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姜维,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魏延是如何大破郭淮的?)

魏延、姜维,两人谁的军事能力更强?(魏延是如何大破郭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超人做菜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3/12/9 14:31:29

蜀汉后期,大家有没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缺乏将才!

咱们举一个战例来感受下。

公元230年7月,秋七月,曹睿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伐蜀。

堂堂大魏连续被蜀汉袭扰,面子下不来啊,再加上东线石亭之战的失利,魏国急需通过一场胜利来找回自己的军事自信(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一年时间里,丞相对曹魏发动了三次攻势!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

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第一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

第二路由张郃率领,由郿县入褒斜道,经斜谷出汉中。

第三路由大将军司马懿率领,由新城郡沿汉水溯流而上,水陆并进,然后经魏兴郡进攻汉中。

第四路由郭淮自陇西出动,攻打武都。

由于曹魏的主攻方向是汉中,丞相需要亲自坐镇,不能离开,蜀汉的主力大军也都集结在汉中驻守,因此只给守在武都郡的魏延分派了少量的兵力。

手上兵不多,但是魏延却打出了令人震惊的大胜!

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

曹魏方面对这场战役遮遮掩掩,具体的史料不多。

咱们只能从两方面反推:

1、阳溪大致位于魏国的南安郡。

2、魏延战后奖赏甚厚。

第一点说明啥,魏延把入侵的魏军反推回去了!

之后在魏国腹地,兵力不占优势,且又是深入敌境作战,魏延居然将曹魏名将郭淮打得大败。

邓艾诸葛绪VS姜维,姜维败退桥头,还差点被诸葛绪堵住,包了饺子。

魏延、吴懿VS费瑶、郭淮,魏延大破魏军。

从这点来看,似乎魏延的战力强于姜维。

第二点更牛了,战后,丞相迁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征西大将军不用多说,属于重号将军;

假节,更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誉,丞相主政时期,魏延是唯一一位假节的将军。

再看最实惠的爵位。

爵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县侯、乡侯与亭侯。按照常规,县侯的户邑数必多于乡侯,乡侯必多于亭侯。

县侯,有食二县、四县、六县的区别。

亭侯,又有三百户、六百户、千户等。

都亭侯是最低的侯爵,南郑侯已经是县侯了,魏延从亭侯直接越过乡候升级为县侯,这得是多大的军功!

对比下两套北伐阵容:

丞相北伐时名将云集:魏延、姜维、王平、吴懿、吴班等。

而到了二士入蜀这个决定蜀汉命运的终极对决时,姜维只能孤身一人力战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曹魏名将,伯约实在太难了!

#历史开讲#

业余写作,可以称呼胖猫,不要叫小编!!!

查看之前历史文章的方法:点开胖猫读历史首页,找到下面带框的栏目,向右移动,找到合集,里面就有之前的文章啦。

标签: 郭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如何把士气调动起来 不战而吓走郭淮军团

    历史人物编辑:眼猫摄影标签:郭淮

    士气旺盛,就会英勇杀敌,乘胜追击,战而胜之。诸葛亮善于总结经验,鼓舞士气。连续两次无功而返,诸葛亮痛下决心:全盘检讨自己在战略和战术上运用的得失。前两次都是直攻敌人军事要害。第一次虽获得相当的成功,但由于深人敌境,补给线不够稳固,在街亭战败后,有被切断后路之虞,不得不仓促撤军。第二次因一开始情报判断

  • 三国时期郭淮军队大本营辨析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郭淮

    文/郭汉彪通渭县郭芳全写的《郭家岔郭氏探源》对三国时期郭淮在今宝鸡至临洮一带驻守40年进行了详细描述,笔者对其赞同之外,进一步探讨一下郭家军大本营所在位置。一、曹魏时期郭家军的形成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族曾祖父郭遵,东汉兖州刺史,曾任守光禄大夫,奉命巡行天下。祖父郭全,东汉大司农。

