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子子见南子,史上最旖旎的谜案

南子子见南子,史上最旖旎的谜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依说史 访问量:4396 更新时间:2023/12/21 3:43:37

美女与政治向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当美女成了政治家,非得有点香艳故事才算给世人一个交代。南子就是这么一位名动春秋的美女政治家,“美而淫,弄权术”。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子见南子”的故事。

南子原本是宋国的公主,与美男子宋朝相恋,类似于现在的婚前同居,但俩人没有结婚,宋君将南子嫁给了丧妇的卫灵公。年轻貌美的南子很得卫灵公的宠爱,又因为是宋国公主,很有政治头脑,所以几年下来,逐渐能够左右卫国的政事,卫灵公对她也颇多依仗。但大臣们就有意见了,女人干政,男人干什么?

卿大夫公叔戌就是其中的一位。

卫灵公时期已经是春秋末期,两百多年的割据争霸已经把旧秩序毁的差不多了,周天子没有了用武之地,在诸侯国内,卿大夫们日益专权,而卿大夫又压不住家臣。真正实力说话。

况且这一阶段铁器的使用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萌发,旧的奴隶主还在抵死顽抗。

公叔戌和卫灵公站在了对立面。他不满卫灵公的统治,首先厌烦南子的干政。他企图减除南子的党羽,打击南子,进一步夺权。南子自然早有察觉,对卫灵公说:“公叔戌要作乱。”

卫灵公也是个狠角色,六岁继位,十八岁那年手起刀落,迅速平定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四家叛乱,第二年又假齐景公之手削弱北宫氏的势力。由是卫国安定。

卫灵公早看公叔戌不顺眼,公叔戌迅速积累的财富让卫灵公眼红,他在寻找机会收拾公叔戌,南子的话成了催化剂,公元前496年春天,卫灵公驱赶了公叔戍及其党羽,赵阳跑去了宋国,公叔戍则去了鲁国。

很多时候,历史传着传着就变了样,或者说很多不存在的东西被人为加了进来。据说卫灵公有很多男宠,比如弥子瑕,被韩非写进了《韩非子·说难》,变成了男版色衰而爱驰,且不说弥子瑕年龄上比卫灵公大,弥子瑕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好么。且说卫灵公多男宠,又宠爱南子,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知道了南子还对宋朝念念不忘,于是卫灵公做了一回月老,召宋朝来卫国和南子相会。

弄得流言蜚语满天飞,太子蒯聩去齐国献上孟地,途经宋国,然后听到了宋国到处传唱的歌谣“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大意是:既然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何不归还我们的公猪。

很黄很暴力。

蒯聩那个羞愧啊,当下就和家臣商量要杀了南子。对戏阳速说:“回去的时候你随我去拜见小君,小君见我的话,咱们以眼神为号,当我看你的时候,你就上前把她杀了。”戏阳速答应了。但又反悔了,他不傻,无论事成事不成,他都是那个替罪羊。

两人去见南子,期间蒯聩用眼神示意了戏阳速三次,他都假装没看见,不动就是不动。南子却看出不对来,迅速跑出去,哭着找卫灵公告状,说太子要杀了她。卫灵公赶来质问,蒯聩和戏阳速竟没有否认,而是相互指责,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卫灵公火了,蒯聩情知不妙,就跑去了晋国。

说到底,卫灵公对这个太子并不满意,冲动没脑子,他中意的接班人是公子郢,但这个儿子志不在此。

南子明白,只要蒯聩还活着,跑到哪里去都会给她构成威胁,但她又没法治他于死地,况且她没有孩子,要想在卫国站住脚,必须有帮手,有自己人。这个时候孔子带着一帮弟子来到了卫国。

公元前498年,任大司寇的孔子向鲁定公提议“墮三都”,目的是“强公室,弱三桓”,彼时鲁国的朝政早已被三桓把持,对于孔子的提议,鲁定公自然举双手赞成,但他赞成没有用,三桓不同意就什么也做不成,于是孔子又去说服三桓,季桓子首先表示同意,因为三桓把持朝政的同时,家臣也逐渐不受控制,所以三桓希望借由“墮三都”来改变这一局势。

