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行密:赤手空拳杀出鳄群的枭雄帝王

杨行密:赤手空拳杀出鳄群的枭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叶银强 访问量:3374 更新时间:2024/1/24 10:24:01

五代十国,是皇位更迭最迅猛严重的时代,只要你有本事,皇帝是你们家的,不管坐的时间长短,能够在厮杀惨烈的时代中,迅速脱颖而出的,无一个不是人杰。做人杰已经很牛逼了,但做人精中的人精,更是千难万难。

开局一个新手号,啥都没有,一路闯关斩将,没有氪金,冲上宝座主宰天下的人,寥寥无几。如吴王杨行密,吴越钱王钱镠,都是几乎没有任何背景,从泥土血潭中,一把泪一把汗一把血爬上来的。孔武有力,身躯壮健就是他们唯一的背景。

在五代十国中,要出来单干,首先要肌肉发达,膀大腰圆,舍我其谁的霸气,冒出头的概率比普通人稍微大一些。足以淘汰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了。

杨行密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出身是很差,其父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祖上也从来没听过有啥人曾经阔过,是地地道道的扔在人海中看不见找不着的那种。杨行密的父亲不但穷,更是短命鬼,在杨行密年幼时,就撒手人寰。家里经济顶梁柱一下崩塌,只有老幼妇孺,谁能有赚钱的能力。但杨行密在这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居然能成长为威猛大汉,高大有力的肌肉猛男。一只手能举起百余斤的物品,一天能徒步行走三百里的路,耐力惊人,肯定是从军的好材料。

杨行密不屑种田,不想庸庸碌碌过一生,白瞎了他好身材。唐僖宗时期,江淮地区到处有大大小小的反叛势力,杨行密初出茅庐,自然眼光不太精准,参加某个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但这组织也不是严密机构,就像一盘散沙一样,遇到正规军,就一击即溃,杨行密来不及逃跑,就被逮捕。还没玩够就身陷囹吾,杨行密运气好,他那鹤立鸡群的奇特异相,非池中物,刺史郑棨一看惊为天人,现在这个乱世,多放一个人,说不定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他就果断解开了绳索,将杨行密放走。

杨行密经过多方辗转,应募当了一个大头兵,戍守朔方,因为他是猛男嘛,很快就提升为队长,等戍边期满,杨行密要回来了。但当地的军吏非常嫉妒厌恶他,想让他在自己眼皮下消失,要求他再次返回朔方戍守。杨行密心中有数,军吏送别他之际,假惺惺问他还需要啥东西呢,杨行密冷笑几声,声若铜钟大声说,只要你这个混账的人头。一刀落下去,军吏的首级被杨行密拎在手中,抛在大多数人面前,说,愿意跟我干的现在就跟我走。很多人都认为杨行密是能干大事的,纷纷拥护。杨行密自称为八营都知兵马使。他的凶神恶煞吓走刺史郎幼复,兵不血刃占据了庐州。

这个乱世,只要敢做出头鸟,不被冷枪打死的话,逐渐坐大的话,朝廷都会多加封荣誉职位。就杨行密占据庐州,屁股坐稳了,唐朝没办法,只好拜他为庐州刺史,正式成了封疆大吏。庐州是杨行密发家的第一个原始资本,他当然珍惜。后面淮南节度使高骈被毕师铎所攻,高骈上表要皇帝封杨行密为行军司马,杨行密得到了好处,就率领几千兵马支援,走到半路,得到消息,高骈已经被毕师铎囚禁了,秦彦也带兵过来了,扬州有毕、秦势力,杨行密这点人贸然进去,肯定被包了一顿饺子。杨行密停下来,在蜀冈屯兵,按兵不动。

毕师铎要吃掉杨行密,就率兵数万攻打,数千人怎么打得过,但杨行密混了多年,自然对排兵布阵颇为熟稔,他观察到毕师铎人多但不整齐,佯装大败,放弃营寨逃跑,毕师铎的士兵,一直缺粮,看到营寨内物资丰富,争先恐后抢夺,杨行密掉头反击,毕师铎军队一时整顿不起来,抵抗不住,大败。毕师铎单骑逃到扬州城内,恼羞成怒下,杀了高骈。杨行密收到风,全军着白色丧服哭丧三天,激发了他们的怒气,再次进攻扬州西门,秦彦和毕师铎抵抗不住哀兵的猛烈进攻,逃到东塘,杨行密遂得扬州。

