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越王勾践不讲武德先尝粪后吞吴,真是吴王夫差大意了吗?

越王勾践不讲武德先尝粪后吞吴,真是吴王夫差大意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记史惜今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2/28 6:14:30

王允常主政越国军政时期,周边吴、楚虽是强国,却不敢轻视和轻易冒犯地处更偏远荒蛮的百越之国。到允常年迈,其进取之心逐渐怠慢,他对越国的发展思路更趋向于内修国政,外结强援,相互制衡,进而逐步削弱主要劲敌吴国,蚕食其国土,再图北上争霸。

而其子勾践却认为吴楚大战之后,可乘吴国穷兵黩武,元气未复之际,早早与吴国决战,而不是坐待烟瘴之地,久久被中原诸国甚至吴楚二国视之为井底之蛙、未开化之蛮夷。允常一直抑制着勾践蠢蠢欲动的冒进雄心。直到允常身故,勾践即位为王,他才得以全面动用越国之力,来实现他作为大禹王尊贵后裔的勃勃野心。

吴王阖闾得闻越王允常去世,便一反“义不伐丧”的国际规则,出动大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居然沉着应战,又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地界)布下奇兵,竟将不可一世的吴王阖闾杀得大败而逃,阖闾作为一国之王,在战斗中甚至被越军近身追击,砍伤脚趾,以致感染成败血症状,未久便不治身亡。檇李一役,吴国国威大损,越王勾践终于踌躇满志,也使得越国全国上下战胜强大吴国的信心成倍大增。勾践又得到楚客卿文种、范蠡的支持和谋划,进一步打压他先父允常在朝堂上遗留下来的保守勋贵,也进一步提拔争强好胜的越国青壮年人才为官为将,准备给吴国以更沉重的打击。

而吴王阖闾虽死,但吴国的军政依旧有着足智多谋的伍员伍相国操持,伍子胥迅速选择了在阖闾诸子中出类拔萃的公子夫差继承王位,从而很快稳定了吴国的局面,使吴国的军心民心没有走向分崩离析的境地,反而使全国上下在年轻有为新君与德高望重相国的共同领导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对越国时时迸射出复仇的光焰,只等新王王命一声令下,这正说明新吴王确非等闲之辈,更证明了伍子胥举世无双的机谋韬略。

此时的吴越两国同时都在做着与对方决一死战的准备和姿态,从吴王阖闾兵败檇李到两国再一次交战,不到三年的时候,也就是越王勾践三年(檇李之战乃勾践元年)。吴国大军在夫差的亲率之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接进逼至越境夫椒(今浙江绍兴北),也就是越国国都会稽城下,越军面对着装备精良,又有着丰富野战经验,斗志极其旺盛的强大吴军,竟在夫椒一触即溃、一败涂地,青壮年兵丁死伤惨重。

勾践此时此刻,激愤之余,却已是力不从心,军心民心被彻底瓦解,剩下给他的选择不是屈辱被俘,就是殉国而死。在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勾践正要挥剑自刎以谢先王,却被左右二人紧紧扯住长剑,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上大夫文种与范蠡,文范二人拦下勾践寻死之举,君臣三人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彻夜长谈,最后勾践做出了一个影响吴越两国国运的重大决定——主动向吴王夫差屈膝投降。

吴王夫差见越王亲临阵前向他与吴国三军将士请罪投降,心中直乐开了花儿,一旁相国伍子胥却再三提醒夫差说,勾践不可信,据老夫了解他比他的父亲允常还要狠辣,不能接受他的投降,只有直接杀死此人,才能为吴国永除后患。夫差另一个重臣太宰伯嚭跟伍子胥唱反调说:“大王年轻即位,首创奇功,就将越王直接打到投降了,先王的仇恨也就算报了,如果一味执着地要杀死人家越国一国之君,难免会被天下人视之为残暴不仁,特别是那些自诩为仁义讲礼的中原诸国,就更不把我们吴国当一回事了,且自古就有“杀降不祥”的道理,想当年先王与伍相国在楚国郢都做的那些事,不反倒使楚人反抗更为激烈么?”

夫差听他这么一说,顿时就觉得没有必要再杀勾践,伍子胥见夫差被伯嚭说动,气得直骂伯嚭道:“伯嚭你真是卖主小人!将来勾践取我等性命,你就是被他屠宰的第一人!”伯嚭却从容答道:“相国在大王面前说下臣卖国,下臣是不服的,相国与我同是背楚而归吴的,您这是侮辱您自己,还是侮辱大王呢?”伍子胥见他说起前事,更是不胜恼怒,正要再度发作,夫差已看不下去,便说道:“两位爱卿不要再争执了,吴越争战,是两国之事,非寡人与勾践的个人私怨,寡人兵锋所向,无不披靡,还会惧一勾践么?今若杀其人,如动雷霆之怒而诛一匹夫,岂非惹天下讥笑,那寡人还如何行王霸之道而威服天下诸侯呢?”

