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昭襄王使用反间计挑拨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他为什么能成功?

秦昭襄王使用反间计挑拨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他为什么能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玮聊娱乐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3/12/11 4:16:24

轶事典故:反间计

信陵君,名无忌,战国时期魏国贵族,魏安釐的异母弟弟。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信陵君为人仁爱忠厚,礼贤下士,因此天下士人都争相投到他的门下。信陵君的门客最多时多达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为魏国的信陵君贤德,连续十几年不敢派兵侵犯魏国。

秦国在长平战役歼灭四十多万赵军之后,进而围攻赵国国都邯郸。

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妻子,多次写信请求魏安釐王和信陵君援救赵国。魏安釐王慑于秦国的强大实力,只是派出军队虚张声势,不敢让魏军与秦军交战。信陵君采用魏国隐士侯赢的计策,盗取了魏安釐王调动军队的兵符,指挥魏国大军逼退了秦军,为邯郸解除了围困。

信陵君怕魏安釐王恼怒自己盗取兵符擅杀军队统帅的行为,不敢回到魏国,就让军队将领带领魏国大军返回魏国,自己与门客留在了赵国。

信陵君在赵国居住了十年。秦国得知信陵君始终留在赵国,就出兵攻打魏国。魏安釐王为此事焦虑万分,派使臣去赵国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担心魏安釐王仍然恼恨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一律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有谁敢劝信陵君返回魏国。信陵君在赵国结交的隐士毛公和薛公听说此事后,一起去见信陵君,对信陵君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备受敬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魏国国都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毛公和薛公的话还没说完,信陵君的脸色就变了,立即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援救魏国。

信陵君回到魏国后,去见魏安釐王,两个人相对落泪。魏安釐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信陵君,任命信陵君为魏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派使臣把自己担任魏国军队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信陵君担任了魏军的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将蒙骜率领的秦军打得大败,进而乘胜追击,将秦军逼回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函谷关。从此,信陵君的声威震动天下。

秦昭襄王担心信陵君会进一步威胁秦国,就决定实施反间计离间魏安釐王与信陵君的关系。

秦昭襄王派人携带了上万斤的黄金前往魏国,秦国使者到达魏国后,找到被信陵君杀死的魏军将领晋鄙的门客,买通他们,让他们在魏安釐王面前诬陷信陵君。晋鄙的门客求见魏安釐王,对魏安釐王说:“信陵君流亡在外已达十年,现在担任魏国的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信陵君也要乘这个时候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信陵君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此外,秦国还采用其它办法多次施行反间计。秦国知道魏国在秦国安插了一些间谍,但假装不知道这些人是间谍,请他们代秦国向信陵君表示祝贺,问信陵君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安釐王几乎天天都能听到毁谤信陵君的话,渐渐地就信以为真。魏安釐王免除了信陵君的上将军职务,信陵君清楚自己是因为有人毁谤而被解职,于是推托有病,不再上朝。

从此以后,信陵君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饮,痛饮烈性酒,并且常常跟女人厮混,沉溺于酒色之中。信陵君这样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因饮酒无度患病而死。同一年,魏安釐王也去世了。

秦昭襄王得到信陵君已死的消息,就派将领蒙骜率军进攻魏国,攻占了二十座城邑,在占领的魏国领土上设立东郡。从此以后,秦国像蚕食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侵占魏国领土,十八年后,彻底消灭了魏国。

信陵君德高才俊,身边又有大批的俊杰相助,堪称魏国的中流砥柱。秦国知道,信陵君是秦国侵略魏国的最大障碍。要想战胜魏国,就必须清除信陵君这只拦路虎。为了清除信陵君,秦国实施了反间计。秦国通过多种手段在魏安釐王面前毁谤信陵君,终于动摇了魏安釐王对信陵君的信任,促使魏安釐王解除了信陵君的军权。不久,郁郁不得志的信陵君因为酒色过度抑郁而终,魏国的护国柱石轰然瓦解。

没有了信陵君这一障碍,秦国对魏国肆行侵略,日渐蚕食魏国的疆土,最后终于彻底消灭了魏国。

秦国实施反间计的效果,确实抵得过千军万马。

标签: 魏安釐王

更多文章

  • 魏武侯:三家分晋后魏国第二任国君,将魏国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魏武侯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魏击是晋国魏氏大宗的宗子,也就是魏文侯的继承人。魏氏本是晋国六卿之一,魏氏的先辈们在残酷的卿族斗争中,深刻体会到继承人的重要性。魏文侯也不例外,希望子孙有能力继承自己的伟业。作为魏文侯的嫡长子,魏击自然成了魏文侯的重点关注对象。大约在小魏击还没有成年时,就安排田子方的儒家名流做他的老

  • 凭借天险是不能建立霸业的,吴起列举三个事例,让魏武侯折服了!

