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若辽东公孙渊继续龟缩,他的事业能否做大做强?司马家可容不下他

若辽东公孙渊继续龟缩,他的事业能否做大做强?司马家可容不下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俊慧文史书院 访问量:2766 更新时间:2023/12/11 4:24:59

公元238年,司马懿一顿操作猛如虎,千里奔袭辽东,灭了公孙渊一族。

公元291年,司马家族内乱,西晋著名的八王之乱由此拉开序幕。

也就是说,从公孙渊被灭,一直到司马家族发生内乱,需要长达52年的时间。要是公孙渊继续龟缩下去,不谈这52年里,是否会被司马家给灭了,他自己估计也要找曹操刘备他们打麻将去了。

所以说,就算公孙渊继续龟缩,也未必能超过他祖上的高度。反而等待司马家族灭了蜀汉和东吴以后,一定不会允许这么一个割据政权在辽东继续存在。而公孙渊继续龟缩后,唯一的机会,就是司马家的八王之乱,他真的能等得到吗?

一、公孙家族在辽东,也有三代人的积累了。

公孙渊的爷爷公孙度,是他们家开创基业的第一人。公孙度跟着老爹移民到辽东以后,便开始占地为王,被封为辽东太守,自称为辽东侯。不仅打服了高句丽、乌丸这些外敌,还重创了当地土豪,奠定了公孙家族在辽东的统治地位。

公孙度去世以后,他儿子公孙康继承了辽东太守的职位。很显然职位是不能世袭的,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公孙家族,俨然已经有了在辽东割据的实力。

公孙康很识时务,当时曹操已经击败了袁绍,正在追杀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这俩货跑到了公孙康这边,结果被公孙康割了脑袋送给了曹操。因此公孙康便被曹操封为左将军,襄平侯。

公孙康是公孙渊的父亲,但是公孙渊年纪太小,不足以镇住辽东局面。于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便继承了辽东太守的职位,依旧臣服于曹魏王朝。

等到公孙渊长大成人以后,恰逢公孙恭得病,因此公孙渊便胁迫公孙恭退位,自己成为了辽东太守。在魏明帝看来,哪个公孙不是公孙呢?所以依旧拜公孙渊为辽东太守。

所以说,从公元190年,公孙度成为辽东太守开始,一直到公元238年,公孙渊兵败被杀,公孙家族在辽东的统治已经长达48年,接近半个世纪了。

三国都要走完了,这个家族才被灭了,由此可见公孙家族的实力还是相当雄厚的。但是这不代表,公孙渊可以有资本继续龟缩下去。

二、公孙渊选的时机还是比较不错的。

公孙渊是个有野心的人,此前公孙家的人都是依附于曹魏,虽然在辽东是一把手,但是总归要听从曹魏的调遣。

而公孙渊却认为,自己手握雄兵,占据辽东,再加上天下局势纷乱,为啥不能独立呢?因此公孙渊在掌权以后,开始想着独立。

当然了,计划是要一步步实施的。他先试探性地向东吴示好,结果孙权一看,这不是白送上门的地盘嘛!反正封号又不要多少本钱,所以孙权索性册封公孙渊为燕王,让他跟曹魏去闹。

公孙渊一看,发现自己的身价还是蛮高的,于是果断斩杀了东吴的使臣,向魏明帝汇报情况。其实就是想看看曹魏会给他怎样的价码,毕竟曹魏靠得更近。气得孙权扬言要渡海去揍公孙渊一顿。

结果魏明帝一看,老小子这是要升职加薪,否则就打算跳槽的节奏啊!可是魏明帝后来只给了公孙渊一个乐浪公的封号,跟燕王还差一步。公孙渊心里当然不满,于是在公元237年,便自立为燕王。

这个时间选择还是比较不错的,因为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北伐暂时低迷,但军事实力依旧很强劲。东吴这边孙权已经称帝,实力也不差。

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等赍玺书徵渊。渊遂发兵,逆於辽隧,与俭等战。俭等不利而还。渊遂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三国志》

三足鼎立的时候,凭什么公孙渊就不能在辽东割据称王呢?其实他的准备还是蛮充分的,不光自己做好了军事防备,而且还各种加封鲜卑单于们,让他们带兵去偷袭曹魏的边境。

如果当时他能够拉拢周围几个小国家包括部落一起抵抗曹魏,说不定还真的可以跟曹魏斗一斗,尤其是在冬天。辽东是很冷的,不利于中原士卒,隋炀帝当年讨伐高句丽,就曾经因为天气原因无功而返。

三、再龟缩下去,公孙渊就完全没机会了。

公元263年,司马昭命令邓艾钟会诸葛绪等出兵蜀汉,最终将其消灭。三国在这一年已经消失了一国。

这个时候距离公孙渊被灭,过去了25年。公孙渊在这25年之内出手,或许还有机会,在司马昭灭了蜀汉以后,公孙渊再想出手,机会就不大了。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亡东吴,从此三家归晋。这个时候距离公孙渊被灭,过去了42年。其实留给公孙渊的时间,压根就不多了。

因为公孙渊也会衰老,也会死去。到时候谁知道继任者,能否完成他割据称雄的梦想呢?再说了,在司马炎灭了东吴以后,还会允许辽东这么一个奇葩存在下去吗?

