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晚年纵情声色,聪明人看破原因:不这样做,郭家必灭门

郭子仪晚年纵情声色,聪明人看破原因:不这样做,郭家必灭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欣悦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3/12/11 18:15:33

公元757年,郭子仪率军从叛军手中,成功收复了“两京”——长安和洛阳。

回朝时,唐肃宗李亨亲自派人来灞上迎接,还说:“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啊!”并加封郭子仪为代国公。

这个爵位虽然没有实权,但地位非常尊贵,而且郭子仪还另有司徒、中书令等实职,可谓是风头无两。

这么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却在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后,过起了穷奢极欲的生活。

此时的国家刚被战火洗礼过,国力自然大不如前,但郭子仪却怎么也说不上是缺钱的。他不但有钱,而且还要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有钱。

据说郭子仪的汾阳王府占地之广,建筑之考究,简直和皇上的离宫有得一拼。

府内金碧辉煌不说,郭子仪还往里塞了成千上百名奴仆来伺候自己。

郭子仪的穿戴肯定是锦罗绸缎,但是府中的杂役的“工作服”也都是“高定”,跟其他高门子弟穿的别无二致。

当时朝中盛行节俭之风,官员们就算手里有钱,也都装出一副日子紧巴巴的样子来。郭子仪却在家里成天大摆宴席,简直是有钱没地方花了。

不但物质上不能亏待了自己,郭子仪还有一个被人指点的“黑料”,那就是为老不尊。

他在府里养了一大帮妻妾,用美女如云来形容是一点也不夸张。

每次摆宴,他就让娇妻美妾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席,明晃晃地向宾客们“炫耀”自己过得有多舒服。

这座富丽堂皇的汾阳王府还有一个怪处,那就是从来不关门落锁。

郭子仪把自己家开成了一个“景点”,说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谁想来玩直接进来就是了。

有一天,一个属下有事来找郭子仪,却正好撞见他在亲自吭吭哧哧地打水,说要送水给夫人洗漱。

放着这么多仆从不用,偏要自己做这种下人做的活计,也不知道是“体验生活”,还是为了讨美女的欢心。

这件事一传开,郭子仪顿时成了京城坊间的笑柄。他的儿子们知道了之后,气冲冲地来找郭子仪,说干嘛不把门关起来呢?

门一关,您老人家想干嘛干嘛,现在这样简直把咱们家的脸面都丢光了!

郭子仪却给出了与他的放纵行径很不“搭调”的回答:“你们不明白,这样大开着门,其实是为了避祸啊!要是我紧闭府门,难免会有小人猜测咱们有什么密谋算计。府门大开就是为了说明,咱们没有任何秘密要隐藏。”

原来这些事,全都是郭子仪在“自黑”!目的就是给自己打造一个不关心名声的“色老头人设”。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能臣良将难免遭受猜忌,过得越是洁身自好,帝王的疑心病也越重。

俗话说“鸟惜羽毛虎惜皮”,“爱惜羽毛”的说法也是这么来的。

一个人的名声是他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业的根本。但在帝王看来,一个臣子要这么好的名望,就非常可疑了。

郭子仪自知平叛有功,就故意作出一幅不求上进,被物欲侵蚀的样子来。这样的臣子虽然不是“榜样”,但能看出没有野心,帝王也不会想着要“狡兔死走狗烹”。

唐代宗李俶在位时,郭子仪还曾领命抵御回纥叛军,唐代宗为了褒奖他的战功,封他做尚书令。

这个官位可不简单,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当过尚书令,从那以后就很少有人任职了。

郭子仪一口回绝官位,但唐代宗不吃这一套,让他收拾收拾麻利上任吧,朝廷都已经准备好盛大的“就职仪式”了。

郭子仪死也不干,就差“撒泼打滚”了,唐代宗只好作罢,赏了他一堆财宝美人,郭子仪立刻高高兴兴地收下走人了。

郭子仪再清楚不过了,只有这个眼里只有玩乐的“面具”,才能保证自己家族的平安

这也就是为什么郭子仪晚年声色犬马,史书中对他的评价却都很高的原因了。不得不说郭子仪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啊。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他,被誉东天神将,郭子仪后裔,郭靖原型,饮马地中海的唯一汉人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郭子仪

