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到底多狠?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到底多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4602 更新时间:2023/12/8 13:00:44

春秋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各地诸侯之间相互征战,诞生了许多英雄豪杰,也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孙膑庞涓的恩怨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李东阳就在诗中写道:“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足以见得孙膑的故事流传之广。

东周晚期,整个周王朝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整个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各地诸侯根本不听从周天子的号召,反而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讨伐,名义上的共主周王朝也彻底成为了一个傀儡。

不过万事有好有坏,混乱的环境也滋生了不同的思想,著名的百家争鸣就发生于春秋时期,贤人们为了推广自己的理念四处游走,与其他国家的学者进行辩论,整个学术界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同时军事领域也得到高速发展,春秋时期也诞生了许多名将,庞涓和孙膑便身在其中,两人也是著名的死对头,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甚至挖掉了他的膝盖骨,不过后来孙膑成功对庞涓进行复仇,那么他复仇的时候到底有多狠呢?

说到我国的军事不得不提两人,便是孙武吴起,他们都有兵书流传后世,而且军事上造诣也极高,一直为后人们推崇。而孙武更是被称之为兵家始祖,他的《孙子兵法》甚至在国外都十分畅销。

而孙膑据传就是孙武的后代,他生于山东菏泽一带,年轻的时候拜师学习兵法,据记载求学之时庞涓与孙膑正是同学,甚至有历史记载称两人同时拜师神秘的鬼谷子。学习期间孙膑十分聪慧,而庞涓则显得中规中矩,一时间他对孙膑有了嫉妒之心。

后来两人先后学成归来,庞涓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魏国成功出仕,成为了一名将军,而孙膑则时运不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出仕地点。看到机会的庞涓立马起了歪心思,他邀请孙膑前来魏国与自己共同服侍魏王,赋闲在家的孙膑自然不会拒绝昔日同学的好意,立马起身前往魏国。

然而庞涓很快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孙膑为官不久后他便凭借自己在朝中地位捏造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行让朝廷给孙膑治罪,最后竟判处“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也就是去掉孙膑的膝盖而且在其脸上刻字。

按照人们的推断,去掉膝盖有两个版本,一是仅仅挖去膝盖,使得孙膑无法直立,二是直接砍掉孙膑的双脚。无论哪种在今天看来都是极其残酷的刑罚,再加上脸上刺字是重犯的象征,这样的外貌将伴随孙膑一生,足以见得庞涓对于孙膑的心狠手辣。

在庞涓看来遭受这样的刑罚之后孙膑自然无法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恐怕会找个地方郁郁而终。然而他低估了孙膑的意志力,有一次齐国刚好有使节前往魏国进行外交,孙膑赶紧抓住机会找到使节,并且与其进行一番交谈,用自己的才华感化了对方,最终说服他带着自己前往齐国。

来到齐国之后孙膑的才华得以施展,很快便被田忌邀请为门客。没过多久便发生了著名的田忌赛马事件,齐威王闻讯后非常喜欢孙膑的理论,将其奉为齐国军师。到了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面对强大的魏军,赵国并无还手之力,赵国无奈之下只得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便派遣田忌带兵前去解围。

田忌的想法是直接将齐军派往赵国与魏军作战,不过孙膑却不认同,他认为前往赵国效果并不好,而攻打魏国首都大梁会更具有战略意义,魏国不可能置自己国家不顾继续攻打赵国。于是齐军直接开向魏国的首都大梁,庞涓闻讯后立马带兵回国,不过足智多谋的孙膑早已在回军路上设下了埋伏,以逸待劳大破魏军。

后来魏军出兵攻击韩国,齐威王又派遣孙膑前去救援,孙膑这次故技重施,再次攻打魏国,不过此次孙膑在回军路上制造了许多假象,让魏军认为齐军已经军心涣散,不战而逃。庞涓回国途中本来十分小心,但是路上看到孙膑制造的假象自然而然就放松了警惕,甚至直接带领轻骑兵追击齐军,想要彻底解决孙膑。

面对中计的庞涓孙膑自然不会手软,他提前就布置好了弓箭手等待对方,一天夜里庞涓刚好率领部队来到埋伏处,齐军弓箭手马上一起放箭,魏军全军覆没。面对四周无边无际的齐军,庞涓自知回天乏术,无奈之下他选择了自刎,而孙膑则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击败了剩下的魏军,甚至一度将霸主地位抢到了齐国。

而孙膑对庞涓最大的报复则是讨伐了他效力的国家,还让他在后人看起来心胸狭隘,不能容人。从孙膑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坚持,将来总有成功的一天。

参考资料:

