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苦等了14年在位仅3天,秦孝文王嬴柱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

苦等了14年在位仅3天,秦孝文王嬴柱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伊河史话 访问量:3835 更新时间:2024/4/28 14:11:29

我们现代人只看最终结果,虽然秦王朝的存活时间比较短也就短短的十余年就灭亡了。但是秦王朝对于我国的历史的走向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了,用一句话说: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所以啊!秦始皇还是十分的厉害的。

秦国君主“奋六世之余烈”到了秦王政时期这才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国的建立我们也不能单单的之归结于秦始皇的身上,比如秦国在国力最低迷的时候扭转乾坤的是秦献公;为秦国打下良好发展底子的人是秦孝公;为秦国在战国末期赢得良好开始的,对六国打压力度最猛烈的是秦昭襄王等等。

当然了中间还有一些因为某些特殊的因素早早离世的君主,虽然他们在位时间短,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在秦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确实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秦国后期的一位短命秦王,他苦苦等了十四年最终才得以做上秦王位,然而也仅仅只做了三天秦王的瘾就稀奇的离开了人世。他与自己的父亲秦昭襄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是在位时间最长,一位是在位时间最短。不仅如此他的儿子在为时间也与三有关,不过这个三稍微比三天要长一些,是在位三年。相信说到这里,很多小伙伴们就已经知道了今天要谈论的主角是谁了。他就是秦始皇的爷爷,秦庄襄王的父亲秦孝文王嬴柱。

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一生之中不断对外作战,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六国的国力,为日后秦始皇一统天下算是打下了很好的军事基础。

原本嬴柱是没有资格继承秦昭襄王的王位的,秦国的太子之位是悼太子。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或许也是上天在眷顾嬴柱。悼太子在魏国做人质的时候,被别国有意刺杀。

秦昭襄王这才考虑将王位传给嬴柱,并且被封为“安国君”。所以嬴柱的内心也是十分的激动地,不过这个人也是十分有精明的。虽然自己被确定为太子但是嬴柱依旧不显得十分的骄傲与浮夸,反而表现的十分稳重,所以他也在一直在暗处小心翼翼的等待最后时刻。

然而在他的眼睛里自己的父王却是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根本没有年老的迹象。那么这个时候嬴柱当然也不能直接上前将王位夺过来,那么就会出现大问题,恐怕那个时候不是自己坐上王位那么简单。嬴柱就这样等,这一等就是十四年。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也在不断对自己选的这位王位继承人进行敲打,嬴柱也只得做一个乖乖的太子。行事也只能低调的不能再低调,同时心情也是一天比一天压抑,内心虽然十分想做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秦王位,不过却不能表现得太过明显。慢慢的嬴柱开始沉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漫长的等待让他变了一个人似的。

或许曾经的他也是雄心壮志,向自己的父王一样成为六国都为之惧怕的君王,不过这个时候他却什么都不想了。虽然嬴柱在这十四年期间并没有做过特别大的贡献,但是他却为自己添加了二十多个儿子,不得不说在当时那个生育能力极低的时代嬴柱还挺厉害的。

公元前251年初,苦苦等待了十四年的嬴柱终于等到了机会,自己的父亲在这一年终于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五岁。不过按照当时的习俗为了表示对已经逝世的先王表示缅怀,即便是秦昭襄王已经去世了,但是下一任君王依旧要延续上一任君王的年号。在苦苦等了十四年之后,多等一年对于嬴柱来讲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他在等了一年之后,第二年完成登基大典之后在为仅仅只有三天秦孝文王嬴柱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梦寐以求的秦王位。

或许我们会怀疑就这样一位仅仅三天的君王对秦国而言又能够有什么作为呢?

还别这样说其实还真的有,上面已经说过从秦昭襄王去世到秦孝文王嬴柱即位这段时间还有一年时间,虽然这一年里嬴柱没有继承王位,但是嬴柱已经掌握了秦国的大权,所以他还是有做事情的权利的。

他做的这些事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历史上各大君王在即位之初都喜欢做的事,就是大赦天下。毕竟在秦昭襄王时期,秦昭襄王的统治太过于狠,他喜欢用严刑酷吏,并且大型牢狱。

这些在嬴柱的执政理念里是错误的 ,他看不过这种行为做法。并且秦昭襄王的这些做法也确实让秦国的老百姓感到生活其实压力很大,各方面行为都要受到限制。所以在秦孝文王嬴柱颁布了相关大赦天下的法令之后,秦国老百姓十分的赞同的,嬴柱也就这样赢得了秦国民众的信任。

第二点,安抚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秦昭襄王虽然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大事情,但是也做了许多错事。并且秦昭襄王多疑的性格使得他也没有什么可以亲近的大臣与外戚,并且还赐死了当时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白起,这样一来也使得许多大臣以及秦国的王公大臣们对于秦王全都敬而远之。嬴柱一上台就将这些僵局打破,拉近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第三点,就是听从自己夫人的建议,立嬴异人为自己的接班人。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秦王政一统天下,建立了大秦王朝这一说。

