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才曹冲早逝,又一天才周不疑为何却遭杀害,原因不简单

天才曹冲早逝,又一天才周不疑为何却遭杀害,原因不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群能 访问量:1939 更新时间:2024/1/18 0:27:32

曹操不仅自己才能非凡,而且他也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的人。他深知在那样一个动乱的时期,要想取得成功,是离不开各种人才的。所以他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还多次发布消息,招揽天下人才。

为了得到想要的人才,他还用计从别人那里将人才挖过来,不仅如此,对于和自己结过怨的人,只要有能力他也愿意重用。在我们看来,曹操如此在意人才,那么他对自己身边的人才就一定会更加珍惜的。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在曹操的身边曾经有过一个年少的天才,却被曹操除掉了。这个做法与他寻求人才的思想是完全相违背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个人才的名字叫做周不疑,他在之前也一直很受曹操的信任和器重,对于他的才能曹操也是大加赞赏。

不过后来他却死在了曹操的手下,因为之后发生了一些变故,他的好朋友曹冲早早离世了。曹冲离世之后,曹操并没有继续重用周不疑,甚至还私底下派人前去杀他。当时曹丕事先知道了这件事情,他还试图劝阻曹操,不要杀了这样的人才。但是曹操说出了他心里的担忧,说此人我们是无法掌控的,将来有可能为别人所用,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对手,所以要趁早除掉他。对于曹操的这个解释,还是有比较大的可信度的,这也是他做事的习惯。

曹操说的话很明显,是因为他的才能才不得不除掉他。关于他的才能,史料上是有记录的,有三件事情就能够体现出他的厉害。第一件事,是说他小的时候曾经想让刘巴教他,但此人说自己的才能不能胜任,当时刘巴很厉害,足见这个周不疑的才能之高了。由此可以知道,周不疑在当时就已经很优秀了,连刘巴这样级别的人都无法再教授他。第二件事情,是他为曹操献计成功取得了柳城,这一次也让曹操看到了他的厉害之处。而第三件事情,就是他曾经写过四篇文章,在当时还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将周不疑视为当时才华最出众的人。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上面说到的这些都不不会让对其如此惧怕,因为这根本影响不了他。

所以有的人就说,曹操要他死,并不是因为忌惮他的才能,而是为了保证他的儿子能够顺利继承他的位置。对于这一点说法,也有很多人表示不赞同,因为那时候他还并没有决定要让谁来继承他的位置,那么这样的说法就更加不能成立了。根据正常的情况来说,他的好朋友曹冲已经死了,如果他不想跟在曹操的身边,便可以自己去选择新的人效力。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对曹丕造成什么威胁。他如果走了。对曹丕也就不会有什么威胁了。

关于这件事情的原因,小编有一个自己的想法,这里说给大家听一听。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也知道周不疑跟曹冲是好朋友。在那个动乱的时期,曹操拥有很大的权势,他逐渐的老去,自然就要有人来继承他的位置,所以曹冲作为他非常聪明的儿子,自然会遭到其他人的忌妒。所以他的死有可能跟曹丕有关,而曹操杀死周不疑,是为了保护他的儿子曹丕。害怕周不疑会借机靠近曹丕,为朋友报仇。

标签: 周不疑

更多文章

  • 曹操连17岁神童周不疑都杀,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周不疑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这个人很喜欢猜忌,也非常喜欢杀人,只要他认为该死的人,一般不会留着。比如德才兼备、才貌双全的崔琰,因为对曹操称王的事,发表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论,曹操认为他是在高级黑,便将崔琰下狱处死。而清廉正直的毛阶,也因崔琰死后发了几句牢骚而被下狱,之后郁郁而终。连曹操年轻时候的好友兼得力谋士

  • 被三国历史湮没的天才少年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周不疑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的智慧和英武让后世崇敬。其间也诞生了众多其他朝代无法比拟的神童,真可谓童星闪闪放光芒!其中就有七岁称象的曹冲、四岁让梨的孔融、还有那个会猜曹操之谜的杨修……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就熟悉的三国神童,而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被曹操无辜杀害被三国历史湮没的周不疑。说起三国时期的天才少

