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巅峰时期的赵国有多强大?秦王的人选赵雍说了算,芈月都得认怂

巅峰时期的赵国有多强大?秦王的人选赵雍说了算,芈月都得认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玉兔侃史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4/1/18 21:44:49

赵国最具争议性的人物非赵武灵王赵雍莫属,一代枭雄。被梁超先生评价为“皇帝之后的第一伟人”,如果他能多活几十年,那统一华夏的,不一定是秦国。

话说回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是在形势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继承了赵国的王位,当时楚国雄踞南方,和赵国结合联盟,共同牵制魏国、秦国和齐国。秦国当时通过变法,国势迅速强大。

齐国在威王的领导下,国势也越来越鼎盛,与魏国相当,魏国的强大主要是因为文候两代的共同影响。魏国围攻赵国的邯郸一年,因为赵成侯的坚守,才保住了赵国。

赵肃侯励精图治,到了后期,老牌强国魏国开始走下坡路,赵国的悄然崛起,成为了其他列国的眼中钉,想要除之而后快,然而赵肃侯在位24年后去世了,国家的重担落在了赵武灵王的身上。

赵肃侯的勇敢与谋略为其子赵武灵王树立了榜样的作用,在位时期的建树也为赵武灵王在后面的大展拳脚打下了基础。15岁的赵武灵王上场,登上历史舞台。

一、赵雍带领赵国崭露头角

成为新霸主的赵肃侯去世的消息传出后,魏国联合楚、秦、燕、齐五国除了都派来了使者,还带了精英部队,浩浩荡荡过来“参加葬礼”,蠢蠢欲动。

年仅十五岁的赵武灵王,面对五国的夹击,非常冷静,在和智囊团召开紧急会议后,迅速达成共识。下令全国封锁,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到赵国境内,同时整顿军队,以强硬迎战的姿态,迎接五国的前来。

对外,他运用外交手段,与韩国和宋国组成三国联盟,来制衡五国,五国看到赵武灵王的举措,虽然带来军队来,也不敢轻举妄动,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赵武灵王采用了这一点。

赵武灵王派人重金贿赂燕国和楚国的对手,联合夹击燕国和楚国,燕国和楚国在在赵武灵王的搅和下已经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跟着其他三国一起凑热闹。

五国联盟国少了两个,基本已经不成太大的气候。面对五国的吊唁部队下达了指令,各国的军队不得进入赵国的境内,前来吊唁的使者可以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进入赵国,并安排专门的接待队伍进行接送往返。

各国的使者进入邯郸城之后,看到了邯郸城内已经部署的精锐军队,整装待发,大战一触即发才意识到赵雍不是软柿子,想捏就捏,在葬礼结束后就各自退去。

魏国发起的五国联合之局被十五岁的赵武灵王各个击破后,再不敢轻视他,敲打不成,只能拉拢。

魏国回国后想方设法修补与赵国的关系,带领太子前来祝贺赵武灵王的即位,赵国为他们也以礼相待,尽显大国风采。韩国的国王也带着太子前来祝贺,由此可见,赵国正式入圈了。

接下来赵武灵王就要隆重登场,开始开疆扩土,大展拳脚。

二、赵武灵王的改革

赵武灵王即位后,在赵国推行了“穿胡服、习骑射”的主张,下令全国上下全都改穿胡服,淘汰战车,练习骑马还有射箭。原本赵军是以步兵和车兵为主,士兵的衣服也是根于具体作战的情况制作的。

这样的穿着用在与骑兵的作战上,没有优势,胡人穿短衣和长裤,在马背上非常灵活,为了改变之前的屡战屡败,赵武灵王下定决心改革,并推向全国。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胡人社会地位低下,改穿胡服的制度在推行中遇到了很多阻碍,特别是贵族阶层。

这时候赵武灵王的好帮手肥义站出来与赵武灵王里应外合,赵武灵王从自身做起,带头穿胡服,加上肥义的助力,新制度终于在举国上下大面积展开。

1.新制度让赵国如虎添翼

随着改革的深入,赵国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赵军保留了胡人军队机动性的优点,针对胡人纪律性差的问题进行整顿。在后来与强悍的塞外骑兵的交战中,毫不逊色还占了上风。

