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政权动荡,秦宗权看到了机会,并且首先盯上了实力最弱小的杨行密。
秦宗权的弟弟于是奉命带领人马攻打庐州。
淮南节度使高骈,一心一意要修炼成仙,正是他这个执着的想法,弄得淮南上下,人心惶惶。
淮南的乱出自高骈的执念,但真正导致这场混乱的人却是吕用之。
这场动荡对有些人来说是灾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封疆裂土的机会。
当年带兵直捣长安的黄巢虽然死了,但是跟随他的部下秦宗权却仍然活着,秦宗权把人当成食物配给的方式活学活用,发扬光大,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乎就成了令人闻之色变的食人魔王。
杨行密在庐州建立八营军马,人马虽然不多,却有后来被合称三十六英雄的军队将领,这些人性格迥异,但是志趣相投,而且各有特长。
此番听说秦宗权的弟弟带兵前来,杨行密也派出了自己的兄弟。
这位兄弟不是别人,正是与杨行密同乡的结拜兄弟田覠。
田覠博览群书,极具胆略,而且胸怀大志,通常有能力的人才会有大志。
因此秦宗权的兄弟与田覠一战而败。
都说柿子拣软的捏,鱼儿拣鲜的吃。
杨行密此时就被人当成了软柿子,这刚刚击退秦宗权的弟弟,就又有人前来挑衅。
这一次来的是寿州刺史张翺的部下魏防。
魏防虽然来捏软柿子,但却带了不少兵马,他的目的就是凭介优势兵力,一举拿下庐州。
杨行密用实践来告诉他,兵在精不在广,而且必须看带兵的将领是谁。
于是杨行密果断派出三十六英雄中的三位知名英雄,分别是田覠,李神福,张训。
魏防在禇城被三人击败,不过魏防虽败犹荣,毕竟后来这三人每个都成了赫赫有名的将领,魏防能一举与三人同时交锋,此生也算荣幸之至。
庐州汇聚了杨行密的众多兄弟,虽然兵少,但奈不住良将居多,因此打庐州主意的人多,但是成功的没有。
不过另一处舒州却挺不住了,舒州刺史陶雅,虽然有儒将之风,战场之上指挥若定,但是兵力有限,在滁州刺史许勍亲自带兵乘夜攻击之下,终于不得已弃城而回。
丢了舒州,杨行密并没有归罪陶雅,只是拍了拍陶雅的肩膀,“城丢了没事,只要兄弟平安回来就好。”
杨行密这边麻烦不断,不过一个机会却也渐渐向他接近。
高骈任用吕用之,吕用之乱政,终于把高骈手下将领激怒了。
便有淮南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铎,联合军使郑汉章,高邮镇遏使张神剑一起兴兵讨伐吕用之。
毕师铎原是与黄巢齐名的王仙芝手下,熟知兵马,而且极善骑射。
高骈的好多战役都是倚仗了毕师铎之力,本来一直被高骈倚为左膀右臂。
可是吕用之来了之后,就连毕师铎这样的将领都被排挤,为了能够占一席之地,毕师铎就与高邮将领张神剑联姻。
张神剑闻名知义,舞得一手好剑法。
这一次毕师铎出兵,是听说吕用之在高骈跟前给他构陷罪名,要除掉他。
毕师铎思来想去就先联合了好友郑汉章,再找到亲家张神剑。
三人一商量,居然在除掉吕用之这件事上的想法完全一致,于是推举毕师铎为大丞相,传檄书于各州县,以诛杀高骈身边奸贼吕用之等人为名,滴血盟誓,联合起兵。
毕师铎等人兵临城下,吕用之见了心中害怕,于是大洒金钱召集悍不畏死的勇士,死守城门。
毕师铎没料到守城士兵居然如此勇猛,一时间毫无办法,只得退兵自守。
这一下吕用之有了喘息之机,慌忙让人把各个城门以巨石擂木堵个结实。
毕师铎见此,知道城门一时难以攻破,就向宣州的秦彦求救,并向秦彦许诺,只要攻破城门,高骈的节度使就让秦彦来当。
秦彦听了大喜,当下就派出牙将秦稠率领三千人马与毕师铎汇合。
吕用之看到毕师铎人马越聚越多,而且此时又失去了高骈的信任,不免担心城池难守,心中萌生退意,不过这好端端的广陵城就这样拱手让给毕师铎,实在是让人难以心甘。于是吕用之悄悄以高骈的名义向杨行密发了一封密牒,希望杨行密能够带兵前来平乱。
杨行密此时倒是上下一心齐聚庐州,不过他自己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心中还是犹豫不决。
这时候,一个对于杨行密极重要的人站出来了。
往往在人犹豫不决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能够给你指明方向,并且推你一把的人。
这个说服杨行密的人,唤作袁袭,袁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能,与当年的张良,陈平相比也是不遑多让,唯一可惜的就是命短,否则的话,杨行密的成就可能不止于淮南。
袁袭当下站出来说道,高公求仙而惑,吕用之心怀奸邪,毕师铎以悖逆出兵,此乃天授明公以淮南也!
