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靠讽齐王纳谏在中学课本上扬名立万的邹忌,还干过这样一件龌蹉事

靠讽齐王纳谏在中学课本上扬名立万的邹忌,还干过这样一件龌蹉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娥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4/1/21 3:53:22

上文书,大鹏说了齐威王刚继位的时候,那是日日畅饮,夜夜笙歌,就是不理朝政。

大臣邹忌因为善弹琴,很得齐威王喜欢,甚至让他住在宫中,以便随时听他弹琴。

有一天,威王刚开始弹琴,邹忌推门就进来说:“琴弹得好极了!”

威王一听就生气了:“我这还没弹呢,你怎么就说弹得好呢?”

邹忌赶紧解释,一通白话,具体内容大鹏就不说了,大概意思就是弹琴就像治理国家一样,齐威王琴弹得好,国家治理的也好,总之就是把齐威王夸成了一朵花。

齐威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认为邹忌很有眼力劲儿,于是,三个月后,任命他为相国。

邹忌任相国期间,最出名的是就是中学语文课本中那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以自己的妻子偏爱自己,小妾惧怕自己我,客人有求于自己为例,向齐威王说明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

于是,齐威王下令:“不论是谁,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的,得下赏。”

政令一下,很多人都跑来提意见,宫门热闹的像集市一样。

一年以后,即使想提意见,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齐威王都改正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纷纷派人跑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学习内政管理经验。

虽然邹忌非常有政治才能,在中学课本上的形象也非常正面,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邹忌也干过一件龌蹉事。

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吧?邹忌这件龌蹉事是将相不和。

公元前341年,庞涓又率魏军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救援后,齐国的高层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田忌认为不救,韩国就会灭亡,魏国就会更强大,正所谓唇亡齿寒,所以应尽早出兵。

邹忌担心田忌借此机会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因此,坚决不同意出兵。

后来,公孙阅给邹忌出主意说:“阁下还是主动向大王进言,同意田忌出兵。

如果打了胜仗,那是您举荐有功;一旦战败,田忌不死也得脱层皮。”

邹忌认为他说的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不料,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三战皆胜,在齐国的威望越来越高。

邹忌一看不妙,跟公孙阅一商量,使出最阴险的一招。

他派人假装成田忌的手下,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在街头寻找算命先生。

然后,又当着很多人面对算命先生说:“我们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

等假扮田忌手下的人一走,邹忌立刻派人逮捕算命先生,押解到齐威王面前去告状,齐威王因此对田忌产生了怀疑。

田忌听说此事之后十分生气,立刻指挥部下攻打临淄,欲捕捉邹忌,但没有成功,不得不逃往楚国。

邹忌因为嫉贤妒能,制造莫须有的罪名逼走田忌,成为其一生中抹不掉的污点,同时也影响了齐国的国运。

齐宣王继位后,得知了真相,对邹忌的做法非常不满,派人请回了田忌,但是,田忌老矣尚能饭否?

此后邹忌自感羞愧,却始终没有说服自己放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参考史料《资治通鉴》《战国策》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邹忌

更多文章

  •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要有自知之明,且不能在谎言中迷失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邹忌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征伐不断。在这个残酷的年代,如果哪个国家的君主,不奋发图强,那么这个国家估计很快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好在齐国的齐威王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他的手底下也汇聚了一帮文臣武将,相国邹忌便是其中的一员。相传邹忌是齐国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他对自己的美貌十分自信。但后来邹忌听闻齐国有一

  • 和城北徐公比美的邹忌,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桃花生南国标签:邹忌

    初中的时候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对邹忌的印象就是善于思辨、有思想有主见、敢于进谏、直言不讳,说话也很有技巧。邹忌向身边的妻妾、客人征求自己与城北徐公谁美的建议,得到的答案都是“当然是你美了”,这让邹忌半信半疑,明明自己没有城北徐公美,他们怎么都说我美。后来他深入思考了一下,想到妻子是偏爱他,妾害怕

  • 邹忌拿着10两黄金找人算命:能成大事吗?大将听后连忙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邹忌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相邹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齐国著名的政治人物,颇受历任齐王的信任,特别是在齐威王时期,齐国对外有著名大将田忌和孙膑,对内则有邹忌辅佐齐王,因此当时的齐国十分强盛,齐威王也因此才能够和魏国发生“徐州相王”的事件。但是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尽管邹忌和田忌名字相仿并且都十分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齐国大臣邹忌竟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邹忌

    学生时期学过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文中,邹忌询问自己身边之人,比较自己与有"美人"之称的徐公谁更美,得到的答案都是说他比徐公美,在与徐公见面后,邹忌觉得自己还是无法与徐公相比,并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夫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她爱自己,小妾说自己更美,处于惧怕,客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有求与自己

  • 你知道邹忌进谏齐王,却未必知道他的人品竟是如此卑劣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邹忌

    说起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有高度存在感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出现了齐桓公、齐威王等明君。又有田忌、孙膑、邹忌等名臣。因为齐威王任用了这些名臣,齐国的国力高度发达。但你或许想不到的是,看似贤明的邹忌和大将田忌之前却有着一段矛盾,他处处迫害田忌,最终自己也已悲惨的结局收场。说起邹忌,大家印象中的他

  • 同样“吃里扒外”帮刘邦,为何项伯得以善终,而丁公却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项伯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刘邦和项羽奉怀王之命战秦国,这个时候他们是盟友。秦国灭亡以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盟友演变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项羽入关以后准备第二天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却被糊涂虫项伯泄露了军事机密,使得刘邦得以脱身。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以后,带着十几个随从逃跑,项羽派丁公追击刘邦,丁公

  • 项伯和张良有啥交情,让他不惜背叛亲侄子?原来两人都是重义游侠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项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一、项伯与张良项伯是项羽的伯父。项梁和项羽起兵会稽,项伯在下相项氏老家聚集项氏一族,响应项梁。项梁军渡江北上,到下相会集项氏一族后,项伯就一直在项梁军中协助项梁,官任楚国的国相令尹。项梁战死后,项伯成

  • 同样是吃里扒外,为何项伯得到了善终,而他却被刘邦处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项伯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了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知人善任,项羽很多的将领都投降了刘邦,项羽死后,很多楚将也听闻刘邦的仁义,纷纷放弃抵抗前来投奔刘邦,他们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或封赏,例如英布、季布、项伯等,但也有一个例外,有个楚将曾经救过刘邦的

  •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私放刘邦脱险,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项伯

    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楚汉之争的开端则是那场非常有名的宴席鸿门宴。鸿门宴是项羽杀刘邦最好的机会,也是刘邦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的开始。其实项羽本来是要直接进攻刘邦的,之所以出现鸿门宴,是因为项伯的通风报信。那么项伯当时为什么要帮助刘邦?其一是因为项伯要报答刘

  • 鸿门宴中,项伯放走了刘邦,刘邦称帝之后,最终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项伯

    古来成败有根由,何必遥寻广武沟。项伯帐中姻汉祖,萧何月下劝韩候。鸿门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了,这一个饭局就定下未来天下的主人。本来项羽有实力,成为天下之主的几率非常大。鸿门宴便是他谋士范增给他出的计谋,只要他杀了刘邦,就会少一个强大的对手。可他没有,一个是因为他本身的原因,而另一个,就是他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