为了优化改革,想要组建一支掌握在国家手里的骑兵队伍,赵武灵王不仅招募培养本国将士,也招募胡人骑兵加入,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两个民族政治与文化分裂的局面,也培养了一批非常出色的戎狄外族之臣。

赵武灵王作为一国之主,主动打破传统贵族与戎狄民族卑贱之躯的就有理念,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通过改革,赵国建立了一直强大的队伍,再运用外交手段,与楚国交好,乘着各国混乱之计,大举进攻中山国。

当时的中山国,在战斗力上一点都比赵国逊色,中山国在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具备足够的实力与中原各国长期交战,是各国版图扩张最大的拦路虎之一,实力不容小觑。

赵国与中山国的对战,首战以失败告终,赵武灵王吸取教训,结合胡服骑射制度的优化,投入了20万的兵力,拿下了中山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中山国后来割地求饶,战事告一段落。

后来赵国养精蓄锐再举进攻,为了避免引发的激烈反抗,赵国还在中山国扶持了一位傀儡君主,整场战役耗时12年之久,好在最终赢了这场战争。

2.为什么一定要除中山

中山在赵国与齐国的边境线上,扼住了赵国向外扩张,在战略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理位置上,中山国横在赵国邯郸地区与国都之间,阻碍到地区的流通与发展,是一颗非拔掉不可的钉子。

另外,对于赵王来说,灭掉中山国,不仅打通了东西的领土,方便向中原地区的版图扩张,兼并作战。

除掉中山国后,赵国继续跟燕国达成联盟,想北部扩张搞定游牧民族,把他们驱逐出境,修建了云中和雁门,以及代郡等地,还有修建长城,用来抵挡胡人的入侵。

云中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内蒙的部分区域,雁门是现在的山西和内蒙交接的区域,而代郡就是现在的河北,另外,赵国还从齐国手中抢占了地盘,把领土延伸到现在的山东与河南。大国本色可见一斑。

3.下一个目标直指秦国

赵国拿下河套地区,对秦国已经形成居高临下的围攻之势,穿越沙漠就可以直逼秦国中心咸阳,可谓天才般的战略。赵武灵王向秦国施压,迫使宣太后任命楼缓为秦国国相,能为赵国谋得更多的好处。

宣太后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芈八子芈月。

借着楼缓进入秦国的机会,赵武灵王家长随从,进入秦国,开始考察秦国的情况,为后面的攻打秦国做准备,鉴于之前发生过楚怀王被扣押在秦国的事件,大家纷纷劝赵武灵王从秦国撤离。幸好,跑的快!

赵武灵王已经把赵国的实力推向顶峰,能与秦国一较高下。

三、悲惨的结局

经过赵武灵王的励精图治,赵国成为当时最鼎盛的国家之一,步入战国七雄之列。为了稳定朝局,每战都亲自冲锋陷阵的赵武灵王开始未雨绸缪。

正在盛年的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是“主父”,依旧保留君主的权利,在赵武灵王的设想里面,他的儿子专心负责内政,他负责全力打战,分工合作,完美配合。结果这样的做法,让赵国陷入了严重的内乱,也一手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

一开始赵武灵王把王位传给了公子章,公子章一直跟随父亲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也深受国人喜爱。

结果后来在后妃的枕边风与苦情下后,赵武灵王又改变主意把改立储君人选,改立公子何。公子章被废后,毫无怨言依旧对父亲非常恭敬孝顺,赵武灵王此刻的内心是复杂的。

一边是对长子的愧疚,一边是失去打算后的失落,赵武灵王又开始扶植公子章,其实他是要夺回大权,握在自己手中,最终导致了赵国内战的爆发,赵武灵王的结局是被自己的儿子困在宫中,活活饿死。

赵惠文王赵何执政期间,参与了楚国伐齐,后来又令廉颇继续攻打齐国,满载而归,赵国成功登顶山东六国之首,赵惠文王没有停下脚步,继续进攻,赵国的疆域可谓进入到鼎盛时期。

总结

赵国当时的国土范围,是超过同时期的齐国、韩国、魏国、燕国四国的,仅次于秦国和楚国,辽阔的土地为后来赵国与秦国的战争奠定了基础。

赵国的壮大,与赵武灵王赵雍的政治纲领是密不可分的,胡服骑射,是中原地区的“取长补短”,缓解了戎狄部落对中原的敌视情绪,也对后世民族间的和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原国家第一次拥有的强悍的军队,非常自豪。

