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立下大功,皇帝问他要何赏赐?郭:六个美女!成功保身

郭子仪立下大功,皇帝问他要何赏赐?郭:六个美女!成功保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芸汐说历史 访问量:4867 更新时间:2023/12/16 19:57:44

平定吐蕃后,唐代宗问郭子仪要何赏赐,郭子仪脱口而出:“老臣想要六个美女!”不久后,年老的郭子仪正和侍妾作乐,来人禀报卢杞求见。郭子仪慌忙大叫:“女眷全躲起来!”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戎马一生,为大唐续命百余年,而且深得军心,但他却功高不震主,不仅混了个85岁善终,子孙也保全了福禄,《新唐书》称郭子仪”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

《太平广记》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以郭子仪的军功,换成其他人,都不知掉多少回脑袋了,但郭子仪却用一身韬略,大智若愚的智慧,不仅照亮了大唐的乱世,还成功保全自己,保全儿孙,他的智慧令人敬佩。而他的这份智慧,在伴君、为人处世的小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中期,皇帝宠幸宦官、奸佞,功臣,名将往往立了战功后,也不得赏赐,还可能受到贬黜,郭子仪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他先后收复河北、河东,后又收复两京,把即将灭亡的大唐从生死线拉了回来。

郭子仪也因军功加封司徒、代国公。郭子仪入朝时,唐肃宗命人在灞上迎接,并慰劳他道:“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唐肃宗也意识到,郭子仪对大唐有再造之功。

然而好景不长,宦官鱼朝恩感觉郭子仪的权势超过了自己,对他很妒忌,后来郭子仪和叛军在相州打仗时,突然大风突起,沙拔木,天地晦暗,伸手不见五指,只好退兵。鱼朝恩就在肃宗面前进谗言,唐肃宗就夺了郭子仪的兵权。

由于皇帝宠信奸佞,各地方节度使、手握兵权的将领,屡屡有人被罢官、杀害,逼得官军也投靠了叛军,结果叛军层出不穷,后来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唐肃宗无人可用,只好又请郭子仪出山平叛,进封汾阳郡王。

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程元振也嫉妒郭子仪,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郭子仪又被夺了兵权,赶去督建皇陵,成了一名建筑工头。经过两次的大起大落,郭子仪聪明了,他意识到自己功高遭忌,很容易惹祸上身,所以就一改之前的作法。

公元763年,吐蕃入侵,因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而且之前唐代宗猜忌将领,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来瑱被谗杀,导致长安几乎没有军队防御,迅速沦陷,被吐蕃占领。唐代宗一溜烟地跑到了河南,又请郭子仪出山抗敌,收复京师。

郭子仪深得军心,他振臂一挥,各地的将领纷纷前去效力,结果吐蕃军队占领京师十五天之后,就又被郭子仪给打跑了。郭子仪又立下大功,但他之前已经受封为汾阳郡王,赏无可赏,这次唐代宗都不知该怎么封赏了。

唐代宗只好问郭子仪,想要何赏赐。郭子仪有了之前的教训,他便效仿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秦朝大将王翦、西汉开国丞相萧何、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自污其名的方法,脱口而出:“老臣想要六个美女!”

众人一听,呵呵一乐,暗暗嘲笑将近70岁的郭子仪太不正经了。而唐代宗却十分高兴,迅速令宦官从后宫选出十多位美女,送到郭子仪府上。郭子仪回到王府,令仆人每日敞开大门,他则和侍妾在府中嬉戏玩闹,还经常像奴隶一样,伺候妻子洗头,惹得门前有不少百姓观看,一时之间,郭子仪成了街头巷议的对象。

他的部将和子孙都感到羞愧,便劝说郭子仪注意形象。《智囊全集》记载,当时郭子仪笑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郭子仪故意敞开大门,内外通透,无所遮掩,让世人嘲笑他,自污名声,同时也让皇帝身边的小人,无法诬陷他,从而让皇帝对自己放下戒心,保全家族。

后来,有一天郭子仪正和侍妾作乐,来人禀报小官卢杞求见。郭子仪慌忙大叫:“女眷全躲起来!”

