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吐蕃后,唐代宗问郭子仪要何赏赐,郭子仪脱口而出:“老臣想要六个美女!”不久后,年老的郭子仪正和侍妾作乐,来人禀报卢杞求见。郭子仪慌忙大叫:“女眷全躲起来!”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戎马一生,为大唐续命百余年,而且深得军心,但他却功高不震主,不仅混了个85岁善终,子孙也保全了福禄,《新唐书》称郭子仪”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
《太平广记》评价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以郭子仪的军功,换成其他人,都不知掉多少回脑袋了,但郭子仪却用一身韬略,大智若愚的智慧,不仅照亮了大唐的乱世,还成功保全自己,保全儿孙,他的智慧令人敬佩。而他的这份智慧,在伴君、为人处世的小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中期,皇帝宠幸宦官、奸佞,功臣,名将往往立了战功后,也不得赏赐,还可能受到贬黜,郭子仪就吃过这方面的亏。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他先后收复河北、河东,后又收复两京,把即将灭亡的大唐从生死线拉了回来。
郭子仪也因军功加封司徒、代国公。郭子仪入朝时,唐肃宗命人在灞上迎接,并慰劳他道:“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唐肃宗也意识到,郭子仪对大唐有再造之功。
然而好景不长,宦官鱼朝恩感觉郭子仪的权势超过了自己,对他很妒忌,后来郭子仪和叛军在相州打仗时,突然大风突起,沙拔木,天地晦暗,伸手不见五指,只好退兵。鱼朝恩就在肃宗面前进谗言,唐肃宗就夺了郭子仪的兵权。
由于皇帝宠信奸佞,各地方节度使、手握兵权的将领,屡屡有人被罢官、杀害,逼得官军也投靠了叛军,结果叛军层出不穷,后来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唐肃宗无人可用,只好又请郭子仪出山平叛,进封汾阳郡王。
唐代宗即位后,宦官程元振也嫉妒郭子仪,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郭子仪又被夺了兵权,赶去督建皇陵,成了一名建筑工头。经过两次的大起大落,郭子仪聪明了,他意识到自己功高遭忌,很容易惹祸上身,所以就一改之前的作法。
公元763年,吐蕃入侵,因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而且之前唐代宗猜忌将领,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来瑱被谗杀,导致长安几乎没有军队防御,迅速沦陷,被吐蕃占领。唐代宗一溜烟地跑到了河南,又请郭子仪出山抗敌,收复京师。
郭子仪深得军心,他振臂一挥,各地的将领纷纷前去效力,结果吐蕃军队占领京师十五天之后,就又被郭子仪给打跑了。郭子仪又立下大功,但他之前已经受封为汾阳郡王,赏无可赏,这次唐代宗都不知该怎么封赏了。
唐代宗只好问郭子仪,想要何赏赐。郭子仪有了之前的教训,他便效仿商纣王的叔叔箕子、秦朝大将王翦、西汉开国丞相萧何、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自污其名的方法,脱口而出:“老臣想要六个美女!”
众人一听,呵呵一乐,暗暗嘲笑将近70岁的郭子仪太不正经了。而唐代宗却十分高兴,迅速令宦官从后宫选出十多位美女,送到郭子仪府上。郭子仪回到王府,令仆人每日敞开大门,他则和侍妾在府中嬉戏玩闹,还经常像奴隶一样,伺候妻子洗头,惹得门前有不少百姓观看,一时之间,郭子仪成了街头巷议的对象。
他的部将和子孙都感到羞愧,便劝说郭子仪注意形象。《智囊全集》记载,当时郭子仪笑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郭子仪故意敞开大门,内外通透,无所遮掩,让世人嘲笑他,自污名声,同时也让皇帝身边的小人,无法诬陷他,从而让皇帝对自己放下戒心,保全家族。
后来,有一天郭子仪正和侍妾作乐,来人禀报小官卢杞求见。郭子仪慌忙大叫:“女眷全躲起来!”
等女眷全部退下后,被唐德宗尊为“尚父”的郭子仪,十分尊重地亲自接待卢杞。昔日比卢杞官位高的人来了,郭子仪都照旧左搂右抱不避嫌,为何对卢杞这般重视。家人询问其中的缘故,郭子仪说:“卢杞相貌丑陋而心底险恶,你们见了他必定会笑话他。但此人善于谄媚,日后得到大权,我们家族就要灭门了。”
卢杞善于迎合圣意,后来果然官至御史大夫、宰相,他为官期间,嫉妒贤能,党同伐异,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严郢、张镒等人,而郭子仪一家他却从没有陷害,这正是得益于郭子仪的保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