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钱塘第一名妓,19岁去世,让后世追思千年,白居易也是她的仰慕者

钱塘第一名妓,19岁去世,让后世追思千年,白居易也是她的仰慕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雨豪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4/1/18 3:59:41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是钱塘第一名妓苏小小描绘她与阮郁的爱情故事时写下的。用一句话概括她的一生,红颜多薄命再合适不过了。

苏小小出生在钱塘一个较为富庶的人家,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视她为掌上明珠,十分宠爱。因她长得娇小,所以父母给她取名小小。十五岁之前的苏小小过得无忧无虑,自小能书善诗,才华横溢。父母去世后,她不得不变卖家产,然后带着乳母贾姨搬到西泠桥畔。

靠着之前的积蓄生活,没了父母的约束,苏小小乐于和文人雅士来往,常常在居住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她也成为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伎,但她非常洁身自好。苏小小长得非常漂亮,也很有气质,追求者数不胜数,驾车出去时,总会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跟随在车后。

苏小小的生活很是惬意,直到遇到那个男人,一切都变了。

一天,苏小小乘坐油壁车出去游玩,到断桥处时,偶遇一骑着青骢马的少年。马受到油壁车的惊吓,猛地一颠,少年就从马上摔下来了。小小赶紧上前去查看并道歉,她惊讶于少年的相貌的同时,少年也被小小的气质和美貌吸引,两人一见钟情。

这位少年是当朝宰相的儿子阮郁,奉命到浙东办事,经过杭州时,便来西湖游玩。没想到遇见了苏小小。之后,他向当地人打听了小小的情况,然后登门拜访。他和苏小小一起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贾姨又高兴又担心,一个是歌伎,一个是朝廷重臣之子,身份差距太大。于是,她当着小小的面问阮郁会不会变心?

阮郁拉着小小来到庭院,指着门口的松柏发誓:“青松作证,阮郁愿与小小同生死。”贾姨才放心,在她的主持下,两人当天就成婚了。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共同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十分甜蜜。

两人的身份,注定了这段感情得不到世人的祝福,也不会被世人接受。阮郁的父亲知道儿子娶了个名伎后,很愤怒,故设法将阮郁骗回金陵,还将他囚禁起来。后来,在父亲的逼迫下,阮郁另娶了一位妻子。

苏小小一直在家等着阮郁回来,饱受相思之苦。她曾在湖滨遇见一个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简朴,神情沮丧,询问后才得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去参加考试。苏小小便主动提出帮助他,鲍仁感激不已。

苏小小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女子,阮郁杳无音信后,她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但多了一些惆怅与思念。后来,苏小小遭人陷害入狱,得了重病,临终前让伺候的人将她的尸骨埋在西泠。不久,她就香消玉殒了,年仅19岁。

金榜题名的鲍仁再次到杭州时,见到的是苏小小冰冷的尸体,大哭不已。然后遵照她的遗愿,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将其安葬。墓前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钱塘苏小小之墓”。

历代文人墨客对才女苏小小的咏和凭吊,从未停止。白居易也把自己写成是苏小小的钦仰者:“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李贺的《七夕》:“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萤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还有温庭筠朱彝尊等人,都曾写诗作词悼念苏小小。

1964年,苏小小墓被人为毁坏。2004年,杭州市民经过热烈争论后,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聘请园林专家按老照片重建该墓,12位书法家为苏小小写了楹联。苏小小虽然已经去世了1500多年,但她依然活在后世的心中!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白居易:从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白居易

    避过了战火纷飞的安史之乱,在颠沛流离的年代,白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儿。公元772年,年仅七个月大的白居易,被祖父抱在怀中逗弄,嫩生生的小脸蛋儿分外惹人怜爱。祖父看着这眉眼灵动的宝儿,一时间兴致上头,哪怕白居易还不会说话。他老人家却兴致勃勃的指着书案上的字,一个一个念给孙儿听。这幅含饴弄孙之景,本是无心之

  • 原来王维和白居易都曾是科举移民,兼论当今高考移民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白居易

