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百里奚:被用5张羊皮赎回,70多岁称相,助秦穆公成春秋一霸

百里奚:被用5张羊皮赎回,70多岁称相,助秦穆公成春秋一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十一史话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3/12/9 23:30:21

“良禽择好木而栖之,良臣择明主而事之。”遇到明主是一生的运气,不因乱世而颓废忧愁,而是选择养精储蓄,以待日后蓄势而发。

翻开史书,来谈谈百里奚这位逆袭成功的谋略家,政治家。他的祖籍是(今山西平陆北)人,据从史书记载百里奚,年少时家境贫寒,颠沛流离。

很晚才婚配一个女子,得一子。后来他的妻子也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心怀大志的人,就建议他出去闯闯。

孤身云一人游四方

他曾孤单一个人在齐国游学,然而,精神上无比踌躇满志的他,在生活上却陷入了非难的困境,甚至一度沦落到行街乞讨的地步。

幸得被蹇叔看中而收留,可是怀才不遇,没有受到齐国国君的重任,下一个投奔于自己的老家虞国,任命为大夫。

好景不长,晋国靠着虞国借路的方式灭掉了虢国。然而,令百里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晋国竟然乘胜追击,将虞国也灭掉。

就这样,原本尚且生活还有保障的百里奚,瞬间成了个阶下囚,再度陷入颠沛流离当中。在灭国之前间隔着一个小国虞国。

晋国准备要灭了虢国,准备向虞国借路,正好听闻虞国的国君喜好名马美玉,于是晋国国君就以名马美玉礼物赠送给虞国国君,以表示请求借道。

结果毫不费力的通过了这个请求,在虞君借道的帮助下轻而易举的灭掉了虢国,得胜归来,重整旗鼓顺势灭掉了虞国。虞国的国君和百里奚也被晋国国君俘虏。

五张羊皮终得重用

秦穆公以政治联姻求于晋国,晋国国君顺以把百里奚作为陪嫁臣送于秦国。百里奚承受不了这样的侮辱方式,在去秦国的途中逃跑。

然而,古代的交通不便注定他无法逃过太远,终究还是被楚人拿下,凭本事为楚国人放牛。

秦国的秦穆公听到这个消息,也了解百里奚是个人才,想从高价从楚人里买走百里奚,但因高价会引起楚国国君重视。

毕竟没人会花费大代价想赎一个普通的奴隶。就以五张羊皮的奴隶身价把百里奚赎回,这时候百里奚年纪大了,已经是七十多岁了。

秦穆公并没有看他年老而对其持嫌弃态度,反而不以他的年老而嫌弃,自己也当场亲自解开他的锁链,并诚恳的询问他讨论国家大事。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秦穆公准备把国家大事交给百里奚接管,但百里奚不是追求名利,但他却向秦穆公举荐一位名士,蹇叔。

如果没有他的收留,百里奚的下场会不知如,也许是怀才不遇,流落街头,客死他乡,或者一人进入深山孤终守老,孤零零的守着最后的岁月。幸运的是他碰到一生的贵人,也值得他去感恩。

有三件事更能体现蹇叔的才能。其一,在齐国被困,只因望齐国国君昏庸,无知。想直言不讳,上述国君,蹇叔却阻止我,让我得以逃脱齐国政变的灾难。

其二,逃离齐国跑向周朝,正好周朝的国君喜爱牛,我凭借自己的本领得到周的召见,但蹇叔出现劝阻我赶紧离开,躲得了被追杀的灾难。

其三,我没有听蹇叔的劝告,毅然留在了自己的故乡虞国,做了大夫职位,享受稳定的工作。好运已过,瞬间被晋国所灭成为了亡国之臣。两次听蹇叔的劝阻成功逃脱险境。可第三次没听,却招来横祸。

毫不吝啬的推荐蹇叔,只为报得他的大恩。最终蹇叔和百里奚成为秦国的宰相,执政于朝,为秦国发展尽心尽力。

百里奚的情感历程

百里奚当上了秦国的上大夫,一般人认为当上上大夫,就变得有权有势,该干啥就干啥,只要按时上朝就可,讲讲政事。

不过事实上,百里奚始终有着爱民思想,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兢兢业业的做事,用自己的双脚走遍秦国境内,慰问贫困的老百姓,此举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

一直以和平使者象征,不兴战事,搞好邻国的关系,改革内政,学习礼仪化。

在有一天,百里奚的府内举办一个聚会,众多宾客到来,府外车水马龙,十分壮观,府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好不快活。

于是百里奚找来的歌舞演奏来为客人助兴,府内有一个洗衣的妇女听到后就主动前来请示演奏,百里奚同意了,那个年老的妇人就在众目睽睽的场景下歌唱一曲: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

这歌声耐人寻味,这瞬间就流露出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情感,百里奚大为惊讶,上前询问,方知是自己结发的妻子。

这位年迈的夫人打听到百里奚在秦国,正值虞国灭亡,加上家庭贫困以及年年干旱,不得不携带儿子外出逃荒。不辞辛苦,千里来秦国寻找自己心爱的丈夫。最终情人相见,痛哭起来。

在座的宾客们无不落泪,甚至惊动秦穆公以及老百姓们也感动不已,夸赞百里奚不忘旧情,使得品德高尚起来。

当然,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情感上的坚贞不移态度,成为了爱情坚贞,始终不渝的好榜样。

从百里奚家境贫寒到秦国丞相逆袭之路,一路上不断遇到挫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究成就自我。

在秦国辅助秦穆公成春秋一霸,对秦国发展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形成一个统一强大的秦国。“秦国虽小,但志大”,不可轻视弱小的力量,成长那一天就是强盛的开始。