    历史人物编辑:玉玉爱狗狗标签:魏武侯

    吴起能够说服魏武侯,在于他成功的运用逻辑和列举事实的力量,让魏武侯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折服于吴起所讲的道理。在战国七雄中,魏国初期在初期的表现是可圈可点,到了魏武侯的时候,军力愈发的强盛,是七国中的大国。魏武侯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自然是意气风发。就是见到了祖国大好的河山,也是有感而发。就是魏武侯有感

  • 魏武侯在战略上过于盲目,魏国树立了多少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魏武侯

    轶事典故:四面树敌魏武侯的战略眼光没有父亲那么清晰,最大的表现莫过于战略上的盲目。魏文侯所体现的是总揽全局指挥若定,而魏武侯能做到的仅仅是独当一面,远不如父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在战国初期,魏武侯犯下了不少战略性错误,不仅仅是错误的放弃赵国的同盟可能性。秦国:秦国是魏国的宿敌,在魏氏家族还

  • 魏武侯时期魏国到底做了什么,竟然导致四面树敌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魏武侯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不到一年,朝中元老李悝就不幸去世。魏武侯只能按照父亲、按照李悝制定的国策、国法执掌魏国朝政。好在他爹给他留下了强大的家底,经过了短暂的修整,魏武侯就开始了征战天下。当时有吴起和魏武卒,魏国雄霸中原。魏武侯先是号召韩国、赵国结成三晋同盟,当时三晋联军大败楚军大梁,向楚国的腹地挺进

  • 从魏武侯逼走吴起来看,魏国为何会变成秦国的人才储备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故事标签:魏武侯

    吴起的离开,标志着魏国延续几十年的招贤纳才政策,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魏国开始重用王室、贵族,平民出身的士子很难有上升空间,于是纷纷选择离去。吴起被阴谋陷害吴起在魏国奋斗了20多年,一直当不了宰相,内心很崩溃,恰在此时,驸马爷公叔痤暗中射了一箭,吴起害怕性命不保,就逃到了楚国。公叔痤陷害吴起的过程很简单

  • 《资治通鉴》中魏文侯向李克询问如何选相,暗含领导者的管理逻辑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魏文侯

    在《资治通鉴》第一篇周纪中有这么一件事,当时魏文侯问李克对于魏成和翟璜这两个人我选择哪一个做魏国的丞相比较好。李克一开始是直接拒绝回答,理由是下属不参与尊长之事,如今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一再逼问要李克不能推脱选相这件事情。于是李克就和魏文侯说了选择下属的一个标准:看一个人,平常就看他和

  • 趣读《通鉴》:赵韩干架,魏国却成赢家,魏文侯:统一战线懂不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魏文侯

    趣读通鉴11:魏国霸业(2)在上篇中,经过一个营销广告故事,演绎了一个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也诉说了人才的三大诉求。留人关键不过三点:一靠待遇,二靠前景,三靠态度,三者缺一可,缺二可,缺态度却不可!在如此营销广告天下皆知之后,魏国顿人才鼎盛,给霸业开了好头。可纵横捭阖的战国初期,仅有人才也是不够的。伟

  • 战国争霸,魏文侯在位时期压制大秦数十年,他到底能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魏文侯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本三家之中相较于其他两国,魏国疆域较为分散,管辖起来颇有难度。然而就在魏文侯作为初代君王上任没多久,便扭转了局面,魏国迅速成长为一个强国,称霸中原,甚至压制秦国数十年之久。一家独大的先决条件魏国最初在地缘环境方面的劣势十分明显,国土主要分布在如今河南省河内地区以及山西

  • 三家分晋后,为何魏国却占得先机首霸中原?魏文侯:感谢我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魏文侯

    在三家分晋后,赵国的实力明显是最强大的,不仅仅是和魏国与韩国相比,哪怕放眼于所有国家,赵国的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令人意外的是,魏国却率先实现了对于中原的称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魏国之所以崛起,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倚仗魏文侯。魏文侯不但有能力,而且还是一个长寿的君主,所以他能一直贯彻自己提出的政策。魏

  • 古文今译 《战国策-魏策一》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历史人物编辑:芳家家的喵标签:魏文侯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译文: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边饮酒,一边听演奏音乐。文侯说:“钟的声音不和谐吧?左边的音高。”田子方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