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的后代当了大将,只因说话尖酸刻薄,惹来杀身之祸

郭子仪的后代当了大将,只因说话尖酸刻薄,惹来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铁子说历史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20 20:17:08

郭子仪是尽人皆知的唐朝名将。他一生有两个特点,第一自然是他韬武略超群出众,在危急关头挽救大唐社稷,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首功。第二是他精于为官之道,在险恶诡诈的仕途上始终能如鱼得水,上至皇帝下至群臣,他都能与之和睦相处,两来无事,成功逃脱了功臣没有好下场的怪圈,堪称难能可贵。

然而,郭子仪的这项立身之道,却没能在他的后人中很好传承。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初期,也就是郭子仪死后一百多年,他的后人中又出了一个大人物。此人就是后唐第一名将兼宰相郭崇韬。郭崇韬谋勇兼备,文武全才,既能上马打天下,又能下马定江山,颇有祖上遗风,是个罕见的出将入相之才。然而他虽才干出众,却因说话尖酸刻薄,惹来杀身之祸。

《旧五代史》记载,后唐大臣豆卢革曾经和郭子仪讨论过他的祖上出身,郭崇韬回答说:“经乱失谱牒,先人尝云去汾阳四世。”意思是虽然因为战乱丢失族谱,但他的先人说过,汾阳王郭子仪是他的四世祖。当时距离唐朝为时不远,郭子仪的声望依然誉满天下,郭崇韬也为此而很自得。有一个如此辉煌的祖上当然是好事,但郭崇韬却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郭崇韬从此沉迷于家庭出身论,每逢朝廷官吏将校升迁,他都会煞有介事地调查人家的祖上出身。如果不是出门名门之后或者公卿贵族之后,即使功劳再大,能力再强,资格再老,也不予升迁。他还说了一句尖酸刻薄的话:“公虽代邸之旧,然家无门阀,深知公才技,不敢骤进者,虑名流嗤余故也”。意思是说,你们虽然有本事有资历,但家庭出身太普通,我要是提拔任用你们,恐怕名流士族都会嘲笑我不开眼。

郭崇韬还有一次和皇帝讨论宦官专权问题。郭崇韬认为,宦官们奸诈狡黠祸国殃民,万不可依赖重用他们,待到一统天下之后“宜尽去宦官,优礼士族。”意思是将来应该把宦官全部罢黜驱逐。这个论点本身毫无问题,宦官本就不是良善之辈,一旦得势往往会铸成大祸。但郭崇韬最后又说了一句话:“不唯疏斥阉寺,骟马不可复乘”。别说不能用这些宦官,就是骟过的马也不要再骑。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别揭短。郭崇韬排斥宦官毫无错误,但没必要说出这么难听的话。宦官们都是因家境贫寒才被迫净身入宫,视净身为奇耻大辱不愿提及,郭崇韬却拿骟过的牲口和他们相提并论,过去说是尖酸刻薄,现在说就是名副其实的“毒舌”,未免伤人太狠。结果无论文武大臣还是宫中宦官,都被郭崇韬得罪完,“内则伶官巷伯怒目切齿,外则旧僚宿将戟手痛心”,可谓是四面树敌,给自己招来大祸。

郭崇韬攻灭后蜀之后,被皇帝宠信的宦官李从袭和延嗣,百般诬陷,挑拨离间,使得皇帝、皇子、皇后都对郭崇韬有了看法,最终被以谋反之名杀害。后人一方面为他的冤死叹息,一方面也认为他咎由自取。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唐代名将郭子仪,在家不关大门,军官可以自由出入

    历史人物编辑:秀芳生活感悟标签:郭子仪

    众所周知的是唐代有一位名将叫做郭子仪,郭子仪一生征战于沙场,为唐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在当时的唐代当中有着很显赫的地位,他受到皇帝的器重,连百姓都非常敬重和佩服他。而郭子仪行事却是比较低调的,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想要太过于声张,有些人觉得非常奇怪,想要知道这些为什么?

