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唯物历史观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3/12/21 5:41:39

公元前494年,周游列国的孔子第二次来到卫国,这一次,孔子单独会见了一个女人,这个人就是卫灵公的宠妾南子

孔子一生为了政治理想奔走,他周游列国的途中,弟子们也是紧紧跟随,悉心相伴,尤其是子路,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的安全。

可是这一次,因为孔子见南子的事情,子路和孔子发生了矛盾。

曾经一直恭恭敬敬地子路,一改往日态度,开始愤怒地指责起老师孔子来。

而孔子也没有过多的解释,直接指天为誓,说了十个字。

面对弟子的质疑,孔子指天为誓说了什么?

周游列国,寻求理想

孔子五十六岁的时候,离开鲁国来到卫国,面见卫灵公。卫灵公听说昔日邻国大司寇来到卫国,就表示要亲自接待孔子。

寒暄过后,卫灵公斜躺在座椅上,慢悠悠地问道:“您在鲁国当官的时候,待遇怎么样啊?”

孔子起身,行礼之后回答:“我以前的年薪是六万斗粮食。”卫灵公放下酒杯:“那好啊,你来我们卫国,我也让你享受这个待遇。”孔子谢过卫灵公后,就离开了宫。

虽然听起来依然是高官厚禄,但是孔子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笑容。弟子不解,问道:“老师,卫灵公不是已经答应许您和鲁国一样的俸禄了,为什么你还不开心呢?”

孔子叹了口气,说出了心中的无奈。

想当初在鲁国,孔子做了鲁国相国,三个月就将鲁国治理的政通人和,整个社会秩序中男女有别,互不侵扰,一片繁荣景象。没想到,这份繁荣却引起了齐国的恐慌,于是齐国决定对鲁国实施离间之计。

齐国给鲁国国君送来了八十位能歌善舞的美女和三十匹好马,这些美女整天在国都城门外翩翩起舞,一方面挑战对女色高度戒惧的孔子,另一方面诱导鲁国国君不理政事,致使鲁国衰弱。

而且孔子之前得罪了鲁国权臣季桓子,季桓子就趁此机会逢迎鲁君,挑拨鲁君和孔子的关系。最后,孔子失望不已,不得已离开鲁国,去别的国家寻求机会,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孔子决定先去鲁国的近邻卫国看看,毕竟,卫国不仅距离近,而且也是反对晋国的成员之一,孔子在当官的时候跟卫国还有点交情。

这样看来,在卫国谋求一个职位,发挥自己所长,应该是不难的。可是,孔子错了。

卫国想要和鲁国结盟,所以并不愿意得罪鲁国如今的实际当权者三桓,而三桓和孔子势同水火,因此,卫灵公并不打算重用孔子,只是给他厚禄,平时向他请教一些问题。

卫灵公穷兵黩武,对于孔子所说的“仁政”思想,并不十分认可,和孔子谈话的时候,也经常心不在焉。

自己的主张国君不认可,那怎么能够实行呢,孔子感到很失望,而且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孔子下定决心要离开卫国。

当时的卫国,卫灵公掌有实权,他十分宠爱一名叫南子的夫人。这个南子私生活混乱,一直和宋国公子朝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名声十分不好。

卫灵公虽然不介意,可是他的太子却无法忍受这样的事情,就决定找机会刺杀南子,结果阴谋败露,太子不得已逃到了晋国。

这件事本应该跟孔子扯不上关系,但因为南子夫人和她的情人公子朝都来自宋国国君家族,孔子的祖先也来自宋国国君家族。

这就让卫灵公怀疑,这些宋国出身的人正在卫国搞小圈子,所以孔子也就沾上了一点嫌疑。卫灵公起了疑心以后,不但派兵监视孔子,还搜查了孔子的住处。

自己受不到重用还要蒙受不白之冤,这让孔子忍无可忍,于是孔子决定离开卫国,去别的国家寻找机会。

受尽挫折,再次返卫

就这样,孔子带着诸位弟子离开卫国,开始周游列国。让孔子没想到的是, 接下来迎接他的是更深的挫败。

在离开卫国前往陈国的流亡路上,孔子因相貌与曾经攻打过匡城的阳虎相像,而在匡城被囚。

后来孔子从容应对,再加上卫灵公让人来作证,证明之前到过卫国的孔子,不是阳虎,孔子才得以解围。

在蒲城,孔子又一次遇到已经出逃的卫国太子的手下公叔戍。公叔戍担心孔子辅佐卫国,威胁已经出逃的太子的地位,就逼着孔子立下誓言不再返回卫国。

孔子为脱身就假装答应了公叔戍,离开了蒲城。

此刻的孔子内心极度挫败,本来以为在鲁国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想到被排挤出国。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受尽磨难,却依然没有找到可以施展他政治理想的地方。

大家狼狈不堪地来到一片森林中,不知何去何从。孔子环顾四周,没有一条宽敞的大道,他又仰头望去,天上也没有能给他指引道路的方向。

弟子们也都陷入了迷茫,有人忍不住轻声问:“老师,接下来,我们该何去何从啊?”过了许久,孔子才慢慢地低下头,轻叹一声:“还去卫国吧。”