说了那么多,那么嬴柱的死因就是什么呢?有关嬴柱的死因其实也是众说纷纭。其中被广泛认为的就是他在这漫长的十四年中,耐不住寂寞,过度纵欲将自己的身体搞垮了,这一点从他二十余个儿子就可以看出。

还有一点就是认为吕不韦是杀人真凶,为的就是让嬴异人快速即位,自己也好落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点这样说也是有一点道理的。

最后一点就是,嬴柱太过于兴奋,四十年如履薄冰的日子在这一刻终于到头了。他的精神得以解脱。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绑紧了十余年的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再加之长期过度纵欲的结果,导致了他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于嬴柱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一点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但是虽然他仅仅只在为了三天,但是他做的这三件事对于秦国还是十分有益处的,最重要的就是选对了继承人这一点,好的继承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显然是特别重要的。

标签: 秦孝文王

更多文章

  •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皇帝就驾崩了,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有两件事能让历史记住他。首先,他是秦始皇的祖父。第二,他在位时间太短,只有三天。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后人有些疑惑,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上个世纪,有人提出孝文王可能在位一年多,被历史误记,也得到了验证。直到1975年秦简出土,各种史料证明,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确实是3天。《史记·秦本

  • 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便去世是被谋害的?看看这些,打阴谋论者的脸

    历史人物编辑:老生说史标签:秦孝文王

    在战国历史上,秦孝文王就像昙花一现一样,只当了三天的秦国君主就去世了,这位君主的存在感很微弱,为什么秦孝文王在当君主的三天内就去世了,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一、秦孝文王的死。阴谋论盛行的现在,很多古人的死亡成为讨论阴谋论的话题。例如,2000多年前唐肃宗的死亡原因,很多人将其理解为阴谋论。甚至在90年

  • 秦孝文王的太子整整当了15年,为什么正式继位3天后就病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秦孝文王

    正如电视剧《大秦赋》中的电视情节一样,秦孝文王正式接班三天就死了。秦孝文王嬴柱于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后继位。他尊奉自己的亲生母亲唐八子为唐太后,立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秦始皇的父亲)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服丧期满正式即位,正准备大展宏图,好好干一把的时候就突然死掉了,

  • 秦孝文王: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秦孝文王

    温馨提示:本篇文章字数共3079个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在中国历史上,谈起秦朝,我们通常会联想到“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这句话主要就是在说,秦朝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由其祖先父辈六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的,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任何一个强盛时代的到

  • 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死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湘人李说标签: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这辈子活得很不容易,在父亲嬴稷的疑心淫威下,胆战心惊的活了五十二年,等熬走了长寿的父亲,才坐了三天王位,就撒手人寰了。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结合他生前的事迹及历史上那些在位极短的君主死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秦孝文王享年52周岁,已属高龄秦孝文王享年52周岁,在当时已属高龄

  • 秦孝文王苦熬14年,登基仅3天就去世,死因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泾蓝杂说标签:秦孝文王

    在动荡的春秋战争时期,所有的王子都蜂拥而上,随着周王室权力的削弱,伟大的王子们想要通过吞并他人的权力来实现他们的霸权目标。由于长期的战争,只剩下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一直是偏远的,内部和外部麻烦的秦国,其中的权力不是很强,当时的秦国不仅要处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之外,秦国受到了很多的干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

  • 蜀汉五虎将中有一名将,先祖是战国名将赵奢,却不是赵云,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赵奢

    有人说,蜀汉五虎将,不论是威震华夏的关羽,喝断当阳桥的张飞,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还是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定军山斩夏侯渊的黄忠。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如果其中有人祖上是战国名将赵奢,那一定是姓赵的赵云莫属,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一)战国赵奢事实上,如果追溯某一个人的身份的话,光从名字和姓氏上

  • 阏与之战几乎不可胜,但赵奢勇者破局,然赵括一生都未能学其精髓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赵奢

    字数:2091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文/空弦插画师/乌有自战国开始以来,天下群雄战乱不止,不客气地说,当时,战争成为存活的方式,也成为日常的外交礼仪。然而,战争有胜有负,天下少有常胜之军,就连强大的齐国也面临亡国之危。但有趣的是,天下七国之中,只有秦国保持了高胜率。这个国家自变法以来,基本上很少失败,

  • 阏与之战赢得精彩,两客观因素定赵奢胜利基础,可惜起因并不光彩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赵奢

    自从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就把优先发展方向放在了西北的戎狄,鲜少参与中原争斗。这一策略,意外地让赵国在战国晚期壮大了自身实力,成为唯一还能与秦国相抗衡的东周强国。虽然六百多年前秦、赵还是一家人,“一山难容二虎”,此时也不得不兵戎相见了。公元前280年,秦国派白起讨伐赵国,攻占了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 马服君赵奢仅仅只赢了秦国一次,为什么就能炫耀一辈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赵奢

    说起赵奢,就不能不提阏与之战。这就是他的成名之战,一举击溃了秦国的虎狼之师,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就是他一战成名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赵奢仅仅是靠打了这一仗才成名的,这肯定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先秦的历史资料太缺乏,很多人物的事迹都被埋没了,赵奢也是如此。在阏与之战前,赵惠文王先找到了名将廉颇和乐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