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为什么和许褚大战三十回合却没分出胜负呢?

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为什么和许褚大战三十回合却没分出胜负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靠谱学 访问量:1619 更新时间:2024/1/22 2:23:53

官渡之战,曹操命张辽出马,袁绍手下大将张郃飞马来迎,二将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恼了曹操阵上的许褚,挥刀上前助战,要刀劈张郃,袁绍大将高览见了,飞马来迎,四员将分两对厮杀。这场拼杀时间不长,就成了混战,高览能敌住许褚,武力也是相当强的,但遇到赵云,许褚大战三十回合没分胜负,高览确被赵云却被一枪刺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刘备在汝南收了刘辟和龚都的数万人马,趁曹操和袁绍交战,许都空虚,便带领关羽张飞和赵云来袭击许都。曹操接到荀彧的报告,率大队人马前来迎战,两军在穰山相遇,曹操和大耳朵互骂一通,正式开战,曹操命许褚去捉拿刘备,刘备背后赵云挺枪来战许褚二将打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这属于正常的单挑,时间长了许褚可能不是赵云对手,但几十回合赵云是杀不了许褚的。

曹操见刘备手下战将勇猛,正面赢不了刘备,于是不再出战,暗地里分兵袭击了刘备的根据地汝南,又派兵包围了负责运粮草的龚都,刘备只得派关羽,张飞前去救援,毕竟曹操兵多将广,这一分兵,刘备马上转入劣势。成了大溃败,刘备撇下赵云独自逃生,逃跑途中遇到从汝南逃过来的刘辟,一起撤退,途中被张郃拦住去路,待往回走时,高览杀了过来,刘辟上前和高览交战,只三合,被高览砍于马下,刘备没办法,准备亲自去战高览。这时候高览后军大乱,

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有两个原因:

1:高览对后队大乱没有在意,因为领兵作战肯定对后边敌人偷袭作了安排,后边有敌人来了,肯定有人去阻挡,他没想到赵云是冲阵的祖宗,瞬间就杀到他跟前了。

2:高览的注意力集中在刘备身上,他斩了刘辟,刘备准备上前和他交战,擒贼先擒王,杀了刘备就彻底胜利了,就像下象棋,把对方老将吃了,他車,马,炮在全也败局已定,高览这时候想得是斩杀了刘备。

加上赵云枪急马快,瞬间到了高览面前,高览想抵挡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

总结:正常单挑,高览是可以和赵云走个二三十合的,但他一心想杀刘备,对赵云的冲阵能力估计不足,导致措手不及,被赵云一枪刺死,而许褚是正面和赵云单挑,所以三十回合没分胜负。

标签: 高览

更多文章

  • 与张郃齐名的高览:在穰山之战中,却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高览

    高览,是袁绍麾下猛将,与颜良、文丑、张郃三人并称“河北四庭柱”,这四人当中,武功当以颜良和文丑为高,但高览作为河北名将,武功不会亚于张郃,否则,也成不了“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曹营张辽和张郃,两将率先交锋,大战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许褚挥舞大刀,纵马出阵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从中即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高览

    高览和张郃都是袁绍手下名将,俩人和颜良、文丑号称河北四庭柱。那为什么张郃投降曹操后战功不断,成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是魏国的开国名将。而高览却从历史上消失了一样呢?在演义中,高览曾经和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但最终在演义是在追杀刘备时被突然冲上来的赵云一枪刺死。但演义始终是演义,始终没有说服力。战死

  • 河北多英豪—张郃高览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高览

    如果是颜良文丑是袁绍麾下武将的武力巅峰,类似于曹操麾下的典韦许褚,那另外两位庭柱张郃高览就是带兵型的将才,区别于卫士,这两人在袁绍麾下不算籍籍无名,却也是难以有所成就(袁绍受制于世家大族,任命者多为当地豪强),后来乌巢兵败,二人被驱使强攻曹军大营,最终中伏击而投降,被曹操千金买骨招降,高览籍籍无名,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高览

    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便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其中的高览,甚至比张郃更加厉害!官渡之战中,曹操吵架没吵过袁绍,便命令手下猛将张辽上阵单

  • 赵云轻松击杀高览,30回合竟战平的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高览

    纵观赵云一生的傲人战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绝境赵云不会爆发出最强战力。长坂坡救阿斗赵云是如此,穰山之战救刘备时赵云也是如此。编者觉得在穰山之战中,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一是因为高览毫无防备,被赵云偷袭所致,二是因为高览的武力值本就不如赵云,更何况还是在赵云困兽犹斗,势如猛虎的状态下呢?咱们来看看高

  • 刘放吾:指挥仁安羌大捷的团长,蒙冤多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去探望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刘放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1942年,在缅甸附近一群百姓和士兵齐心合力,保卫家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事实。《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原型主角人物叫刘放吾,是那个在缅甸取得第一场抗日战争胜利,即仁安羌大捷的中国远征军的团长。刘

  • 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刘馥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8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十五章: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一座合肥城,成为孙权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合肥城改地重建,但合肥辐射区的基础,是刘馥单枪匹马入扬州之后努力打造经营的。刘馥建造的合肥城对曹魏乃至晋朝都有影

  • 武兴督蒋舒只是被调到阳安关辅助关中都督傅佥,为何就要叛蜀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傅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描写魏灭蜀之战时,阳安关守将蒋舒临阵投敌,害死主将傅佥的故事。那蒋舒为何要叛蜀降魏,其行为又对蜀汉造成了哪些影响,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驻守武兴蒋舒出身不详

  • 董卓首席毒士还是无辜小人物?弑君者李儒的变态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李儒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时代,是一个诸侯并起的时代。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哦,不是,每一个风光的诸侯背后都有一位多谋的谋士、军师或儒臣,这些谋士们有的通晓军事,临军阵前,从容淡定;有的精通人事,运筹帷幄,决胜人心;有的精通政事,护国佐王,理事安邦……乱世的故事因他们而

  • 历史上的李儒真的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吗?

    历史人物编辑:观史修文1标签:李儒

    李儒的两个形象李儒的形象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是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罗贯中给他“加戏”,充当了董卓的女婿和首席谋士,帮董卓出谋划策,在《三国演义》的前期剧情中就非常抢眼。而在史书上,李儒的记载可谓只字片语,并未有传,搜刮一下,也只有两处记载。一,初平元年初(190年),李儒担任前废帝,弘农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