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吕后拒绝冒顿求婚,浅析汉代女子所面对的“权利游戏”

从吕后拒绝冒顿求婚,浅析汉代女子所面对的“权利游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邵仁贵 访问量:1537 更新时间:2024/2/2 12:03:2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武帝刘彻因为这首诗歌而与李夫人结缘,留下汉代第一个皇帝爱情故事,在他之前的汉朝皇帝和女人们的关系,似乎因为开国皇帝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被吕后虐杀于茅房,致使汉代初期的皇帝们不敢贪恋美色而显得平淡。

不过,司马迁的史记给予吕后施政评价相当高,“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所以,吕后对戚夫人固然残暴,但吕雉不仅是刘邦的皇后,刘邦走后,也曾以太后身份与政,最后更在儿子惠帝死后,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影响汉初政治甚巨,所以,关于吕后的选择,或许该由“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而非“戚夫人”的单一事件就能论断。

事实上,从“个人角度”而言,吕后在汉武帝刘邦死后,并非没有改嫁的机会。在汉高祖刘邦死后,朝廷由吕后掌控时,冒顿单于修了一封“嫚书”给吕后,大意是:“既然我俩如今都是单身,何不互相安慰,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无奈,被求婚的吕后读信后,不但不开心,反而异常愤怒,据说还一度扬言要为此攻打匈奴。

从史实来看,吕后确实无意与冒顿“交易”,但是,冒顿真是故意要羞辱吕后、要吕后难看的吗?从汉族人来看,冒顿的发言确实无礼至极,但是,若从“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民族”角度看来,又未必如此。

首先,根据史记的匈奴列传,当时的匈奴有“收继婚制”,指的是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以维系与夫家及其氏族关系。汉高祖刘邦生前曾与冒顿交手,算是冒顿的手下败将,因此,当冒顿向吕后求亲,也许真是要借此婚姻与“汉帝国”有进一步的结盟关系。

从这角度看,吕后之所以不答应,也是因为她明白自己在汉朝廷中的地位其实相对稳固,所以无意与冒顿合作。

再仔细观察汉朝政制,虽然表面上是“父权政治”,但对于女性而言,只要能为夫家生下一子,且这儿子日后能够当上皇帝,就能当上“皇太后”,不论有没有实际临朝,地位都算崇高,而且能惠及娘家,汉朝的外戚势力庞大,就是此番权力游戏规则的重要见证。

另一方面,冒顿单于是因为爱慕吕后,才向吕后求婚吗?观诸史实,冒顿单于是重天下轻女人的领袖,他即位之初,曾将身边的女人送给当时强大的东胡王,让东胡王认为他性格懦弱,即使日后匈奴帝国日渐强大,在汉人眼中,他和女人的关系始终扑朔迷离,让人不摸不透他的爱情价值观。

向吕后求婚,也许只是对汉代“和亲”政策的一个反讽---“既然你们送来的女人始终哭哭啼啼,无法认同匈奴的生活方式,不如吕后你自己来“和亲”,成为“匈奴帝国”的一员吧!”

匈奴在冒顿单于时大团结,形成一个游牧民族联盟的游牧帝国,而这个体制的运作可能与“汉帝国”以“农耕民族”为主的体制并不一致,长于作战欺敌,却不善于管理分配。

从“草原游牧民族”及其继承者的眼光看来,农耕民族虚伪矫情,所谓“和亲”只不过是自知不敌的缓兵之计,“很多你们送来的女人始终心系汉室,根本就是派来卧底的间谍吧!”

在这种情况下,送去“和亲”的“汉室女子”,可能就很难获得游牧民族领袖的疼爱,沦为夫家的生育机器,也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了。

从这观点看,蒙古地区有不少“昭君墓”似乎暗示与汉帝无缘的她其实深得“草原游牧民族”的喜爱与认同,而且从内蒙流行的昭君传说也证明了昭君出塞确实善尽了与游牧民族互通有无的职责。

倒是写“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则是在失去第一位夫婿后,始终跳不出胡汉感情纠葛的汉家女儿。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游牧民族对满脑子汉学经典的蔡文姬大约也不敢兴趣,在汉族被视为才女的蔡文姬,到了单于身边,恐怕不能起任何“互通有无”的作用,只能满怀悲愤,借词曲抒发悲愤。

看过吕后、王昭君和蔡文姬的故事与传说后,再回头看看汉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就可以知道这段短暂的感情其实算是汉室后宫可以发生的情节中相对“单纯美好”的一章。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据说,汉武帝听了李延年的这首歌,忍不住感叹美人难觅,经旁人才知李延年家中就有一位容貌倾城倾国的佳人,于是招其入宫。

只可惜李夫人虽然生前备受汉武帝宠爱,但却因生产导致身体虚弱,最后红颜薄命,早早就去世了。然而,正因为年轻貌美时就去世,所以让武帝对她念念不忘,没有机会干预政事的她,倒让自己和汉武帝之间的感情成为汉族间流传的一段佳话。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是汉书中武帝对李夫人留下的思念之语。然而,综观汉武帝刘彻一生情路,李夫人早死外、陈阿娇始终未能生育,又霸道善妒,最后被打入冷宫、卫子夫沉溺宫斗、又迷信巫蛊之术,最后自杀离世,晚年时,则为了保护年幼的太子刘弗陵,担心“主少母壮”,最后忍心杀了钩弋夫人

比较吕后、李夫人、王昭君、蔡文姬四位汉朝女子留下的传奇故事,我们或许可以跳脱纯汉族思维,试着理解冒顿单于对吕后“晓以大义”的盘算:

冒顿单于所以修书给吕后,引起吕后大怒,或许正是他早早看透了汉室女子留在汉宫不得不面对的权力游戏,而这也算是这位匈奴帝国奠基者了不起的战斗脑的洞见吧。

当然,万一,吕后真的将计就计,答应冒顿的求婚,汉匈两帝国的两性权力游戏会不会因此大改版,虽然我们可以从后来“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手找到一些可能的答案,但也不是这篇短文能够回答的了!

