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秒杀高览,打怕张郃徐晃,为何却被文丑逼平?这事刘备最清楚

赵云秒杀高览,打怕张郃徐晃,为何却被文丑逼平?这事刘备最清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永粗先生 访问量:4488 更新时间:2023/12/17 14:38:34

一、为啥没人惹赵云?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虽是公认的第一名将,但排在第二的赵云,才是真正的“杀神”。有人曾统计过赵云在《三国演义》中的单挑战绩。

赵云共单挑过26场。其中,一合之内被杀的有12人。数合内被杀的有7人。被赵云生擒2人,败走2人。仅有三人跟赵云战成了平局。

所以《三国演义》里,为啥没人敢惹赵云?瞅瞅这恐怖战绩,谁还吃饱撑得,去招惹这位“杀神”。

张郃是多牛的名将,曾跟张飞大战五十多回合,可见了赵云就溜边。徐晃更凶狠,曾击败过关羽(由于受伤),可一瞅见赵云也表示:赶紧走,退兵。不是我怕赵云,而是惹不起他。

当然,除了赵云超级牛到爆的战绩外,之所以没人敢惹赵云,最主要的还跟赵云的风格有极大关系,他是典型的人狠话不多!

比如马超投降刘备后,由于他曾追砍过曹操,跟许褚和张飞,发生过两次惊天动地的单挑,搞得荆州的关羽都浑身不自在,非要表示跟马超比武,以确定谁才是蜀汉武将第一人。

可马超对关羽没啥表示,反而对赵云却是敬佩不已,因为他也就吃个饭,入个席的时间,赵云就秒杀了两位大将:刘晙和马汉,提着人头回来了。搞得见惯了大场面的马超都惊愕不已,感到这事不科学,因此“倍加敬重”赵云。

因此这才有了许多人都表示:马超不怕张飞,却怕赵云之说。有否道理?咱不讨论了,只说赵云这风格,是不是杀神本色?还有人给出了赵云的“单挑公式”。

云大怒(大喝一声)……挺枪跃马……一合或不数合……刺于马下。

面对赵云的这种风格,也难怪三国名将都不愿意招惹他了。你打关羽,若胜了,甚至平了,足够吹一辈子的牛——关键是关羽为人傲慢,一旦打不过,可以求饶或服软,还能活着回来。

你打张飞,若胜了,甚至平了,可以秒变名将——张飞虽打架玩命,却喜欢跟比自己强或水平相当的玩命,而懒得跟水平低的打。如马岱,只要不把张飞搞急眼了,活命的概率也很大。

可打赵云却先要掂量,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因为赵云可不管你水平高低,有否名气,依据赵云那“单挑公式”,他从来根本不废话,出手就是杀招,风险值太大了。

二、为何被文丑逼平?

也许看到这有人会问,不是还有三人跟赵云战平的吗?咱先看看是哪三位。其一是文丑,其二是许褚,其三是姜维。

许褚能跟赵云战平不奇怪,典韦死后,许褚就是曹营头号猛将。

至于姜维,他是在赵云晚年时战平赵云的,怎么看怎么有点“平之不武”,但总体上也说得过去,毕竟晚年赵云,也是直接送走了韩德那一大家子。

唯有文丑,你说他武功一般吧,却打怕了曹营诸将。你说他厉害吧,却又被关羽三刀砍得“心怯”,在逃跑时被关羽追上杀掉了。

自然这里,就出现了疑问,赵云能秒杀高览,打怕张郃徐晃,为何却被文丑逼平了?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两个,尤其是第二个才最关键。咱先说第一个。

其一:由于关羽诛文丑太过简单。搞得许多人都觉得,文丑徒有虚名。但实则文丑的武功远在张郃、高览和徐晃之上。他之所以死得那么随意,就在于当时文丑已经跟徐晃、张辽打了半天,体力方面消耗严重。

关羽却是满血状态,胯着赤兔马,嗷一嗓子“贼将休走”就过来了。这种情况下,自然文丑就被关羽三刀砍得“心怯”,也就是体力不支了。于是他还按照老经验,打不过我跑。

结果文丑却不知,关羽骑得是赤兔马,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追上了他,“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也就是说文丑之死,一则死于曹营“不讲武德”的车轮战。二则死于“老江湖遭遇新问题”,既不知来将是谁,也不知来将那马有多牛——因此挂了。

再看赵云跟文丑之战,此战是赵云初出江湖的首秀,当时赵云还是“少年英雄”。用大白话说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气势虽盛,武功虽高,可经验却成问题。再看文丑,他已经是“老江湖”了,虽之前也血拼过公孙瓒,体力值下降,却能用经验弥补。

更何况,当时是袁绍大军追杀公孙瓒,到处都是自己人,跟文丑被关羽斩杀时的混乱状况不一样。同时赵云的目标不是干掉文丑,而是救走公孙瓒。所以这几个因素一叠加,文丑就跟赵云干了五十多回合,就这样赵云被逼平。

三、这事刘备最清楚

从赵云被文丑逼平这一战来看,当时的赵云还未显出“杀神”本色。也就是说,赵云的进步,是他追随了刘备之后,而成名战则是长坂坡。因此才说,这事其实刘备最清楚。

关羽为何一出场就能温酒斩华雄?一则是关羽如赵云一样,本身就武功高,二则是关羽的作战经验太丰富了。谁都知道他跟张飞,追随的是刘备。而刘备能从底层杀出,则是依靠跟黄巾军作战了好几年。