就这样,带着失望和无奈,孔子带着弟子们再一次返回了卫国,借住在了好友遽伯玉的家里,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到来。

没过多久,孔子还真的等到了一个机会,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想要见孔子。

南子是卫灵公的最宠爱的一位夫人,却不是只安于后宫的椒房专宠,她对卫国的局势一直有着重大的影响。

面对太子的敌对势力,她能从容不迫地瓦解对方的威胁,迫使太子不得不逃到晋国,由此可以看出,她有着过人的智慧,并且能够取得卫灵公的深度信任。

当得知孔子第二次来到卫国的时候,南子就请人去邀请孔子。

孔子对于这个年轻漂亮却名德败坏的南子早已有所耳闻,她有悖伦常的所作所为对于一直谨遵周礼的孔子来说,是十分不耻的,所以孔子婉言辞谢了。

也许是下定决心要借助孔子的贤名与其结交,又或者是真的希望能够为卫国招揽这一位大才,南子再一次请人去请孔子。

来人到达遽伯玉家里,见到孔子,十分客气,说道:“各国的贤人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攀交情、结友谊的,哪能不走我们国君夫人的门子?大家都知道你孔先生的为人和才干,我们国君夫人也很愿意见见你。”

国君夫人再一次相邀,孔子已经不方便拒绝了。而且孔子知道,这个人所说并非没有道理。

南子对于卫灵公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如果想要在卫国实行自己那一套治国的思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就必须去见南子。

孔子此刻的内心是纠结的,他抚摸着自己那已经花白的胡须,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快六十岁了,我还有多少时光来虚掷,还有多少岁月来蹉跎呢?”

孔子轻叹一声,“这个机会如果错过了,下一个机会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够到来,谁也不清楚,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抓住眼前的机会呢?”

就这样,孔子再一次走进了卫国的宫殿,去谒见南子。

谒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发誓

孔子来到南子的住所,这里的装饰精美而奢华,房间里也摆满了各种名贵的物品,看得出来,卫灵公果然对南子极尽宠爱。

孔子昂首阔步地走着,目不斜视,表情严肃。他刚一走进大门,便对南子跪拜行礼。此时的南子早已经穿着华丽庄重的服饰在帷幔后面等待孔子了。

南子看到孔子向自己行礼之后,立刻在帷帐中躬身还礼,态度十分恭敬,身上的佩玉首饰也发出了叮当碰击的清脆响声。

孔子这次拜见南子到底谈了什么内容,谈了多长时间,史册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他们也许澄清了一些事实,也许消除了一些误解,又或许是孔子再一次看到了得到任用的希望。

总之,当孔子离开的时候,心情十分愉快,笑容满面。但是一直跟随孔子的子路,早已经控制不住他压抑已久的愤怒,气势汹汹地来质问孔子了。

子路一直是一个“暴脾气”。他与孔子只相差9岁,初遇孔子时,子路就对孔子恶言相对。

但是,孔子不仅没有生气,还诚心诚意地接纳他,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此子路对孔子心悦诚服,并且决心跟随孔子学习。

在孔子眼中,子路直率果断,喜好勇武,甚至是有些粗犷、鲁莽。但也正是因为子路亢直勇敢乃至有些鲁莽的性格特点,使孔子对子路产生了极大的信任。

多年来,两个人不仅是师徒,更是益友。子路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忠实地追随着孔子,协助他掌管着孔门,在坎坷的游学途中更是无怨无悔地为他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子路对于孔子的谆谆教诲,都铭记于心。孔门“好礼”,子路也一直践行。孔子自己也说,在跟随自己之后,子路粗俗的语言少了很多。

可是,这一次,子路却对他无比崇敬的师长,发起了脾气。

子路大声质问道:“那个南子,虽然是卫国国君的夫人,但是更是一个随时会产生绯闻的女人,夫子就这么去拜见她,难道不怕自己的贤名被她玷污吗?”

子路越说越气,声音也越来越大:“夫子就是我心中的圣人,夫子的教导我无一不从。可是夫子教导我们‘守礼’,自己却又为何去见这样一位不顾伦常不遵礼法的女人呢?”

孔子向子路解释,理想遇到现实冲撞时,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通,“变则通,通则变”。

有时候,我们对于原则和变通要能够灵活掌握。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暂时放弃原则,以追求更高更长远的理想,这也是可行的。

可是,对于极重道义的子路来说,这是无法理解的,他觉得即使是为了政治前途,这样做也有背“君子坦荡荡”的道德追求。

再好脾气的人也经不住子路这样的执拗,孔子无论怎样解释,子路都无法接受,孔子也生气了,干脆不再解释。

他盯着子路,直接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语气坚定地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结语

