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两对十分出名的谋士,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一个就是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孙膑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的后代,据说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亲传弟子,这对师兄弟都是天赋异禀的人物,但是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在魏国时,庞涓通过陷害孙膑的方式,砍去了孙膑的双脚,还在他脸上刺了字,手段十分的残忍。齐国使者后来到魏国访问,孙膑偷偷会见齐国使者,在对方的帮助下,孙膑这才得以逃出魏国,避免被庞涓所害。
到了齐国以后孙膑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公元前354年,赵国攻打魏国的盟友卫国,于是魏国悍然出兵攻打赵国,并且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了起来。无奈之下,赵国只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于是派出两路兵马,一路去攻打魏国,一路去救援赵国。其中有一路是田忌和孙膑带领,当时孙膑建议田忌采取围魏救赵的打法,导致庞涓不得不放弃围攻赵国都城,回师去救魏国首都大梁,由此解开了赵国的危机。
而且还抓住了庞涓,让他成为了阶下囚。不过后来由于魏惠王和各国达成休战协议,撤出邯郸的军队,庞涓这才被放回去,继续担任魏国的将领,但心里却对孙膑恨之入骨。这就是桂陵之战,后来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对方打不过魏国,只好向齐国求救,为了遏制魏国,齐国再次出兵解救。孙膑对自己这个师兄弟十分了解,所以又故伎重施的上演了一次围魏救赵,再次率兵去攻打魏国都城,不得不说孙膑确实很吃这一套,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再度从韩国境内撤兵。
为了一举击溃魏国主力,孙膑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以及庞涓自负的特点,而且当时齐国军队在各国之中都有怯战的名声。孙膑充分利用这一点,命令齐军不断撤退,庞涓见齐军撤退,于是带领主力不断追击孙膑,试图将孙膑彻底打败。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孙膑其实正在策划一个巨大的阴谋,孙膑通过不断减少煮饭的灶炉,成功让庞涓上当受骗,以为齐国的军队都逃跑一大半了。
当他带领军队前进到马陵这个地方时,殊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孙膑设好的埋伏圈里。当时孙膑把通往马陵道路上的一棵巨大的树木给砍掉,只留下树干,并且命令士兵在树干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文字。并命令士兵们在晚上看到有火光到来时,就万箭齐发射死敌人。当庞涓追击到马陵这个地方时,果然看到那棵被砍掉的大树只有一根被剥去树皮的树干,上面隐隐约约还写有一排大字,于是他举着火把驾马接近大树,试图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
但是还没有等他看清,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就万箭齐发,将大量的魏国士兵射死在狭窄的道路上,庞涓也身中数箭,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孙膑的计谋,但此时发现这一点已经为时已晚。极度不甘心的他说了六个字“遂成竖子之名”,便在绝望中死去,孙膑也终于算是报了自己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