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我跟百里奚比谁好?一秦人:谁好你心里没点数吗?

商鞅:我跟百里奚比谁好?一秦人:谁好你心里没点数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建 访问量:3009 更新时间:2023/12/13 3:46:35

商鞅百里奚都是秦国的改革家,他们做出的贡献都非常的大,那么这两个人比较起来谁更受老百姓爱戴呢,这不商鞅也比较疑惑,就问这个叫赵良的秦人,结果人家心里说:谁好,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那么这个赵良究竟是怎么回复的商鞅,小编就简单的说下。

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百里奚,稍微介绍一下,这个百里奚是春秋时国大夫,晋献公灭了虞国和虢国,俘虏了虞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还把百里奚作为秦穆公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这个百里奚到了秦国不久就跑到了楚国,谁成想穆公听说百里奚有才能,想用重金赎买他,但又担心楚国不给,就派人对楚王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他。”

就这样用了5张羊皮把百里奚买回来,所以这个百里奚又有个别名叫“五羖(gǔ,谷)大夫”。百里奚果然有大才,用了7年就让秦国大治,帮助秦穆公称霸天下。

商鞅呢,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讲了。那么在秦人眼里商鞅好,还是百里奚好呢,估计当时商鞅问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但是秦人的回答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看看这个秦人当时是如何评价两者区别的。

这个叫赵良的秦人说:百里奚出任秦相期间,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出兵救楚;他在秦国境内施行德化,巴国前来纳贡;他施德政于诸侯,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见,由余听说后,不远万里赶来敲门投奔。而且百里奚品德高尚,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最后给出总结: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

而对于商鞅的评价可就差多了: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这就谈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啊。总之呢,将商鞅的变法说的一无是处,最后还规劝商鞅赶紧离开,不然会有危险。

别的还在其次,让商鞅赶紧离开,确实是对的,后来他果然被秦惠王车裂而死,同是变法,为什么百里奚在秦人心目中那么伟大,而秦人对商鞅不感冒呢?这大概是因为,商鞅只是让国家富裕了,军队强大了,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看不到好处,还是受贵族的压迫,商鞅的变法没有直接让老百姓受益,所以短视的百姓并不感激商鞅,但是长远来看,他让秦国崛起,为将来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标签: 百里奚

更多文章

  • 大家都知道五羖大夫百里奚厉害,那他的儿子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我们应该都不陌生,著名的“五羖大夫”,是秦穆公时期秦国的贤相,在其主政时期对内图强,对外图霸,帮助秦国拓地千里,称霸西戎,使当时的大秦成为少数能与中原强国晋国扳手腕的国家。虎父无犬子,父亲这么优秀,儿子自然也是相当的厉害,但与父亲是个贤相不同,他的儿子是个帅才,他们二人一相一帅,是当时秦国的顶

  • 东周列国志(1.47)百里奚拜相,运筹秦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虞国人,字井伯。四十多岁时流落到齐国,穷困潦倒,要饭果腹。一天他到齐国食至这个地方要饭时遇到蹇叔,蹇叔见他相貌不凡,问他姓名,留他吃饭。和他谈论时事,百里奚对答如流。蹇叔感叹道:“凭借你的才华,竟穷困到这种地步,这难道不是命吗?”于是留下百里奚,和他拜为兄弟。百里奚讨饭蹇叔家里也穷,百里奚为

  • 百里奚和商鞅谁对秦国贡献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百里奚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问赵良他跟百里奚比谁更厉害?赵良就把百里奚和商鞅从几个方面作了对比。一 为政方针百里奚:“五羖大夫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说的是百里奚在秦国为相六、七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立晋国国君,一

  • 谁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大鹏认为不是百里奚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百里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更是艰难,从开化到富强,经历了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那么,谁对秦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呢?您觉得是百里奚还是商鞅,是吕不韦还是范雎,是樗里疾还是张仪,是魏冉还是李斯?到底谁的功劳最大?有人认为是百里奚,因为他入秦之前,秦人基本上还处于未开化的状态,被中原各国屏蔽在朋友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百里奚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

  • 百里奚:供职单位都垮台,蹉跎三十年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百里奚

    纵观“春秋五霸”的崛起,都有贤才辅佐。例如管仲、鲍叔牙辅佐齐桓公,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辅佐晋文公,子鱼辅佐宋襄公,孙叔敖辅佐楚庄王。而秦穆公的辅臣是谁?又有何突出贡献?在《史记》中却不是那么明显。“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 百里奚的儿子为什么叫做孟明视,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人乐悠悠标签:百里奚

    百里姓百里,但是他的儿子却叫孟明视,为什么他的孩子名字这么奇怪呢?其实孟明是他的字,视是他的名字。按照常理他应该叫做百里视,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史书当中都称他为孟明视。其实春秋时期跟后来各个朝代不太一样,当时并不是大一统的国家,因此关于起名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当时的人也可以不跟父姓。许多人的名字是

  •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他后来的自刎结局老师一定没说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毛遂

    我们常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实践了。当时我们的年龄尚小,所以对“教书先生”所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的,也可能是出于当时老师那种严苛的教育手段,所以在我们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对老师是无比惧怕的。但当时老师在讲很多东西的时候,并不能做到有始有终,有些东西是有所删减的,比如当时老

  • 毛遂自荐之后,平步青云,挂帅出征,居然全军覆没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毛遂

    在大家对于想参与一件事,又不知道领导有没有想到你的时候,你心里可能会想起“毛遂自荐”这个成语。这个成语如果运用得当,轻则会让你脱颖而出,升升职什么的,重则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然而,这个成语的创立者-毛遂,从自荐之后获得了短暂的成就也像昙花一现似得毁于这个成语。且说,公园前二世纪中期,毛遂还是赵国平

  •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只能说是一场人生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毛遂

    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有着至少一位厉害无比的政治家,赵国最出色的政治家当属平原君莫属,齐国有大名鼎鼎的孟尝君,魏国有慧眼识珠的信陵君,楚国则是足智多谋的春申君。平原君家中坐有门客无数,每当赵国有难,平原君就从这些门客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去应对。以上所说的四位政治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平原君作为四公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