另外,胡服骑射后开拓的北疆,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版图的领土的一部分,还为华夏民族建立了屏障,这也是赵武灵王对整个民族的卓越贡献。

标签: 赵雍

更多文章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代枭雄赵雍饿死沙丘,只因忽略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赵雍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赵雍,史称赵武灵王。他威名赫赫,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历史中首次提出改革服装,骑兵打仗应当穿更有利于骑兵的胡服,他力排众议,大胆改革,最终造就了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巅峰时刻。可他的儿子赵章被赵国贵族杀死,赵雍也被囚禁在宫中三个月之久,由于没有粮食,只能上树掏雏雀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到底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各地诸侯之间相互征战,诞生了许多英雄豪杰,也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孙膑与庞涓的恩怨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李东阳就在诗中写道:“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足以见得孙膑的故事流传之广。东周晚期,整个周王朝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整个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各地诸侯根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后来孙膑又是如何复仇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庞涓

    综述中国人最讲究尊师重道,对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当然也都是十分尊敬的,但是有这样一对师出同门的兄弟,却最后反目成仇,他们就是庞涓和孙膑。也许对于这两人故事当中的细节,很多人已经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残忍地把他的膝盖骨挖掉,用尽了一切最狠毒的复仇手段,来对付这位曾经的好兄弟,那么二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出其膝盖骨,孙膑的报复方式却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庞涓

    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相传是孙武的后人,在兵法上造诣极高。早年学习时,孙膑和同样天赋过人的庞涓是同学,也是挚友。孙膑对庞涓以诚相待,庞涓却当面假装亲近,背地里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认为这个才能略高于自己的同窗,将来会是阻碍自己加官进爵的绊脚石。虽然孙膑天赋异禀,但是比庞涓出道晚一些。在孙膑之前,庞涓已经

  • 庞涓迫害孙膑剜其膝盖骨,脸上刻刺青,看看孙膑是如何对其复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庞涓

    文/纪布话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乱世时期,在周王朝的末期,统治者昏淫无道权威全无,这就使得各诸侯风云四起开始了相互攻伐,原来的周天子早已被他们抛弃到脑后。战乱一起那是根本停不下来,所谓乱世出英雄,各路文武豪杰也应时而出,智者宣扬自己学说周游各国,于是就出现了百家争鸣之势。思想的自由与征伐不断

  • 为什么庞涓会记恨孙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的历史真相,到底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庞涓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那段时期的历史,可以说发展得非常兴盛且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众多的人才,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那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后来这些人物也传承了属于自己学派的思想以及文化。与此同时有一个思想学派在那个时段也开始兴起,那就是兵家,当我们提到

  • 庞涓下山前拜别鬼谷子,鬼谷子送他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庞涓

    除了苏秦、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外,有一些史料或文学著作还提到军事家孙膑、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庞涓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历史小说,均有过详细介绍。笔者只想给大家分享一段故事,以作证鬼谷子不仅能教纵横学、军事学,还特别擅长相学。在民间,有许多乡村命理先生,将鬼谷子尊称为自己的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如何对他?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庞涓

    前言古往今来,同门师兄弟相互残杀的故事比比皆是,而这其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便是师承鬼谷子的庞涓和孙膑师兄弟。两人同在一处学习,同吃同住,原本该是情同手足的师兄弟关系,然而在利益面前不得不反目成仇。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如此深仇大恨,孙膑自然不能忘,那么孙膑又是如何报复对方的呢?利益蒙心,算

  • 孙膑2次“围魏之计”让庞涓落入圈套,同1个师傅,为何差别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庞涓

    前言:对历史军事爱好者来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孙庞斗智”可谓耳熟能详。《史记》中单独有一篇以孙膑、庞涓之间的恩怨为线索,讲述了孙膑如何用计一步步打败对手庞涓,使齐国赢得桂陵、马陵两场辉煌胜利的历史故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场战役的结果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原本称雄七国的

  • 庞涓陷害师弟孙膑,后来被孙膑设计打败,临时前为何大喊六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庞涓

    中国历史上有两对十分出名的谋士,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一个就是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孙膑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的后代,据说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亲传弟子,这对师兄弟都是天赋异禀的人物,但是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在魏国时,庞涓通过陷害孙膑的方式,砍去了孙膑的双脚,还在他脸上刺了字,手段十分的残忍。齐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