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北多英豪—张郃高览

河北多英豪—张郃高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楠者电影解说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4/1/20 23:11:35

如果是颜良文丑是袁绍麾下武将的武力巅峰,类似于曹操麾下的典韦许褚,那另外两位庭柱张郃高览就是带兵型的将才,区别于卫士,这两人在袁绍麾下不算籍籍无名,却也是难以有所成就(袁绍受制于世家大族,任命者多为当地豪强),后来乌巢兵败,二人被驱使强攻曹军大营,最终中伏击而投降,被曹操千金买骨招降,高览籍籍无名,而张郃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后来更是在街亭之战大放异彩,最后被诸葛亮除去,也算不辱名将之名。

高览,好像更多是为了衬托张郃,作为并列的河北庭柱大将,在归顺曹操后就没怎么抛头露面,也没什么显赫的功绩,在三国演义中死的更是潦草,能和许褚打的平分秋色的一流战将,被赵云三合斩杀,相比之下,张郃就优秀很多了,同样,也是我们重点介绍的人物。张郃,字儁乂,冀州河间人,东汉末年,黄巾军起兵叛乱,张郃应招募而参军,当了军司马,当时的冀州之主是韩馥,后来韩馥和袁绍起了矛盾,韩馥又没什么主见,被袁绍派去的人三言两语说动,稀里糊涂就让出了冀州,最后还丢了性命,这时候的袁绍声明远扬,张郃想建功立业,也就甘愿拜袁绍为主,开了建功立业,那时候最主要的对手是北地英雄公孙瓒,张郃在征伐公孙瓒途中屡立战功,加上带兵有方,很快脱颖而出,被袁绍升迁为宁国中郎将。后来鞠义被杀,麾下的精锐大戟卫被分配给了张郃,他也名声鹊起,成了所谓的“河北四庭柱”,可惜贵重的钱财让这只军队后来籍籍无名,平定公孙瓒后袁绍和曹操争雄,白马,延津两场大败让曹操占据了一定的优势,随后双方对峙于官渡,打的不可开交,袁绍后方粮草充足,而曹操缺兵少将,加上后方不稳,自然打不下去持久战,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许攸投曹,奇袭乌巢,双方局势扭转,当时张郃建议,带兵救援乌巢,稳定军心,而郭图认为可以奇袭曹军大营,围魏救赵,再另外派兵援救乌巢,张郃说曹操肯定有兵守护大营,而久攻不下,粮仓丢了会更被动。然而袁绍听了郭图的话,轻骑救援乌巢被击败,张郃等被立下军令状进攻曹军大营,结果面对荀攸,曹洪等人久攻不下,于是撤军,结果郭图不承认是自己决策失误,反而把责任推卸给二人,二人眼见这种情况,于是离开袁绍,前来投降曹操。曹操听到消息后很开心,认为这是瓦解袁军的开始,于是亲自接受了张郃的投降,并封他为偏将军,都亭候(当时曹军很多将领跟随曹操多年还未封侯,可见千金买骨之意),张郃也顺势夸赞曹操,至此,第一战官渡之战以曹操兵行险招而获胜,袁绍被迫撤兵到仓亭。之后的张郃颇受重用,攻打邺城之战立功,又到渤海攻打袁谭,包围雍奴,平定东莱匪患,让曹操也感慨河北多名将啊。之后北击乌恒,张郃和张辽等名将一同参与,立下战功晋升平狄将军。后来跟随张辽四处征战,平定战乱,于淮南,潜山,消除匪患,之后平定关中之战,大破马超,渭水河畔击退马超,之后在夏侯渊主力未到达之时,平定了割据凉州的宋建。因此,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和信任,和夏侯渊一同汉中。

215年,平定汉中后,张郃作为夏侯渊部属镇守汉中,张郃攻下巴东,巴西二郡后迁徙其百姓,削弱刘备战争潜力,随后刘备派出张飞和张郃对战,因为张郃的重心在迁徙百姓,和张飞对峙(当然,也不是张飞对手)时被张飞找到小路突袭,最终带着十几个人逃脱,尽管如此,迁徙了大量民众依旧有功,加上张辽合肥胜利后晋升征东将军,因此张郃担任了荡寇将军。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分兵十路强攻张郃而不能攻克,遂写信让诸葛亮发兵救援,随后围攻夏侯渊,当时夏侯渊身边将士不多,还派出士兵支援张郃,因此被斩杀,张郃带兵突围退守阳平关。刘备听到这个消息说要杀就杀张郃,夏侯渊有何用(更多是故作姿态,不过也说明张郃在汉中战场的重要性),之后张郃被部下推举为帅,带兵和刘备对峙,刘备见事不可为,遂没有渡河。后来曹操亲征没有击败刘备,于是迁徙走了汉中的人口后就把汉中放弃,留下张郃驻守陈仓。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张郃当了左将军,之后称帝后,又升了他的侯爵之位,张郃跟随曹真在安定一带征伐羌人,黄龙年间曾入侵东吴,破敌而归。曹叡登基后曾在荆州驻扎,和司马懿一同对抗孙权的进攻。228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声势浩大,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响应号召,曹叡认为诸葛亮主动进攻必败,于是命曹真为都督,曹真命张郃为右将军,对抗街亭马谡。当时马谡在街亭山上安营扎寨,被张郃看出破绽,围而不攻,断了蜀军水源,随后待蜀军士气低落之后进攻,大破蜀军,之后又去平定了叛乱的三郡,可以说是一人之力挫败了诸葛亮气势汹汹的首次北伐,诸葛亮被迫唱了一曲空城计而后撤兵,可见张郃之能。之后诸葛亮复出祁山,被张郃料敌于先,认为他粮草不济,必然不可久待,果然不出所料,张郃刚去抵御,诸葛亮就因为粮草问题撤军,于是张郃被召回京城,当了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屡次料敌于先,又能利用地形对敌而被蜀国看作心腹之患,诸葛亮四次北伐之时,司马懿带兵抵抗,和诸葛亮对峙,后来诸葛亮撤军,司马懿派兵追击,张郃领命当先中伏击而死,在木门谷被杀。当然,更多的说法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默契,空城计骗了司马懿算一个人情,如今铲除政敌算还清,毕竟张郃劝说司马懿不追,司马懿不听。后来谥号壮候,传子孙。