但是“墮三都”半途而废,谁也没有得到好处,三桓也不再信任孔子,进而排挤他,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但是孔子一直没有等到他的祭肉,他知道自己被排挤出了朝廷。不得已,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

第一站就来到了卫国。卫灵公虽然私生活让人诟病,但确实是个能识人、用贤才的人。他对孔子表示了充分的尊重,按照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标准给他俸粟6万,但不知是为了试探还是不愿意用孔子那套治国,他并没有给孔子实际的官职。孔子住了十个月就走了,不久又回来了,无论如何,在当时的各个诸侯之间,孔子还是比较喜欢卫灵公的。

然后南子派人找到孔子说想要见他。第一次,孔子推辞了,第二次,南子派人传话说:“四方的君子来拜见我们国君,都要见见我,而我也想见您。”有人对孔子说:“如果你想要推行你的“礼”和“仁”的政治理想,就必须要通过南子。”

孔子推辞不过,就去了。

《史记·孔子世家》: 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两人相见,中间有帷幔隔着,孔子朝着北面恭敬地叩头行礼。而帷幔那边,南子穿着正服,拜了两拜,环佩玉器叮当作响。两人说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最后不欢而散是一定的。孔子无意卷入卫国的内乱中,况且和他合作的是女人。

这次会面,子路很生气。

《论语·壅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发誓说:“要真是罪大恶极的人,天都会厌弃她,你们对于南子,大可不必如此讨厌。”(这是我较认同的南怀瑾先生的注释)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比较靠谱,认为子路生气的并不是孔子去见德行有亏的南子,而是不愿意自己老师卷进卫国政治中去。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则蒙上了暧昧的面纱,认为南子貌美妖艳,孔子也忍不住动心云云。我为此专门去看了周迅和周润发演的电影《孔子》,两人见面那场面太美,不忍直视。卫灵公更是成了一个头发全白的老头,人家死的时候才47岁好么,人家比孔子小了11岁好么。

南子和孔子单独见面应该只有这么一次,更多的时候是和卫灵公一起接见孔子,但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所以孔子走了好几次,又回来了好几次,在他十四年的丧家之犬般的周游生涯中,在卫国待的时间最长,但孔子的思想注定在那个年代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

这哪像四十几岁的人?

公元前493年夏天,卫灵公去世,南子遵照卫灵公的遗愿要立公子郢为君,但公子郢再次拒绝,说虽然蒯聩出逃了,可他的儿子还在,应该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君。于是卫人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六月的一天,晋国赵简子想送蒯聩回国,就让阳虎派十多个人护卫,他们身穿丧服,打扮成卫国人,企图混进去。但南子太了解蒯聩了,她知道他一定会回来夺位,于是一直派人盯着。况且出公此时也不愿意父亲回来,蒯聩一回来,他这个做儿子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国君,能不能活着也不一定。

卫人发现了他们,组织军队攻击蒯聩。他只好跑到宿地自保,卫人也停止了进攻。出公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国君,南子安安稳稳做她的小君。

都说南子私生活混乱,但公元前493年到公元前481年她死去这段时间,史书上却没有任何记载。没有她干政的记载,没有她私通的记载。

公元前481年,蒯聩与姐姐以及姐姐的情夫勾结在一起,夺位成功,自立为君,是为卫庄公。出公逃去了鲁国,卫庄公杀死了南子。

在她死后,她与孔子的见面成了最旖旎的谜案。

标签: 南子

更多文章

  • 平定内乱,领兵救宋: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卫灵公

    《论语》“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在孔子眼中,卫灵公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无道之君。而且除了《论语》在《孔子家语》中,老夫子对这位卫国的第二十八位君主,都没有太大的好感。主要原因孔子认为他猜忌心太重而且脾气太过于暴躁。(一)、孔子眼

  • 卫灵公对美少年先宠爱后嫌弃,其心理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卫灵公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弥子瑕,风度翩翩,貌美如玉,卫灵公非常宠爱他。昭公二十年,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弥子瑕是个孝子,当即心如火燎,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甚远,怎么能心想事成呢?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为了

