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后期,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

春秋后期,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1139 更新时间:2023/12/21 4:59:21

在春秋时期,虽然齐桓公率先称霸,但是,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因为陷入到内乱中,所以逐渐走向了衰落。自此之后,晋国和楚国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当然,晋楚争霸绵延百年,这导致两个大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消耗。于是,到了春秋后期,东南一带的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加入到逐鹿中原的队伍中。

值得注意的是,吴王夫差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伍子胥等人。在国力增强后,夫差亲自率领军队攻入越国,已经将越王围困在会稽山上了。换而言之,只要夫差的一句话,勾践就活不到第二天。可是,吴王夫差还是放了勾践一命,也即没有直接灭掉越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吴王夫差之所以没有对勾践斩草除根,肯定不会是为了得到西施,也不会是为了得到勾践允诺的土地。因为以上两样东西,只要夫差彻底消灭越国,就能立即得到。由此,夫差之所以保留越国的存在,是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周礼相继崩溃。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春秋时期还是非常讲究灭国不灭祀的。

也就是说,吴国可以占领越国,但是其需要给越国的王室保留一块祭祀祖先的地方。同样的道理,楚国之前消灭了陈国和蔡国,但还是让这两个国家复了国。而吴王夫差可能也是出于传统观念的考虑,所以没有对勾践赶尽杀绝。作为一个姬姓诸侯国,吴国想要问鼎中原,需要获得周王室的支持,因此,吴王夫差更不能肆意破坏周王室的礼制和宗法制。

其次,进一步来说,如果吴王夫差强硬地要消灭越国,不给勾践留活路的话。那么,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得到的越国土地自然需要进行分封,也即用来犒劳吴国的功臣。但是,这样一分封下去,很可能导致卿大夫势力的壮大,反而不利于维护吴国王室的地位。

在这一点上,春秋时期的晋国无疑是反面教材,因为卿大夫实力的与日俱增,晋国的公室在春秋末期已经被架空了。而这,最终引起了三家分晋,这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同时,考虑到春秋时期的生产力,乃至东南地区的吴国也没有多少人口可以迁移到越国,所以让越国臣服于吴国,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

再者,吴国当时的战略方向,不在南方,而是北进中原。在春秋末期,吴国本来是晋国扶持来对抗齐国和楚国的。但是,吴国在击败楚国和越国后,其实力和野心可谓是更上一层楼。由此,北进中原,获得周王室的认可,进而成为比肩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主,自然成为吴王夫差当时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彻底灭亡越国后,还要镇压越国残留的反抗势力,这显然需要耗费巨大的兵力和财力,从而和夫差的战略目标相冲突。

最后,从地理角度来看,吴国占据的太湖平原等地区,是比较肥沃和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而当时越国在地形上以丘陵为主,在地理条件上比不上吴国,也很难引起夫差进一步吞并的兴趣。由此,夫差最终放了勾践一命,也没有全面吞并越国的土地。

当然,勾践不会对夫差感恩戴德。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中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迁都琅琊(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附近),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标签: 夫差

更多文章

  • 好名声让季文子死里逃生,也让鲁国免于动乱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季文子

    公元前575年,晋楚在鄢陵展开大战。鲁国没有参战。当时,鲁成公率领军队将要出发,他的母亲穆姜为他送行,途中,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两位卿大夫。季文子是鲁国的执政大夫,为人节俭有德,政治才能出众,是鲁国的头号重臣;孟献子同样德行出众,是鲁国的重要政治家。他们二人掌握着鲁国的大部分政治军事力量,是

  • 季文子一生都做过什么?季文子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季文子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樋口可南子:从凉粉小妹到娱圈常青树,长在男人心尖的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空恨梦长安标签:南子

    或许很多观众不认识樋口可南子,她是昭和时期时尚明艳美人的代表,因出演的电影都是家庭类作品,所以传播量不广,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位美人的成长经历。樋口可南子出生于国外新潟县加茂市,她曾就读于女子美术大学,20岁那年她在银座豆沙水果凉粉铺打工,星探偶然间发现了这个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女子,于是劝说她进入

  • 老话“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有何讲究?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南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亘古不变的一点就是对房子的重视程度,在古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建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建设与选择方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会遵循老一辈人留下的一些风俗习惯,建设出一处可以为家人以及后人带来好运的居住地。曾有这样一句俗语“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

  • 孔子去见行为不端的南子,明知有可能身败名裂,为何还要去见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南子

    圣人孔子见南子这事,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论语》中。《史记》以春秋笔法记载道:“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里的“夫人”指的就是南子,而这几句话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孔子见南子时的样子,甚至还有“环佩玉声璆然”,让人不能不浮想联翩。《论语·雍也》中的记载是:“子路

  • 子见南子:吾未见君子好德如好色者也,隐秘背后的救赎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南子

    前言南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很著名的美人,她与帅哥公子朝乱伦私通,同时嫁给了卫灵公之后又和卫灵公的亲信大臣通奸。但是昏庸的卫灵公为了取悦她,竟然把公子朝从宋国接来。进行"多人运动"。在天真的卫灵公的庇护之下,南子成为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荡妇。她的行为让她的儿子都都无法容忍,他的儿子派出刺客去刺杀自

  • 圣人弟子“子路”,绝世美人“南子”,两人那美丽的误会哟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南子

    南子何许人也?这是宋国宗室之女,因为政治联姻而嫁给了大了三十多岁的卫灵公,老态龙钟的丈夫自然满足不了南子,因此她有着情郎而且还是两。“美而淫”的女子多了去了,南子为何能够流传开来,这与孔圣人的“绯闻”有着很大关系。《史记》对于“子见南子”有所记载,在那个较为开放包容且又崇尚文学大家的时代,作为国君卫

  •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南子

    公元前494年,周游列国的孔子第二次来到卫国,这一次,孔子单独会见了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卫灵公的宠妾南子。孔子一生为了政治理想奔走,他周游列国的途中,弟子们也是紧紧跟随,悉心相伴,尤其是子路,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的安全。可是这一次,因为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子路和孔子发生了矛盾。曾经一直恭恭敬敬地子路,一

  • 南子子见南子,史上最旖旎的谜案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南子

    美女与政治向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当美女成了政治家,非得有点香艳故事才算给世人一个交代。南子就是这么一位名动春秋的美女政治家,“美而淫,弄权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子见南子”的故事。南子原本是宋国的公主,与美男子宋朝相恋,类似于现在的婚前同居,但俩人没有结婚,宋君将南子嫁给了丧妇的卫灵公

  • 平定内乱,领兵救宋: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卫灵公

    《论语》“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在孔子眼中,卫灵公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无道之君。而且除了《论语》在《孔子家语》中,老夫子对这位卫国的第二十八位君主,都没有太大的好感。主要原因孔子认为他猜忌心太重而且脾气太过于暴躁。(一)、孔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