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只能说是一场人生悲剧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只能说是一场人生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彭璐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3/12/16 11:59:15

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有着至少一位厉害无比的政治家,赵国最出色的政治家当属平原君莫属,齐国有大名鼎鼎的孟尝君,魏国有慧眼识珠的信陵君,楚国则是足智多谋的春申君。平原君家中坐有门客无数,每当赵国有难,平原君就从这些门客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去应对。

以上所说的四位政治家,被称为“战国四公子”。平原君作为四公子的其中一位,家中门客都是从赵国各地赶来的才子,毛遂就是其中的一名,在平原君家多年都没被重用,于是自己勇敢上前举荐自己,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这些。

平原君赵胜赵孝成的叔叔,门下有三千多名门客,作为这三千名门客的带头人和伯乐,平原君日常的工作不仅要为赵国的事宜出谋划策,更是要照看好这些门客。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的长处,才能将门客门用到合适的地方,使其发挥自己擅长的才能。

但平原君却草草了事,自己在遇见事情时,都做不出很好的判断。一天平原君收到了秦王邀请,秦王在信中写道自己非常赏识平原君,久仰大名,希望和平原君做朋友,就邀请他到秦国喝一杯。平原君喜出望外,秦国如此强大,秦王居然还主动邀请自己。

平原君觉得脸上倍有面,于是兴致勃勃的赶往秦国,还没等喝上一口酒便被秦王关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范雎是秦王身边的一位大红人,因辅佐秦王立大业有功,被任命为丞相,更是为了感谢范雎,决定帮范雎除掉他的仇人魏齐,魏齐闻讯之后赶紧逃跑。

毕竟他可不是秦王的对手。早就听闻平原君广揽门客,于是魏齐准备投奔平原君,此时还不知道什么事的平原君还在沾沾自喜,又有一位才人喜临门下。不久之后就收到秦王的邀请,可以看出平原君是自己送上门的人质啊!

秦王以平原君威胁赵国交出魏齐的人头,赵王知道之后满城寻找魏齐,因为魏齐早就从平原君家逃跑了,最后走投无路自杀了。赵王赶紧把人头送过去,平原君这才被放出来。这件事情让赵国丢尽脸面,平原君在中间也是左右不是人,非常的难堪。

假设平原君能够早一点找到自己位置,多一点自知之明也不会上这个当,在如此重要的选择下自己一意孤行,最后酿成了用魏齐人头换自己自由的悲剧。不仅如此,平原君还沉迷于美色,门客上下无一人不知,无一人不晓。《史记》中记载,平原君家有一门客是一位残疾人。

平原君身边一位小妾总是嘲笑他走路,这位门客感到十分伤自尊,于是向平原君告状,让他为自己主持公道,重重处罚那位小妾,平原君知道后不仅不惩罚小妾,还把门客教训了一番。从此这位门客对平原君彻底失望,卷起铺盖就走人了,其他门客知道之后也相继离去。

秦王要出兵攻打赵国,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国,在赵国这边看,明摆着是敌众我寡。于是赵王就想联合楚国一起抗击秦国,就派出平原君带着门下部分门客前往楚国商议此事。平原君准备找二十个人跟随他去楚国,但是在找到十九个之后,面对千名门客,却找不出一人。

站在下面的毛遂十分着急,觉得平原君做事墨迹,平时也不仔细观察门客,每次都是叫那几个人,不给其他门客展示才能的机会。正当毛遂看着平原君在台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决定主动推荐自己,如果不这样做,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了。

他走上前去,勇敢的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平原君一副不耐烦地样子,“敢问您在我府上多久了,为什么我没注意过您呢,如果是一位人才,我怎能发现不了?”,毛遂于是说道,“是您日机万里没有时间来发现我,只要给我个机会,一定会让您记住我。”

平原君眼看时间不多了,也觉得这个小伙子挺刚的,于是就把他带上了。来到楚国,平原君进去与楚王商议,好几个钟头过去了却迟迟不出来,毛遂在外面实在等的不耐烦了,在门外喊道“这么一件利害明了的小事,哪能用这么长时间还得不出一个结果!”。

楚王听见十分生气,大声呵斥他插嘴。不料毛遂却不顾门口侍卫的阻拦,一个箭步就冲进厅堂,拔刀惊座。“楚王现在在我面前,可否听我给您一分析,您应该就可以果断就做决定了。”原来楚国是一大国却常年受秦国欺负,秦国一直觉的楚国是个“软柿子”。

如果这次联合赵国抗击秦国,不仅与赵国建立友交,更是在秦国面前掰回一局,挽回一波尊严,这种两全其美的事,楚王还在犹豫什么?楚王一听,言之有理。决定出兵帮助赵国,更是在平原君面前大大夸奖了毛遂一番。

此事之后,平原君对毛遂刮目相看。赵王在得知毛遂自荐的事之后更是大大奖赏毛遂。毛遂因为勇敢表现自己,从而发挥出了自己外交谈判的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种地要因地制宜,用人也要因事而定啊!