《文敬携叠韵诗见过且督再和去后急就一首其一》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后来孙膑又是如何复仇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庞涓

    综述中国人最讲究尊师重道,对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当然也都是十分尊敬的,但是有这样一对师出同门的兄弟,却最后反目成仇,他们就是庞涓和孙膑。也许对于这两人故事当中的细节,很多人已经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残忍地把他的膝盖骨挖掉,用尽了一切最狠毒的复仇手段,来对付这位曾经的好兄弟,那么二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出其膝盖骨,孙膑的报复方式却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庞涓

    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相传是孙武的后人,在兵法上造诣极高。早年学习时,孙膑和同样天赋过人的庞涓是同学,也是挚友。孙膑对庞涓以诚相待,庞涓却当面假装亲近,背地里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认为这个才能略高于自己的同窗,将来会是阻碍自己加官进爵的绊脚石。虽然孙膑天赋异禀,但是比庞涓出道晚一些。在孙膑之前,庞涓已经

  • 庞涓迫害孙膑剜其膝盖骨,脸上刻刺青,看看孙膑是如何对其复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庞涓

    文/纪布话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乱世时期,在周王朝的末期,统治者昏淫无道权威全无,这就使得各诸侯风云四起开始了相互攻伐,原来的周天子早已被他们抛弃到脑后。战乱一起那是根本停不下来,所谓乱世出英雄,各路文武豪杰也应时而出,智者宣扬自己学说周游各国,于是就出现了百家争鸣之势。思想的自由与征伐不断

  • 为什么庞涓会记恨孙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的历史真相,到底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庞涓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那段时期的历史,可以说发展得非常兴盛且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众多的人才,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那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后来这些人物也传承了属于自己学派的思想以及文化。与此同时有一个思想学派在那个时段也开始兴起,那就是兵家,当我们提到

  • 庞涓下山前拜别鬼谷子,鬼谷子送他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庞涓

    除了苏秦、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外,有一些史料或文学著作还提到军事家孙膑、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庞涓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历史小说,均有过详细介绍。笔者只想给大家分享一段故事,以作证鬼谷子不仅能教纵横学、军事学,还特别擅长相学。在民间,有许多乡村命理先生,将鬼谷子尊称为自己的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如何对他?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庞涓

    前言古往今来,同门师兄弟相互残杀的故事比比皆是,而这其中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便是师承鬼谷子的庞涓和孙膑师兄弟。两人同在一处学习,同吃同住,原本该是情同手足的师兄弟关系,然而在利益面前不得不反目成仇。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其膝盖骨,如此深仇大恨,孙膑自然不能忘,那么孙膑又是如何报复对方的呢?利益蒙心,算

  • 孙膑2次“围魏之计”让庞涓落入圈套,同1个师傅,为何差别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庞涓

    前言:对历史军事爱好者来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孙庞斗智”可谓耳熟能详。《史记》中单独有一篇以孙膑、庞涓之间的恩怨为线索,讲述了孙膑如何用计一步步打败对手庞涓,使齐国赢得桂陵、马陵两场辉煌胜利的历史故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两场战役的结果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原本称雄七国的

  • 庞涓陷害师弟孙膑,后来被孙膑设计打败,临时前为何大喊六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庞涓

    中国历史上有两对十分出名的谋士,一个是三国时期的卧龙凤雏,一个就是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孙膑是写《孙子兵法》的孙武的后代,据说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亲传弟子,这对师兄弟都是天赋异禀的人物,但是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在魏国时,庞涓通过陷害孙膑的方式,砍去了孙膑的双脚,还在他脸上刺了字,手段十分的残忍。齐国使

  • 鬼谷子出了这样的数学题,把他的徒弟孙膑和庞涓都难住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勇说历史标签:庞涓

    当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还没有什么独尊儒术,说实话那是个牛人辈出的时代,随随便便一出手,都是牛人,并不是孔子才算超凡脱俗的牛人,毕竟那是个敢想敢做的时代涌现的人才,让梨花目不暇接。当年梨花最喜欢牛人当属庄子和鬼谷子无疑,据说这两位还是朋友,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毕竟春秋战国的历史,从没人能够知道

  • 孙膑用减灶之计禽杀鬼谷子同门师兄庞涓,而这位将军的办法是增灶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庞涓

    东汉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汉王朝的西北边境又出了乱子,羌族武装分子再一次叛变,并集结兵力攻打汉朝的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虞诩因为五年前曾对凉州羌人叛乱的情况有过精辟建议而知名于朝廷,后任地方官时又平定了朝歌的流民叛变,因此汉廷认为虞诩精于将略能够胜任西北方向的军事,故任命他为武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