张郃的一生应该是河北四庭柱里最辉煌,最好的,能够扬名于历史,征伐敌国,料敌于先而儒将之名传播,只能说名将也需要有一个好的主公,遇到识人的曹操,张郃自然就是河间张郃,扬名天下了。

标签: 高览

更多文章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高览

    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便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其中的高览,甚至比张郃更加厉害!官渡之战中,曹操吵架没吵过袁绍,便命令手下猛将张辽上阵单

  • 赵云轻松击杀高览,30回合竟战平的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高览

    纵观赵云一生的傲人战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绝境赵云不会爆发出最强战力。长坂坡救阿斗赵云是如此,穰山之战救刘备时赵云也是如此。编者觉得在穰山之战中,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一是因为高览毫无防备,被赵云偷袭所致,二是因为高览的武力值本就不如赵云,更何况还是在赵云困兽犹斗,势如猛虎的状态下呢?咱们来看看高

  • 刘放吾:指挥仁安羌大捷的团长,蒙冤多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去探望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刘放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1942年,在缅甸附近一群百姓和士兵齐心合力,保卫家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事实。《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原型主角人物叫刘放吾,是那个在缅甸取得第一场抗日战争胜利,即仁安羌大捷的中国远征军的团长。刘

  • 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刘馥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8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十五章: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一座合肥城,成为孙权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合肥城改地重建,但合肥辐射区的基础,是刘馥单枪匹马入扬州之后努力打造经营的。刘馥建造的合肥城对曹魏乃至晋朝都有影

  • 武兴督蒋舒只是被调到阳安关辅助关中都督傅佥,为何就要叛蜀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傅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描写魏灭蜀之战时,阳安关守将蒋舒临阵投敌,害死主将傅佥的故事。那蒋舒为何要叛蜀降魏,其行为又对蜀汉造成了哪些影响,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驻守武兴蒋舒出身不详

  • 董卓首席毒士还是无辜小人物?弑君者李儒的变态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李儒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时代,是一个诸侯并起的时代。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哦,不是,每一个风光的诸侯背后都有一位多谋的谋士、军师或儒臣,这些谋士们有的通晓军事,临军阵前,从容淡定;有的精通人事,运筹帷幄,决胜人心;有的精通政事,护国佐王,理事安邦……乱世的故事因他们而

  •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观史修文1标签:李儒

    李儒的两个形象李儒的形象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是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给他“加戏”,充当了董卓的女婿和首席谋士,帮董卓出谋划策,在《三国演义》的前期剧情中就非常抢眼。而在史书上,李儒的记载可谓只字片语,并未有传,搜刮一下,也只有两处记载。一,初平元年初(190年),李儒担任前废帝,弘农王刘

  • 董卓的西凉集团之所以迅速败亡,皆因李儒所出的这六大昏招!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李儒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因于董卓兵进洛阳,他杀害忠良,无恶不作,满朝宗卿敢怒不敢言,致使袁绍、袁术、曹操等逃出洛阳,发文讨贼,十八路诸侯一起举兵,共讨董卓,从而天下失和,再起烽烟。董卓固然无道,但如果能有一个优秀的智谋之士鼎力相助,也不一定会输的那么惨,当时的董卓进入洛阳后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

  • 李儒:董卓手下头号谋士?小说中鸩杀皇帝,历史上竟然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李昊燃爱生活标签:李儒

    李儒奉董卓之命,领着鸩酒,对废帝刘辩说:“这酒可是好东西,能够延年增寿,祛邪趋福!”刘辩大摇其头:“我不信!这必定是毒酒!”李儒冷笑道:“大王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管这是什么酒,今天大王不喝也得喝!还请大王给自己留些体面!”刘辩还是不肯,厉声喝斥:“我都已经被贬为‘弘农王’了,董卓还不肯放过我吗!

  • 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李儒

    文/四季文史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帝推上龙椅。同时,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权倾朝野。在我国历史上,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