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轻松击杀高览,30回合竟战平的许褚?

赵云轻松击杀高览,30回合竟战平的许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戴从鑫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4/2/29 1:22:28

纵观赵云一生的傲人战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绝境赵云不会爆发出最强战力。长坂坡救阿斗赵云是如此,穰山之战救刘备时赵云也是如此。编者觉得在穰山之战中,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一是因为高览毫无防备,被赵云偷袭所致,二是因为高览的武力值本就不如赵云,更何况还是在赵云困兽犹斗,势如猛虎的状态下呢?

咱们来看看高览和许褚、赵云交手的经过。官渡之战时曹操先命张辽前去叫阵,袁绍随即派手下大将张郃前去迎战张辽。张郃和张辽战至五十回合未分胜负,于是曹操便命许褚出战,前去相助张辽。不想高览见状跃马挺枪来战许褚,于是四人开始捉对厮杀。

曹操眼见四人一时无法分出胜负,就赶紧命夏侯惇曹洪各率三千骑兵去冲击袁绍的中军。不想审配在中军处提前埋伏了一万五千名弓弩手。一阵乱射,夏侯惇、曹洪大败。

由此我们可知,高览虽然和许褚交手未分输赢,但二人打了多久并没有具体说明。而许褚是曹操的保镖,当时的曹军是弱于袁绍军队的。身为曹操保镖的许褚,一边要迎战高览一边还要时刻留意曹操的安全。当夏侯惇、曹洪二人败退时,许褚一定是急于回到曹操身边保护曹操的,所以说许褚与高览一战,时间不会很长且许褚未尽全力。编者觉得五十回合后,高览必死在许褚手上。

穰山之战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穰山之战赵云先是掩护刘备突围,随后赵云又独战,许褚、李典于禁三将。不想逃走的刘备却在半路上遭到了张郃、高览的前后堵截。当时刘辟殊死一战,想为刘备开辟出一条逃跑的归路。但刘辟很快就被高览一枪挑死。就在高览即将活捉刘备时,高览后军大乱,赵云杀透后军,跃马挺枪,一枪挑死了高览。从中可以看出即将活捉刘备的高览,对于赵云的偷袭是毫无防备的。而且此时的赵云为了刘备,必然是困兽犹斗,势如猛虎下山一般的。

许褚曾独战马超,双方两百多个回合未分胜负。用马超作比较,许褚和张飞交手,输赢也会是在两百个回合以后。所以说即使赵云的武艺高张飞一筹,赵云要想战胜战力与张飞相当的许褚,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如果将赵云、许褚、高览三人的武力值做一个笼统的定义,那么赵云应该是上上,许褚是无限接近上上,高览的武力值只能算是中上。

赵云的武力值本就高于高览,又在偷袭的情况下,所以赵云一枪挑死高览很合理。而高览之所以能和许褚战成平手,是因为交战时间很短,且大环境不利于许褚,不能让许褚尽全力。编者相信,绝境之下的许褚,杀死高览应该不超过三十回合。

另外在演义小说中,将高览、张郃并列为袁绍麾下的名将。按理而言,二人的武艺应该很接近。张郃曾先后败在马超、黄忠、赵云的手上。而马超又能和许褚战成平手,这就说明张郃的武艺差许褚很多,随之便可以说高览的武艺也差许褚很多。

如果说两军正面对垒,也许赵云还会给高览留些情面,但当时刘备的性命都快保不住了,赵云能不拼死一搏吗?赵云武力值本就高于高览,又是在偷袭拼死一搏的情况下,赵云能一枪挑死高览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许褚不同,许褚也许武力值稍逊赵云一筹。但赵云要想取胜许褚也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这就好比让赵云和张飞打一样,二人至少要打两百多个回合,赵云才能战胜张飞。高览战平许褚时,并不是许褚正常武力值的体现,赵云三十回合杀不死许褚却是二人正常武力值的体现。高览的武力值虽然差了赵云一大截,但如果是两军对垒,二人正面交手,那么高览至少能在赵云手下撑过二十回合。

