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浪姐4罕见三赢:赢的是陈意涵,火的是许靖韵,得利的是节目

浪姐4罕见三赢:赢的是陈意涵,火的是许靖韵,得利的是节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子娱乐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4/2 19:31:31

《浪姐4》第三期播出后,陈意涵许靖韵被推上了热议,两位姐姐妥妥的是这期的“主角”,因为这期主要内容是“陈意涵和许靖韵的淘汰pk赛”。

第一次公演结束后,根据观众喜爱度进行末五位淘汰,第29名的许靖韵本来是直接淘汰的,但节目组设计了“双生危险位”新赛制,拉上第28名的陈意涵,让两人继续培训后参加小考,由队内的队员进行投票,选择一人留下,一人离开。

两人考核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分唱歌和舞蹈两部分。

许靖韵本就是歌手,唱歌自然比陈意涵好,但舞蹈是她的弱项;陈意涵唱歌部分不好,但非努力的学习舞蹈。

结果小考中陈意涵则以“她很努力”“进步很快”等理由赢了许靖韵,表现得更好的许靖韵被淘汰,这自然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不满,纷纷为许靖韵打抱不平,陈意涵也被很多观众骂说“演努力”果然有用。

其实按照喜爱度排名规则,许靖韵排名本就比陈意涵低,直接淘汰许靖韵观众没话可说,但节目组你又整这一出,让观众意难平,陈意涵在这波里确实被骂的很无辜,果然节目组是懂得如拿捏观众制造话题的。

这种PK,无论实力如何,赢的人总会被骂,然而输的人会获得更多的讨论和关注,许靖韵虽然输了,但其实已经赢了。

许靖韵本来就是要淘汰的,小考淘汰赛,让她多了一期的镜头,存在感十足,赚足了热度,收获了那些为她打抱不平的观众。许靖韵参加了那么多综艺,还是没能红起来,这次在《浪姐4》总算掀起一点水花了。

陈意涵虽然是被拉进来的,但她也不亏,本来在28名的她没啥存在感,这个小考下来,她的镜头多了,热搜也上了,黑红也是红呀,总比没热度的好。毕竟《浪姐》这个系列节目,不是真选秀,而是通过热度去拼镜头数量,露脸机会多才是道。

而节目这操作,撬动的则是观众争议点的快速传播能力,节目热度也有了,所以没有哪个是亏的。

细想起来,小考本就是一个剧本,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而卢靖姗选队友时的操作,也很像直接被告知配合的结果。不然两人怎会在同一个队伍里,不在同一个队伍表演同一个作品,又如何pk得了,这终究一场show啊!

只是这场秀中,为何陈意涵骂声那么高呢?

因为她赢得比赛的原因是“努力”和“进步很大”,这不足以成为胜利的理由,因为许靖韵也很努力,队里其他人姐姐们都坐在那休息,安慰陈意涵的时候,许靖韵一个人默默的在后面练习,

“进步很大”,就比如考试,第一个同学平时考90分,这次考了98分;而另一个同学平时不及格,这次考及格了,这是不是第二个同学进步更大,这种进步大和实际的优秀本身,并不能说服观众。

所以,看似是许靖韵输了,实际上已经赢了。来这个节目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增加曝光度圈粉赚流量,陈意涵已经让自己本不富裕的路人缘雪上加霜了,顺带也殃及到那一组其他姐姐了。

在观众骂声一片中,大家似乎都忘了《浪姐》不是一个拼歌者舞者硬实力的舞台,而是一个展现姐姐“乘风精神”的综艺节目。

或许这就是芒果想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大家骂,从而吸引热度。因为这个环节其实本来就是多的,不设这个环节陈意涵按照排名也是可以直接进的,说明这季热度不太行啦,芒果只能开始想这种无中生有的招了...

哈哈,还觉得呢?

标签: 许靖

更多文章

  • 陈意涵赢了许靖韵引争议,孙悦卢靖姗被吐槽偏心,赵兆被指心虚

    历史人物编辑:扒卦娱者标签:许靖

    《乘风2023》(浪姐4)搞了新的游戏规则,末两位的姐姐需要进行“双生卡位赛”的比拼,本次许靖韵和陈意涵两位姐姐因为人气票数最低,所以必须进行同段演唱和同段舞蹈的表演PK,然后由同组其他4位姐姐投票决定去留。而最终淘汰的则是许靖韵,陈意涵安全留下,进行二公演出。姐姐们的淘汰离开,也是考验人缘的时候,