从百里奚个人看待,从草根到丞相,没有因为飞黄腾达,而放纵自己,而是不忘初心,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无论贫富怎样,百里奚坚持自己的原则,高洁,清廉,刚正不阿。与民同乐,与民同作。

百里奚的结发妻子千里昭昭过来,没有喜新厌旧的现状,反而和妻子在一起过幸福的生活,在城里坚持步行。

甚至在逝世的时候出现:“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取。”

坚持的自己纯正的赤子之心,一旦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做到每一件事。鞠躬尽瘁更加形容他尽心尽力为秦国发展而努力,为秦国统一坚定基础。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在关键时刻是蹇叔帮助了他,让他逃过被追杀的命运。加上政治成功,登上丞相的位置,甚至与妻相见,情人终有眷属。可喜可贺,历尽千辛万苦,方得到封妻荫子。

标签: 百里奚

更多文章

  • 秦国用五张羊皮换回的百里奚,到底有多牛?堪称最完美的宰相模板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百里奚

    历史上真实的百里奚,绝对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完美的宰相模板。他智慧过人,辅佐君王开创霸业,内修国政,倡导文明教化。他制定的政策,直接决定了秦国此后两百多年的国运。但同时,手握重权的百里奚,却又不贪图权力,老老实实做国君的副手。身居高位,却又生活简朴,百里奚出门甚至连辆牛车都不舍得坐。堂堂秦国二号人物,每

  • 百里奚前面几次听蹇叔的劝,都逢凶化吉,最后这次不听,倒了大霉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百里奚

    晋国的诞生,来源于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桐叶封唐。且说,吕尚姜太公除了是周武王的尚父之外,还是周武王的岳父。这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周武王。这个女儿名叫邑姜,为周武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姬诵,即周成王,幼子名叫姬虞,字子于,由于是成王的弟弟,又称为叔虞。周武王灭商后在位四年就挂

  • 百里奚:从只值五张羊皮,到高高在上的丞相,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百里奚

    引言: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说过,成名要趁早,这句话也一直被许多人当成金科玉律去追求着,也是大家努力奋斗的精神之源,但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主人公,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就是五羊大夫百里奚,此人可谓是大器晚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了。那么这位一代名相百里奚,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成名的呢?从身份卑微的奴隶到高

  • 商鞅:我跟百里奚比谁好?一秦人:谁好你心里没点数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百里奚

    商鞅和百里奚都是秦国的改革家,他们做出的贡献都非常的大,那么这两个人比较起来谁更受老百姓爱戴呢,这不商鞅也比较疑惑,就问这个叫赵良的秦人,结果人家心里说:谁好,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那么这个赵良究竟是怎么回复的商鞅,小编就简单的说下。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百里奚,稍微介绍一下,这个百里奚是春秋时虞国大夫,

  • 大家都知道五羖大夫百里奚厉害,那他的儿子你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我们应该都不陌生,著名的“五羖大夫”,是秦穆公时期秦国的贤相,在其主政时期对内图强,对外图霸,帮助秦国拓地千里,称霸西戎,使当时的大秦成为少数能与中原强国晋国扳手腕的国家。虎父无犬子,父亲这么优秀,儿子自然也是相当的厉害,但与父亲是个贤相不同,他的儿子是个帅才,他们二人一相一帅,是当时秦国的顶

  • 东周列国志(1.47)百里奚拜相,运筹秦国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百里奚

    百里奚,虞国人,字井伯。四十多岁时流落到齐国,穷困潦倒,要饭果腹。一天他到齐国食至这个地方要饭时遇到蹇叔,蹇叔见他相貌不凡,问他姓名,留他吃饭。和他谈论时事,百里奚对答如流。蹇叔感叹道:“凭借你的才华,竟穷困到这种地步,这难道不是命吗?”于是留下百里奚,和他拜为兄弟。百里奚讨饭蹇叔家里也穷,百里奚为

  • 百里奚和商鞅谁对秦国贡献更大?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百里奚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问赵良他跟百里奚比谁更厉害?赵良就把百里奚和商鞅从几个方面作了对比。一 为政方针百里奚:“五羖大夫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说的是百里奚在秦国为相六、七年,向东讨伐郑国,三次立晋国国君,一

  • 谁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大鹏认为不是百里奚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百里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更是艰难,从开化到富强,经历了几十代人的艰苦努力,那么,谁对秦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呢?您觉得是百里奚还是商鞅,是吕不韦还是范雎,是樗里疾还是张仪,是魏冉还是李斯?到底谁的功劳最大?有人认为是百里奚,因为他入秦之前,秦人基本上还处于未开化的状态,被中原各国屏蔽在朋友

  • 管仲VS百里奚-同时代等贤才均为宰相,司马迁却厚此薄彼

    历史人物编辑:汉字背后的故事标签:百里奚

    孟子曰,“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管夷吾(即管仲)从狱官中解救出来受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集赎回来被起用。管仲与百里奚既处于同一时代,且均为贤臣良将,在孟子眼中两人并驾齐驱,齐名远扬。经历相似,管仲曾经屡遭碰壁,百里奚多次求职失败;挚友相伴,管仲有鲍叔牙,百里奚有蹇叔;底层逆袭,齐桓公从囚徒中释

  • 百里奚:供职单位都垮台,蹉跎三十年一事无成

    历史人物编辑:陈悦时尚搭配标签:百里奚

    纵观“春秋五霸”的崛起,都有贤才辅佐。例如管仲、鲍叔牙辅佐齐桓公,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魏武子辅佐晋文公,子鱼辅佐宋襄公,孙叔敖辅佐楚庄王。而秦穆公的辅臣是谁?又有何突出贡献?在《史记》中却不是那么明显。“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