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下令杀死樊哙,陈平为何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

刘邦下令杀死樊哙,陈平为何违抗圣旨不杀,却能平安无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洪莉 访问量:3981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4:17

公元前195年,西汉燕王卢绾起兵造反,刘邦急令樊哙领兵前去镇压。然而,樊哙率部抵达前线后,却迟迟没有动作,这让刘邦很是疑心。恰巧在此时,有人对刘邦说,樊哙向来与吕氏族人有所勾连,恐有反心。刘邦听后大怒。

此时的刘邦,已经病入膏肓,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但尽管如此,他还是立即召来了陈平,并下达了处死樊哙的命令。

陈平领命后,左右为难,他知道樊哙和刘邦及吕后的关系都不一般。老樊和老刘可以说是生死兄弟,是一起从沛县走出来的,而且,当初鸿门宴时,老樊还救过老刘的命;而老樊和吕后的关系就更不一般了,老樊是吕后的亲妹夫,也就是说,老樊是老刘的连襟。正因为这层欢喜,因此陈平犯了难:如果执行命令,那么肯定会得罪吕后,而且日后老刘一旦后悔自己也没好果子吃;如果不执行命令,也会得罪老刘。对于老陈来说,老刘和吕后这两个大佬,他是一个也不敢得罪,稍不小心,自己就会丢掉性命。

刘邦为何会因为一句谗言就要处死樊哙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老刘早就看出了吕后的野心,知道她在自己死后一定会抢班夺权。而老樊作为吕后的亲妹夫,说不定也会倒向吕后,而且老樊手里还握有一定的兵权,对刘氏政权构成了威胁。所以说,不管老樊想要造反的事情是真是假,老刘都要除掉老樊,以绝后患。

再说陈平,他尽管左右为难,但是命令还是要执行的,于是,陈平便带上周勃,一同出发。在路上,老陈对老周说:“樊哙可杀不得,但也放不得,要不这样,我们把他抓回去,让老刘自己看着办!”老周一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便同意了老陈的想法。两人赶到老樊那里,将其逮捕,押送回长安,刚刚走到荥阳,前方就传来了刘邦驾崩的消息。老陈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幸好自己没有杀掉老樊,要不然非被吕后给弄死不可。想到这里,老陈立马命令加快行进速度,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等到了长安,老陈又带着老樊赶往了宫里。

陈平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倒在了刘邦的灵前,哭喊道:“陛下啊,您让臣去杀樊哙,可臣不敢滥杀功臣,只好将他带来了回来……”。吕后一听这话,又惊又喜,原本想收拾老陈的心也没有了,她对老陈说:“你也够辛苦的了,回去休息吧!”

从陈平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能够看出他的智慧。他能够既免除自己的杀身之祸,又巧妙保住樊哙的性命。不仅如此,陈平历经了刘邦、吕后还有刘恒三朝,全都平安无事,由此可见,他的确有过人之处。因此,后世对老陈的评价相当高。

标签: 樊哙

更多文章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会想杀樊哙,最后又为什么失败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樊哙

    刘邦确实是想杀了樊哙,但是失败了。至于为什么会想杀樊哙,最后又为什么失败了呢?(樊哙画像)都说刘邦杀功臣,但是实际上他杀的都是他的合伙人,比如说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而像樊哙、萧何这些跟随刘邦草创的人他还是善待他们的。尤其是樊哙,在沛县的时候樊哙就和刘邦私交甚密,此后跟着刘邦是南征北战、出生入死,

  • 樊哙是杀狗的屠夫,勇猛却不鲁莽,智慧要高过很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樊哙

    公元前195年4月25日,汉高祖刘邦因旧伤发作而死去。刘邦死前最想带走樊哙,下了生前最后一道诏书:“陈平亟驰传载(周)勃代(樊)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曲逆侯陈平多次给刘邦出谋划策,可媲美于张良,一个阴谋,一个阳谋,后来位居丞相;绛后周勃替他人办丧事吹鼓手的,早年跟随刘邦起义,诛杀吕氏复位刘氏,关

