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是《史记》的经典片段,其中的樊哙,很多人对其推崇备至。有人比之以李逵,说他鲁莽;有人比之以鲁智深,说他粗中有细。但笔者以为,樊哙只是一个勇武之人,谈不上一个智者,更谈不上有谋。
樊哙闯帐,的确令人钦佩:项羽不仅没杀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沛公骖乘,反称之为“壮士”,赐之生猪肘;面对樊哙的责问,项羽更是默然,请之入座。这里,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神气活现的英雄形象,他竭尽忠智,威而有胆,勇而有谋。
但细细思忖,却也未必。鸿门宴上,张良窥见刘邦处于重重杀机中时,离席寻樊哙,樊哙第一反应是在项羽的四十万军营里,与力能扛鼎的项羽拼命,这简直太不自量力了。假如项羽就此翻脸,刘邦一干人等必然会被剁成肉泥。
同时,樊哙也缺乏政治眼光,他虽是刘邦的连襟,当韩信被刘邦猜忌,软禁在京城时,他还是不明所以。樊哙见到韩信到访,连忙“跪拜送迎”,甚至说,大王光临寒舍,实在是大出臣的意外。当然,樊哙的表现也说明——在刘邦集团中,韩信军事才能无人可及,哪怕皇亲国戚,见到韩信都要一改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