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诛监军,惩使者,恤士卒,齐国战神田穰苴为何变成“司马穰苴”

诛监军,惩使者,恤士卒,齐国战神田穰苴为何变成“司马穰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耳边有风声 访问量:1427 更新时间:2023/12/12 16:14:10

今天接着学《史记》的《司马穰苴列传》,这位齐国的军事奇才之前比较陌生,模糊知道有这么个人,但具体事迹没啥印象。

司马穰苴本是田穰苴

司马穰(ráng)苴(jū)者,田完之苗裔也。

首先是身世介绍,司马穰苴是后来人的称呼,那时候他还是田穰苴,是田完的后人。这位田完之前的世家中介绍过,会出现在世家中,是因为这位田完的后人完成了“田氏代齐”的历史壮举。田完本是陈国人,是陈厉公的小儿子,为了躲避陈国的内乱才来到当时更强大的齐国,受到齐桓公的赏识,因为封地在田,被称为田完。

诛监军,惩使者,恤士卒,司马穰苴的恩威并施

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原君试之。

司马穰苴居然是被晏婴推荐给齐景公的,当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国被两国攻击,节节败退,急需要一位有能力的将军来力挽狂澜,扭转败局。齐景公见到他之后,与他“与语兵事,大说之”,跟他谈论军事兵法,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就高兴地拜他为将。接下来的事,和孙武的操作比较像,也是害人立威,只是这次杀的是齐景公派来监军的人。

齐景公

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原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这里司马穰苴有点“狡猾”,跟齐景公说的是自己人微言轻,需要君主派个宠臣来“助威”,要找个身份尊贵的人来监军。这明显是有猫腻的,哪个将军上战场的时候会专门给自己请个监军的人来掣肘啊。聪明人就会猜到这个“监军”不好当了,有点自知之明的还能去做个托,好好去给司马穰苴“助威”,结果这个叫庄贾的人拎不清,还觉得自己才是做主的那个人,认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过了和司马穰苴的约定时间,自己还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演技动,士卒暴露於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於君,何谓相送乎!

司马穰苴就问他为什么迟到,庄贾就说有亲戚朋友送别饮酒,所以耽误了。司马穰苴就说了上面这段话,点出了这次战事的重要性,严厉斥责了他的漫不经心。更是打算以军法处置,“当斩”,庄贾这才感到害怕,急忙让手下去找齐景公救命,可惜时间没赶上,结果就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起到了立威的作用。这还没完,后面还有更绝的。前面不是说去跟齐王求救了吗,齐景公赦免庄贾的使者急急忙忙赶来了,找到司马穰苴要个说法。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这就是司马穰苴的硬气回复,这句话也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假节钺”。接着还问手下的人,这个使者“驰三军法何”,听到又要“当斩”,使者也怕了。司马穰苴当然还没胆大包天到要杀使者,只是也不能罔顾军法,所以就“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虽然没杀使者本人,但给他驾车的这些人就遭殃了。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司马穰苴的“威”是立住了,接着就是要施“恩”:关心那些受伤的士兵,“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和士兵吃一样的,如此恩威并济,手下士兵都愿意为他卖命,“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做好这些战前准备,司马穰苴出发了,晋国听说了这些,就先撤兵了,燕国那边也是“度水而解”,于是司马穰苴就“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把之前战败失去的土地都收复回来。回到齐国,也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後入邑”,齐景公带着大臣到郊外迎接他,“劳师成礼,然後反归寝”,更因此拜他为大司马。司马穰苴真是印证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负不在战场上,而是战场外的因素决定的。

被“田氏”身份束缚的军事奇才,田穰苴为何变成“司马穰苴”

整个田氏在齐国的地位也越来越尊贵,大夫鲍氏、高氏、国氏这些人嫉妒司马穰苴,就故意在齐景公的面前说他坏话,齐景公就渐渐疏远了他,“退穰苴,苴发疾而伤”,可以说司马穰苴是在郁郁不得志中伤去的。齐景公对于他的忌惮猜疑,也是因为他的田氏身份。

再往后,司马迁记载的就都是他的“身后事”了。后来田和“田氏代齐”,自立为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因此田穰苴才被后世称为司马穰苴。

上一篇:

救了人却被“绝交”,给车夫升官,历仕三朝的齐国宰相晏婴

#历史开讲#

标签: 田穰苴

更多文章

  • 百里奚:被用5张羊皮赎回,70多岁称相,助秦穆公成春秋一霸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百里奚

    “良禽择好木而栖之,良臣择明主而事之。”遇到明主是一生的运气,不因乱世而颓废忧愁,而是选择养精储蓄,以待日后蓄势而发。翻开史书,来谈谈百里奚这位逆袭成功的谋略家,政治家。他的祖籍是虞(今山西平陆北)人,据从史书记载百里奚,年少时家境贫寒,颠沛流离。很晚才婚配一个女子,得一子。后来他的妻子也明白自己的

  • 秦国用五张羊皮换回的百里奚,到底有多牛?堪称最完美的宰相模板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百里奚

    历史上真实的百里奚,绝对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完美的宰相模板。他智慧过人,辅佐君王开创霸业,内修国政,倡导文明教化。他制定的政策,直接决定了秦国此后两百多年的国运。但同时,手握重权的百里奚,却又不贪图权力,老老实实做国君的副手。身居高位,却又生活简朴,百里奚出门甚至连辆牛车都不舍得坐。堂堂秦国二号人物,每

  • 百里奚前面几次听蹇叔的劝,都逢凶化吉,最后这次不听,倒了大霉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百里奚

    晋国的诞生,来源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桐叶封唐。且说,吕尚姜太公除了是周武王的尚父之外,还是周武王的岳父。这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周武王。这个女儿名叫邑姜,为周武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姬诵,即周成王,幼子名叫姬虞,字子于,由于是成王的弟弟,又称为叔虞。周武王灭商后在位四年就挂

  • 百里奚:从只值五张羊皮,到高高在上的丞相,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百里奚

    引言: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说过,成名要趁早,这句话也一直被许多人当成金科玉律去追求着,也是大家努力奋斗的精神之源,但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主人公,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就是五羊大夫百里奚,此人可谓是大器晚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了。那么这位一代名相百里奚,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成名的呢?从身份卑微的奴隶到高

  • 商鞅:我跟百里奚比谁好?一秦人:谁好你心里没点数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百里奚

    商鞅和百里奚都是秦国的改革家,他们做出的贡献都非常的大,那么这两个人比较起来谁更受老百姓爱戴呢,这不商鞅也比较疑惑,就问这个叫赵良的秦人,结果人家心里说:谁好,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那么这个赵良究竟是怎么回复的商鞅,小编就简单的说下。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百里奚,稍微介绍一下,这个百里奚是春秋时虞国大夫,

  • 大家都知道五羖大夫百里奚厉害,那他的儿子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我们应该都不陌生,著名的“五羖大夫”,是秦穆公时期秦国的贤相,在其主政时期对内图强,对外图霸,帮助秦国拓地千里,称霸西戎,使当时的大秦成为少数能与中原强国晋国扳手腕的国家。虎父无犬子,父亲这么优秀,儿子自然也是相当的厉害,但与父亲是个贤相不同,他的儿子是个帅才,他们二人一相一帅,是当时秦国的顶

  • 东周列国志(1.47)百里奚拜相,运筹秦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虞国人,字井伯。四十多岁时流落到齐国,穷困潦倒,要饭果腹。一天他到齐国食至这个地方要饭时遇到蹇叔,蹇叔见他相貌不凡,问他姓名,留他吃饭。和他谈论时事,百里奚对答如流。蹇叔感叹道:“凭借你的才华,竟穷困到这种地步,这难道不是命吗?”于是留下百里奚,和他拜为兄弟。百里奚讨饭蹇叔家里也穷,百里奚为

  • 百里奚和商鞅谁对秦国贡献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百里奚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问赵良他跟百里奚比谁更厉害?赵良就把百里奚和商鞅从几个方面作了对比。一 为政方针百里奚:“五羖大夫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说的是百里奚在秦国为相六、七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立晋国国君,一

  • 谁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大鹏认为不是百里奚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百里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更是艰难,从开化到富强,经历了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那么,谁对秦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呢?您觉得是百里奚还是商鞅,是吕不韦还是范雎,是樗里疾还是张仪,是魏冉还是李斯?到底谁的功劳最大?有人认为是百里奚,因为他入秦之前,秦人基本上还处于未开化的状态,被中原各国屏蔽在朋友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百里奚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