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秦帝国》公叔座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应而不用,为什么?

《大秦帝国》公叔座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应而不用,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追溯历史传奇 访问量:2155 更新时间:2024/1/18 14:03:35

#打卡挑战局#

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非常璀璨的一段历史了,战事纷争、人才辈出,各家文化也在此时大放异彩,而这时,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便在魏文侯的带领下最早变法迅速崛起,一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国力逐渐衰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其实,魏惠王执政时期,魏文侯的驸马、也就是当时的魏国丞相公叔座,也是向魏惠王推荐了一位乾坤大才—商鞅,但魏惠王却只是应而不用,这是为什么呢?

这却要从魏武侯时期开始说起了:当时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何以一支独大,就在于魏文侯之世人才济济,有田子方、李悝吴起西门豹乐羊等各司其职、文武相济、开疆拓土、盛极一时。

可是到了魏武侯承继基业,老臣虽在,但控御无道,在用人方面就已经大大逊色于其父魏文侯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以至于犯下不少战略性错误,不仅仅是放弃赵国的同盟可能性。

就在魏武侯继位没多久,一天,魏武侯与大臣巡游西河战线,一时感慨:“河山如此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

这时,有大臣连忙附和道:“是啊,当年的晋国就是有这样雄山峻岭,称霸百年,如果君候再明休政治,那么我们必然雄霸天下!”

吴起却回答说:“我们君主这是危国言论,你还来附和,这岂不是更加危险了。”

魏武侯很气愤地说:“你这话是什么道理?”

接着吴起给魏武侯讲述了夏、商两代衰败的起因。以及自己攻陷的城邑,那个不是城高人多,还不是照样攻陷,还不是因为他们政治腐败的原因吗?所以说:“河山的险恶是不能依靠的,霸业也不会在河山险要处产生。靠着地形险峻,怎么能成就霸业呢?”

魏武侯说:“好啊,今天我是听到明哲的政论了,西河的政务,就全托付给你了。”

这是魏武侯与吴起的一段简短的对话,实际上就已经明确了魏武侯与其父亲魏文侯的治国方略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与不同。

明眼人一眼就已经可以看出,吴起接下来的日子不再会那么好过了。此后,魏武侯一改魏文侯任人唯贤的原则,回到了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道路。

魏国四面开战、拓地千里,吴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而魏武侯却任田文为丞相。

田文者政治迂腐,只是出身显贵,而且田文自己也承认在带领三军、治理四境、充实府库、移风易俗等方面都不如吴起。魏武侯之所以用他为相,是因为他出身显贵。吴起出身不好,自然不能号召天下人。殊不知,有着显贵的家族背景就可以扬名立万、号召群雄,注重家族血统的春秋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

然而就是这种荒唐的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不成文的规定竟然最后成为了魏国的国策。

到魏惠王继位之后,虽然国力依旧强大,天下学子名士无不向往学成之后出山,首选魏国,更有商鞅这样的大才也是首选魏国称:“只要魏王用他,不出十年,定会让魏国翻天地覆”而魏惠王这种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国策却是更上一层楼了。不会任用任何没有显贵出身或没有名师的学子名士。

直到丞相公叔座临死之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公叔座对魏惠王说:“庞涓心胸狭窄、刚愎自用,终不堪大任,魏国缺的并非是将才,而是良相。”

魏惠王听了觉得公叔座说得很有道理,随即便问道:“你觉得公子卬培养一下如何呢?”(看这里,魏惠王首先想到的就是出身显贵的亲人公子卬。)

公叔座却说:“公子卬言过其实,有功业之心却无功业之才,难有什么作为!”

魏惠王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想想估计是让公叔座说着了)

公叔座乘机向魏惠王举荐中庶子卫鞅,说卫鞅乃乾坤大才,若卫鞅做魏国丞相魏国将翻天覆地。

而魏惠王一听只是一个小小的中庶子,觉得很难有将相之才,(没有显贵的出身魏惠王就认为没有治国之才)便对老公叔座说到:“公子卬多年参与政事,你都说不行,卫鞅一个小吏能有多大能耐,若让一个中庶子做了大魏国丞相,那朝野岂不是乱套了,便想拒绝公叔座。”(在魏惠王心里出身显贵的公子卬就一定比出身平庸的卫鞅有才,而且觉得卫鞅没有显贵出身朝野一定不稳,只有出身显贵才可以做魏国丞相。)

但公叔座却是苦口婆心地继续劝说:“卫鞅却有大才,对魏国有大用。”

其实魏惠王心里可能觉得也许卫鞅真有点本事便又问:“那你说卫鞅师从何人?是谁的高徒呢?”

这时,由于卫鞅确实没有提及过师傅是谁?公叔座也是不知道,只能如实回答不知!

这回答出来,魏惠王心里却是没有用卫鞅的意思了,只能敷衍公叔座说:“好、好好。”但都看出魏惠王觉得卫鞅既没有显贵出身,有没有名师指导,是不在意这么一个小小的中庶子的。

有人可能会问:“那魏惠王只用显贵,那为什么会用庞涓呢?”

