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为何会在楚国墓中出现?专家:两种可能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为何会在楚国墓中出现?专家:两种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侯卫朝 访问量:4264 更新时间:2024/2/28 12:34:28

在吴越两国铸造的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当属越青铜剑。当时的人是如何形容青铜剑质量精湛的呢?以肉试剑可断牛马,以金属试剑,可将盘匜一刀两断。挥剑击石,石块会破碎成百块。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是其锋利程度可见一二,因此吴越两国铸造的青铜剑,在当时是有口皆碑的利器,其主人都会将青铜剑当做珍宝。

1965年冬,湖北荆州望山楚国古墓群中,出土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宝剑。这把利剑就放置在墓主尸身左侧的漆木剑鞘内。抽出宝剑,仔细端详的考古专家发现,利剑剑身上,有用鸟篆篆刻的八字铭:“越王勾践,自作自用”。考古专家通过解读篆刻的八字铭文得知,这把利剑就是传说中越王勾践的专属佩剑。该利剑长约55.6CM,剑形挺拔,厚重端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保存完好如初。剑身上布满装饰用的黑色菱形暗纹,剑格一面是用绿松石组成的精美图案,另一面则镶嵌着蓝色的琉璃。该把利剑整体装饰尽显华贵、典雅。剑柄由金丝缠绕,出鞘时寒光凛凛,夺人双目,剑刃薄而锋利。

就在望山楚国古墓出土越王勾践剑后的第十八年,考古专家又在湖北江陵马山,发现了另一座楚国贵族大墓。在被定义为楚国贵族五号大墓的主墓室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柄锋利无比的青铜短矛。短矛的长度约为29.5CM,制作工艺极其精良,矛身布满菱形的几何状花纹。短矛的下半部分,也有用错金铭文篆刻的八个字:“吴王夫差,自乍自甬”。由于当时文字,尚未被统一使用,所以专家推断,乍其实就是作的意思,而甬字也是用的意思。这就是说短矛正是吴王夫差,作战时使用的兵器。夫差短矛正反两面都装饰有精美的兽纹,脊部铸有排血槽。无论是做工还是装饰的精美程度,夫差短矛都与勾践剑不相上下。

让考古专家无比意外的是,这对传奇宝物,千年前曾随主人在战场上相互拼杀,如今却全都从楚国古墓中出土。人们疑惑不解的是,青铜短矛曾是吴王夫差使用的兵器,而青铜剑也是越王勾践的专属佩剑,为何它们都是从楚国古墓出土,没有留在吴越故地呢?对此专家做出了两种推断。

推断一,吴国被越国所灭,后来越国又被楚国灭亡。所以专家认为,夫差短矛先是成为了越国的战利品被越王所得。随着楚国灭亡越国,夫差短矛和勾践剑,又都成了楚国贵族的战利品。楚国贵族死后,又将它们当做随葬物品带入自己墓中。

推断二,夫差短矛和勾践剑是越国公主的嫁妆。史料记载:楚昭王曾将越王勾践的女儿,纳为姬妾。根据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考古专家得知,该墓入葬的年代为楚威王、楚怀王以前。所以说越王勾践剑、夫差短矛很可能是越姬出嫁时的陪嫁物品。以陪嫁物品的方式,两件传世之宝由越国传入了楚国。越王剑和吴王长矛到底是越国公主出嫁时的嫁妆,还是战争中楚国贵族缴获的战利品,至今仍是历史上的一个谜。

如今,夫差短矛和越王剑都被收藏在湖北历史博物馆,两件展品比邻而居。谁也不会想到这对千年前,在战场上针锋相对的神兵利器,千年后却会以这种方式再次相遇。目前已知出土的越国王级青铜剑,共有四把。一、湖北望山楚国一号大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二、江陵腾店出土的越王州勾剑。三、湖北秭归香溪出土的越王州勾剑。四、湖南益阳赫山庙古墓出土的另一把越王州勾剑。毫无疑问后面出土的三把越国王级青铜剑,都是根据勾践剑仿制的。

公元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会盟天下诸侯,期间夫差与晋国君主争霸获胜。但因不听伍子胥规劝,越国趁虚攻入吴国王都。后经笠泽之战和姑苏之战,吴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国。战败时的夫差曾向勾践请降议和,勾践未允,夫差自杀。自杀前夫差曾用衣服遮面称:“孤无脸再见伍子胥”。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夫差使用的青铜短矛被胜利者越王缴获。