因此,关羽和张飞之所以一出道,就是“万人敌”般的猛人,就在于刘备的实力太弱小,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玩命,且还要一个人,要劈成八瓣使用——这就是“草台公司”的宿命。

故而,刘备被“煎熬”成了枭雄,连曹操都点赞和佩服。关羽和张飞则被锤炼为“万人敌”。懂了刘备、关羽和张飞的成才之路,再看赵云也是如此。

为何能打怕张郃,是因赵云怀揣阿斗,在长坂坡玩命。

为何能秒杀高览?是因当时刘备被高览追杀,赵云急眼了从后面杀来,一枪干掉高览,让刘备死里逃生。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赵云想生存,还能摆花架子玩,博掌声,求点赞吗?绝对不能吧!因为刘备太弱小,赵云就必须要狠,准,以最小代价求最大效果。故而赵云就这样,在刘备集团里被锤炼成了“杀神”。

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就说许褚吧,为何遇到马超后,他突然如同开挂?因为他的职责就是保护曹操。可曹操被马超揍得直喊“马儿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许褚自然要玩命,换开挂。

这就是“环境塑造人本身”。蜀汉的人才虽最少,但出类拔萃者却从来都是“一个能打十个”。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哪怕魏延,哪个不是如此?

就算是“近乎于妖”的诸葛亮,不是也是被硬生生被逼成了全才一枚,甚至还一不小心,成了“发明家”,为解决粮草运送问题,发明了木牛流马,这是一个道理的……

标签: 高览

更多文章

  • 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为什么和许褚大战三十回合却没分出胜负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高览

    官渡之战,曹操命张辽出马,袁绍手下大将张郃飞马来迎,二将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恼了曹操阵上的许褚,挥刀上前助战,要刀劈张郃,袁绍大将高览见了,飞马来迎,四员将分两对厮杀。这场拼杀时间不长,就成了混战,高览能敌住许褚,武力也是相当强的,但遇到赵云,许褚大战三十回合没分胜负,高览确被赵云却被一枪刺死,

  • 与张郃齐名的高览:在穰山之战中,却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高览

    高览,是袁绍麾下猛将,与颜良、文丑、张郃三人并称“河北四庭柱”,这四人当中,武功当以颜良和文丑为高,但高览作为河北名将,武功不会亚于张郃,否则,也成不了“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曹营张辽和张郃,两将率先交锋,大战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许褚挥舞大刀,纵马出阵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从中即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高览

    高览和张郃都是袁绍手下名将,俩人和颜良、文丑号称河北四庭柱。那为什么张郃投降曹操后战功不断,成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是魏国的开国名将。而高览却从历史上消失了一样呢?在演义中,高览曾经和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但最终在演义是在追杀刘备时被突然冲上来的赵云一枪刺死。但演义始终是演义,始终没有说服力。战死

  • 河北多英豪—张郃高览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高览

    如果是颜良文丑是袁绍麾下武将的武力巅峰,类似于曹操麾下的典韦许褚,那另外两位庭柱张郃高览就是带兵型的将才,区别于卫士,这两人在袁绍麾下不算籍籍无名,却也是难以有所成就(袁绍受制于世家大族,任命者多为当地豪强),后来乌巢兵败,二人被驱使强攻曹军大营,最终中伏击而投降,被曹操千金买骨招降,高览籍籍无名,

  •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简读标签:高览

    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便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其中的高览,甚至比张郃更加厉害!官渡之战中,曹操吵架没吵过袁绍,便命令手下猛将张辽上阵单

  • 赵云轻松击杀高览,30回合竟战平的许褚?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高览

    纵观赵云一生的傲人战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绝境赵云不会爆发出最强战力。长坂坡救阿斗赵云是如此,穰山之战救刘备时赵云也是如此。编者觉得在穰山之战中,赵云能一枪刺死高览,一是因为高览毫无防备,被赵云偷袭所致,二是因为高览的武力值本就不如赵云,更何况还是在赵云困兽犹斗,势如猛虎的状态下呢?咱们来看看高

  • 刘放吾:指挥仁安羌大捷的团长,蒙冤多年,撒切尔夫人亲自去探望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刘放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1942年,在缅甸附近一群百姓和士兵齐心合力,保卫家园,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事实。《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原型主角人物叫刘放吾,是那个在缅甸取得第一场抗日战争胜利,即仁安羌大捷的中国远征军的团长。刘

  • 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刘馥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8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二十五章:一座合肥城,难倒孙仲谋!合肥城建造者刘馥家族,对北京也有贡献一座合肥城,成为孙权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合肥城改地重建,但合肥辐射区的基础,是刘馥单枪匹马入扬州之后努力打造经营的。刘馥建造的合肥城对曹魏乃至晋朝都有影

  • 武兴督蒋舒只是被调到阳安关辅助关中都督傅佥,为何就要叛蜀投魏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烧川菜标签:傅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首诗,描写魏灭蜀之战时,阳安关守将蒋舒临阵投敌,害死主将傅佥的故事。那蒋舒为何要叛蜀降魏,其行为又对蜀汉造成了哪些影响,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驻守武兴蒋舒出身不详

  • 董卓首席毒士还是无辜小人物?弑君者李儒的变态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李儒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时代,是一个诸侯并起的时代。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哦,不是,每一个风光的诸侯背后都有一位多谋的谋士、军师或儒臣,这些谋士们有的通晓军事,临军阵前,从容淡定;有的精通人事,运筹帷幄,决胜人心;有的精通政事,护国佐王,理事安邦……乱世的故事因他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