大家不要忘了庞涓可是打着鬼谷子高徒的名号的,师出有名的,鬼谷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那是相当高的。而且庞涓和孙膑还是同窗好友。所以,魏惠王是有理由用庞涓的。

到这里,大家一定也看出来了,公叔座向魏惠王举荐商鞅,魏惠王却敷衍公叔座好、好、好,背地里说公叔座病入膏肓了是有理由的。

魏惠王之所以应了公叔座,是觉得他病入膏肓了,赶快敷衍了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用商鞅是从魏武侯就延续下来了这样不成文的国策:任人唯贵,任人唯亲,商鞅一个小小的中庶子即没有显贵的出身又没有名师做后盾,魏惠王是不会看在眼里的。(这也是魏惠王不会杀卫鞅的理由!)

不重视人才也是魏国走向灭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吧!

标签: 魏惠王

更多文章

  • 魏惠王任命了几任丞相 魏惠王为什么最后没能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魏惠王

    “自掘坟墓”来形容魏惠王最贴切。其实,魏惠王最后的下场真的不必如此凄惨。他本可以继承父亲的遗志,延续父亲对魏国的统治,但魏惠王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惨败之后,他或许会明白这个道理。当时,韩、赵、魏三个国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韩、赵、魏三国的祖先曾经一起侍奉过晋国,但是后来韩、赵、魏各自的势力发展壮大,干

  • 魏惠王放弃的两个人,一个率齐军大败魏国,一个助秦始皇完成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魏惠王

    公元前370年,魏武候去世,魏罃(yīng)在王位争夺战中胜出,史称魏惠王。魏惠王即位后,重用鬼谷子的学生庞涓,对周边小国不断征讨,鲁、宋、卫、韩等国被迫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盟主,魏国强盛时期庞涓一度率军攻破了秦都栎阳,迫使秦孝公回迁旧都。但魏惠王的霸业并没有持续多久,魏惠王死后不到70年,魏国就被

  • 巅峰时期的赵国有多强大?秦王的人选赵雍说了算,芈月都得认怂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赵雍

    赵国最具争议性的人物非赵武灵王赵雍莫属,一代枭雄。被梁启超先生评价为“皇帝之后的第一伟人”,如果他能多活几十年,那统一华夏的,不一定是秦国。话说回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是在形势非常恶劣的情况下继承了赵国的王位,当时楚国雄踞南方,和赵国结合联盟,共同牵制魏国、秦国和齐国。秦国当时通过变法,国势迅速强大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代枭雄赵雍饿死沙丘,只因忽略现实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赵雍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赵雍,史称赵武灵王。他威名赫赫,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在历史中首次提出改革服装,骑兵打仗应当穿更有利于骑兵的胡服,他力排众议,大胆改革,最终造就了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巅峰时刻。可他的儿子赵章被赵国贵族杀死,赵雍也被囚禁在宫中三个月之久,由于没有粮食,只能上树掏雏雀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他的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到底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庞涓

    春秋战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各地诸侯之间相互征战,诞生了许多英雄豪杰,也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孙膑与庞涓的恩怨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李东阳就在诗中写道:“孙膑刖膝尚酣战,幼舆折齿还高歌”,足以见得孙膑的故事流传之广。东周晚期,整个周王朝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整个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各地诸侯根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后来孙膑又是如何复仇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庞涓

    综述中国人最讲究尊师重道,对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当然也都是十分尊敬的,但是有这样一对师出同门的兄弟,却最后反目成仇,他们就是庞涓和孙膑。也许对于这两人故事当中的细节,很多人已经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残忍地把他的膝盖骨挖掉,用尽了一切最狠毒的复仇手段,来对付这位曾经的好兄弟,那么二人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还挖出其膝盖骨,孙膑的报复方式却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庞涓

    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相传是孙武的后人,在兵法上造诣极高。早年学习时,孙膑和同样天赋过人的庞涓是同学,也是挚友。孙膑对庞涓以诚相待,庞涓却当面假装亲近,背地里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认为这个才能略高于自己的同窗,将来会是阻碍自己加官进爵的绊脚石。虽然孙膑天赋异禀,但是比庞涓出道晚一些。在孙膑之前,庞涓已经

  • 庞涓迫害孙膑剜其膝盖骨,脸上刻刺青,看看孙膑是如何对其复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庞涓

    文/纪布话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乱世时期,在周王朝的末期,统治者昏淫无道权威全无,这就使得各诸侯风云四起开始了相互攻伐,原来的周天子早已被他们抛弃到脑后。战乱一起那是根本停不下来,所谓乱世出英雄,各路文武豪杰也应时而出,智者宣扬自己学说周游各国,于是就出现了百家争鸣之势。思想的自由与征伐不断

  • 为什么庞涓会记恨孙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的历史真相,到底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庞涓

    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那段时期的历史,可以说发展得非常兴盛且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众多的人才,那个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那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后来这些人物也传承了属于自己学派的思想以及文化。与此同时有一个思想学派在那个时段也开始兴起,那就是兵家,当我们提到

  • 庞涓下山前拜别鬼谷子,鬼谷子送他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庞涓

    除了苏秦、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外,有一些史料或文学著作还提到军事家孙膑、庞涓也是鬼谷子的学生。孙膑、庞涓的故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历史小说,均有过详细介绍。笔者只想给大家分享一段故事,以作证鬼谷子不仅能教纵横学、军事学,还特别擅长相学。在民间,有许多乡村命理先生,将鬼谷子尊称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