但是扬州其实是个鸡肋,被毕师铎血洗一番后,扬州城已经是到处荒凉,仓库特别空虚,饥民众多,每天有互相残杀充饥的惨况发生。杨行密早想放弃扬州,但秦彦毕师铎联合秦宗衡卷土重来,杨行密闭门不出,就是不和你们打。不久秦宗衡被他部下孙儒所杀,孙儒比毕秦之流的货色更加懂用兵,攻破了高邮,杨行密这个大汉开始害怕了,但他手下还是有明白人的,比如袁袭。

袁袭告诉杨行密说,现在招来的新队伍大多数是高骈的部下,要给他们优厚的待遇和严明的军纪来约束,赏罚分明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效力。现在孙儒太气盛,我们目前惹不起,先壮大自己的实力再说。海陵镇使高霸,是高骈的旧将,肯定不能为我所用。所以高霸要除掉,他手下的资源丰厚,吞并过来是上策。杨行密采纳他的意见,先大肆犒劳军队,给钱给物,大家有了干劲,一鼓作气擒获并且灭了高霸及全族,得到其部下数千人。

孙儒杀人不眨眼,之前的同盟毕师铎和秦彦,他说杀就杀了,吞并了他们的兵马,掉头猛攻杨行密,杨行密抵挡不住,要退守海陵,袁袭说,庐州这个地盘,是我们原始资本,我们应该回到那里,图谋东山再起。

杨行密当然不满足只有一州,他想要进取。问了袁袭意见,袁袭认为宣州是可以考虑打下来的,因为镇守宣州的是秦彦之前的老伙计池州刺史赵锽,现在秦彦已死,赵锽失去依恃,这个软柿子,不捏的话,机会就错过了。杨行密就发兵攻打宣州,两军战于曷山,大败赵锽,进而围困宣州,赵锽弃城逃去,被追上杀死。宣州和庐州现在已经被杨行密掌握在手里了。

有了两个州,杨行密就开始四处攻伐,得到了滁州、和州、楚州。但孙儒岂能坐视杨行密坐大呢?趁着他没喘口气时候,就起兵号称五十万进攻杨行密,孙儒当真强悍至极,杨行密被孙儒痛殴几番,本想弃城逃跑,但手下纷纷劝阻,杨行密决定避而不战,用猥琐的坚壁清野战术,消耗孙儒。旷日持久的拉锯,孙儒终于承受不住,不仅粮草不足,而且又发生大瘟疫,孙儒军心大乱,杨行密抓到千载难逢的良机,倾尽所有的兵力猛攻孙儒,他战败被俘,被杨行密处斩。孙儒手下的精兵强将,是杨行密最需要的宝贝,他整顿一下,每个人用黑衣蒙住盔甲,唤作黑云都,作为杨行密的亲军。

消灭了孙儒,其他人再也不是杨行密的对手,他再次进入曾经吃过大亏的扬州,随着他的实力越来越大,自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都被攻下。而且进攻钱镠的苏州,擒获苏州刺史成及。

但是杨行密的军队大多数都是南方人,江、淮人体质稍弱,兖州的朱瑾,被朱温打个落花流水,不得已下,投靠杨行密,同时带来了不错的资源,朱瑾带来的都是北方壮汉骑兵,加入了杨行密的军队,更为强大。朱温派葛从周、庞师古找杨行密算账,被杨行密痛击,在清口击败朱温军队,杀了庞师古,葛从周狼狈逃走。

多年南征北战,杨行密的手下,逐渐独当一面,都有异心,出色的手下有王茂章、李神福、田頵及安仁义、朱延寿等,但王茂章李神福算是忠心耿耿的,只有田、安、朱之流都是不听话难以制服的角色,杨行密早就想除掉他们,但是没有行动。不过他们最后还是背叛了杨行密,轮流造反,最后被杨行密一一收拾。

多年的征讨下来,杨行密的地盘虽然大不过朱温,但也挣了不小的家业,算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的典范。