此话一出,杨行密头脑一下清醒了不少,从庐州到淮南,这是从乌鸡变凤凰的机会,不管成不成,值得搏一搏。
杨行密何许人也,绝不是胆小之辈,既然有人指出了机会,那就逆流而上。
上归上,但是也不能盲目出兵,以卵击石。
因为杨行密的兵实在是屈指可数,为了增强一下实力,杨行密向合州刺史孙端借兵。
杨行密卯足了劲,总算是纠集了数千人马,前往广陵增援。
人马到了天长,听说广陵已经陷落,数千人马只好驻扎天长,以待良机。
天长这地方还真是杨行密的福地,到了没多久,吕用之就带着自己的亲兵过来投靠。
吕用之逃出广陵,流浪在外,听说杨行密居然当真带兵前来,心中大喜,这人我果然没有看错,当初我在高骈面前为他讨过封赏,与我不外。
这时候,张神剑竟然也带兵过来投奔。
原来广陵城陷落,张神剑向毕师铎索要在城中夺来的财物。结果毕师铎见物心喜,说啥也不愿意把到手的东西分一点出去,张神剑大怒,直接转头就来到杨行密的麾下。
看到杨行密兵数渐多,实力增强,海陵镇遏使高霸,曲溪人刘金,盱眙人贾令威也分别带兵来投。
这一下,杨行密的兵力由数千,扩充到了一万七千余人,兵力大增。
兵力是上来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麻烦又开始困扰杨行密,这么多人,粮食供给却成了问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刚刚投靠过来的张神剑,直接将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那就是把高邮城的粮食向这里运送。
张神剑是高邮城的守将,当初与毕师铎,郑汉章,一起出兵,他就是负责军队的粮食补给。
如今他与毕师铎撕破了脸皮,便把供应毕师铎的粮食切断,转而供给杨行密这一群人。
广陵城被毕师铎攻破,毕师铎大喜过望,一时间把城内所有值钱的器物尽数收集到府库之内,然后又囚禁了高骈,恰好此时秦彦也来到了广陵。
于是秦彦自称淮南留后,控制广陵,毕师铎则得到了广陵的财物,二人都算是心愿得偿。
但是,原本困扰杨行密的问题,此时变成了秦彦与毕师铎的烦恼,就是城中粮食的供给。
广陵经过毕师铎这一攻城之战,已是消耗了大半粮草,再经过军兵入城大肆掠夺,百姓流离失所,粮食已经出现了紧缺的情况,如今再加上秦彦的军队,眼见得就要饥不果腹。
秦彦思来想去,既然城内无粮,那就到城外去抢。
城外有杨行密的军队驻扎,虽然兵力一万七千余人,却是属于联合军,还不是一击便溃。
秦彦算盘打好了,于是命令自己的牙将秦稠与毕师铎一起率领八千人马气势汹汹杀出城来。
令秦彦意料不到的是,这八千人马,去得快,败得也快,而且自己的心腹牙将秦稠一战而死,只剩下毕师铎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逃回城内。
这一下,可是让城中军士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就是内无粮草,外无出路,就是想到城外山上采摘野果都不好使。
人一旦饿到极致,就会变成野兽,于是城中开始有食人者出现。
眼见得城内满目疮痍,而且遍地是饥肠辘辘的人群,秦彦急得直薅头发。
秦彦本是军旅出身,原名秦立,早年因犯罪入狱被典为死刑,在狱中却梦到有人唤他,待醒来之时发现锁具居然全破,于是借机逃出生天,此后更名秦彦。
秦彦联合一众逃犯以及亡命之徒,直接投奔了冲天大将军黄巢,在黄巢的带领下攻打唐朝,却被高骈手下的大将张璘打败。
秦彦便借机转投到高骈的麾下,反而与黄巢的军队作战。秦彦凭借着对黄巢军队的了解,屡立战功,升为和州刺史,然后乘着宣歙观察使窦潏患病,占据州城,并且上表代替了窦潏的官职。
秦彦薅了一半头发,总算理清了眼前的状况,要想突围出城只有求来援兵。想到如今城外兵马还算强壮,并且能够对付杨行密的只有苏州刺史张雄。
不过,要让张雄赴险来助,却需要给些实惠。
于是秦彦以淮南留后的身份,授张雄以仆射告身,并且把张雄的禆将也授予官职。
张雄有了官职加身,自然义无反顾,带兵前来相助。
张雄兵马到得城外,立马就有受困多日的广陵人出高价换取军兵的粮食。
通犀带一条换米五升。
锦衾一套换糠五升。
士兵出征,冒死打仗,都是为了生活上的富足,能够不用冒险就换取了金钱富贵,为何还要冒险打仗?
于是张雄的军队士兵再不肯作战,反而偷偷的助杨行密军队围困广陵。
秦彦见此,不由大怒,求人不如求己,既然外边指不上了,那就还得咱们自己上。
秦彦清点城中人马,选出一万二千人,命毕师铎,郑汉章率领,陈兵于城西旷野之处,准备拼力一战。
外面人马嘶鸣,杨行密却安卧于营帐之中,有人向他禀告军情,杨行密却坦然说道,不急,待贼兵临近告我。
杨行密在广陵城外布军八寨,分野以控广陵。
秦彦的一万二千人马此时背城一战,倾力打击之下,杨行密八寨已被破一寨。
营帐之内,有牙将李宗礼,向杨行密建议,此番贼兵倾巢而出,军势极胜,我们寡不敌众,不若坚壁自守,徐图还师。
李宗礼话音方落,却有一个将领勃然大怒,我等兴义师,以顺讨逆,何来众寡之论,某不才,愿意起一队兵马做前锋,为杨公破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