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乱世之下,英年早逝的柴荣为什么选择年幼的儿子做接班人?

乱世之下,英年早逝的柴荣为什么选择年幼的儿子做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华 访问量:2359 更新时间:2024/1/3 15:08:07

柴荣是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五代十国少有的英明之主。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十五岁从军,二十四岁拜将,三十三岁称帝,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节约简朴,赢得了广泛的拥戴。可惜,柴荣英年早逝了,然而在他死的时候,却选择了只有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结果我们都清楚,最终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了柴宗训的皇位,建立了大宋一朝。

其实啊,柴荣还是很厉害的人物,那么他也知道五代十国期间的混乱,他所在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也是黄袍加身夺得皇位。

既然如此,柴荣更加应该明白,让这么一个小孩登基,问题只会越来越多,风险是很大的。那么,乱世之下,英年早逝的柴荣为什么选择年幼的儿子做接班人?

周世宗柴荣一生共有七名儿子,长子柴宗谊,次子柴宗诚,三子柴宗諴都在柴荣生前被后汉隐帝刘承佑所杀,所以,当时的长子就是柴宗训,不管他年纪多大,也是老大了,让他接班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嘛,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呢?

很多人借着郭威与柴荣之间的关系说事,但这是两码事。

柴荣的确是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并最终传位,但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简单,你以为郭威愿意?只不过他没有儿子,他的亲儿子也是当年都被后汉皇帝给杀了。如果有亲儿子,哪怕这个孩子一岁,郭威打死也不可能立柴荣为接班人。

另外一点就是很多人认为柴荣是明君,既然如此,就不能只考虑传位给自己儿子,毕竟是乱世。

关于这一点,我们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第一,柴荣也是普通人,人家有儿子,但因为乱世,就不能传位给自己的亲儿子,这是什么道理,如果他儿子柴宗训一切顺利,并没有赵匡胤这个事,到时候谁负这个责任。谁对柴宗训负责?谁又能知道赵匡胤会造反呢?

第二,柴荣是英年早逝,他死的时候才39岁,如果不让柴宗训接班,那么让谁接班呢?随便选个大将?可以说柴荣没有合适的接班人。

第三,柴荣病重的时候,为了自己儿子,也的确做了一些安排,尤其是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夺了郭威的女婿张永德的军权,提拔了赵匡胤等人,还安排了安排了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辅佐幼主。在柴荣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不过这也是他无奈的选择。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周世宗柴荣外出打仗,大臣:河边有一个三岁小孩,柴荣:天亡我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柴荣

    导读:王朴,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后周大臣。《五代史》记载,王朴从小聪明伶俐,熟读经史,擅长写文章,被十里八乡称为“小神童”。五代十国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王朴直到44岁才出世为官,在后汉担任秘书郎,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后来,王朴见后汉政权日渐混乱,为躲避战乱就回乡隐居,直到周世宗柴荣登基,才重新征召他做

  • 柴荣英年早逝,7岁儿子被迫禅位,赵匡胤如何对待柴荣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柴荣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不得不说确实是占了柴家的便宜,或者说是摘了柴荣的桃子。柴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代雄主,只可惜英年早逝,才活了38岁,他的人生在他的事业即将达到鼎盛的时候戛然而止。对于柴荣在位时期的成就,《新五代史》如是评价:“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

  • 赵匡胤的眼光,离开新登基的皇帝身边,甘愿烧冷灶跟随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时夏的光影标签:柴荣

    (16)做皇帝的代价刘承佑昏了头,杀掉了郭威和柴荣的全家,最终郭威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了开封城,而在此之前,这个皇帝早就如同丧家犬一样,逃走了。都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这被赶下台的皇帝,恐怕连个丧家犬都不如,丧家犬还有流浪和生存的权力,但刘承佑逃走之后,没两天就被人原来的部下逮住杀了,在此时后

  • 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荣后代,不怕他们复辟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柴荣

    听到这个问题,赵匡胤冷笑了:“我要是连这点儿自信都没有,我还敢改朝换代吗?”从前还见过另一个问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柴荣的心腹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反抗?柴荣的心腹哪里去了?柴荣的心腹在发动陈桥兵变呀。谁是柴荣最大的心腹?就是赵匡胤。如果赵匡胤不是柴荣最大的心腹,柴荣怎么可能给他那么大的权利?在病

  • 赵匡胤篡夺了柴荣江山,为何没有杀柴氏子孙以绝后患?原因在此!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柴荣

    后周郭威通过黄袍加身,让他从臣到君,驾崩时把皇位传给了义子柴荣。没想到几年后,赵匡胤照搬了过来,夺走了柴氏江山。柴荣死时,把位置传给了柴宗训,还只是七岁的孩子,并对赵匡胤委以重任,也给赵匡胤兵变提供了条件。而新帝不能亲政,赵匡胤具备着称帝的条件,也为此暗中准备。但戏还是要演足的,在陈桥时,将士拥护他

  • 该如何评价后周世宗柴荣?

    历史人物编辑:澜阅史记V标签:柴荣

    努力过后最令人难以接受的结果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果实被他人窃取……细数历朝历代的帝王,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特存在,有的人心狠手辣;有的人心系天下;还有的人沉享乐无法自拔……但是要说这些皇帝之中谁最令人惋惜,我想后周世宗柴荣最有发言权。柴荣戎马一生,就如同走完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费尽千辛万苦才打下半

  • 乾隆裹尸布拍1.3亿,萧太后:拿我的寿衣来!藏友:34亿卖不卖?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萧太后

    继乾隆老爷子的裹尸布后,最近又有一件稀世珍宝在网络中颇为吸睛。这就是号称不止34亿的萧太后寿衣。消息一出,不少人都隔着屏幕发出了阵阵感叹:现在的文物是真值钱啊!不过,面对这样的消息,我不禁想要问大家一句:不要34亿,34万,您买么?别人不知道,反正我是不会买的。当然,我也买不起。言归正传,咱们先来聊

  • 萧太后一生幸福圆满,可是她的姐姐们却命运悲惨,只因为她那个善于投机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萧太后

    辽国最出名的太后萧绰一生幸福,贵族之女出身,从贵妃当到皇后、皇太后,当了皇太后不用守寡受寂寞,还和旧情人韩德让同居,让韩德让凌驾于皇帝和众臣之上,成为实质上的“太上皇”,而她的儿子辽圣宗却不反感,还在她病逝后象服侍父亲一样服侍韩德让。萧太后的一生很圆满很幸福,可是她的姐妹就惨了,虽然都是王妃,都被她

  • 萧太后墓被偷盗过多次,为何这件价值34亿的“寿衣”却无人敢碰?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萧太后

    引言在过去的考古工作中可以发现,许多古代帝王的墓葬中都有许多稀世珍宝的出土。对于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者而言,由于他们在国家范围内有着绝对的权力,因此这些人即使是在死后,也能拥有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财产。只要是与皇帝、皇家有关的物件,无论忌讳与否,都会有很多人生出觊觎之心。对于辽国的萧太后来说,她的墓葬就

  • 自古文臣不善武,而这位名相却是个例外,率军击退大辽萧太后犯境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萧太后

    当年一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令下达,汉武之后数千年,儒生几乎等同中国古代文人群体。儒家虽有礼、乐、射、御、书、数,但经过历代王朝统治的转化,其中武学思想渐渐褪去历史色彩,儒生群体有了一个新的形象——手无缚鸡之力。但这位儒家出身的大宋名相却是个例外,亲自率军击退了声名赫赫的萧太后,他就是寇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