伍子胥见夫差已自有主张,只好默不作声了,于是吴国便准许勾践投降了,吴王夫差见勾践前来行献俘礼之时,百般恭顺,只图苟且,哪有一国王者之气度,不由得十分欢喜,便立马赦免了勾践死罪。又正要与群臣商议如何处置勾践,不料勾践却自己提出随吴王一道回姑苏,愿执鞭坠镫终身为奴,以事奉吴王大驾。这一席话直说得年轻的吴王夫差顿时如飘云际,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心中又难掩喜气翻涌,暗想自己年纪轻轻就成此霸业,一战而将堂堂世仇越国打得五体投地向我臣服,先王身经百战也才和两代越王勉强打成平手,还因阵前负伤含恨而终,唉!看来西楚中周北晋东齐这些所谓诸侯霸主,日后统统都不会是寡人的对手!

于是便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勾践的“无礼”要求,不过他却因此没有太过为难勾践,而是将勾践派去马场养马,除了不能擅离圈禁之地外,衣食住行还都做到了基本的保障。夫差又命越大夫文种留在越国暂行监国,每年准时向吴纳贡朝奉,随时征调兵丁民役不得有误即可,文种这都一一照办,吴王这才大抖威风得胜班师。

勾践入吴之后,潜身缩首在马场中安心养马,只有伍子胥对他十分不放心,时时派人前来察看和试探,一会让人把勾践五花大绑拖上吴都姑苏大街示众,向他国使臣耀威,一会借口越人不服强吴上国,在某地发动骚乱,又责难勾践昔日教化无功才导致越人如此悖逆妄为,便在众越俘随从面前叫人凶狠地鞭打勾践,甚至数日将勾践关在污浊的水牢以示惩戒。面对这一切又一切的煎熬与折磨,勾践无不咬牙忍受,一整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对吴国上下哪怕是一个兵丁都敬畏有加,不敢有丝毫不满与反抗。

就这样勾践在吴国一连养马三年,给吴王出行牵了无数次马,被伍相国派人鞭打了无数次,关了无数次水牢,给吴人磕了无数次响头,当然吴王夫差出行也有心情大好的时候,见勾践都被整成了一个小老头儿模样了,偶尔也戏剧般地让勾践坐进车驾当中,他也来当一回马车夫,载着勾践在姑苏城的郊外飞奔兜风,这时的勾践竟吓得魂不附体,在车上百般求饶,一下车驾就跪地磕头,又呕吐不止。夫差一面开心得大笑,一面叫人扶勾践回去好好休息。

直到夫差某一天忽染重疾,连日不能起床,吴国朝堂一片慌张,连监管马场的吴兵都开始议论,恐怕吴王的宝座要易主了。这消息传到勾践耳中,他却忽然大哭起来,而且一哭就是连续好几天,整日里嚎啕,不吃不喝。吴兵赶紧过来查问,勾践说得知吴王生病不起,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吴兵问他这是为何?勾践又说,吴王夫差是他唯一的保护神,吴王天威在,他还可以在这里养马以了残生,若吴王不在,他必定会被相国所杀,所以他现在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在死前去见吴王一面,最好让吴王的病魔转到自己身上,这样他死了也算报吴王不杀之恩于万一了。

吴兵可能也被他的这种“诚挚”所打动,竟将勾践的话一五一十逐级传达到病中的吴王夫差耳中。夫差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特别是勾践那句“若吴王不在,他必被相国所杀”,更是让夫差啼笑皆非,竟觉得勾践真是诚实可爱,便答应见他一面了。勾践这才得以入宫,一见夫差的病容,竟大哭大叫,满地打滚起来。夫差见他哀伤如此,急忙命左右人等上前劝扶他起身,勾践闹了半晌,又说要以身代王,甘受病痛之苦。夫差心想,勾践是真疯了,这代病之苦如何转接。可勾践不依不饶,说他自有办法。夫差无奈,就让他依法而行,不想勾践竟说出要每天尝食吴王粪便,直至吴王病好痊愈。

吴国君臣上下被这一言惊得简直难以置信,夫差更是连说不可不可,这问疾尝粪之举,非但不是人臣之所为也,简直就是把人当狗彘无异了。夫差在想,即便勾践已到了甘当寡人所养狗彘的地步,他也不能无礼到让曾为一国之王的勾践去做如此非人之事,若教中原诸国听闻,岂非把寡人当成是纣之君了。夫差执意不肯,岂料勾践更是坚决要为吴王尝粪。夫差终究拗不过勾践,只好让勾践尝粪,而且是每日入宫一尝,不知不觉过了好些时日,勾践一如既往,毫无怨言地每日进宫尝粪,宫中上下见他尝粪无不掩鼻摇头,他却毫不在意。