参考资料《历史不忍细看》

标签: 夫差

更多文章

  • 越王勾践不讲武德先尝粪后吞吴,真是吴王夫差大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夫差

    越王允常主政越国军政时期,周边吴、楚虽是强国,却不敢轻视和轻易冒犯地处更偏远荒蛮的百越之国。到允常年迈,其进取之心逐渐怠慢,他对越国的发展思路更趋向于内修国政,外结强援,相互制衡,进而逐步削弱主要劲敌吴国,蚕食其国土,再图北上争霸。而其子勾践却认为吴楚大战之后,可乘吴国穷兵黩武,元气未复之际,早早与

  • 春秋后期,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夫差

    在春秋时期,虽然齐桓公率先称霸,但是,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因为陷入到内乱中,所以逐渐走向了衰落。自此之后,晋国和楚国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当然,晋楚争霸绵延百年,这导致两个大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消耗。于是,到了春秋后期,东南一带的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加入到逐鹿中原的队伍中。值得注意的是,吴王夫差即

  • 好名声让季文子死里逃生,也让鲁国免于动乱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季文子

    公元前575年,晋楚在鄢陵展开大战。鲁国没有参战。当时,鲁成公率领军队将要出发,他的母亲穆姜为他送行,途中,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两位卿大夫。季文子是鲁国的执政大夫,为人节俭有德,政治才能出众,是鲁国的头号重臣;孟献子同样德行出众,是鲁国的重要政治家。他们二人掌握着鲁国的大部分政治军事力量,是

  • 季文子一生都做过什么?季文子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季文子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樋口可南子:从凉粉小妹到娱圈常青树,长在男人心尖的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空恨梦长安标签:南子

    或许很多观众不认识樋口可南子,她是昭和时期时尚明艳美人的代表,因出演的电影都是家庭类作品,所以传播量不广,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位美人的成长经历。樋口可南子出生于国外新潟县加茂市,她曾就读于女子美术大学,20岁那年她在银座豆沙水果凉粉铺打工,星探偶然间发现了这个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女子,于是劝说她进入

  • 老话“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有何讲究?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南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亘古不变的一点就是对房子的重视程度,在古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建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建设与选择方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会遵循老一辈人留下的一些风俗习惯,建设出一处可以为家人以及后人带来好运的居住地。曾有这样一句俗语“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

  • 孔子去见行为不端的南子,明知有可能身败名裂,为何还要去见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南子

    圣人孔子见南子这事,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论语》中。《史记》以春秋笔法记载道:“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里的“夫人”指的就是南子,而这几句话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孔子见南子时的样子,甚至还有“环佩玉声璆然”,让人不能不浮想联翩。《论语·雍也》中的记载是:“子路

  • 子见南子:吾未见君子好德如好色者也,隐秘背后的救赎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南子

    前言南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很著名的美人,她与帅哥公子朝乱伦私通,同时嫁给了卫灵公之后又和卫灵公的亲信大臣通奸。但是昏庸的卫灵公为了取悦她,竟然把公子朝从宋国接来。进行"多人运动"。在天真的卫灵公的庇护之下,南子成为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荡妇。她的行为让她的儿子都都无法容忍,他的儿子派出刺客去刺杀自

  • 圣人弟子“子路”,绝世美人“南子”,两人那美丽的误会哟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南子

    南子何许人也?这是宋国宗室之女,因为政治联姻而嫁给了大了三十多岁的卫灵公,老态龙钟的丈夫自然满足不了南子,因此她有着情郎而且还是两。“美而淫”的女子多了去了,南子为何能够流传开来,这与孔圣人的“绯闻”有着很大关系。《史记》对于“子见南子”有所记载,在那个较为开放包容且又崇尚文学大家的时代,作为国君卫

  •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南子

    公元前494年,周游列国的孔子第二次来到卫国,这一次,孔子单独会见了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孔子一生为了政治理想奔走,他周游列国的途中,弟子们也是紧紧跟随,悉心相伴,尤其是子路,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的安全。可是这一次,因为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子路和孔子发生了矛盾。曾经一直恭恭敬敬地子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