

    唐德宗贞元年间,徐州百姓得到一个重磅新闻,当时的才子白居易正好路过此地。白居易此时只是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徐州此诗张愔听说之后,马上邀请白居易到家中做客,白居易也欣然前往。尽管是行伍出身,张愔却非常喜爱诗词歌赋,对于文人也十分谦恭。这种殷勤款待,让白居易也大为感动,宾主相谈甚欢,

  • 诗能杀人!白居易一首诗,杀死一位专情女子,令人悲叹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白居易

    诗词是高雅艺术,这人人都懂,但是,诗词可以杀人,并不是人人都懂。在唐朝时,大诗人白居易,就因为多管闲事写了一首诗,竟然杀死了一位专情女子,实在令人悲叹。这位女子是名妓女,注意,唐朝的妓女虽然也是身份低微,但是跟现在所说的妓女意思是不尽相同的。现在的妓女卖身变现,而古代的妓女,有很多种,只有勾栏瓦肆的

  • 瀛奎律髓104·卷41子息类,白居易晚年得子,乐极生悲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瀛奎律髓第41卷为子息类,子息,即子嗣。这一卷的作品,都是诗人写儿孙的题材。在这一卷中,方回录入了白居易的几首五律和七律,记录了他最初老年得子的快乐,和儿子夭折后的痛苦。一、祝贺元稹得子 830年,白居易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了洛阳履道里,第二年,58岁的白居易生了个儿子。从题目看,元稹也

  • 显微镜下的白居易

    历史人物编辑:高盼盼标签:白居易

    文/老夫门内白居易,字乐天。双鱼座。34岁时,迎来了人生高光。一曲《长恨歌》响彻大唐,吸粉无数。大街小巷能诵读者比比皆是,青楼歌姬们也以会背诵《长恨歌》来抬高身价。日本人爱白居易,甚至超过李白。在唐倭人、遣唐使回国,都不忘带上白居易的诗。他们爱白居易才气横溢的诗工,爱长恨歌,也爱杨贵妃。曾有异邦国王

  • 公认的中国最美县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大佬争相打卡,留下7000多首赞美诗

    历史人物编辑:Shirley雪梨酱标签:白居易

    久居喧闹的大都市,车水马龙、钢筋水泥丛林总让人觉得透不过气。因此,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向往去安逸平和的小县城旅居小住,享受难得的慢时光。在我国,就有这么一个县城,同时拥有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数不清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