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唐闵帝被大哥凌逼,仓皇出逃,想依靠大舅哥石敬瑭打回京城!

后唐闵帝被大哥凌逼,仓皇出逃,想依靠大舅哥石敬瑭打回京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研墨香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3/12/5 5:46:36

应顺元年(公元934年)三月十七日潞王李从珂自凤翔正式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各军州望风而降。不过十天时间,就抵达了陕州(河南三门峡),京师洛阳已近在咫尺。

闵帝李从厚派遣的二次西征大军主帅康义诚,本想将麾下这支部队作为进身之资献给李从珂。但他万万没料到,西征将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然都是投降,主动投降当然好过被动投降,能自我成就干嘛成就你康义诚呢!因此,广大“指战员”们一出洛阳,就脱离了建制,争先恐后地奔向陕州请降。

康义诚辛苦跋涉到陕州近郊的干壕(即杜甫笔下的石壕村)时,身边只剩下几十个人,计划好的一场大功化为乌有!

闵帝接到西征部队又一次土崩瓦解的消息后,急忙宣召枢密使朱弘昭入宫商量对策。朱弘昭见传旨的太监催得这么急,以为即将入宫论罪(他可能想到了,西汉时吴王刘濞叛乱,汉景帝先杀了首倡削藩的晁错),他不想受辱,走到后院投井而死。

京城警备司令(巡检)安从进乘乱包围了另一位枢密使冯赟的府邸,杀死冯赟满门,霸占了冯家财产,又放纵士兵四处抢劫,洛阳大乱。

京城人心浮动,偌大的朝廷没有一位分忧的臣子,闵帝顿生“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之感,他决定回当初自己镇守的邺都再做打算。

三月二十九日夜,闵帝抛下妻儿,带着50多位心腹出玄武门离京,迎头碰上了近卫军精锐控鹤营司令(控鹤指挥使)慕容迁。他一直颇为信任慕容迁,于是对慕容迁说:“慕容爱卿,你召集有马的控鹤营士兵,为朕护驾!”慕容迁慨然说道:“微臣生死都要和陛下您在一起!”闵帝一行刚刚出城,慕容迁就关了城门回家睡觉,毫无愧意。

四月三日,潞王李从珂大军入京。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在市郊蒋桥恭迎。李从珂传令说,哪有不叩拜先帝的梓宫和太后,而提前会见群臣的道理。他推掉欢迎仪式后,先给太后和太妃们请安,接着来到停厝明宗棺椁的西宫,抚棺大哭,一边哭一边诉说衷肠,解释自己缘何提兵进京。

一番哭祭之后,李从珂和冯道等大臣正式相见。冯道叩头行礼,李从珂也下拜答礼,冯道等人献上劝他即位为帝的表章。李从珂没有接,说道:“我此次洛阳之行,乃是逼不得已之举。等圣上还宫,先帝的丧事完毕,我仍旧返回凤翔。各位大人怎么就说到这事上去了,实在令我无语!(这话和他继父李嗣源当初入京时说的何其相似乃尔)”

四月初一,天将破晓。闵帝一行狼狈地逃到距卫州城(河南卫辉)七、八里的地方,突然遇到一彪人马由东疾驰而来,眼看就要冲撞御驾,侍卫们上前拦住喝问。对方告知是荣誉宰相、镇州节度使、先帝的驸马石敬瑭入京面圣。

石敬瑭既是闵帝的大舅哥,又是沙场宿将,众叛亲离的闵帝以为天降救星。石敬瑭此时也已得到传报,赶紧在道边跪迎。闵帝下马扶起石敬瑭,激动地大哭着对他说:“潞王凌逼,倾害社稷!朕在洛阳难以存身,幸亏碰到爱卿,请爱卿为朕筹划安邦定国的大计。”

石敬瑭见闵帝除了身边几十位风尘仆仆的侍卫,天子銮舆、仪仗一概没有,暗暗心惊,问道:“老臣在途中听说康大人已经率部西征,战况如何?”闵帝哽咽着说:“康义诚也叛变了!”

石敬瑭不禁喟然长叹,俯首半晌,对闵帝说:“卫州刺史王宏贽是先朝老臣,熟知掌故。臣先护送陛下去他那里,共谋复兴之道!”

