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大家有没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缺乏将才!
咱们举一个战例来感受下。
公元230年7月,秋七月,曹睿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伐蜀。
堂堂大魏连续被蜀汉袭扰,面子下不来啊,再加上东线石亭之战的失利,魏国急需通过一场胜利来找回自己的军事自信(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一年时间里,丞相对曹魏发动了三次攻势!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
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第一路由他亲自率领,由长安以南入子午道,出子午谷后直取汉中的南郑;
第二路由张郃率领,由郿县入褒斜道,经斜谷出汉中。
第三路由大将军司马懿率领,由新城郡沿汉水溯流而上,水陆并进,然后经魏兴郡进攻汉中。
第四路由郭淮自陇西出动,攻打武都。
由于曹魏的主攻方向是汉中,丞相需要亲自坐镇,不能离开,蜀汉的主力大军也都集结在汉中驻守,因此只给守在武都郡的魏延分派了少量的兵力。
手上兵不多,但是魏延却打出了令人震惊的大胜!
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
曹魏方面对这场战役遮遮掩掩,具体的史料不多。
咱们只能从两方面反推:
1、阳溪大致位于魏国的南安郡。
2、魏延战后奖赏甚厚。
第一点说明啥,魏延把入侵的魏军反推回去了!
之后在魏国腹地,兵力不占优势,且又是深入敌境作战,魏延居然将曹魏名将郭淮打得大败。
邓艾、诸葛绪VS姜维,姜维败退桥头,还差点被诸葛绪堵住,包了饺子。
魏延、吴懿VS费瑶、郭淮,魏延大破魏军。
从这点来看,似乎魏延的战力强于姜维。
第二点更牛了,战后,丞相迁魏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征西大将军不用多说,属于重号将军;
假节,更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誉,丞相主政时期,魏延是唯一一位假节的将军。
再看最实惠的爵位。
爵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县侯、乡侯与亭侯。按照常规,县侯的户邑数必多于乡侯,乡侯必多于亭侯。
县侯,有食二县、四县、六县的区别。
亭侯,又有三百户、六百户、千户等。
都亭侯是最低的侯爵,南郑侯已经是县侯了,魏延从亭侯直接越过乡候升级为县侯,这得是多大的军功!
对比下两套北伐阵容:
丞相北伐时名将云集:魏延、姜维、王平、吴懿、吴班等。
而到了二士入蜀这个决定蜀汉命运的终极对决时,姜维只能孤身一人力战钟会、邓艾、诸葛绪等曹魏名将,伯约实在太难了!
#历史开讲#
业余写作,可以称呼胖猫,不要叫小编!!!
查看之前历史文章的方法:点开胖猫读历史首页,找到下面带框的栏目,向右移动,找到合集,里面就有之前的文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