  • 田豫本是刘备身边一普通小兵,为何投降曹操后一飞冲天?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田豫

    田豫本是刘备身边的一普通小兵,在跟着刘备的时候默默无闻,但是在他投降曹操后,他就一飞冲天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刘备眼瞎,还是曹操慧眼识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历史探究历史真相。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刘备早年投奔了自己的同学公孙瓒,而田豫当时年纪还小,自己就托

  • 河北多英豪-田豫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田豫

    说起来三国时期的河北,其实囊括了很大的范围,到后来袁绍麾下四州皆称河北之地,因此是人才众多,但是四州也是袁绍一步一步打下来的,自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他麾下效命,有的早年入朝为官,后来跟随天子;有的投奔曹操,有的看好其他诸侯,林林总总,也有一大堆人才,而其中扬名天下的也不在少数,就有渔阳田国让,这个在后

  • 威震鲜卑的田豫和牵招,因与刘备交好而不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牵招

    自曹丕登基之后,三国时代正式形成。在曹魏一方就基本形成了由宗室率军节制地方军政的传统,换句话说就是,大军区的高级军事主官必须出自曹魏宗亲,当时曹魏主要有四大地方军事集团,第一以长安为中心兼领雍凉的西路军事集团,这一路是预防西蜀,是由安西将军夏侯楙驻守长安。第二是以宛城为中心兼领樊城和襄阳的中路军事集

  • 曹魏三大名将,张辽田豫和牵招,为何从未参与对刘备和蜀汉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牵招

    吴蜀魏三国属曹魏实力最强,不过曹魏地处北方面对的敌人也更多,除了传统的荆襄南线、合肥东线、汉中西线三大主战区之外,在幽州、冀州、并州等地还需要和游牧民族作战,所以曹魏很多大将都有过多线作战的经历,比如张郃虽然长期在西线和蜀汉作战,但也曾参与过曹丕三路伐吴之战,徐晃则是南线和西线两边跑,此外夏侯尚虽长

  • 三国人物志:刘备之刎颈之交,曹魏之北疆宿将——牵招

    历史人物编辑:古文解读V标签:牵招

    刘备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得人心。事实也正是如此。刘备在前期功业未成的时候,结识不少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这些人才或擦身而过,或有缘无分。小编下面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名字叫做牵招。牵招和刘备的关系匪浅,甚至达到“刎颈之交”的程度。刎颈之交现在一提到刘备同生共死的兄弟,大多

  • 魏延、姜维,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魏延是如何大破郭淮的?)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郭淮

    蜀汉后期,大家有没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缺乏将才!咱们举一个战例来感受下。公元230年7月,秋七月,曹睿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伐蜀。堂堂大魏连续被蜀汉袭扰,面子下不来啊,再加上东线石亭之战的失利,魏国急需通过一场胜利来找回自己的军事自信(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一年时间里,丞相对

  • 诸葛亮如何把士气调动起来 不战而吓走郭淮军团

    历史人物编辑:眼猫摄影标签:郭淮

    士气旺盛,就会英勇杀敌,乘胜追击,战而胜之。诸葛亮善于总结经验,鼓舞士气。连续两次无功而返,诸葛亮痛下决心:全盘检讨自己在战略和战术上运用的得失。前两次都是直攻敌人军事要害。第一次虽获得相当的成功,但由于深人敌境,补给线不够稳固,在街亭战败后,有被切断后路之虞,不得不仓促撤军。第二次因一开始情报判断

  • 三国时期郭淮军队大本营辨析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郭淮

    文/郭汉彪通渭县郭芳全写的《郭家岔郭氏探源》对三国时期郭淮在今宝鸡至临洮一带驻守40年进行了详细描述,笔者对其赞同之外,进一步探讨一下郭家军大本营所在位置。一、曹魏时期郭家军的形成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族曾祖父郭遵,东汉兖州刺史,曾任守光禄大夫,奉命巡行天下。祖父郭全,东汉大司农。

  • 风起陇西:一张竹片暴露冯膺“惊天算计”,郭淮的两句评语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E科技标签:郭淮

    一开始看《风起陇西》,就像是走进了一团迷雾里,人物关系捋不清,剧情冲突更是捋不清。细节太多,节奏太快。怎么看,都觉得这剧追得有点吃力。不过随着镜头切换到曹魏,这些乱成一团的剧情,才渐渐有了明朗的痕迹。曹魏和蜀汉在打情报战,曹魏有烛龙,蜀汉有白帝。但很明显,潜伏在蜀汉的烛龙更胜一筹。不仅截了街亭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