某一天,勾践尝过夫差当日所排粪之后,忽然面带喜色跪地大叫:“我王病去矣!我王病去矣!”夫差急忙让人带他漱口,再叫他上前询问何故,勾践说道:“大王目前的粪便已无腐臭,而是味苦且酸,乃药到病除,五体通泰之兆,大王之病即将痊愈了!”夫差听了,连连感叹道:“辛苦你了!”便叫宫人送勾践回去,还叮嘱今后不可怠慢。没过几天,夫差果然病愈,一时间想起勾践为他“问疾尝粪”,感动之心油然而生,便命人将勾践请入宫中,开门见山跟他说:“你来到姑苏也有三年了,这三年当中我们也时常见面,除了国事之外,在你我相交往的日子里,我已经把你当成是朋友了,你为我做的事情,我也时常记在心里,现在我就问问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就直接向你的老友我提出来,我能做到的一定满足!”

这番话,勾践在他苦不堪言的心中已等了整整三年,终于等到吴王夫差用心在跟他讲出了这话儿来,不知勾践他会作何回复,以助他脱困逆袭,我们下篇再来详解。

没想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还有一个狠爸爸——老越王允常

标签: 夫差

更多文章

  • 春秋后期,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夫差

    在春秋时期,虽然齐桓公率先称霸,但是,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因为陷入到内乱中,所以逐渐走向了衰落。自此之后,晋国和楚国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当然,晋楚争霸绵延百年,这导致两个大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消耗。于是,到了春秋后期,东南一带的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加入到逐鹿中原的队伍中。值得注意的是,吴王夫差即

  • 好名声让季文子死里逃生,也让鲁国免于动乱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季文子

    公元前575年,晋楚在鄢陵展开大战。鲁国没有参战。当时,鲁成公率领军队将要出发,他的母亲穆姜为他送行,途中,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两位卿大夫。季文子是鲁国的执政大夫,为人节俭有德,政治才能出众,是鲁国的头号重臣;孟献子同样德行出众,是鲁国的重要政治家。他们二人掌握着鲁国的大部分政治军事力量,是

  • 季文子一生都做过什么?季文子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季文子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樋口可南子:从凉粉小妹到娱圈常青树,长在男人心尖的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空恨梦长安标签:南子

    或许很多观众不认识樋口可南子,她是昭和时期时尚明艳美人的代表,因出演的电影都是家庭类作品,所以传播量不广,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位美人的成长经历。樋口可南子出生于国外新潟县加茂市,她曾就读于女子美术大学,20岁那年她在银座豆沙水果凉粉铺打工,星探偶然间发现了这个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女子,于是劝说她进入

  • 老话“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有何讲究?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南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亘古不变的一点就是对房子的重视程度,在古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建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建设与选择方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会遵循老一辈人留下的一些风俗习惯,建设出一处可以为家人以及后人带来好运的居住地。曾有这样一句俗语“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

  • 孔子去见行为不端的南子,明知有可能身败名裂,为何还要去见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南子

    圣人孔子见南子这事,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论语》中。《史记》以春秋笔法记载道:“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里的“夫人”指的就是南子,而这几句话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孔子见南子时的样子,甚至还有“环佩玉声璆然”,让人不能不浮想联翩。《论语·雍也》中的记载是:“子路

  • 子见南子:吾未见君子好德如好色者也,隐秘背后的救赎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南子

    前言南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很著名的美人,她与帅哥公子朝乱伦私通,同时嫁给了卫灵公之后又和卫灵公的亲信大臣通奸。但是昏庸的卫灵公为了取悦她,竟然把公子朝从宋国接来。进行"多人运动"。在天真的卫灵公的庇护之下,南子成为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荡妇。她的行为让她的儿子都都无法容忍,他的儿子派出刺客去刺杀自

  • 圣人弟子“子路”,绝世美人“南子”,两人那美丽的误会哟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南子

    南子何许人也?这是宋国宗室之女,因为政治联姻而嫁给了大了三十多岁的卫灵公,老态龙钟的丈夫自然满足不了南子,因此她有着情郎而且还是两。“美而淫”的女子多了去了,南子为何能够流传开来,这与孔圣人的“绯闻”有着很大关系。《史记》对于“子见南子”有所记载,在那个较为开放包容且又崇尚文学大家的时代,作为国君卫

  •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南子

    公元前494年,周游列国的孔子第二次来到卫国,这一次,孔子单独会见了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孔子一生为了政治理想奔走,他周游列国的途中,弟子们也是紧紧跟随,悉心相伴,尤其是子路,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的安全。可是这一次,因为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子路和孔子发生了矛盾。曾经一直恭恭敬敬地子路,一

  • 南子子见南子,史上最旖旎的谜案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南子

    美女与政治向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当美女成了政治家,非得有点香艳故事才算给世人一个交代。南子就是这么一位名动春秋的美女政治家,“美而淫,弄权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子见南子”的故事。南子原本是宋国的公主,与美男子宋朝相恋,类似于现在的婚前同居,但俩人没有结婚,宋君将南子嫁给了丧妇的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