  • 人心多难测!弥子瑕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罪名被驱逐

    历史人物编辑:洵而美标签:弥子瑕

    01弥子瑕是卫灵公的近臣,祖上曾经是晋国的宗室,由于年轻帅气深得卫灵公的宠信。弥子瑕投桃报李,竭尽全力的讨好卫灵公,有时候连家都不回。有一次半夜,弥子瑕正在宫中侍奉卫灵公。突然有人告知:弥子瑕的母亲生病非常严重,需要抓紧找大夫医治。弥子瑕听说后急急忙忙出宫,在宫门口看到了国君卫灵公的马车。按照卫国的

  • 靠讽齐王纳谏在中学课本上扬名立万的邹忌,还干过这样一件龌蹉事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邹忌

    上文书,大鹏说了齐威王刚继位的时候,那是日日畅饮,夜夜笙歌,就是不理朝政。大臣邹忌因为善弹琴,很得齐威王喜欢,甚至让他住在宫中,以便随时听他弹琴。有一天,威王刚开始弹琴,邹忌推门就进来说:“琴弹得好极了!”威王一听就生气了:“我这还没弹呢,你怎么就说弹得好呢?”邹忌赶紧解释,一通白话,具体内容大鹏就

  • 邹忌讽齐王纳谏:人要有自知之明,且不能在谎言中迷失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邹忌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各国之间征伐不断。在这个残酷的年代,如果哪个国家的君主,不奋发图强,那么这个国家估计很快就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好在齐国的齐威王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他的手底下也汇聚了一帮文臣武将,相国邹忌便是其中的一员。相传邹忌是齐国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他对自己的美貌十分自信。但后来邹忌听闻齐国有一

  • 和城北徐公比美的邹忌,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桃花生南国标签:邹忌

    初中的时候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对邹忌的印象就是善于思辨、有思想有主见、敢于进谏、直言不讳,说话也很有技巧。邹忌向身边的妻妾、客人征求自己与城北徐公谁美的建议,得到的答案都是“当然是你美了”,这让邹忌半信半疑,明明自己没有城北徐公美,他们怎么都说我美。后来他深入思考了一下,想到妻子是偏爱他,妾害怕

  • 邹忌拿着10两黄金找人算命:能成大事吗?大将听后连忙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邹忌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相邹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齐国著名的政治人物,颇受历任齐王的信任,特别是在齐威王时期,齐国对外有著名大将田忌和孙膑,对内则有邹忌辅佐齐王,因此当时的齐国十分强盛,齐威王也因此才能够和魏国发生“徐州相王”的事件。但是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尽管邹忌和田忌名字相仿并且都十分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齐国大臣邹忌竟是心胸狭窄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邹忌

    学生时期学过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此文中,邹忌询问自己身边之人,比较自己与有"美人"之称的徐公谁更美,得到的答案都是说他比徐公美,在与徐公见面后,邹忌觉得自己还是无法与徐公相比,并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夫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她爱自己,小妾说自己更美,处于惧怕,客人说自己更美,是因为有求与自己

  • 你知道邹忌进谏齐王,却未必知道他的人品竟是如此卑劣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邹忌

    说起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有高度存在感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出现了齐桓公、齐威王等明君。又有田忌、孙膑、邹忌等名臣。因为齐威王任用了这些名臣,齐国的国力高度发达。但你或许想不到的是,看似贤明的邹忌和大将田忌之前却有着一段矛盾,他处处迫害田忌,最终自己也已悲惨的结局收场。说起邹忌,大家印象中的他

  • 同样“吃里扒外”帮刘邦,为何项伯得以善终,而丁公却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项伯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以后,刘邦和项羽奉怀王之命战秦国,这个时候他们是盟友。秦国灭亡以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盟友演变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项羽入关以后准备第二天用军事手段解决刘邦,却被糊涂虫项伯泄露了军事机密,使得刘邦得以脱身。彭城之战刘邦惨败以后,带着十几个随从逃跑,项羽派丁公追击刘邦,丁公