  • 风起陇西:一张竹片暴露冯膺“惊天算计”,郭淮的两句评语应验了

    历史人物编辑:时代E科技标签:郭淮

    一开始看《风起陇西》,就像是走进了一团迷雾里,人物关系捋不清,剧情冲突更是捋不清。细节太多,节奏太快。怎么看,都觉得这剧追得有点吃力。不过随着镜头切换到曹魏,这些乱成一团的剧情,才渐渐有了明朗的痕迹。曹魏和蜀汉在打情报战,曹魏有烛龙,蜀汉有白帝。但很明显,潜伏在蜀汉的烛龙更胜一筹。不仅截了街亭情报,

  • 郭淮、诸葛亮、司马懿,他们中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郭淮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时,司马懿曾言:“诸葛亮如果是勇敢的人,应该率军出武功依托山势向东进攻长安,假如他西上五丈原,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最终诸葛亮选择的是西上五丈原而不是东出武功,那么诸葛亮这样做的考量是什么呢?诸葛亮选择西上五丈原,司马懿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么?在第四次北伐以后,司马懿曾经对部将说诸

  • 司马懿诛灭桓范三族,唯独漏杀一人,150年后其子孙灭了司马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老挝红梅标签:桓范

    一提到三国里有勇有谋的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诸葛亮、曹操、周瑜、刘备等,而司马懿一直被忽视。但是大伙儿只知诸葛亮用计炉火纯青,却不清楚不张扬的司马懿才是最终胜利的那一个,可以说,后来西晋的建立,离不开司马懿打下的坚固基础。司马懿出生于世族大伙儿,家里祖先老人基本上各代从官,为国效力。来到司马懿这儿,

  • 三国:曹爽若采纳桓范建议,可以击败司马懿,也能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阿斗爱标签:桓范

    249年,曹爽丢掉佩剑,直言:“就算投降司马懿,也能衣食无忧,有什么可怕的。”桓范怒斥:“曹真英明,却生了三个没用的儿子,身家性命不保了。”曹爽再次犯下错误,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曹爽,曹魏宗室大臣,大将军曹真的儿子。三国时期,曹真是魏国首席名将,辅佐曹丕、曹叡,还是辅政大臣。演义中的曹真,碌碌无为,

  • 曹魏大司农桓范与东晋权臣桓温是什么关系,桓玄篡晋是替祖先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桓范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太和六年(371年),东晋权臣桓温废皇帝司马奕,立晋简文帝,企图篡晋自立,但未成身死。随后在元兴二年(403年),桓温之子桓玄控制建康,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了桓楚。那桓温、桓玄与曹魏的桓范是什么关系,真是为了替先祖保仇而篡晋吗,船长

  • 高平陵之变中的曹爽如何翻盘?桓范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曹真却怕了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桓范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三国时代是很多国人向往和崇拜的年代。诸葛亮智近乎妖,曹操的奸诈与豪情,关羽的义薄云天和自负都令人神往。然而三国也有令人非常痛恨的家族,那就是司马懿家族。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篡夺了曹魏政权,这也意味着三国归晋拉开了序幕。而在

  • 高平陵之变中,假如曹爽听从桓范的计谋,那么三国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桓范

    三国时期是后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武将、谋士。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谋士都是出自三国时期,比如说诸葛亮、陆逊、司马懿等等,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他们各自辅佐君主。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为得就是能够一统天下。不过魏蜀吴三国中,无论是哪一位君主的后人,都没有一统天下,反倒是

  • 高平陵之变是曹爽改革与司马懿矛盾激化的结果,桓范的建议不可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桓范

    《三国志》记载:正始十年(249)正月,皇帝离开京都前往高平陵,曹爽兄弟跟随一起。司马懿以郭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然后向魏帝禀奏曹爽的罪恶,要求曹爽尽早归降认罪;并指着洛水发了誓,只是免去曹爽的官职而已。曹爽投降,被司马懿灭掉三族。此后,曹魏宗室再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