平原君只知道毛遂是一个人才,却不知道他只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了作用而已,对军事方面是一窍不通啊。后来燕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又将毛遂派出去打仗,毛遂深知自己不会打仗,于是再三拒绝平原君,但是平原君就是不听。

君命难违,毛遂只好硬着头皮上,结果显而易见,毛遂失败了。这不全是毛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责任是平原君不会用人,怎能让一个外交才干征战沙场呢?最后毛遂觉得没脸面见江东父老,在还没有回到赵国就自杀在路上了。

真是历史的一大悲剧啊!因为用人不当,害死了一名外交上的能人,毛遂的一生像是一只烟花,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如果他能活的久一点,应该能为赵国贡献能多的智慧吧!平原君作为一名“伯乐”,却没有伯乐识人的才能,用人马虎,实是悲哀!

标签: 毛遂

更多文章

  •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凄凉?历史老师肯定没有告诉过你这些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毛遂

    毛遂自荐这一成语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比喻自己推荐自己担任重要的事情去做。而这个成语也成为很多人激励自己勇敢向前进的座右铭。然而,事物总是矛盾的,谁也不能肯定一件事的发生究竟是好是坏。事物变化莫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峰回路转变成好事。我们从来只知道毛遂自荐的成功,却不知道在此之后毛遂也因此丢掉

  • 毛遂自荐成功后,被赵王任命为将军,不久便羞愧“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毛遂

    "毛遂自荐"的典故几乎妇孺皆知,但是"毛遂自刎"的故事知道的就比较少了。同是毛遂,自荐与自刎,前后时间相差不过一年,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可以说毛遂是成也"自荐"、败也"自荐"。公元前260年,赵国与秦国爆发了长平之战,两个国家都堵上了国运。决战前,秦国久攻不下,秦相范睢使离间计,赵孝成王听信谗言

  • “毛遂自荐”家喻户晓,可自荐后死得多惨?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这些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毛遂

    现在社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交通越来越便利,网络越来越普及……这些变化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竞争和挑战。机会是需要自己把握的,自己要是不主动,运气砸头上都没用。从小老师教育我们学习毛遂,要有自荐的勇气,把握住机会。人人都知道学习毛遂,以毛遂的事例来激励自己。但是,

  •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他的结局老师一定没说过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毛遂

    在我们小时候,常常会听到一个成语,那便是毛遂自荐,因为长辈们常常希冀自己的孩子能主动去把握机会,表现自我。正是因为毛遂自荐这个出自一个名叫毛遂的人的典故,他敢为众人所不敢做的事情,最终获得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是现实中的毛遂在自荐后,虽然一定程度上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是其最终结局却是十分凄惨,而

  • “毛遂自荐”家喻户晓,可自荐后下场多惨?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这些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毛遂

    大家都知道,现在使用的一些成语,很多都是来自史书上的典故,在长期的使用和语流义变里,一些成语的意思和最开始出现时变得不一样,有些则保持着原有的意思。很多成语典故通常和著名的历史人物相关,有些就是古人生活里一件很小的事,但他们能从中引发深度思考,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和其中体现的人生

  • 《大秦颂》中,年锋芒毕露的毛遂,究竟有什么把柄被赵偃抓住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毛遂

    在电视剧《大秦颂》中,当年锋芒毕露的毛遂现在却被公子赵偃挟持,为帮助自己上位做事,毛遂内心不情愿,却无奈有把柄握在对方手上。赵孝成王赵丹有两个儿子,公子佾和公子偃。赵佾年长,因此早早被立为太子。赵偃和身边的佞臣郭开却在计划废掉太子自己上位,但两个人苦无良策。这时郭开突然想起了毛遂,他认为除了毛遂之外

  • 毛遂之死真伪考辩:是天才的悲剧,还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毛遂

    毛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起码在中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激励着寒门子弟拿出属于自己的勇气,进入风云莫测的中国历史舞台。然而关于这位知名人物的去世,史书的记载却显得有些莫能两可,据学者推测,毛遂应该是病逝的,不过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毛遂之死》的故事,虽然这则故事的

  • 成语“毛遂自荐”中的毛遂,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如何自荐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毛遂

    说起我国的成语,那可就太多,太多了,每个人随口一说都有几十个。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说出成语对应的故事,但也是说上十个八个。而在这些成语中,想必你也听过这样一个成语——“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对于我们来说都比较熟悉了,其大意就是说:古时候一个叫毛遂的人,他去找领导自我推荐。当然了,一些人也大都只知道这

  • 历史上“毛遂自荐”的毛遂,他的最终结局如何了?结局令人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有宠物De幸福标签:毛遂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毛遂自荐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在战国时期,毛遂本来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在平原君门下三年默默无名,长平之战后,秦国又集中兵力攻赵,在生死存亡之际,赵国准备派出使者向楚国求援,希望能联合楚国共同抗击强大的秦国,平原君在临行之前准备选出20位门客一同前去,然而东挑西选也只选择了19

  • 历史上的毛遂是怎么巧用话语为自己完美推销的?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毛遂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为解救邯郸,赵王派平原君icon去游说楚国共同抗秦。平原君要选20个有能力的人陪同前往,但只选中了19人,就在这时,有一位宾客不请自到,自荐补缺。他就是毛遂遂。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番毛遂,问到:“你是什么人?找我何事?”毛遂道:“我叫毛遂。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