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名将郭子仪,告诉你五个职场秘笈

千古名将郭子仪,告诉你五个职场秘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大圣 访问量:2441 更新时间:2024/2/5 23:19:40

文丨赵小册图丨网络

历史上很多功高震主的大臣都没有好下场,像韩信、岳飞、长孙无忌、年羹,还有明初的那一众大臣,都落得个被杀或自尽的下场。

在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中,郭子仪是一个少有的例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

郭子仪的人生可以说是富贵享尽,又得善终,是少有的福、禄、寿几样都全的人。

要说从古至今的大臣们最羡慕的,可能就是郭子仪了。

前几天看了洪升的《长生殿》,郭子仪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边看边感慨,怪不得郭子仪有这么好的命运,他的能力、为人和行事也的确当得起这样的福报。

哪怕是放到现在的职场,郭子仪也堪当职场典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这几项特质。

01业务能力一流

01业务能力一流

唐朝因为安史之乱差点亡国,担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领兵平乱。

他军令分明,很有韬略,后来终于平复叛乱、收复京城,挽救了差点倾覆的大唐王朝。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把朔方节度使这个职位上的事完成的超好,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用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的大局势。

其实不管是古是今、不管是哪个行业,自身的业务能力一定是第一位的。这才是你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你在职场立身的根本。

02善于提前发现问题

02善于提前发现问题

郭子仪之所以能领兵平乱、收复京城,也因为他善于提前发现问题。

当初郭子仪看杨国忠当道,外戚盛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帮大臣又都趋炎附势,郭子仪深觉局势堪忧。

安禄山也是小人当道,郭子仪看安禄山面有反相,觉得这个人很有可能乱天下。

后来郭子仪被封为灵武太守,镇守一方。郭子仪看出安禄山包藏祸心,可皇上偏偏又派安禄山去镇守范阳,这分明是纵虎归山。

然后皇上又允许安禄山更换当地将领,这更增添了他的爪牙。

郭子仪为此日夜悬心,后来他听说安禄山有反迹,就派手下一个精明的哨探去安禄山的地盘打探敌情。

哨探回来之后,跟郭子仪详细汇报了安禄山在偷偷厉兵秣马、打算造反的情况。

郭子仪知道后,就赶紧提前做了安排,未雨绸缪。他让士兵们明天就教场操演,然后准备酒席犒赏。

郭子仪能提前发现问题,并想出对策,这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很棒的职场技能。

03奖励机制人性化

03奖励机制人性化

郭子仪派去的哨探去安禄山的地盘打探,这项任务既艰巨又危险,可他还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回来向郭子仪做了非常详细的汇报。

能干的下属出色的完成了任务,郭子仪说:“赏你一坛酒,一腔羊,五十两花银,免一月打差。”

看到这,就觉得郭子仪安排的真是周到。这完成艰巨任务后给予奖赏,不就是现代的奖励制度吗?

而且郭子仪的奖励还很人性化,既赏东西、又赏钱、还让休假,几个方面都兼顾到了。

没想到一千多年前的奖励制度,竟然考虑的这么全面。

这样的奖励机制就是放到现在的公司,也是很人性化的。很想问下郭子仪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吗?

04安排事情有条有理

04安排事情有条有理

郭子仪收复京城的时候,安禄山已经在京城、在皇宫占了有段时间了。

收复之后,皇宫不皇宫,京城不京城。收复以后的任务也是很庞杂的,但郭子仪安排的有条有理。

首先,郭子仪让人肃清宫禁,打扫皇宫和宗庙。把皇宫和宗庙的东西,都恢复原样。

郭子仪分配一个下属连夜雇人打扫陵寝,等皇上回来祭奠。

也是,皇帝差点亡国,回来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先祭奠祖先告罪,这些郭子仪都替皇帝想到了。

当时正是春天,郭子仪还吩咐,等樱桃熟的时候,还按以前祭奠的食品准备。

其次,当时正是春耕的时候,需要早点把老百姓们召回来,以便及时耕种。

于是郭子仪就派另一名下属出榜安民,让老百姓回归旧业,勤勉耕织。

再次,国家刚刚收复,急需人才管理,需要大臣们出谋划策,所以要赶紧把旧臣召回来,同心协力,把这个经过离乱的国家尽快拉回正轨。

郭子仪又派一名属下出榜告知百官,限三天内,都到军前,共商国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迎回皇帝。

郭子仪早就写好了迎驾的表文。当时唐玄宗已经退位,成了太上皇,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继位。

郭子仪就派一名得力的属下,带领5000精锐军士,备齐接皇帝的銮驾,带着他上奏的奏章,先到灵武,接当今皇帝唐肃宗回来告庙。

然后让他们等着唐肃宗的圣旨,再派官员到四川接太上皇唐玄宗,请太上皇回京。

郭子仪把这些事情安排的有条有理:收拾皇宫;安抚百姓;召回百官;迎接皇帝。

安排事情有条有理,不仅是在古代,在任何朝代、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的。

05情商高,避免功高震主之嫌

05情商高,避免功高震主之嫌

郭子仪平复叛军、收复京城,可以说是挽李唐王朝于既倒。功劳之大,不免有功高震主之嫌。

后来郭子仪奉新皇帝命,去迎回太上皇唐玄宗。

唐玄宗见了郭子仪说:“你平复战乱,收复都城。现在宗庙重新、乾坤再造,真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啊。”

换位思考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呢?你会说“谢谢领导表扬”,还是什么其他的。

我们看看郭子仪是怎么说的?