    他,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郭靖的历史原型,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攻克巴格达饮马地中海的唯一汉人,因此被誉为“东天神将”。而他又是中国唯一一位与欧洲十字军东征交战的武将,一生作战勇猛,纵横天下,共攻克七百余座城,被誉为西域神人。他就是蒙古大将——郭侃。 郭侃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宝玉。而郭侃幼小

  • 郭子仪立下大功,皇帝问他要何赏赐?郭:六个美女!成功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平定吐蕃后,唐代宗问郭子仪要何赏赐,郭子仪脱口而出:“老臣想要六个美女!”不久后,年老的郭子仪正和侍妾作乐,来人禀报卢杞求见。郭子仪慌忙大叫:“女眷全躲起来!”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戎马一生,为大唐续命百余年,而且深得军心,但他却功高不震主,不仅混了个85岁善终,子孙也保全了福禄,《新唐书》称郭子仪”

  • 郭子仪每天敞着门,给老婆倒洗脸水,郭:若不如此,郭家早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郭子仪

    老部将出征前给郭子仪辞行,正赶上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梳妆,她们让郭子仪递毛巾、端洗脸水,像使唤仆人一样。部将见状一愣,郭子仪却不以为意,一边服侍夫人和女儿,一边和部将谈笑风声。郭子仪是唐代的中兴名将,安史之乱爆发后,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757年,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7

  • 千古名将郭子仪,告诉你五个职场秘笈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郭子仪

    文丨赵小册图丨网络历史上很多功高震主的大臣都没有好下场,像韩信、岳飞、长孙无忌、年羹尧,还有明初的那一众大臣,都落得个被杀或自尽的下场。在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中,郭子仪是一个少有的例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郭子仪的人生可以说是富贵享尽,又得善终,是少有的福、禄、寿几样都全的人。要说

  • 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郭子仪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

  • 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几次涕泪俱下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有着超凡的毅力,坚韧的品格,但这绝不是说他们只是铁一般的面目,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们对于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深刻的体察,他们能够打动人的,也有不轻弹的眼泪。唐代中后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就是这样。 他以热泪释解

  • 古今名将众多,为何郭子仪被称为千古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郭子仪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名将如云,但这么多名将,郭子仪却被称为“千古第一”,那么郭子仪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郭子仪临危受命,五十八岁出山,平定安史之乱,扭转李唐根基,单骑退回回纥三十万大军,挽回了大唐荣耀,保全了李唐江山,被誉为“千古第一将”。但实际上,郭子仪打仗防守不及李光弼

  • 历经七朝又功高震主,郭子仪为什么能够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郭子仪

    前言:皇帝对那种功高震主的功臣,往往有有着很深的猜忌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些功臣中的武将,原因也很简单,武将手中有兵权,军中威望又高,只要生出二心很容易就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因此历代皇帝对于这些武将功臣是又爱又怕,所以他们中多数都免不了兔死狗烹这个结局。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朝的郭子仪就是功高震

  • 同样是功高震主的重臣,为什么郭子仪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郭子仪

    中国古代政治很多都是权谋之下的人治政治,这形成了一个可怕的规律,就是很多帝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与为自己出力的能臣名将往往能和睦相处,可一旦成就皇帝的霸业就会干出翻脸不认人的恶事,搞出无数的冤假错案。最有名的当属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布衣出身的皇帝,其中又尤以朱元璋最甚,他几乎杀光了所有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 郭子仪经历七朝,为何能屹立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郭子仪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这其中最多的要属为封建王朝效力的大臣们,他们大多忠心为国,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虽然历史上也有很多的奸臣和贪官,但更多的还是衷心为国的忠臣,更有许多大臣是一生经历了数个王朝且不管在哪一朝都在为了国家而努力工作的。这样的几朝老臣大多都是有着明确的理想和信念的,他们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