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勾践为活命,将妻子“借”给夫差三天!复国成功后杀死所有知情者

勾践为活命,将妻子“借”给夫差三天!复国成功后杀死所有知情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朝说历史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3/9 17:35:35

很多人只知道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成功,却鲜有人知道他在复国的过程中,做出很多令人难以置信,或者说令人不能理解的事情。远的不说,就说勾践复国之后处死功臣文种,不禁让人感叹鸟尽弓藏的悲凉。

勾践在吴国待了三年,受尽了屈辱、痛苦和艰辛,最终得以复国成功。诚然,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确值得后人称赞和学习,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他做出无情无义之事的借口。因为勾践在拥有这些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劣根。

他心胸狭隘,性格阴险,手段卑劣,而且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纵观古代历史,或者政治和战争,说到底都是男人的游戏。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女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比如勾践在复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三位女子尽心尽力的帮助,恐怕他也很难成功。

首先是“美人计”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是西施郑旦,不得不说勾践是一个既聪明又懂得计谋的人,他来吴国当人质不久就发现夫差很好色,于是就策划了一个美人计,并且让范蠡回越国挑选美女,然后实施计划。

范蠡一共挑选了八位女子,其中就有西施和郑旦,当勾践看到这两位女子的时候,眼中却露出欣喜的光芒。因为他知道,以西施和郑旦的倾国倾城的姿色一定能够迷惑夫差,那么他的计策也就成功一半了。

勾践交代她们进入吴宫之后只做三件事情。一,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二,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三,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事实证明,西施和郑旦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然而却都没有得到善终,前者被勾践沉江,后者被杀死于吴宫。

说到这里有人觉得不对,西施的结局不是与范蠡泛舟西湖,隐居去了吗?怎么会被勾践杀死了呢?其实这只是后世之人美好的想象和杜撰,不愿看到西施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按某些史料的说法,文种和西施被杀,范蠡被迫离开,都只是勾践为了隐瞒一件秘密。这就不得不提第三个女人,此人便是勾践的夫人雅鱼。雅鱼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女子,当勾践被灭国,又被夫差带到吴国做人质的时候,雅鱼始终不离不弃,陪伴着勾践一起吃苦,一起受罪,一起为奴为仆。

尽管勾践表现得十分软弱,但他瞒过了夫差却瞒不过伍子胥。因为伍子胥一直怀疑勾践在演戏,心中肯定有复国的打算,所以就向夫差提议试探一下勾践。夫差认为可行,便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早知道勾践的夫人长得十分美丽,于是就借机让雅鱼去侍奉晋国的使臣。如今他们夫妻只是夫差的奴仆,面对这样的要求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而且勾践又怎能不知,侍奉晋国使臣是假,服侍他夫差才是真。

即便勾践内心充满了羞辱和愤怒,也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只能是心甘情愿地把妻子“借”给夫差。雅鱼进入吴宫三天,史书并没有记载发生了什么,但是却能猜出来夫差的意图。

这件事情范蠡、文种,包括西施在内都知道,在一些野史中的记载,勾践是为了保全雅鱼的名节,才打算杀死他们几个人。所以西施最后被沉江,文种被赐死,范蠡早知道勾践的为人,因此便提前离开了。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勾践本想把西施纳入后宫,但是雅鱼担心自己的秘密被泄露,也害怕西施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就瞒着勾践将西施杀死。

标签: 夫差

更多文章

  • 吴王夫差的英雄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夫差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越争霸篇(24)主笔:闲乐生公元前478年的笠泽之战,越王句践将吴军主力几乎灭光,在吴越争霸中笑到了最后。但战后句践并没有急着进攻吴都姑苏,而只在姑苏外围活动,一面扫荡吴军的地方部队,一面抢掠人口粮食。各个击破,慢慢蚕食,这才是大蟒吞象最好也最保险的方法,毕竟,吴国虽败,但地盘比

  • 为什么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没有斩草除根,彻底消灭?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夫差

    每次看到吴越争霸史,很多人都有疑问。吴王夫差为何不彻底杀了越王勾践,反而羞辱他,给越国更多休养生息、报仇雪恨的机会和动力?以吴王夫差的本事,不会不知道割草不拔草的后果吧?所以,在老乐看来,对于很多人的解释,夫差被伯庇等人忽悠了,西施的美貌似乎并不是核心原因。先从怨气的来源说起。越国的崛起始于越王允昌

  •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为何会在楚国墓中出现?专家:两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夫差

    在吴越两国铸造的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当属越王青铜剑。当时的人是如何形容青铜剑质量精湛的呢?以肉试剑可断牛马,以金属试剑,可将盘匜一刀两断。挥剑击石,石块会破碎成百块。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是其锋利程度可见一二,因此吴越两国铸造的青铜剑,在当时是有口皆碑的利器,其主人都会将青铜剑当做珍宝。1965年冬,湖

  • 越王勾践不讲武德先尝粪后吞吴,真是吴王夫差大意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夫差

    越王允常主政越国军政时期,周边吴、楚虽是强国,却不敢轻视和轻易冒犯地处更偏远荒蛮的百越之国。到允常年迈,其进取之心逐渐怠慢,他对越国的发展思路更趋向于内修国政,外结强援,相互制衡,进而逐步削弱主要劲敌吴国,蚕食其国土,再图北上争霸。而其子勾践却认为吴楚大战之后,可乘吴国穷兵黩武,元气未复之际,早早与

  • 春秋后期,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夫差

    在春秋时期,虽然齐桓公率先称霸,但是,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因为陷入到内乱中,所以逐渐走向了衰落。自此之后,晋国和楚国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当然,晋楚争霸绵延百年,这导致两个大国的实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消耗。于是,到了春秋后期,东南一带的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加入到逐鹿中原的队伍中。值得注意的是,吴王夫差即

  • 好名声让季文子死里逃生,也让鲁国免于动乱

    历史人物编辑:小诚锅美食标签:季文子

    公元前575年,晋楚在鄢陵展开大战。鲁国没有参战。当时,鲁成公率领军队将要出发,他的母亲穆姜为他送行,途中,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两位卿大夫。季文子是鲁国的执政大夫,为人节俭有德,政治才能出众,是鲁国的头号重臣;孟献子同样德行出众,是鲁国的重要政治家。他们二人掌握着鲁国的大部分政治军事力量,是

  • 季文子一生都做过什么?季文子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季文子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樋口可南子:从凉粉小妹到娱圈常青树,长在男人心尖的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空恨梦长安标签:南子

    或许很多观众不认识樋口可南子,她是昭和时期时尚明艳美人的代表,因出演的电影都是家庭类作品,所以传播量不广,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位美人的成长经历。樋口可南子出生于国外新潟县加茂市,她曾就读于女子美术大学,20岁那年她在银座豆沙水果凉粉铺打工,星探偶然间发现了这个肤白貌美,明艳动人的女子,于是劝说她进入

  • 老话“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有何讲究?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南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事物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亘古不变的一点就是对房子的重视程度,在古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建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建设与选择方向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会遵循老一辈人留下的一些风俗习惯,建设出一处可以为家人以及后人带来好运的居住地。曾有这样一句俗语“门朝南,子不寒,树通轩,人丁散

  • 孔子去见行为不端的南子,明知有可能身败名裂,为何还要去见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南子

    圣人孔子见南子这事,分别被记载在《史记》和《论语》中。《史记》以春秋笔法记载道:“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里的“夫人”指的就是南子,而这几句话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孔子见南子时的样子,甚至还有“环佩玉声璆然”,让人不能不浮想联翩。《论语·雍也》中的记载是:“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