标签: 杨行密

更多文章

  • 淮南争霸赛,杨行密为何能脱颖而出?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杨行密

    唐朝末年礼崩乐坏,世家没落,平民崛起。大丈夫欲出人头地,功名但凭马上取,无数英雄崛起于草莽之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在当时大唐帝国财富中心江淮地区,崛起的一位乱世枭雄——杨行密。看看他是凭什么在无数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江南霸主十国第一人。义军过境,短暂的真空吴王杨行密能够崛起于五代十国之间,不得

  • 李嗣昭:别看我个子矮,浓缩的都是精华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李嗣昭

    李嗣昭:别看我个子矮,浓缩的都是精华 文/老张在路上《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嗣昭是十三太保中的二太保,随李克用剿灭黄巢。朱温称帝后,李克用发兵鸡宝山,李嗣昭在鸡宝山之战时出阵挑战王彦章,被王彦章一枪挑死:李思昭上马持矛,径到阵前,大骂彦章:“吾今杀汝!”彦章便不答话,交马一

  • 十二太保——康君立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康君立

    且说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怅然若失,痛恨诸将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为此事更是十多日未处理军机政务。每每和诸将赌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894年十月,昭义节度使康君立前赴晋阳拜见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会聚属下各位将领尽情饮酒,喝到兴头上,李克用谈起李存孝,泪水不停地往下流。而君立则不以为然一言忤之,

  • 如何才能在官场中走得顺利?让职场不倒翁冯道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冯道

    前言:五代十国是历史上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朝代更替,政权分裂,战乱迭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血雨腥风。但就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有一个人却能在官场上屹立一生而不倒,前后效忠于十位皇帝,且始终身居高位,堪称是“职场不倒翁”,这个人就是冯道。那么冯道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让这么多皇帝始终相信他并重用他呢?初入官

  • 寒门出身的乱世不倒翁冯道,是为国为民真君子还是逢场作戏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在后世颇受争议,但他确实是乱世官场的不倒翁、常青树。他就是历经五代十二帝的冯道。据《旧五代史·冯道传》:冯道“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也就是说,冯道是耕读并举的寒门士子,为人敦厚

  • 一生历事四朝十一帝的「圆滑」宰相冯道究竟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冯道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因此,自国家意识形成后,给国家元首打工变成了一份高危行业。纵观中国历史,能够在太平年代经历三朝或四朝而不倒的大臣可以说是寥若晨星。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位,不仅在五代十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历四朝十君,而且还担任宰相一职20多年,堪称“政坛不倒翁”。他就是善于在乱世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

  • 冯道的官场智慧:侍奉四个王朝,耗死九个皇帝,虎狼丛中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冯道

    现代人的社交礼仪当中,一般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就比较受欢迎。官场中也相当讲究这个,正所谓“良禽折木而栖”,在朝廷文官最重要的便是“站队”,跟对了人前途自然光明。历史上皇权更替日新月异,像“玄武门之变”、“九子夺嫡”等这些非常著名的皇位之争,就足以说明站队的重要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就因为这个原因而

  • 从真汉子变四朝十帝不倒翁,冯道一生,能给职场人多少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冯道

    公元954年四月,后周显德元年,73岁的冯道无疾而终。民间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根源由来也很有意思!孔子享年73,孟子享年84,圣人亚圣寿享如此,也让后世人约定俗成的将73-84当做槛。只要能活到和圣人相似年纪,也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有人空活百岁一事无成,有人则光耀古

  • 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冯道

    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公元918年,37岁的冯道生了一个儿子,一看年份还比较吉祥,就起了一个名字叫冯吉(这个理由是我瞎编的,你们不要相信)。冯道当时的职务是大唐太原市市政府秘书长。这个职务有些奇怪,表面上这个职务是大唐中央政府任命的,但是这时候大唐已经灭亡,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人是

  • 五代最强“打工人”冯道:历经五朝11位皇帝,为何始终身居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安辉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短短五十年间,中原大地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代更迭异常频繁。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无论你是皇帝还是百姓,大家都很难拥有真正的安全感,互相猜忌、争斗不止,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宿命。可也有一个人,经历了五个朝代,辅佐了八个姓氏的11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