  • 刘邦如此狠心,连忠心耿耿的樊哙都不放过?这就是帝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游史说标签:樊哙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朝历代中有哪一个朝代是一个巅峰呢?直至今天它留下的影响仍然深远。小到人事物的名称,大到关系整个国家的国策,从经济、政治、文化、外贸、民族等方面取得了旷世的成绩,其实,也许你会说宋朝、明朝,其实我心中的这一朝代是汉朝。汉朝是什么朝代呢?并不仅仅是刘邦建立了汉朝这么简单,西汉、东

  • 刘邦临终之时,为何要处死最忠最勇的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樊哙

    樊哙,最早跟随刘邦平定天下的部下中,对刘邦的忠诚度和作战勇猛都排在首位,首屈一指。先来看看樊哙对刘邦的忠心程度:先是鸿门宴上,项庄的剑舞是针对裴公的。刘邦只靠项伯掩护,性命攸关。“樊奎在营外。快,快直接撞了进来,搭起了帐篷。”通过这样做,他成功地引起了项羽的注意,并用一些花言巧语帮助刘邦解围。要知道

  • 鸿门宴冲账救驾的樊哙,为何在刘邦临终前,险遭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樊哙

    我们知道,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后,先后以谋反罪铲除了韩信、英布、彭越等异姓王,对于从沛县一起出道的兄弟,却大加封赏。但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邦却下令将数次临危相救的樊哙诛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卢绾造反的消息让刘邦对沛县一起打天下的铁杆产生怀疑刘邦在亲征英布平叛时,身中流矢受伤,回宫后身体便每况愈下,整

  • 樊哙与刘邦是连襟,你知道他最后的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樊哙

    樊哙,西汉开国元勋,刘邦手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官拜将军,左丞相。除此之外,樊哙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吕太后的小舅子。是姐夫。单看樊哙的官职,就已经是一个极其人道的大臣了,更何况,他和皇上居然是连襟,也算是皇亲国戚了。按理说,樊哙应该前途无量,前程似锦,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非但没有前程似锦、前程似锦,反

  • 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杀掉救命恩人樊哙?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樊哙

    汉高祖刘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皇帝,现如今,很多影视剧都以刘邦为素材。对于刘邦,我们非常熟悉,并不陌生,刘邦在建立汉朝时,率领了众人一起打天下,可是汉朝建立后,刘邦的作风有了很大改变。首先,刘邦除掉了汉朝的功勋韩信。对于刘邦除掉韩信,历史上的说法有很多,有人说这只是吕后的意思,可是如果没有刘邦的授意

  • 刘邦临死犯糊涂,派人去杀妹夫樊哙,幸亏有此人解围

    历史人物编辑:简史说标签:樊哙

    刘邦杀连襟妹夫,是连续两次老糊涂的结果。公元前196年,即汉高祖12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刚刚回到长安城,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得到奏报燕王卢绾又举兵叛乱,心力交瘁的刘邦派妹夫樊哙以大汉相国的身份前去平定叛乱。刘邦躺在病床上,但是大臣一点不想让他省心,史书记载“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下令杀掉救命恩人樊哙?真相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时间都去哪了标签:樊哙

    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这是为何?这是因为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且情商高的刘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即帝王权术。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楚强汉弱,可是战争的结局是楚败汉

  • 勇猛无敌的樊哙,只崇拜一个名将,甚至会下跪迎接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樊哙

    《鸿门宴》,是《史记》的经典片段,其中的樊哙,很多人对其推崇备至。有人比之以李逵,说他鲁莽;有人比之以鲁智深,说他粗中有细。但笔者以为,樊哙只是一个勇武之人,谈不上一个智者,更谈不上有谋。樊哙闯帐,的确令人钦佩:项羽不仅没杀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沛公骖乘,反称之为“壮士”,赐之生猪肘;面对樊哙的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