契丹往事番外篇15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参考书目:欧阳修《新五代史》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标签: 石敬瑭

更多文章

  • 同是草根逆袭当皇帝朱元璋传了15代为何刘知远却一代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家波史标签:刘知远

    说到草根皇帝,你能想到谁?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毕竟人家也是从和尚、乞丐混到了真龙天子。可今天要说一位,比朱元璋还要传奇,从一个马奴混成了开国皇帝,他就是五代后汉建立者汉高祖刘知远。(历史上除了刘邦外还有3位汉高祖,南北朝赵汉汉高祖刘渊;五代时后汉汉高祖刘知远,五代南汉汉高祖刘建,当然

  • 穷人家的丑孩子,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后汉高祖刘知远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刘知远

    五代十国的许多皇帝都是少数民族,刘知远也是,他属于沙陀族,不但出身于穷人家,长得也不怎么样。他这种出身,这种相貌的男人,一般就是打光棍的命,但是,刘知远不但娶了个漂亮老婆,后来还当上了皇帝。从奴隶到将军,再到皇帝,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证明了命运靠自己掌握的哲理。从军刘知远的丑,是出了名的,他长得很黑

  • 真正的汉高祖不是刘邦而是刘知远,为何现在没几个人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刘知远

    刘知远: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不说在五代十国中,这刘知远的知名度最低,即使在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开国皇帝中,能知道他名字的怕也是极少,但他却是中国历朝沿革的正朔,名曰后汉,这可是被正史承认的、有国史并继承中华国祚的正宗朝代,远非那些非正统的朝代可比。不过,我知道他的名字是很早的,这并不是因为我的历史知

  • 《熙陵幸小周后图》到底是现场写生,还是托名伪作?

    历史人物编辑:翰林冷知识标签:小周后

    在各种史书的记载中,似乎两宋遍地都是“仁君”,这其实就是种假象。就本质而言,姓赵的跟此前姓刘的、姓李的以及此后姓朱的、姓爱新觉罗的没有任何区别。就拿北宋在平定中原时擒获的那些亡国之君来说,除了在故国毫无人望也毫无威胁的刘鋹和刘继元外,孟昶、钱俶和李煜都死得不明不白。高继冲倒可能是寿终正寝(享年31岁

  • 大小周后都是倾城之色,李煜最爱哪一个?恐怕哪个都不是最爱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小周后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但却是一个出色的词人。他的那首《虞美人》是传世名作,也最终因为此词引起了赵匡胤的猜忌,李煜因此丧命。提起李煜,就不得不提起他的两个女人大小周后。大小周后是亲姐妹,李煜先娶姐姐为妻,在姐姐过世后又续娶妹妹。两人都是倾城佳人,那么李煜最爱的到底是哪一个呢?大周后名叫娥皇,

  • 大周后被小周后气得一病不起,死后李煜写了一首诗,字字都是泪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小周后

    众所周知,《衣昭惠周后诔》是南唐元宗李煜写给亡妻周娥皇的一篇诗作,同时,也是李煜作为诗人,流传于世篇幅最长的一篇诗作:龙輀一驾兮无来辕,金屋千秋兮永无主。呜呼哀哉!木交枸兮风索索,鸟相鸣兮飞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呜呼哀哉!夜寤皆感兮,何响不哀?穷求弗获兮,此心隳摧。号无声兮何续,神永

  • 大周后被小周后活活气死,死后,李煜写了一首诗,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小周后

    “木交枸兮风索索,鸟相鸣兮飞翼翼。吊孤影兮孰我哀,私自怜兮痛无极。”这段节选自《衣昭惠周后诔》的词,出自后主李煜之手,原本是为了祭奠已故妻子所作,李煜虽然不是个亡国之君,但是政治上的挫败没有磨灭李煜在文学上的造诣。李煜擅长作词,继承了花间派的婉转,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别树一帜的深沉感,尤其是在亡国之后

  • 南唐后主李煜皇后小周后,自苦红颜多薄命,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小周后

    金陵皇宫中的娇娥美女越来越多了。不过小周后的妒忌之情比姐姐要厉害得多,宫中的美人不但很少有机会与李煜亲近,也没法得到相应的名分,若有心怀怨忿不能忍耐的,小周后甚至会施展辣手,或责或遣送出宫。尽管如此,李煜后期著名的嫔妃,见于野史传说的也有好几个。最有名的莫过于“娘”。据说这位美人儿为使舞姿翩跹得李煜

  • 躺着中枪,宋太宗赵光义与小周后被后人编排出的一段风流韵事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小周后

    若论宋朝哪个皇帝最有争议,宋太宗赵光义当排首位,从烛影斧声的篡位传说,到对待嫂嫂、侄子们的凉薄,再到高粱河一战被辽军撵得驾着驴车狂飙,其身上打满了阴谋、绝情、失败者的标签,宋太宗赵光义本人充满的争议性,使得各个朝代的文人百姓,都对之非常熟悉。然而正是这种火爆的知名度,却给赵光义身后声名带来了另外的一

  • 传说中的人品卑劣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历史上真的调戏过小周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小周后

    历史上的宋太宗赵光义,他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好色、贪婪,尤其是强暴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一事,让后人所不齿,背负了后世诸多的骂名。南唐后主李煜是有名的词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脍炙人口的词作。然而, 作为一国之主,他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