  • 司马懿和周不疑都被曹操忌惮,为何只有周不疑被曹操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熊猫电竞推荐标签:周不疑

    在三国时期,曾涌现出了许多天才少年,例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七岁能称象的曹冲等等。还有一个天才少年与曹冲年纪相仿,他就是刘先的外甥,在到了许都之后和曹冲的关系一直很好。然而在曹冲去世后,曹操竟然将此人暗杀了,这位天才少年,就是周不疑。那么司马懿和周不疑都被曹操忌惮,为何只有周不疑被杀,而司马懿却没有呢

  • 神童周不疑,在曹冲死后,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了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凌烟阁论历史标签:周不疑

    说到曹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而曹操的儿子,曹冲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神童,也是曹操最为疼爱的儿子。曹冲自幼聪慧,更是留下了家喻户晓的“曹冲称象”典故。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描述曹冲的才智,“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也就是说,曹冲五六岁时的智力跟成人差不多。然而,却过早地夭逝,极令

  • 司马懿与周不疑一样出众,为何曹操要杀掉周不疑,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周不疑

    我们之前说过,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谋略家特别多,神童也一代接一代,然而,不仅仅是天妒英才这么简单,17岁的周不疑就因为锋芒太盛,被曹操无情暗杀。那么此刻疑问就来了,司马懿的才华一样出众,为什么曹操没有灭掉他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分析。曹操这个人疑心极重,也十分喜欢杀人。只要他觉得这个人该死,

  • 黄权入魏国为官,但他没有为魏国出一计,一策,也没统兵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黄权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消息传到魏国之后,魏国朝堂之上一片欢声笑语,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魏国皇帝曹丕见状,便以此事私下召见于他,黄权的侍从们一个个胆战心惊,唯独黄权镇定自若,曹丕知道这个情况后,对黄权佩服不已。黄权是巴西郡阆中人,本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担任主簿,公元211年,刘璋麾下谋士

  • 黄权为什么选择投降了魏国,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黄权

    黄权选择投降曹魏而不是东吴是基于现实窘境以及心理上的障碍,才做出最佳选择,那么具体到底如何,我们仔细的分析一下。黄权为何要投降曹魏?黄权投降魏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道路隔绝,无法返回。按照先前刘备的部署,黄权军驻扎在长江北岸,以防止曹魏军的袭击。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南岸地区被东吴军占领,陆路被

  • 三国黄权投降,忠义流传,明朝此人投降,受垢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黄权

    1644年,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10万余人大军,进军山海关。从此,这群八旗子弟正式统治了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22年,随着南明永历皇帝的绞刑,清朝基本统一了全中国。其实,清朝之所以能够顺利夺取明朝的政权,除了依靠精锐骑兵之外,还有不少汉族将领帮了大忙。但是,在这些人当中

  • 华夏历史上的,为何神权从未超过黄权?因为神权只是工具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涟漪的西子湖标签:黄权

    古代西方,权力最大的人是罗马教皇,而并非国家的最高领导者,这多是因为民众对国家的不信任,所以需要找寻一个靠得住的精神寄托,于是上帝、教会便成了大家信奉尊崇的对象,教会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至于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带来的后果在罗马帝国的身上体现的分明。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因此诞生

  • 说一说三国中的黄权其人是徐庶第二吗?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黄权

    在三国“四黄”(黄忠、黄盖、黄祖、黄权)当中,黄权应该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这个人虽然没有进入蜀汉二十八臣的行列,却也不是等闲之辈。我观察了他的命运轨迹之后,忽然觉得他跟徐庶有某些异曲同工或者说是殊途同归之处。譬如说两个人都是尽心辅佐刘备,又都由于不同的原因违心进了曹营。不同的是,徐庶是备求贤若渴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