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猛将李存孝痛骂的小人,细看五代最委屈的背锅大将军——李存信

被猛将李存孝痛骂的小人,细看五代最委屈的背锅大将军——李存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茹雪 访问量:2468 更新时间:2023/12/21 3:45:27

引子:

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王指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而这里面的李则指的是五代时期第一猛将李存孝,史书上记载其“骁勇冠绝,未曾挫败”,然而其最终还是因叛变义父李克用而被擒下车裂,在兵败投降之前,李存孝曾泣血控诉集团中的一个人曾对其无耻构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最终导致自己与整个河东集团离心离德,走上了这条叛变的不归路。

作为一名年轻、璀璨的将星,能在五代时期悍将层出不穷的年代,依然稳霸第一的位置,李存孝的风采千年已降,依然让后人仰慕不已,对于其的横死也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而其话语中提及的那个罪魁祸首,李存信,也就成为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这个李存信真是一个无耻小人、谄媚之人,然而历史的真相,确是如此吗?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看看,五代时期的那个真实的李存信,那个宁愿委屈至死,也最终沉默无声的背锅大将军——李存信。

一、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亲信

在《旧五代史》中,有这么一段对李存信的记载,比较有意思。

存信通黠多数,会四夷语,别六蕃书,善战,识兵势。初为献祖亲信,从武皇入关平贼,始补军职,赐姓名。——《旧五代史》

李存信这个人有才华,懂多国语言,会外语也就罢了,边关胡人、牙侩会的其实会说胡语的也都不少,关键人家还会写,看得懂外语文书,这可就是稀缺人才了,建国前中国的文盲率那么高,其实古代时期,文盲率也比建国前好不到哪里去。

读书人,会写字的人,放在哪个时期都是人才。

关键李存信这个人不仅文的好,武也厉害,不仅上阵杀敌在行,还会排兵布阵,懂兵法,这是一个集合先锋、大将、军师于一身的综合性军事人才。

还有一点很重要,人家是献祖的亲信,也就是李克用老爹的亲信,一直跟着李国昌混,是个非常可靠的人,从沙陀发家的平叛黄巢开始,李国昌便从沙陀大酋长的位置上退休下来,将实权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克用,而李存信作为老爹留给李克用使用的人才,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奸佞之辈,哪有这么坑儿子的爹呢,临走退休前还要塞个奸臣给儿子闹心?

二、一个被淡化了的悍勇猛将

时存孝骁勇冠绝,军中皆下之,惟存信与争功,由是相恶,有同水火。——《旧五代史》

李存孝很猛,一柄槊在马上舞得煞是惊人,其冲锋陷阵,更是所向披靡,这么猛,又帅得不行,任谁不服也不行,别的将军都服,但唯独李存信不服他,为什么?

不服必然是自己本身也很牛,敢跟李存孝争功,自然有自己摆功劳的理由,否则,一个人倘若打仗不行,冲锋不行,立功也不行,还好意思在众将官面前跟李存孝争功?那就近乎无耻了。

因此李存孝虽然很猛,但李存信肯定也不差,甚至可以说与之匹敌,应该是河东军的双子星座,这也是李克用喜欢看到的,作为BOSS底下有两个互相不对付,又有能力的伙计,可以相互平衡和制约,很好。

三、武皇的亲信

存孝怒,大剽潞民,烧邑屋,言发流涕,疑存信摈己故也。

存孝虑存信离间,欲立大功以胜之,屡请兵于武皇,请兼并镇、冀,存信间之,不时许。——《旧五代史》

李存孝很郁闷,然而从他的郁闷之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几点,那就是:

李存信在李克用的面前,很受宠,不然也不会让李存孝觉得李克用不公,怀疑李存信在李克用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正因为怀疑,才说明了,李存信确实是李克用的亲信之人。

而从后面李存孝欲立大功以胜之,我们竟然发现,原来李存信其实比李存孝还厉害,连李存孝也只能用立大功才能盖过对方的风头。

而李存孝的冒进行为在李存信看来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其在李克用面前劝阻了李存孝的请求,而武皇李克用最后竟然还同意了,这说明什么,李存孝和李存信在李克用的眼里,是不一样的,

李存孝是其一员大将,而李存信则是其心腹爱将。

而对李存孝的打压真的就是李存信所为吗?没有李克用的默许,李存信根本不可能与李存孝争功、诋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存信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台面上的背锅侠,他来扮演打压李存孝的角色,而其身后,有着李克用的身影。

从李存孝被抓获后,李克用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李克用的真实想法。

存孝泥首请罪曰:“兒立微劳,本无显过,但被人中伤,申明无路,迷昧至此!”武皇叱之曰:“尔与王镕书状,罪我万端,亦存信教耶!”