标签: 冒顿

更多文章

  • 白登之围,冒顿为何放走刘邦?岁贡更加实在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冒顿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故事。秦朝末年,群雄四起,中原大地上遍地狼烟,雄踞北方的匈奴趁机坐大,屡屡南下侵扰黄河流域。楚汉之争后,刘邦虽然侥幸胜出,但是民生凋敝,国力羸弱,大汉的实力较之始皇时代早已大不如前。此时身在大同的韩王信因不堪匈奴围困而多次向匈奴求和,后来害怕皇

  • 白登之围冒顿放走刘邦,真的只因为几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侯志峰标签:冒顿

    白登之围发生在公元前200年,是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的事。刘邦为什么会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呢?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北方匈奴伺机南下侵扰中原,刘邦便派韩王信坐镇北方,可是韩王信和匈奴之间的战斗是胜少败多,还曾多次向匈奴求和,刘邦对此非常不满。韩王信因此害怕刘邦杀他,于是倒戈匈奴攻打太原。于是,刘

  • 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什么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袁涵涵的号标签:冒顿

    冒顿确实可以杀了刘邦,而刘邦一死,汉王朝99.9%的概率会四分五裂,以致灭亡。从时局看,刘邦嫡长子刘盈其时已被立为太子(前202年),只要刘邦一死,刘盈就会在吕后的帮助下嗣位登基,是为汉惠帝,但刘盈能不能撑得起来,就是个大问题了。首先是来自兄弟的竞争,比如齐王刘肥。刘肥是刘邦“微时”与“酒巴女”曹氏

  • 苦等了14年在位仅3天,秦孝文王嬴柱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秦孝文王

    我们现代人只看最终结果,虽然秦王朝的存活时间比较短也就短短的十余年就灭亡了。但是秦王朝对于我国的历史的走向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了,用一句话说: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所以啊!秦始皇还是十分的厉害的。秦国君主“奋六世之余烈”到了秦王政时期这才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 秦孝文王只做了三天的皇帝就驾崩了,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有两件事能让历史记住他。首先,他是秦始皇的祖父。第二,他在位时间太短,只有三天。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后人有些疑惑,难道是史书记载有误?上个世纪,有人提出孝文王可能在位一年多,被历史误记,也得到了验证。直到1975年秦简出土,各种史料证明,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确实是3天。《史记·秦本

  • 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便去世是被谋害的?看看这些,打阴谋论者的脸

    历史人物编辑:老生说史标签:秦孝文王

    在战国历史上,秦孝文王就像昙花一现一样,只当了三天的秦国君主就去世了,这位君主的存在感很微弱,为什么秦孝文王在当君主的三天内就去世了,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一、秦孝文王的死。阴谋论盛行的现在,很多古人的死亡成为讨论阴谋论的话题。例如,2000多年前唐肃宗的死亡原因,很多人将其理解为阴谋论。甚至在90年

  • 秦孝文王的太子整整当了15年,为什么正式继位3天后就病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秦孝文王

    正如电视剧《大秦赋》中的电视情节一样,秦孝文王正式接班三天就死了。秦孝文王嬴柱于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后继位。他尊奉自己的亲生母亲唐八子为唐太后,立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秦始皇的父亲)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服丧期满正式即位,正准备大展宏图,好好干一把的时候就突然死掉了,

  • 秦孝文王: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秦孝文王

    温馨提示:本篇文章字数共3079个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在中国历史上,谈起秦朝,我们通常会联想到“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这句话主要就是在说,秦朝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由其祖先父辈六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的,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知道,任何一个强盛时代的到

  • 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在位三天就死了,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湘人李说标签: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这辈子活得很不容易,在父亲嬴稷的疑心淫威下,胆战心惊的活了五十二年,等熬走了长寿的父亲,才坐了三天王位,就撒手人寰了。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结合他生前的事迹及历史上那些在位极短的君主死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秦孝文王享年52周岁,已属高龄秦孝文王享年52周岁,在当时已属高龄

  • 秦孝文王苦熬14年,登基仅3天就去世,死因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泾蓝杂说标签:秦孝文王

    在动荡的春秋战争时期,所有的王子都蜂拥而上,随着周王室权力的削弱,伟大的王子们想要通过吞并他人的权力来实现他们的霸权目标。由于长期的战争,只剩下七个国家,这七个国家一直是偏远的,内部和外部麻烦的秦国,其中的权力不是很强,当时的秦国不仅要处理少数民族的问题。之外,秦国受到了很多的干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