大一统的西晋王朝,绝对不会让其他割据势力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转悠的。公孙渊被灭了以后,辽东逐渐被鲜卑人掌控,但是鲜卑是各大部落聚集体,压根就不是什么割据政权。所以西晋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存在。

因此,公孙渊最好的机会,本身就是在蜀汉被灭之前。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以他那点人马,完全不足以翻起什么大浪了。

总结:再谈公孙渊被灭这件事儿。

司马懿这个老家伙非常狠,他到了辽东以后,不仅击败斩杀了公孙渊父子。而且他还下了一个死命令,将辽东数千名官员全部斩杀。甚至年龄超过15岁的男子,全部被司马懿斩杀,还堆成了京观来欣赏。

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收户四万,口三十余万。---《晋书》

所以司马懿走了以后,辽东基本就空了。这个时候更北方的鲜卑族人,才发现辽东是真暖和、真香啊,于是纷纷搬迁到了辽东。

他们到了辽东以后,不久便发生了西晋八王之乱。趁着西晋内乱的功夫,鲜卑族各部落陆续南下,抢夺地盘。原来中原地区更暖和、更香啊,五胡乱华由此而爆发。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读三国历史,建议备一套《三国志》,尤其是这套带有裴松之注解的版本,内容更加详实。

标签: 公孙渊

更多文章

  • 此托孤大臣西拒诸葛亮东擒公孙渊,只一招搬倒摄政王,后改朝换代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公孙渊

    提起三国的超级谋士,司马懿这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拥有超级智慧和谋略,他凭借一己之力让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最终他让无计可施的诸葛亮活活累死在五丈原。如果说,在智力上,曹操与司马懿尚可以互争雄长的话,那么曹操的子孙曹丕、曹叡在司马懿面前就只能是矮子了。固然,他们两人在帝王群体中都可以称得上是“天

  • 公孙渊:三国时期的第4国国王,如何反复横跳,将自己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齐聚汇标签:公孙渊

    公孙渊叛魏自立,魏帝曹叡大惊。司马懿却毫不慌张,扳着手指头细数:“去百日,回百日,攻百日,休二月,一年足矣!”司马懿这算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他从洛阳出发到辽东平叛,往返所需的时间。辽东公孙家是超然于魏蜀吴的第4国,司马懿为何这般信誓旦旦地料定自己可以在1年时间内平叛呢?辽东公孙家自公孙度(公孙渊祖

  • 自立为王的公孙渊哪来的勇气,竟敢背叛曹魏,戏耍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公孙渊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最终只剩下了魏蜀吴三国。因此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为“三国时期”。很多人都以为三国时期只剩下魏、蜀、吴三个割据政权,但事实上,在辽东地区还有一位霸主,他就是公孙渊。公孙渊投靠曹魏公孙渊是辽东太守公孙度的孙子,左将军公孙康的儿子。因为公孙康死时,儿子公孙渊和公孙

  • 说说司马懿用何计策将公孙渊生擒?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公孙渊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再伐蜀?公孙渊和魏明帝“抛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公孙渊

    有人说,其实诸葛亮用兵不怎样,诸葛亮六出祁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粮食,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话到底对吗?如果说这话对的话,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忽视了当时的力量对比,须知道,蜀国本来就是鼎立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特别是好不容易才积累起来的国力,却被刘备在夷陵一战消耗过多,诸葛亮是在刘备弄出来的烂摊子的状

  • 司马懿进攻辽东,天上出现流星坠地,在流星落处擒斩公孙渊

    历史人物编辑:品历读史标签:公孙渊

    司马懿虽然被诸葛亮压制,但是对待其他对手的时候,表现得还像是一代名将。比方说进攻辽东公孙渊的时候,全程掌握着战争的节奏,最后一举消灭公孙渊。在"司马懿攻辽东之战"中还发生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在天上发现流星坠地,就在流星坠落的地方,司马懿擒获并且斩杀公孙渊。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曹魏与燕国的战争在

  • 魏国北方矛盾激化,公孙渊造反,自封什么王?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公孙渊

    自诸葛亮死后,蜀国和魏国好几年内不再打仗,双方各自退兵保守自己的疆土,人民的生活安定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此时,魏国北方的矛盾又渐渐激化了。238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自称燕王,他派遣使臣与孙权联络,并多次侵扰魏国北方。公孙渊的祖父名叫公孙度,父亲名叫公孙康,先后任辽东太守。当年曹操打败袁绍

  • 如果公孙渊再低调几年,会不会成取得更高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公孙渊

    导读:答案是肯定的,也许不止公孙渊还要付出几代公孙氏的努力。三国时期的盘踞辽东的公孙氏是当时的第四个政权,曾经和鲜卑轲比能、东吴、蜀汉形成实际意义上对曹魏的封锁。这其实都是公孙渊作死的前兆,最终激怒了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灭掉了公孙氏。辽东公孙氏几代人艰苦经营的心血付之东流,那么如果公孙渊在龟缩几年会取

  • 三国鼎立:公孙渊僣号燕王,司马懿智平辽东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公孙渊

    三国鼎立:公孙渊僣号燕王,司马懿智平辽东随后,由幽州刺史毋丘俭报称公孙渊僣号燕王,改元绍汉,置官吏,诱胡虏,纠众入寇,骚扰北方,曹叡乃亟召司马懿入朝,与议讨公孙渊。公孙渊为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孙,父名康,曾斩袁尚、袁熙首级献与曹操,曹操上表封为广平侯。公孙康死时,公孙渊尚幼弱,随官意属立公孙康之弟公孙恭

  • 搜神记卷9之9 公孙渊家生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公孙渊

    曹魏司马太傅司马懿平定公孙渊,斩杀了公孙渊父子。公孙渊被杀之前,家里出现了很多怪事,有一只狗戴着帽子、头巾,穿着红色的高贵衣服,跑到了房梁上。忽然还有一个小孩子,被发现在蒸锅被蒸熟了,不知道是怎么进去的。襄平北边的市场,长出了一团肉,长宽高都有好几尺,还有头、眼睛、嘴,但是没有手脚,一直在那里晃悠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