孔子拜见南子后不久,有一次,去参加卫灵公举行的赏春郊游活动。卫灵公和南子共同乘坐一辆车,孔子就坐在紧跟着他们后面的一辆车中。

显然,经过南子的枕边风的吹拂,卫灵公已经打消了对孔子的疑忌。然而,这次郊游过程中,孔子亲眼目睹的一些事实,却令孔子对卫灵公彻底失望了。

卫灵公与南子这对老夫少妻不分场合、肆无忌惮地嬉笑取乐和种种不雅举止使孔子意识到,这位痴迷女色、醉卧花丛的国君根本就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也绝对不是能够辅佐的君主。

孔子感慨地说了句:“我没有见到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啊!”于是,他毫不迟疑地离开卫国,重新上路,继续他的周游列国之旅。

标签: 南子

更多文章

  • 南子子见南子,史上最旖旎的谜案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南子

    美女与政治向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当美女成了政治家,非得有点香艳故事才算给世人一个交代。南子就是这么一位名动春秋的美女政治家,“美而淫,弄权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子见南子”的故事。南子原本是宋国的公主,与美男子宋朝相恋,类似于现在的婚前同居,但俩人没有结婚,宋君将南子嫁给了丧妇的卫灵公

  • 平定内乱,领兵救宋: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卫灵公

    《论语》“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在孔子眼中,卫灵公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无道之君。而且除了《论语》在《孔子家语》中,老夫子对这位卫国的第二十八位君主,都没有太大的好感。主要原因孔子认为他猜忌心太重而且脾气太过于暴躁。(一)、孔子眼

  • 卫灵公对美少年先宠爱后嫌弃,其心理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卫灵公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弥子瑕,风度翩翩,貌美如玉,卫灵公非常宠爱他。昭公二十年,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弥子瑕是个孝子,当即心如火燎,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甚远,怎么能心想事成呢?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为了

  • 人心多难测!弥子瑕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罪名被驱逐

    历史人物编辑:洵而美标签:弥子瑕

    01弥子瑕是卫灵公的近臣,祖上曾经是晋国的宗室,由于年轻帅气深得卫灵公的宠信。弥子瑕投桃报李,竭尽全力的讨好卫灵公,有时候连家都不回。有一次半夜,弥子瑕正在宫中侍奉卫灵公。突然有人告知:弥子瑕的母亲生病非常严重,需要抓紧找大夫医治。弥子瑕听说后急急忙忙出宫,在宫门口看到了国君卫灵公的马车。按照卫国的

  • 靠讽齐王纳谏在中学课本上扬名立万的邹忌,还干过这样一件龌蹉事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邹忌

    上文书,大鹏说了齐威王刚继位的时候,那是日日畅饮,夜夜笙歌,就是不理朝政。大臣邹忌因为善弹琴,很得齐威王喜欢,甚至让他住在宫中,以便随时听他弹琴。有一天,威王刚开始弹琴,邹忌推门就进来说:“琴弹得好极了!”威王一听就生气了:“我这还没弹呢,你怎么就说弹得好呢?”邹忌赶紧解释,一通白话,具体内容大鹏就

  •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要有自知之明,且不能在谎言中迷失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邹忌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征伐不断。在这个残酷的年代,如果哪个国家的君主,不奋发图强,那么这个国家估计很快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好在齐国的齐威王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他的手底下也汇聚了一帮文臣武将,相国邹忌便是其中的一员。相传邹忌是齐国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他对自己的美貌十分自信。但后来邹忌听闻齐国有一

  • 和城北徐公比美的邹忌,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桃花生南国标签:邹忌

    初中的时候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对邹忌的印象就是善于思辨、有思想有主见、敢于进谏、直言不讳,说话也很有技巧。邹忌向身边的妻妾、客人征求自己与城北徐公谁美的建议,得到的答案都是“当然是你美了”,这让邹忌半信半疑,明明自己没有城北徐公美,他们怎么都说我美。后来他深入思考了一下,想到妻子是偏爱他,妾害怕

  • 邹忌拿着10两黄金找人算命:能成大事吗?大将听后连忙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邹忌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相邹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齐国著名的政治人物,颇受历任齐王的信任,特别是在齐威王时期,齐国对外有著名大将田忌和孙膑,对内则有邹忌辅佐齐王,因此当时的齐国十分强盛,齐威王也因此才能够和魏国发生“徐州相王”的事件。但是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尽管邹忌和田忌名字相仿并且都十分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齐国大臣邹忌竟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邹忌

    学生时期学过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文中,邹忌询问自己身边之人,比较自己与有"美人"之称的徐公谁更美,得到的答案都是说他比徐公美,在与徐公见面后,邹忌觉得自己还是无法与徐公相比,并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夫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她爱自己,小妾说自己更美,处于惧怕,客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有求与自己

  • 你知道邹忌进谏齐王,却未必知道他的人品竟是如此卑劣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邹忌

    说起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有高度存在感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出现了齐桓公、齐威王等明君。又有田忌、孙膑、邹忌等名臣。因为齐威王任用了这些名臣,齐国的国力高度发达。但你或许想不到的是,看似贤明的邹忌和大将田忌之前却有着一段矛盾,他处处迫害田忌,最终自己也已悲惨的结局收场。说起邹忌,大家印象中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