三国知名的武将本就不多,如果不是到了紧要关头,赵云是不会对许褚下死手的。但高览不同,高览是真的准备除掉刘备,这样的高览赵云怎能放过?知名武将间交手,会有一个试探的过程。危急时刻刘备的性命是第一位的,赵云必然会舍弃试探高览的过程,追求一击毙命。许褚巅峰战力的体现应该是与马超一战,因为当时许褚所面临的情况,与穰山之战中赵云所面临的情况一样。许褚不拼死搏斗,马超很可能会将曹操当场击杀。

标签: 高览

更多文章

  • 刘放吾:指挥仁安羌大捷的团长,蒙冤多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去探望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刘放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1942年,在缅甸附近一群百姓和士兵齐心合力,保卫家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事实。《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原型主角人物叫刘放吾,是那个在缅甸取得第一场抗日战争胜利,即仁安羌大捷的中国远征军的团长。刘

  • 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刘馥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8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十五章: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一座合肥城,成为孙权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合肥城改地重建,但合肥辐射区的基础,是刘馥单枪匹马入扬州之后努力打造经营的。刘馥建造的合肥城对曹魏乃至晋朝都有影

  • 武兴督蒋舒只是被调到阳安关辅助关中都督傅佥,为何就要叛蜀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傅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描写魏灭蜀之战时,阳安关守将蒋舒临阵投敌,害死主将傅佥的故事。那蒋舒为何要叛蜀降魏,其行为又对蜀汉造成了哪些影响,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驻守武兴蒋舒出身不详

  • 董卓首席毒士还是无辜小人物?弑君者李儒的变态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李儒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时代,是一个诸侯并起的时代。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哦,不是,每一个风光的诸侯背后都有一位多谋的谋士、军师或儒臣,这些谋士们有的通晓军事,临军阵前,从容淡定;有的精通人事,运筹帷幄,决胜人心;有的精通政事,护国佐王,理事安邦……乱世的故事因他们而

  •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观史修文1标签:李儒

    李儒的两个形象李儒的形象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是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给他“加戏”,充当了董卓的女婿和首席谋士,帮董卓出谋划策,在《三国演义》的前期剧情中就非常抢眼。而在史书上,李儒的记载可谓只字片语,并未有传,搜刮一下,也只有两处记载。一,初平元年初(190年),李儒担任前废帝,弘农王刘

  • 董卓的西凉集团之所以迅速败亡,皆因李儒所出的这六大昏招!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李儒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起因于董卓兵进洛阳,他杀害忠良,无恶不作,满朝宗卿敢怒不敢言,致使袁绍、袁术、曹操等逃出洛阳,发文讨贼,十八路诸侯一起举兵,共讨董卓,从而天下失和,再起烽烟。董卓固然无道,但如果能有一个优秀的智谋之士鼎力相助,也不一定会输的那么惨,当时的董卓进入洛阳后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

  • 李儒:董卓手下头号谋士?小说中鸩杀皇帝,历史上竟然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李昊燃爱生活标签:李儒

    李儒奉董卓之命,领着鸩酒,对废帝刘辩说:“这酒可是好东西,能够延年增寿,祛邪趋福!”刘辩大摇其头:“我不信!这必定是毒酒!”李儒冷笑道:“大王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不管这是什么酒,今天大王不喝也得喝!还请大王给自己留些体面!”刘辩还是不肯,厉声喝斥:“我都已经被贬为‘弘农王’了,董卓还不肯放过我吗!

  • 董卓手下第一谋士李儒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李儒

    文/四季文史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帝推上龙椅。同时,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权倾朝野。在我国历史上,汉末

  • 李儒、李肃傻傻分不清楚?别急,捋一捋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李儒

    近来,看到有人在争论到底是谁劝降了吕布,是李儒还是李肃?小编也觉得有点傻傻分不清楚,所以专门查阅相关史料和《三国演义》,捋一捋李儒和李肃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李儒、李肃的历史记载: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初平元年(190年)李儒为弘农王郎中令,曾被董卓派去毒死弘农王(少帝)。192年董卓被王允、吕

  • 《三国演义》首位出场的谋士李儒

    历史人物编辑:熊英标签:李儒

    《三国演义》一书中大约写了1200余个人物,既有曹操、刘备这样的常青树,也有些人物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但也如流星一般留下了自己的辉煌。李儒,在《三国演义》中出场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因为他是书中出场的首位谋士,而且心思之阴狠、手段之毒辣,让人毛骨悚然。首次出场,宦官与外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