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年,年近70岁的郭子仪仅用15天平定吐蕃,收复长安,功震朝野。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说:请皇上赐臣6位绝色美女。众臣纷纷嘲笑郭子仪不正经。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相继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57年,又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此时的郭子仪,军功显赫,遭到官宦、奸佞的嫉妒,屡次在皇帝身边进谗言。
比如宦官鱼朝恩,在759年相州兵败后,趁机把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并在肃宗面前进谗言,导致郭子仪兵权被夺。经此一遭,郭子仪意识到小人不好惹。
761年,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762年,唐肃宗只好再请郭子仪率军出征,因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唐肃宗死后,唐代宗能即位,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
唐代宗被谗言所惑,罢了郭子仪的副元帅之职,郭子仪再失兵权,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成了建筑工地的工头。这次,郭子仪对奸佞内心的黑暗、谗言,帝王的猜忌,认识得更深刻了。
763年冬天,吐蕃入寇,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而且之前唐代宗猜忌众将,守关良将被杀,长安几乎没有军队防御,吐蕃如入无人之境,一下打到长安。唐代宗不得已,再次启用郭子仪,但时间仓促,郭子仪刚接到诏书,吐蕃就已到长安,唐代宗和程元振一口气跑到洛阳避难去了。
郭子仪收拢残军,分布长安四周,让士兵白天击鼓,晚上放火,以做疑兵,壮大声势,吐蕃不明真相,以为郭子仪率大军前来,占领长安仅15天后就被吓跑了。
郭子仪刚收复长安,仆固怀恩又反叛,唐代宗再让郭子仪出兵平叛。由于仆固怀恩的部将大都是郭子仪的旧部,两军交战时郭子仪固守不出,旧将感恩,纷纷归降,仆固怀恩兵败。
平定吐蕃、仆固怀恩后,唐代宗为之前夺权表示愧疚,封郭子仪为尚书令(类似宰相),但郭子仪三次恳辞尚书令,唐代宗为表示诚意,命五百骑兵持戟护卫,催促他到官署就职,但郭子仪仍不肯接受任命。
此前,郭子仪因功高屡被宦官诬陷、帝王猜忌夺权,此时他已明白,越是功高,越要低调,所以坚决不做尚书令。郭子仪不要高官,唐代宗也不能无所表示呀,毕竟人家救了自己,救了大唐,所以就在朝堂上问郭子兴,你功劳显赫,到底想要点啥赏赐呀?
不料,年近70岁的郭子仪大声回答道:“请皇上赐臣六位绝色美女”。此言一出,朝臣哄笑,纷纷嘲笑郭子仪为老不尊,太不正经了,有失风度。唐代宗也一脸诧异,愣了好大一会才反应过来,呵呵一笑,满口答应了郭子仪的要求。
《旧唐书》记载:“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唐代宗马上下令大宦官鱼朝恩,选卢氏等六位绝色美人,另外还多送八位美女,送到郭子仪的府上。
郭子仪自从得了美女,整日敞开大门,在院子里搂着妻妾们莺莺燕燕,一副乐不思蜀之态。消息传遍了朝廷,百姓们也感到好奇,纷纷到汾阳王府去看新鲜。结果,有些人就时不时地给郭子仪的儿子们开玩笑,说你爹“老当益壮”,之类的调侃词。
儿孙们感觉老爹的作风太丢人了,就纷纷劝说郭子仪注意形象,保住晚节。不料,郭子仪一脸严肃,对儿孙们说:“我若不是如此,怕郭家早已被灭了九族,我功高震主,皇帝忌惮,之前屡次被剥夺兵权就是教训,现如今郭家满门富贵,嫉妒我们的人数不胜数,我故意贪色,自污名声,就是让皇帝对我放下戒心。
你们想想白起、韩信的下场,难道还不明白吗?而当初萧何、张良、陈平之所以能得善终,不就是懂得功成身退,自污保命的道理吗!”
听郭子仪一言,胜读十年书,儿孙们茅塞顿开,突然醒悟,纷纷赞扬郭子仪的大智慧。正由于郭子仪有此等大智慧,皇帝对他不再起疑,郭子仪不仅高寿85,而且八子八女尽享富贵,一直到唐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