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这辈子活得很不容易,在父亲嬴稷的疑心淫威下,胆战心惊的活了五十二年,等熬走了长寿的父亲,才坐了三天王位,就撒手人寰了。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结合他生前的事迹及历史上那些在位极短的君主死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秦孝文王享年52周岁,已属高龄
秦孝文王享年52周岁,在当时已属高龄。我们来看一下秦国历代国君的寿命(周岁):秦献公62,秦孝公43,秦惠文王45,秦武王22,他的父亲秦昭襄王74,儿子秦庄襄王34,孙子秦始皇49。秦孝文王的寿命可以排在第三位,比祖爷爷、爷爷、儿子、孙子寿命都长,正常死亡是合情合理的。
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很可能就是在病床上度过的。
二、子嗣众多,死于酒色
秦孝文王子女众多,光儿子就有二十几个,根据生物学的理论,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样的,那么他的孩子数量很可能就在50左右,进一步推测,大小老婆数量也非常可观!富贵人家,死于酒色的历来不少,秦孝文王早早被掏空身子是大概率事件。
三、内心波动极大,乐极生悲
秦昭襄王岁数大,在位时间长,权力欲十足,疑心重,秦孝文王在他跟前做太子肯定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长年累月下来,心理压力极大。参考汉武帝的太子下场,再结合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时的激烈局面,就能想到秦孝文王平日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等老爹一死,秦孝文王的内心就像长期被压制的弹簧,“嘭”的一下子弹开了,俗称乐极生悲,就挂了。
四、压力过大,劳累过度
当国君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何况是在战争纷纭的战国时代,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秦孝文王当太子期间,酒色生活惯了,身体不好,现在任务一下子多了很多,这一劳累,就病倒了。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很可能没抢救过来。
五、死于宫廷内斗
最后一点,纯属猜测,但可能性也很大:吕不韦投重金在嬴异人身上,假若秦孝文王像他的父亲那样,也活个七十来岁,说不定异人还没来得及等位,自己就先挂了,那可就亏大了,于是经过一番黑暗操作,秦孝文王就去找他父亲了。皇权斗争历来险恶,不择手段,弑父、杀兄历朝历代层不不穷,秦孝文王死于内斗不是没有可能的。
总结:秦孝文王登位时年岁已大,长年累月的应对君位之争,内心压力极大,又沉迷于酒色,导致在位三天就去世了。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死因,以上分析属于合理推测,各位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