你李存孝自己不好,还拉人家李存信垫背,合适吗?

四、专业背锅侠

李存信的背锅不止李存孝这方面,从史书记载来看,基本是步步背锅。

一、魏博这口锅

梁祖患之,遣使谍罗宏信曰:“河东志在吞食河朔,回军之日,贵道堪忧。”而存信戢兵无法,稍侵魏之刍牧,宏信怒,翻然结于梁祖,乃出兵三万以攻存信。存信敛众而退,为魏人所薄,委弃辎重,退保洺州,军士丧失者十二三。

在这场战役里,魏博节度使的顾虑在粱人的蛊惑下,最终全面倒戈,从支持河东到转而支持朱温,而李存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路过魏地时候,被魏博军偷袭而败,自此魏博与河东彻底决裂。

面对这个局面,李克用在后来秋后算账时,却把这笔败仗算到了李存信的头上,而且史书上也把魏博的愤怒归结于李存信没有管好军队,行军的时候军队兵卒们踩着魏博农田的庄稼了,大军行进,兵卒们踩着几根庄稼,魏博节度使要是因为这个翻脸,那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了。

没办法,谁让你是李存信呢,走路没素质,踩到花花草草了,因此惹翻了朋友,这么大的罪过就你背锅吧。

二、你喝醉了也怨我?

八月,从讨刘仁恭,师次安塞,为燕军所败。武皇怒谓存信曰:“昨日吾醉,不悟贼至,公不辨耶!古人三败,公姑二矣。”

其后,李克用带着李存信一起打燕地的刘仁恭,结果被人胖揍一顿,回军途中,李克用越想越上火,于是就又拿李存信撒气,我喝醉了,你又没喝醉,你就不能抵抗吗?这次的败军首要责任你来背,我喝醉了,可以免除责任,我晕,这算哪门子理论,你作为主帅临战喝醉,大家请示都没法请示,到头来,反而要李存信背锅,李存信这个冤呀,然而他能说什么呢?碰上这样的BOSS,你不背这口黑锅,能行吗?

自光化已后,存信多称病,武皇以兵柄授李嗣昭,以存信为右校而已。天复二年十月,以疾卒于晋阳,时四十一。

这老板真难伺候,自此猛将李存信就经常称病,而其是否继续背锅历史上没记载,反正李存信死得倒挺早,四十出头就挂了,是不是因为整天生闷气,压抑得不行,才最终早逝的呢?

相遇是缘,后续还有唐宋五代故事持续输出,喜欢的可以点击关注,谢谢遇到你。

标签: 李存信

更多文章

  • 曾是庐州刺史的杨行密,在袁袭的劝说下,决定搏一搏,乌鸡变凤凰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杨行密

    淮南政权动荡,秦宗权看到了机会,并且首先盯上了实力最弱小的杨行密。秦宗权的弟弟于是奉命带领人马攻打庐州。淮南节度使高骈,一心一意要修炼成仙,正是他这个执着的想法,弄得淮南上下,人心惶惶。淮南的乱出自高骈的执念,但真正导致这场混乱的人却是吕用之。这场动荡对有些人来说是灾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封疆裂土

  • 从兄弟到敌人,田覠,安仁义这对淮南双壁最终倒在了杨行密脚下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杨行密

    杨行密收到李神福的密报,分出一路兵马,去断了田覠的归路。杨行密心中可用的将领已是所剩无几,因为有些人虽然有能力却不能用,不可用!他思来想去,自己麾下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又值得信任的便只有涟水制置使台蒙。他急忙招台蒙来见。台蒙字顶云,庐州人,自杨行密庐州起兵之时,便跟随左右。杨行密看到台蒙,居然眼泛泪光

