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家分晋后,为何魏国却占得先机首霸中原?魏文侯:感谢我

三家分晋后,为何魏国却占得先机首霸中原?魏文侯:感谢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密记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1/13 0:48:07

在三家分晋后,赵国的实力明显是最强大的,不仅仅是和魏国与韩国相比,哪怕放眼于所有国家,赵国的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但令人意外的是,魏国却率先实现了对于中原的称霸。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魏国之所以崛起,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倚仗侯。魏文侯不但有能力,而且还是一个长寿的君主,所以他能一直贯彻自己提出的政策。

魏文侯非常会做人。在赵国和韩国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都借兵。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把士兵借给任一方。后来两国在知道这件事后纷纷拜会魏文侯,因为他们明白魏文侯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缓和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

《战国策》有载,已乃知文侯以构与己也,皆朝魏。

而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从这件小事当中我们就能看出魏文侯的智慧。

除此之外,因为古代的时候君主的权力非常大,所以很多时候君主的贤明程度基本上是和国家的强盛程度挂钩的。

魏文侯除了智商非常高,他的执行力也是非常的强大。很多君王都是纸上谈兵,而魏文侯是言出必行。有次魏文侯在皇宫当中开宴会,外面正在下雨,但魏文侯还是坚持出去,理由是和人约好了打猎的时间,所以不能错过。正是魏文侯有这种态度,所以他的政令才能及时推行下去。

《战国策》记载,即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除了这个,魏文侯非常善于笼络人才。国家想要强盛,除了君主要贤明,还需要大批有能力的人才支撑。魏文侯笼络人才的手段非常的高超,他除了会给予有能力的人无数金银,还会对他们非常的尊敬。田子方是赵国的能臣,他就是被魏文侯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在和魏王喝酒的时候,竟然旁敲侧击说魏文侯偏听偏信,不是很贤明。

这要是换成其他的君主,肯定会把田子方直接拖下去杀死,但是魏文侯面对这种情况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是非常重视田子方的意见,表示自己会注意的。这只是魏文侯对待属下的一个缩影。有能力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被尊重,而魏文侯的良好态度自然是笼络了不少贤明的大臣。

平心而论,魏国虽然国土面积非常大,但是却是支离破碎的。正因如此,历代君主都非常有忧患意识。他们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为了面对这种危急的情况,赵国的选择是任用悝变法。在后世的时候,变法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在当时,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

李悝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变法。当时魏国之所以有勇气开这个先河,就是因为他们的境遇非常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综上所述,赵国虽然地理位置不好,兵力也不占优势,但是国君魏文侯非常的贤明,他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他利用变法等举措让魏国的实力壮大,为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标签: 魏文侯

更多文章

  • 古文今译 《战国策-魏策一》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历史人物编辑:芳家家的喵标签:魏文侯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译文: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边饮酒,一边听演奏音乐。文侯说:“钟的声音不和谐吧?左边的音高。”田子方笑了笑

  • 《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左传今读标签:魏文侯

    三家分晋,赵国获利最多,得到了北部的大片土地,魏国、韩国屈居赵国的南面,魏国偏西,韩国偏东。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氏,东边是新兴的韩氏,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魏氏被紧紧地裹在晋西南一隅。虽然在东面还有几块飞地,但都很不巩固,难以建成战略基地。魏国所处的周

  • 战国最划算买卖,魏文侯何以行个礼,就建了魏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神秘天策上将标签:魏文侯

    趣读《资治通鉴》九:魏国霸业1尊师重道为中国传统,拜师礼也成了今日还有的风俗之一。正式点的,奉茶下跪礼仪齐全,不正式的也要鞠躬致敬以表诚心。正式不正式,在师徒这块,今日其实都不看中,更多看的是心意。(拜师心要诚)但在古代社会,寻常拜师礼,皆止步君上。即便皇子年幼,有指定师傅日日需行礼,可成年之后,也

  • 一直都赢。战国时,魏文侯曾问谋士李克,吴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魏文侯

    一直都赢。战国时,魏文侯曾问谋士李克,吴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李克回答说,数战数胜。魏文侯说,数战数胜,是国之福吧,怎么会亡国呢?李克说,多次出兵征战就会导致民生疲敝,又多次战胜就会导致国主骄傲,国主骄傲 野心膨胀,而民生虚弱 人怀异端,是不可能做到不亡的。凡事有相生相克,“数战数胜”

  • 魏文侯变法,与新型国家的诞生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魏文侯

    战国初期的列国局势是魏国国势独盛,所谓“晋国天下莫强焉”,而其所以独强,则是战国初期魏文侯时代的变法的结果。经过春秋时代的发展和文侯的改革,战国初期魏国的王权是相当强的,既没有了世族对王权的掣肘,也牢牢掌握住了军权,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专制权力。所以文侯有一次对师经曰“使我言而无见违。”世族统治的覆

  • 魏国危机四伏,魏文侯如何开启战国首霸?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魏文侯

    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自古以来,我们就用这三个要素来衡量国家跟个人的成败。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中原地区是四战之地,四通八达,无险可守。秦齐楚晋,这四个分别位于东南西北的诸侯国,依山阻河,进可攻退可守,占尽了地利。 可是在开局的时候,往往最

  • 三家分晋,魏文侯对秦国崛起提出了哪些挑战?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魏文侯

    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联合分裂晋国,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这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战国由此展开。春秋时,秦国最忌惮的是晋国,如今晋国一分为三,秦国面对的对手一下子又多了两个。秦国原以为凭借老资格的霸主地位,三晋总得给点面子。但没想到,三晋中的魏国率先崛起,对秦国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上,魏文侯

  • 《资治通鉴》:面对挑唆怎么办?魏文侯的策略令人拍案惊奇!

    历史人物编辑:南国一张标签:魏文侯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小时看《新白娘子传奇》对这两句话印象十分深刻。这两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见魏惠王,魏惠王开门见山就说我这个人嘛,既喜欢钱财有很好色,先生看还有救吗?孔孟学说在战国时期很不受待见,又怕落下轻慢贤士的罪名,以此来委婉拒绝,魏惠王也算是磊落之人啊。魏惠王是三晋

  • 魏国在魏文侯时期有多强,竟然可以雄霸中原百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魏文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东边和齐国相邻、西南和韩国相邻、南面和楚国接壤、北面又有赵国相邻、西面就是秦国。在当时魏国处于四战之地,但是就这种忧患的环境竟然让魏国还成了雄霸中原的霸主,并且持续百年之久。我们看看魏国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落的。魏国起源于三家分晋,当时韩魏赵三家并称三晋。三晋起初关系密切魏国

  • 李牧是赵国唯一的希望?如果赵王迁重用李牧,秦国还能灭了赵国么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赵王迁

    李牧如果没有被赵王杀害,那么秦国也能够灭掉赵国,只是过程更加艰辛罢了。其实从白起坑杀40万赵国降卒开始,赵国就已经无力和秦国相抗衡了。就算后来在魏无忌的帮助下,赵国苟延残喘了下来,却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实力。自保尚且实力不足,更何况他们还连续出了两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赵悼襄王和赵王迁。人家秦国是奋六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