  • 郭子仪挽救大唐的功臣,朱温灭亡唐朝的罪人,天壤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h柯孜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具有忠君的好声望。在民间,人们供奉具有五福的天官,他就平叛安史之乱的第一功臣郭子仪,他五十八岁任朔方节度使,三次救卫长安,两次被贬,能征惯战,忠心耿耿,忍辱负重,身材怀如海,屡立军功,被奉为汾阳郡王,官居至高位,晚年子孙满堂,孙辈数十口,有的都不认识,幸福至极,满门封王封侯,贵同皇室,年八十五

  • 皇帝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琐窗标签:郭子仪

    “狡兔死,走狗烹。”话虽如此,像范蠡那样抽身隐退、泛舟五湖的境界,又有几人可以做得到呢?唐代有位将军,历经七朝不倒,还能安享晚年,可谓是此中高手,他就是郭子仪。公元697年,郭子仪出生于太原的一个名门士族,他的父亲是唐代中兴名将郭敬之。年少时,郭子仪参加武举选拔,成绩优异,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 郭子仪75岁因功受赏,为何他只要6个美人?不如此,郭家会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郭子仪

    在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成了封建时代地位最高最有权势的人。而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朝中也会出现权倾朝野,势力膨胀到能够影响皇权的权臣。古往今来权臣要么能够将皇帝赶下台,如西汉汉平帝时期的权臣王莽、魏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南朝梁时期的陈霸先;要么就是被皇帝诛杀九族,几乎没有人能够像唐朝中兴名

  • 郭子仪晚年纵情声色,聪明人看破原因:不这样做,郭家必灭门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郭子仪

    公元757年,郭子仪率军从叛军手中,成功收复了“两京”——长安和洛阳。回朝时,唐肃宗李亨亲自派人来灞上迎接,还说:“国家再造,是你的功劳啊!”并加封郭子仪为代国公。这个爵位虽然没有实权,但地位非常尊贵,而且郭子仪还另有司徒、中书令等实职,可谓是风头无两。这么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却在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

  • 他,被誉东天神将,郭子仪后裔,郭靖原型,饮马地中海的唯一汉人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郭子仪

    他,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郭靖的历史原型,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攻克巴格达饮马地中海的唯一汉人,因此被誉为“东天神将”。而他又是中国唯一一位与欧洲十字军东征交战的武将,一生作战勇猛,纵横天下,共攻克七百余座城,被誉为西域神人。他就是蒙古大将——郭侃。 郭侃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郭宝玉。而郭侃幼小

  • 郭子仪立下大功,皇帝问他要何赏赐?郭:六个美女!成功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平定吐蕃后,唐代宗问郭子仪要何赏赐,郭子仪脱口而出:“老臣想要六个美女!”不久后,年老的郭子仪正和侍妾作乐,来人禀报卢杞求见。郭子仪慌忙大叫:“女眷全躲起来!”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戎马一生,为大唐续命百余年,而且深得军心,但他却功高不震主,不仅混了个85岁善终,子孙也保全了福禄,《新唐书》称郭子仪”

  • 郭子仪每天敞着门,给老婆倒洗脸水,郭:若不如此,郭家早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郭子仪

    老部将出征前给郭子仪辞行,正赶上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梳妆,她们让郭子仪递毛巾、端洗脸水,像使唤仆人一样。部将见状一愣,郭子仪却不以为意,一边服侍夫人和女儿,一边和部将谈笑风声。郭子仪是唐代的中兴名将,安史之乱爆发后,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757年,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7

  • 千古名将郭子仪,告诉你五个职场秘笈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郭子仪

    文丨赵小册图丨网络历史上很多功高震主的大臣都没有好下场,像韩信、岳飞、长孙无忌、年羹尧,还有明初的那一众大臣,都落得个被杀或自尽的下场。在这些功高震主的大臣中,郭子仪是一个少有的例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郭子仪的人生可以说是富贵享尽,又得善终,是少有的福、禄、寿几样都全的人。要说

  • 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郭子仪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郭子仪(697年-781年),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