  • 吴王杨行密为杀死自己的小舅子,眼见夫人与仆从私通,却要装瞎子

    历史人物编辑:温豪标签:杨行密

    吴王杨行密的结拜兄弟田覠举兵反叛,除了联系安仁义,又写信给杨行密身边另外一位重要的将领。这人唤作朱延寿!原来吴王杨行密有一夫人姓朱,年少时候,因为聪慧机灵而有幸服侍于杨行密左右。朱夫人的弟弟就是朱延寿。杨行密当年因为高骈被囚,愤而出兵广陵。自那时候起,朱延寿就开始跟随杨行密驰骋沙场。当时杨行密面对的

  • 杨行密杀了额中有人珠的赵煌,却痛失最佳军师袁袭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杨行密

    杨行密被孙儒大军压城,不得已退出扬州。看着身后的扬州越来越小,杨行密心中颇感凄凉,不过转身之际,见到与自己一同撤离扬州的安仁义,心中却又一喜。这次与孙儒交锋,唯有得到这位神箭手算得上是一点欣慰。安仁义号称五代十国之时的第一神箭手,本是沙陀部人,跟随秦宗衡多年,因孙儒斩了秦宗衡,安仁义觉得自己在军营中

  • 五代十国“影帝”——南吴太祖杨行密,请开始你的表演

    历史人物编辑:向向闯深圳标签:杨行密

    晚唐寿州(今属安徽淮南)刺史朱延寿,曾与人密谋反叛,消息意外被他的上司兼姐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获悉。杨行密此后开始对小舅子保持高度警惕。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杨行密假装得了眼疾,谎称两只眼失明了。每次接见朱延寿的使者,就会装作看不见的样子,走路的时候,故意撞在柱子上,跌倒在地半天不起来。朱延寿

  • 杨行密把皇位给小舅子,小舅子去领封,发现宫殿中有500刀斧手

    历史人物编辑:范立成标签:杨行密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似乎从有皇帝那一天开始,“坐龙椅”的权力之争就没有停过。改朝换代的有,同室操戈的也有,父子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的“血腥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出现了一场“姐夫和小舅子”之间的“斗智斗勇”,最终,还没“回过味儿”来的小舅子被姐夫亲手打死,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

  • 杨行密不是“常人”,为彻底根除内部祸乱,隐忍三年装瞎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杨行密

    古代权位之争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颠覆人们的三观,以及道德伦理。尤其是五代十国更为混乱,不仅秩序崩溃,三观尽毁,为皇位兄弟、手足、父子、君臣之间都不可信,唯有权力与利益是第一要素。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混乱代表无序,皇位象征着无所不能,为此出现各种荒唐事。

  • 杨行愍到杨行密一字之别,却让盗匪出身的他,开启了封王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杨行密

    俗语说,日月出,爝火熄,当非凡的英雄出现之时,一切宵小之徒,必将俯首。五代十国之时,可以说是英豪辈出的时代,同时亡命之徒,宵小之辈也会闻风而动,以觊觎天下散乱的权利。十国之中却当真有一位可与五代几位雄主相匹敌的真豪杰,真英雄,他就是吴王,也可称为弘农王的杨行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 杨行密:赤手空拳杀出鳄群的枭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杨行密

    五代十国,是皇位更迭最迅猛严重的时代,只要你有本事,皇帝是你们家的,不管坐的时间长短,能够在厮杀惨烈的时代中,迅速脱颖而出的,无一个不是人杰。做人杰已经很牛逼了,但做人精中的人精,更是千难万难。开局一个新手号,啥都没有,一路闯关斩将,没有氪金,冲上宝座主宰天下的人,寥寥无几。如吴王杨行密,吴越钱王钱

  • 淮南争霸赛,杨行密为何能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杨行密

    唐朝末年礼崩乐坏,世家没落,平民崛起。大丈夫欲出人头地,功名但凭马上取,无数英雄崛起于草莽之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在当时大唐帝国财富中心江淮地区,崛起的一位乱世枭雄——杨行密。看看他是凭什么在无数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江南霸主十国第一人。义军过境,短暂的真空吴王杨行密能够崛起于五代十国之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