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邹忌讽齐王纳谏:人要有自知之明,且不能在谎言中迷失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要有自知之明,且不能在谎言中迷失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雨豪 访问量:4020 更新时间:2023/12/16 19:19:07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征伐不断。在这个残酷的年代,如果哪个国家的君主,不奋发图强,那么这个国家估计很快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好在齐国的齐威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他的手底下也汇聚了一帮臣武将,相国邹忌便是其中的一员。

相传邹忌是齐国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他对自己的美貌十分自信。但后来邹忌听闻齐国有一位叫公的美男子,邹忌的攀比心理便开始作祟,他先后询问了自己的妻子、侍妾以及有求自己的客人。

三者都给了他让他满意的答案,那就是邹忌比徐公更加帅气迷人。不过众人的夸赞并没有让邹忌迷失自己,他觉得还是要让自己判断的才是真相。

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邹忌见到了徐公,发现徐公还是比自己更帅气,更迷人。这让邹忌心里犯了嘀咕:明明

徐公比自己更帅气,为什么妻子、侍妾跟客人还夸自己呢?

邹忌想了一夜终于想清楚了答案,他觉得妻子是因为爱他,侍妾是因为怕他,客人是因为有求于他,所以这些人才夸赞邹忌。但是邹忌觉得自己要认清自己,不能够在众人的夸赞中迷失自己,从而失去了方

而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齐威王在百官的夸赞下,渐渐迷失了自己,那么齐国离灭亡也不远,于是邹忌立马进宫提出劝谏,齐威王虚心接受邹忌的劝谏,广开言路,齐国由是变得更加强大。

邹忌用自己的经历告诉齐威王,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活着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因为别人的夸赞,就让自己飞到了天上。

就像如今的社会,网红效应层出不穷,多少网红在观众的追捧下,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一味地攀比,哗众取宠。

不知道大家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又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标签: 邹忌

更多文章

  • 和城北徐公比美的邹忌,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桃花生南国标签:邹忌

    初中的时候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对邹忌的印象就是善于思辨、有思想有主见、敢于进谏、直言不讳,说话也很有技巧。邹忌向身边的妻妾、客人征求自己与城北徐公谁美的建议,得到的答案都是“当然是你美了”,这让邹忌半信半疑,明明自己没有城北徐公美,他们怎么都说我美。后来他深入思考了一下,想到妻子是偏爱他,妾害怕

  • 邹忌拿着10两黄金找人算命:能成大事吗?大将听后连忙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邹忌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相邹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齐国著名的政治人物,颇受历任齐王的信任,特别是在齐威王时期,齐国对外有著名大将田忌和孙膑,对内则有邹忌辅佐齐王,因此当时的齐国十分强盛,齐威王也因此才能够和魏国发生“徐州相王”的事件。但是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尽管邹忌和田忌名字相仿并且都十分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齐国大臣邹忌竟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邹忌

    学生时期学过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文中,邹忌询问自己身边之人,比较自己与有"美人"之称的徐公谁更美,得到的答案都是说他比徐公美,在与徐公见面后,邹忌觉得自己还是无法与徐公相比,并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夫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她爱自己,小妾说自己更美,处于惧怕,客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有求与自己

  • 你知道邹忌进谏齐王,却未必知道他的人品竟是如此卑劣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邹忌

    说起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有高度存在感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出现了齐桓公、齐威王等明君。又有田忌、孙膑、邹忌等名臣。因为齐威王任用了这些名臣,齐国的国力高度发达。但你或许想不到的是,看似贤明的邹忌和大将田忌之前却有着一段矛盾,他处处迫害田忌,最终自己也已悲惨的结局收场。说起邹忌,大家印象中的他

  • 同样“吃里扒外”帮刘邦,为何项伯得以善终,而丁公却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项伯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刘邦和项羽奉怀王之命战秦国,这个时候他们是盟友。秦国灭亡以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盟友演变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项羽入关以后准备第二天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却被糊涂虫项伯泄露了军事机密,使得刘邦得以脱身。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以后,带着十几个随从逃跑,项羽派丁公追击刘邦,丁公

  • 项伯和张良有啥交情,让他不惜背叛亲侄子?原来两人都是重义游侠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项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项伯与张良项伯是项羽的伯父。项梁和项羽起兵会稽,项伯在下相项氏老家聚集项氏一族,响应项梁。项梁军渡江北上,到下相会集项氏一族后,项伯就一直在项梁军中协助项梁,官任楚国的国相令尹。项梁战死后,项伯成

  • 同样是吃里扒外,为何项伯得到了善终,而他却被刘邦处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项伯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了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知人善任,项羽很多的将领都投降了刘邦,项羽死后,很多楚将也听闻刘邦的仁义,纷纷放弃抵抗前来投奔刘邦,他们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或封赏,例如英布、季布、项伯等,但也有一个例外,有个楚将曾经救过刘邦的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私放刘邦脱险,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项伯

    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楚汉之争的开端则是那场非常有名的宴席鸿门宴。鸿门宴是项羽杀刘邦最好的机会,也是刘邦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的开始。其实项羽本来是要直接进攻刘邦的,之所以出现鸿门宴,是因为项伯的通风报信。那么项伯当时为什么要帮助刘邦?其一是因为项伯要报答刘

  • 鸿门宴中,项伯放走了刘邦,刘邦称帝之后,最终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项伯

    古来成败有根由,何必遥寻广武沟。项伯帐中姻汉祖,萧何月下劝韩候。鸿门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了,这一个饭局就定下未来天下的主人。本来项羽有实力,成为天下之主的几率非常大。鸿门宴便是他谋士范增给他出的计谋,只要他杀了刘邦,就会少一个强大的对手。可他没有,一个是因为他本身的原因,而另一个,就是他军中

  • 历史中的小人物,项伯,不站在上帝视角也许你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项伯

    项伯,一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小人物,鸿门宴的时候,因为他偷偷告密人,让刘邦提前知道项羽的态度,最终在张良、樊哙等人的谋划下成功的脱险。但是如果你站在项伯的视角来看这场历史故事,也许就能体会在那个时代项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了。我们故事开始之前,先说说项羽、项伯、项梁的的关系,单单从三个人的姓氏上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