等女眷全部退下后,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郭子仪,十分尊重地亲自接待卢杞。昔日比卢杞官位高的人来了,郭子仪都照旧左搂右抱不避嫌,为何对卢杞这般重视。家人询问其中的缘故,郭子仪说:“卢杞相貌丑陋而心底险恶,你们见了他必定会笑话他。但此人善于谄媚,日后得到大权,我们家族就要灭门了。”

卢杞善于迎合圣意,后来果然官至御史大夫、宰相,他为官期间,嫉妒贤能,党同伐异,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而郭子仪一家他却从没有陷害,这正是得益于郭子仪的保身智慧。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郭子仪每天敞着门,给老婆倒洗脸水,郭:若不如此,郭家早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郭子仪

    老部将出征前给郭子仪辞行,正赶上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梳妆,她们让郭子仪递毛巾、端洗脸水,像使唤仆人一样。部将见状一愣,郭子仪却不以为意,一边服侍夫人和女儿,一边和部将谈笑风声。郭子仪是唐代的中兴名将,安史之乱爆发后,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757年,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7

  • 千古名将郭子仪,告诉你五个职场秘笈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郭子仪

    文丨赵小册图丨网络历史上很多功高震主的大臣都没有好下场,像韩信、岳飞、长孙无忌、年羹尧,还有明初的那一众大臣,都落得个被杀或自尽的下场。在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中,郭子仪是一个少有的例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郭子仪的人生可以说是富贵享尽,又得善终,是少有的福、禄、寿几样都全的人。要说

  • 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郭子仪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

  • 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几次涕泪俱下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伟大的人物往往都有着超凡的毅力,坚韧的品格,但这绝不是说他们只是铁一般的面目,冷若冰霜,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们对于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深刻的体察,他们能够打动人的,也有不轻弹的眼泪。唐代中后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就是这样。 他以热泪释解

  • 古今名将众多,为何郭子仪被称为千古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郭子仪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名将如云,但这么多名将,郭子仪却被称为“千古第一”,那么郭子仪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郭子仪临危受命,五十八岁出山,平定安史之乱,扭转李唐根基,单骑退回回纥三十万大军,挽回了大唐荣耀,保全了李唐江山,被誉为“千古第一将”。但实际上,郭子仪打仗防守不及李光弼

  • 历经七朝又功高震主,郭子仪为什么能够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郭子仪

    前言:皇帝对那种功高震主的功臣,往往有有着很深的猜忌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些功臣中的武将,原因也很简单,武将手中有兵权,军中威望又高,只要生出二心很容易就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因此历代皇帝对于这些武将功臣是又爱又怕,所以他们中多数都免不了兔死狗烹这个结局。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朝的郭子仪就是功高震

  • 同样是功高震主的重臣,为什么郭子仪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郭子仪

    中国古代政治很多都是权谋之下的人治政治,这形成了一个可怕的规律,就是很多帝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与为自己出力的能臣名将往往能和睦相处,可一旦成就皇帝的霸业就会干出翻脸不认人的恶事,搞出无数的冤假错案。最有名的当属刘邦和朱元璋两位布衣出身的皇帝,其中又尤以朱元璋最甚,他几乎杀光了所有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 郭子仪经历七朝,为何能屹立不倒?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郭子仪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这其中最多的要属为封建王朝效力的大臣们,他们大多忠心为国,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虽然历史上也有很多的奸臣和贪官,但更多的还是衷心为国的忠臣,更有许多大臣是一生经历了数个王朝且不管在哪一朝都在为了国家而努力工作的。这样的几朝老臣大多都是有着明确的理想和信念的,他们为官

  • 郭子仪胜仗归来,为何赏赐只要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郭子仪

    公元773年,年过70岁的郭子仪战胜了吐蕃,此战之后郭子仪名满天下,得胜归来皇帝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的说:臣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要美女。在场的群臣纷纷大笑,要知道当时的郭子仪已经是汾阳王,作为一个异姓王想要美人简直是唾手可得,但是为什么他找皇帝要美女呢?多年后,大家才知道郭子仪是一个真正有智慧

  • 郭子仪儿子醉打公主,“我爹只是不愿当皇帝”,而皇帝的回答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文臣武将因为功高震主,而遭到帝王的猜忌,最后往往不得善终。说起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大将,唐朝的郭子仪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但他不仅没有被皇帝猜忌,而且即使自己的儿子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也什么事也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郭子仪唐朝大将,一生堪称传奇。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收复河北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