    引言:今年高考前的一次摸底考试,深圳出现了在高端局中来自一区的“王者考生”被来自郊区的“青铜考生”吊打的现象。经调查发现,这些吊打“王者”的“青铜”选手原来是外服的“王者”。外服王者被取消参赛资格遣送回原服,但关于“移民”现象的讨论却远未结束,因为它直指高考的绝对公平和区域公平。而这个问题,在一千多

  • 瀛奎律髓101·卷39消遣类,白居易这类七律,以议论为主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唐文宗的甘露之变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件,宦官掌权,朝廷重臣纷纷被杀,皇帝成了傀儡。在这一事件发生时,早就看出端倪的白居易正在洛阳悠游岁月。看着那些为争名夺利而人头落地的老同僚们,白居易为之遗憾,也为自己庆幸。不过,也有人认为白居易有些幸灾乐祸。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祸福茫茫不可期,

  • 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白居易的一首禅诗,禅意悠远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白居易

    时光如水,岁月易逝,本以为可以来日方长,但人生总是无常。小草依然快乐地生长,世界还是那样略带忧伤,却再也见不到很多人微笑的模样。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无回头的可能,生活有悲苦,世事多沧桑,风狂吹叶落,水静散花香。唐代一位诗人垂钓时忽然就有所感悟,于是为后世留下了一首禅诗。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人家,他自

  • 白居易写了一首诗,揭开历史之谜,学者:唐玄宗也谈跨国恋?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白居易

    唐朝自李渊建立以来,经过“贞观之治”之后,到了唐玄宗时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当时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白的歌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合成为“盛唐三绝”,可见舞蹈艺术在开元年间已经繁盛一时。而唐玄宗李隆基本人是一个酷爱莺歌燕舞之君,在李隆基的宫中,自然少不了许多

  • 晏几道的一首词,与白居易《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白居易

    这首词描写了弹筝歌妓的精湛技艺,刻画其内心深处的哀怨,表现了她丰富而美好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好歌女形象,全词清新雅淡,情感真挚婉转。《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宋代: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上阙起于一曲《湘

  • 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朋友的遗孀读完此诗,果然走火入魔,默默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白居易

    唐德宗贞元年间,徐州百姓得到一个重磅新闻,当时的才子白居易正好路过此地。白居易此时只是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徐州此诗张愔听说之后,马上邀请白居易到家中做客,白居易也欣然前往。尽管是行伍出身,张愔却非常喜爱诗词歌赋,对于文人也十分谦恭。这种殷勤款待,让白居易也大为感动,宾主相谈甚欢,

  • 诗能杀人!白居易一首诗,杀死一位专情女子,令人悲叹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白居易

    诗词是高雅艺术,这人人都懂,但是,诗词可以杀人,并不是人人都懂。在唐朝时,大诗人白居易,就因为多管闲事写了一首诗,竟然杀死了一位专情女子,实在令人悲叹。这位女子是名妓女,注意,唐朝的妓女虽然也是身份低微,但是跟现在所说的妓女意思是不尽相同的。现在的妓女卖身变现,而古代的妓女,有很多种,只有勾栏瓦肆的

  • 瀛奎律髓104·卷41子息类,白居易晚年得子,乐极生悲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瀛奎律髓第41卷为子息类,子息,即子嗣。这一卷的作品,都是诗人写儿孙的题材。在这一卷中,方回录入了白居易的几首五律和七律,记录了他最初老年得子的快乐,和儿子夭折后的痛苦。一、祝贺元稹得子 830年,白居易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了洛阳履道里,第二年,58岁的白居易生了个儿子。从题目看,元稹也

  • 显微镜下的白居易

    历史人物编辑:高盼盼标签:白居易

    文/老夫门内白居易,字乐天。双鱼座。34岁时,迎来了人生高光。一曲《长恨歌》响彻大唐,吸粉无数。大街小巷能诵读者比比皆是,青楼歌姬们也以会背诵《长恨歌》来抬高身价。日本人爱白居易,甚至超过李白。在唐倭人、遣唐使回国,都不忘带上白居易的诗。他们爱白居易才气横溢的诗工,爱长恨歌,也爱杨贵妃。曾有异邦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