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是钱塘第一名妓苏小小描绘她与阮郁的爱情故事时写下的。用一句话概括她的一生,红颜多薄命再合适不过了。
苏小小出生在钱塘一个较为富庶的人家,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视她为掌上明珠,十分宠爱。因她长得娇小,所以父母给她取名小小。十五岁之前的苏小小过得无忧无虑,自小能书善诗,才华横溢。父母去世后,她不得不变卖家产,然后带着乳母贾姨搬到西泠桥畔。
靠着之前的积蓄生活,没了父母的约束,苏小小乐于和文人雅士来往,常常在居住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她也成为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伎,但她非常洁身自好。苏小小长得非常漂亮,也很有气质,追求者数不胜数,驾车出去时,总会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跟随在车后。
苏小小的生活很是惬意,直到遇到那个男人,一切都变了。
一天,苏小小乘坐油壁车出去游玩,到断桥处时,偶遇一骑着青骢马的少年。马受到油壁车的惊吓,猛地一颠,少年就从马上摔下来了。小小赶紧上前去查看并道歉,她惊讶于少年的相貌的同时,少年也被小小的气质和美貌吸引,两人一见钟情。
这位少年是当朝宰相的儿子阮郁,奉命到浙东办事,经过杭州时,便来西湖游玩。没想到遇见了苏小小。之后,他向当地人打听了小小的情况,然后登门拜访。他和苏小小一起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贾姨又高兴又担心,一个是歌伎,一个是朝廷重臣之子,身份差距太大。于是,她当着小小的面问阮郁会不会变心?
阮郁拉着小小来到庭院,指着门口的松柏发誓:“青松作证,阮郁愿与小小同生死。”贾姨才放心,在她的主持下,两人当天就成婚了。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共同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十分甜蜜。
两人的身份,注定了这段感情得不到世人的祝福,也不会被世人接受。阮郁的父亲知道儿子娶了个名伎后,很愤怒,故设法将阮郁骗回金陵,还将他囚禁起来。后来,在父亲的逼迫下,阮郁另娶了一位妻子。
苏小小一直在家等着阮郁回来,饱受相思之苦。她曾在湖滨遇见一个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简朴,神情沮丧,询问后才得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去参加考试。苏小小便主动提出帮助他,鲍仁感激不已。
苏小小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女子,阮郁杳无音信后,她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但多了一些惆怅与思念。后来,苏小小遭人陷害入狱,得了重病,临终前让伺候的人将她的尸骨埋在西泠。不久,她就香消玉殒了,年仅19岁。
金榜题名的鲍仁再次到杭州时,见到的是苏小小冰冷的尸体,大哭不已。然后遵照她的遗愿,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将其安葬。墓前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钱塘苏小小之墓”。
历代文人墨客对才女苏小小的咏和凭吊,从未停止。白居易也把自己写成是苏小小的钦仰者:“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李贺的《七夕》:“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萤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还有温庭筠、朱彝尊等人,都曾写诗作词悼念苏小小。
1964年,苏小小墓被人为毁坏。2004年,杭州市民经过热烈争论后,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聘请园林专家按老照片重建该墓,12位书法家为苏小小写了楹联。苏小小虽然已经去世了1500多年,但她依然活在后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