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画院虽不复存在,但数量众多的北宋画院画家南渡临安,进入了高宗的画院从事绘画创作。因此,高宗时期画院的绘画水平自然与徽宗时期不相上下,故《夜宴图》的创作时间就指向了南宋初年(一一二七年之后),高宗时期是唯一符合既有北宋宣和画院高水准的画家参与,又无法见到顾闳中原本这两个条件的时期。
在南宋五位帝王中,宋高宗最重视文艺保护,他热心保护古代书画名作,整理和收集了宣和内府因战乱而散失的许多古代法帖、名画。庄肃在《画继补遗》中记载:
宋高宗时期,于一一五四年获进士第一名的陈骙撰写了《南宋馆阁录》,后又有无名氏撰写了此书《续录》,其中记录了一千多件历代名画的相关背景资料(按:其中没有顾闳中的作品),有极大可能包含了宋高宗收集、保护的成果。
周密的《齐东野语》中有记载:『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当干戈俶扰之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盖睿好之笃,不惮劳费,故四方争以奉上无虚日。后又于榷场购北方遗失之物,故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惜乎鉴定诸人……人品不高,目力苦短,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故今御府所藏,多无题识,其源委、接受、岁月、考订,邈不可求,为可恨耳。』
周密的记载还说明高宗时期对绘画的题跋不够重视,对于法书名画尚且拆去前人品题,也从侧面说明对于画院新创作的作品,若非高宗题跋,未见有多余的文字即是很正常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宋高宗时期对古代书画的整理、收藏是非常重视的,除了收集历代书画,也令画院画师追摹前人的作品。从宋高宗对艺术赞助的研究来看,『他尤其喜爱叙事性的手卷画』,『在高宗的赞助下,宫廷画家图绘典籍篇章,创作出许多手卷作品』。
又据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江南顾闳中有《韩熙载夜宴图》……此与宋高宗画吴益王冷泉濯足事相类。』从宋高宗对艺术的偏好上看,均可说明《夜宴图》这类叙事性手卷画是具备非常充分的创作条件的。
通过对《夜宴图》各种画面特征的判断,综合分析其创作时代最有可能就是在南宋高宗时期,由北宋徽宗时代的画院高手南渡临安创作。鉴于画面中出现大量具有北宋绘画特征的情况,可以推断这件作品是在原本已经遗失的情况下,或根据画家的模糊记忆,或根据留下的画作名称结合韩熙载的记载进行创作的作品。
史浩从高宗朝入仕,宁宗时为相,其子史弥远在宋宁宗和宋理宗朝擅权共二十六年,得到宁理二宗的重用。可以想见,史浩或史弥远也是在这一时期得到赏赐,将《夜宴图》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