郭子仪说:“我坐在大帅这个位置上惭愧呀,破贼破的这么晚、这么迟。负罪还来不及,哪有什么功劳呀。”

看到这忍不住想说,郭子仪情商真高呀。其实不止我们感动了,唐玄宗也感动了,说:“你说哪里话呀,高力士,赶紧让郭子仪起来。”

这样的态度比年羹尧式的咄咄逼人,让皇帝心里可舒服多了。

当然现在跟封建社会不同,不像封建社会那样动不动就杀头。但是在现在的职场,情商高也是可以让很多事情进行的更顺利的。

======

======

我们看下郭子仪的这几个特质,真的很适合现在的职场:

后记:

历史上绝大多数功高震主的大臣都不得善终,但郭子仪却是少有的一个例外。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富贵享尽,荣华无比,又以84岁的高龄得以善终(这在古代就算高龄了),是少有的福、禄、寿几样都全的人。

他们家的故事也被编成了戏剧,一直在民间流传,像“满床笏”说的就是他们家的事。

说郭子仪60大寿的时候,七个儿子、八个女婿都来祝寿,因为都是朝廷里的高官,都有上朝的笏板,所以拜寿的时候,笏板就放满了床头。

《红楼梦》里的贾母最喜欢看这出戏了,这也是希望自己家能像郭子仪家一样有福吧。

还有“醉打金枝”,说的是郭子仪的小儿子娶的是当朝公主,小两口闹了矛盾,然后皇帝和郭子仪为小两口调解的故事。

来自:赵小册(yinhuatong7)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郭子仪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

  • 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几次涕泪俱下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有着超凡的毅力,坚韧的品格,但这绝不是说他们只是铁一般的面目,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们对于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深刻的体察,他们能够打动人的,也有不轻弹的眼泪。唐代中后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就是这样。 他以热泪释解

  • 古今名将众多,为何郭子仪被称为千古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郭子仪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名将如云,但这么多名将,郭子仪却被称为“千古第一”,那么郭子仪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郭子仪临危受命,五十八岁出山,平定安史之乱,扭转李唐根基,单骑退回回纥三十万大军,挽回了大唐荣耀,保全了李唐江山,被誉为“千古第一将”。但实际上,郭子仪打仗防守不及李光弼

  • 历经七朝又功高震主,郭子仪为什么能够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郭子仪

    前言:皇帝对那种功高震主的功臣,往往有有着很深的猜忌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些功臣中的武将,原因也很简单,武将手中有兵权,军中威望又高,只要生出二心很容易就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因此历代皇帝对于这些武将功臣是又爱又怕,所以他们中多数都免不了兔死狗烹这个结局。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朝的郭子仪就是功高震

  • 同样是功高震主的重臣,为什么郭子仪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郭子仪

    中国古代政治很多都是权谋之下的人治政治,这形成了一个可怕的规律,就是很多帝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与为自己出力的能臣名将往往能和睦相处,可一旦成就皇帝的霸业就会干出翻脸不认人的恶事,搞出无数的冤假错案。最有名的当属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布衣出身的皇帝,其中又尤以朱元璋最甚,他几乎杀光了所有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 郭子仪经历七朝,为何能屹立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郭子仪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这其中最多的要属为封建王朝效力的大臣们,他们大多忠心为国,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虽然历史上也有很多的奸臣和贪官,但更多的还是衷心为国的忠臣,更有许多大臣是一生经历了数个王朝且不管在哪一朝都在为了国家而努力工作的。这样的几朝老臣大多都是有着明确的理想和信念的,他们为官

  • 郭子仪胜仗归来,为何赏赐只要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郭子仪

    公元773年,年过70岁的郭子仪战胜了吐蕃,此战之后郭子仪名满天下,得胜归来皇帝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的说:臣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美女。在场的群臣纷纷大笑,要知道当时的郭子仪已经是汾阳王,作为一个异姓王想要美人简直是唾手可得,但是为什么他找皇帝要美女呢?多年后,大家才知道郭子仪是一个真正有智慧

  • 郭子仪儿子醉打公主,“我爹只是不愿当皇帝”,而皇帝的回答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文臣武将因为功高震主,而遭到帝王的猜忌,最后往往不得善终。说起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大将,唐朝的郭子仪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但他不仅没有被皇帝猜忌,而且即使自己的儿子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也什么事也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郭子仪唐朝大将,一生堪称传奇。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收复河北诸

  • 皇帝要重赏郭子仪,郭子仪:我只要6个美女,多年后知道他的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武将功高震主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爆发战争的时候,他们在外面叱咤沙场,冲锋陷阵,为皇帝开疆扩土和守卫家园;然而真的到了和平时候,武将这个时候又非常尴尬,由于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导致军中的士兵只知道将军而不知道皇帝,而他们所立下的那些功劳也成为了皇帝最大的威胁,比如宋代岳飞。因为对

  • 岳飞含冤而死时,监斩的竟然是被宋高宗比作郭子仪的杨家将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郭子仪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被金人视为心腹大患的民族英雄岳飞在狱中不幸遇害,军民闻之无不痛哭落泪,而以秦桧为首的奸臣们则纷纷弹冠相庆。对于岳飞之死的细节,许多史料都有所记载,如《因话录》就记载岳飞死前曾在供状上题“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表示自己的愤慨,这一说法可谓流传甚广。至于岳飞的死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